第263章 于夫羅襲河東
韓馥既死,袁紹雖然還沒有完全掌握冀州,但卻也躊躇滿志地問沮授說:“如今賊臣作亂,朝廷西遷,我袁家世代受寵,本將決心竭盡全力興復漢室。然而,如果沒有卿等紹就不能成為冀州之主,沒有將士用命也不能保住越國。本將想與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卿有什么妙策?”
沮授原任韓馥,頗有謀略,可惜韓馥不肯聽才導致身死,袁紹使沮授居原職算是對他的尊重。他略微沉吟回答說:“將軍年少入朝,就揚名海內。廢立之際,能發揚忠義;單騎出走,使董卓驚恐。渡河北上,則渤海從命;擁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眾。威聲越過黃河,名望重于天下!如今將軍如首先興軍東討,可以定青州黃巾;還討,可以消滅之。然后回師北征,平公孫瓚;震懾戎狄,彼等定然降服。您就可擁有黃河以北的四州之地,因之收攬英雄之才,集合百萬大軍,迎皇上于西京,復宗廟于洛陽。以此號令天下,誅討未服,誰抵御得了?”
沮授這話可謂雄才大略、豪氣萬丈,他首先將目標定在青州黃巾而不是黑山張燕,這是非常正確的,先易后難還能得到青州全境。歷史上上公孫瓚和曹操也替他證明了這一點,公孫瓚一己之力擊敗青州百萬眾名聲大噪,可惜自我膨脹不將源少放在眼里才會有界橋之戰的慘敗。曹操更是依靠收編青州黃巾軍而擁有了征戰天下的資本。
假如袁紹能夠實現賈詡給他制定的戰略目標,平定青州黃巾,得到力卒幾十萬,可以練兵也可以屯田。然后西進戰張燕,張燕必敗。然后北上奪取幽州。沮授說的擁有四州之地,歷史上袁紹也曾經實現過,但這里有個問題,那就是橫空出世的衛宣不可能放棄并州,也會搶在袁紹之前進兵長安。當然袁紹不想迎接長安的天子,這也導致了沮授的話只有部分被他聽進去。
不過袁紹聽了,還是非常高興地說:“這正是本將的心愿。 彪S即加封沮授為奮威將軍,使他監護諸將,俗稱監軍。
隨后袁紹又用田豐為別駕、審配為治中,這兩人比較正直,但在韓馥部下卻不受重用,如今終于歸入了海內名士袁紹部下幾人也是非常激動,準備一展抱負。此外,袁紹還用許攸、逢紀、郭圖等人為謀士。算上袁紹軍中的淳于瓊、顏良、文丑以及原韓馥手下的張郃、高覽,真可謂猛將如云,謀士如雨。大有不將天下諸侯放在眼里的架勢。
此時的郭圖一直在于夫羅部游說,現在袁紹成功地驅逐了韓馥自然就要將牽制衛宣的計劃提上日程,而于夫羅在聽聞袁紹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奪取了冀州也是大驚,同時也對汝南袁氏的實力有了一個新的了解,不等袁紹派人催促他立即找來郭圖表示愿意立即出兵襲擾河東甚至河南,不過希望袁紹能夠提供部分糧草。
郭圖犯了難,一來冀州袁紹府庫空虛,正需要大肆征募地方,第二,就算冀州有糧食也要翻越太行山,這是張燕和張楊的地盤,張楊可能不會出手,但張燕一定會劫掠運輸隊的,如果袁紹派兵保護,那就不是于夫羅襲擾河東,而是袁紹聯合于夫羅攻打衛宣了。這樣對袁紹的名聲不利,袁紹也沒做好徹底與衛宣決裂的準備。
最后郭圖勸于夫羅道:“單于麾下多騎兵,一日千里,可先縱兵河東,若是河東無抵抗,自然不缺糧草,若是衛宣調遣重兵企圖與單于決戰,單于可轉走河內東奔冀州。袁車騎定當上賓相待,糧草不在話下!
