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忽悠董昭
衛宣在并州戰事結束后又在太原一直督促羌渠和土渾兩部和其他大小匈奴人部落徹底退出到黃河幾字彎橫線以北,土渾甚至大膽地占據部分鮮卑人的部分草原,軻比能并沒有發動戰爭想要奪回來的意思。
并州就此暫時安定,衛宣才動身南下回洛陽,將并州之軍政交給衛崢、荀攸、徐晃等人。
衛宣剛走到上黨長子,黑內太守荀湛和守將來信在境內攔住了袁紹派往長安的使者董昭問衛宣如何處理。
衛宣聞言大喜一邊讓荀湛留住董昭一邊往懷縣趕。如果衛宣猜的沒錯這個董昭就是歷史上曹魏集團的肱骨大臣兗州人董昭。
此前根據錦衣衛的匯報董昭年輕時被舉為孝廉,歷任縣長、縣令。袁紹奪取冀州后任命他為參軍。
當初袁紹在界橋迎戰公孫瓚,而鉅鹿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認為公孫瓚兵力強盛,都想要背棄袁紹歸屬于他。
于是袁紹讓董昭兼任鉅鹿太守,也算是臨危受命。這也是董昭替袁紹做的最大的貢獻。
臨行前袁紹問:“卿用什么辦法制御他們?”董昭回答說:“憑昭一個人的微力,不能消彌眾人的預謀,昭想假作應合同意的樣子,引誘他們說出實情,然后再根據具體情況臨時權變來制馭他們。計策只能臨時想出,現在沒法預先談論。”當時鉅鹿郡里的大姓人家孫伉等幾十人是主要的策劃者,鼓動官吏和百姓。
董昭到了郡里,偽造了一份袁紹的檄文告訴全郡說:“得到賊人的偵察兵安平人張吉的口供,他們會來進攻鉅鹿,賊方原孝廉孫伉等人作為內應,此檄文傳到郡中,即將孫伉等逮捕軍法從事,只懲罰他們本人,妻兒不予連坐。”董昭依照檄文的控訴、命令,將孫伉等人立即斬首。
全郡人驚惶恐慌,董昭挨個予以安慰,于是全都安定下來。事情結束后,算是為袁紹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大后方,也避免更多的郡縣長吏和地方豪族投靠公孫瓚。
董昭向袁紹匯報,袁紹十分贊許,從此在幾周的地位也逐漸提高。衛宣與袁紹在河內交鋒之后,袁紹將重心轉移到北方,黑山軍活動頻繁,恰逢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所害,袁紹就讓董昭兼任魏郡太守,再一次臨危受命。
當時全郡境內秩序大亂,賊人數以萬計,于毒等人十分猖獗,他們看準被袁紹與公孫瓚對峙的大好時機派使者相互往來,進行買賣貿易。
董昭十分重視這種情況,找機會在他們中間進行離間,乘他們力量虛弱時發兵征討,打得賊方大敗。
兩天內三傳捷報,逼得于毒等人退出占領的縣城回到山上。同時有小弟震懾了同為黑山軍盤踞在趙國、常山等地西邊境的山賊首領們。
但好景不長,董昭的弟弟董訪在軍中,董昭本人又掌一大郡且屢次立霞功勞,而張邈與袁紹有矛