郭圖這一招雖然有點狡猾但也是實際情況,所謂縱兵河東就是去搶劫河東,如果河東擋不住于夫羅,那整個河東的財富聽于夫羅予取予求,哪里還需要被人千里運輸糧草,如果打不過河東守軍就往東邊跑,袁紹會收留他。
這樣一來不管于夫羅是勝還是敗,都是有利于袁紹的。于夫羅勝則河東????????????????糜爛,于夫羅白則袁紹可以盡得于夫羅部。
于夫羅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當然他還是看重袁紹的那一句幫助其復國。如今大漢朝廷指望不上了就只能指望袁紹了。
經過間斷的動員,于夫羅與初平二年三月中旬集結了四千精銳騎兵沿著汾河南下開始了他的劫掠之旅,他的目的第一個目標是河東安邑,因為據說衛家在哪里囤積了數百萬石的糧食和數百億的錢財。如果能夠以戰攻克安邑,將整個河東作為自己的養馬場,說不得復國真的有希望了。
于夫羅之所以這么自信是因為之前衛宣的軟弱,居然將衛家女送來給自己享受。還因為他打探到因為有衛家女的存在,河東衛家對他基本不設防,如果他能夠突襲,必定會打衛家一個措手不及,若是能夠擒獲衛肅或者裴夫人還可以要挾衛宣讓他交出更多的錢財和女人。想到這些他就覺得自己重新成為南匈奴單于指日可待。
于夫羅帶著自己的弟弟呼廚泉和兒子劉*豹四千人一人三馬沿著汾河狂奔,之所以帶這么多的戰馬出來,出來保證速度外,還是專門為了拉戰利品的。因為于夫羅覺得完全占據河東暫時還不現實,能夠在衛宣的援軍趕到之前盡可能多地帶走糧草和錢財才最現實。
在于夫羅等人看來,自己突然發動襲擊,河東肯定沒有防備,勝利是必然的,就看能夠有多少繳獲。
于夫羅煤有選擇一城一城地進攻,那是為了占領河東,他們是來劫掠的,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們繞過了楊縣和霍山,直奔襄陵。
】
之所以直奔襄陵,因為這里已經是難得的汾河平原,是衛家和河東重要的屯田駐點,想來肯定囤積了不少糧草,加上這里距離安邑不過兩日馬程,也不怕消息走漏。按照于夫羅的計劃其實襄汾和聞喜也在他的劫掠范圍。等到拿下安邑再回軍平陽。
根據斥候的打探,襄陵城內確實囤積了不少糧草,而守軍不過無百縣兵。于夫羅為了驗證消息的真實性甚至派人潛入了襄陵城內。得到的消息與斥候打探的差不多。
為了不至于有人趁亂逃脫去安邑報信,于夫羅將隊伍分成四部分從襄陵城的四門同時進入。想到襄陵城內守軍和百姓驚慌失措的樣子,于夫羅就忍不住笑出聲來。
當于夫羅帶著隊伍來到北門的時候,果然發現城墻上不過幾十個守軍,純粹是象征性地看一下城門。
那些守軍見到這么多匈奴騎兵出現,根本就沒有抵抗,扔掉手重兵器就跑了,甚至忘記了將城門關上。
于夫羅在馬背上看到這番情景忍不住哈哈大笑,他甚至有點后悔不早點來了,被衛家用一個女人就拴住了自己的腳步真是可惜,早點來這河東早就是他們的養馬場了。
于夫羅揚了揚馬鞭,一千匈奴騎兵一擁而入進了襄陵城。
????????????????正如于夫羅所預料的一樣,襄陵城內根本就沒有抵抗,偶爾有一兩個百姓見到大股匈奴騎兵嚇得四散而逃跑。于夫羅一直帶著隊伍來到縣衙門口都未曾遇到抵抗,想來那些守軍也找地方躲起來了。
按照之前的分工,他負責洗劫縣衙,因為這里的錢財最多,劉*豹負責攻占糧庫,呼廚泉負責殺散城內的守軍和劫掠百姓。
看到緊閉的縣衙大門,于夫羅馬鞭指了指人人上前砸門。其中一名匈奴兵從馬背上跳下來,快走幾步來到大門口,剛舉起右手準備砸門,一支利箭船頭了他的心窩,那人十分吃力地扭頭看了一眼于夫肝羅所在的方向,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然后不敢地倒在了地上。
知道敵人有埋伏于夫羅大京,連忙隱入人群中,他也不是吃素的,身經百戰的他立即鎮定地指揮者麾下將士四散開來。
然而等待他和匈奴將士的是嗖嗖嗖的弓箭和弓箭穿透血肉的噗噗聲。
縣衙的圍墻上,四周圍的民房內不斷涌出來弓箭手,如果董卓軍有人在此一眼就能看出來那些弓箭手手中的竟然清一色的神臂弓。
匈奴騎兵是輕騎兵,如此近的距離只要被射中基本上是一擊斃命,兇悍的匈奴騎兵試圖組織抵抗,結果很快他們就被逼了回來,因為一排排的陌刀兵出現在他們的眼前。那種閃閃發光的長刀,一下就是將匈奴騎兵劈砍城兩半,偶爾有失手的是連人帶馬劈砍成兩半,兇殘到了極致讓彪悍的匈奴人見了也有點膽寒。
見到敵人早有準備,且手中拿著的都是神兵利器于夫羅絲毫沒有遲疑,立即在親兵的護衛下朝著北門而去,開玩笑,河東方面明顯有了準備,在街道上被人埋伏,騎兵就是活靶子,他必須盡快離開響鈴回到空曠的粉和平原上去。只有到了能夠奔馬的平原他才有安全感。
(https://www.dzxsw.cc/book/15605472/379806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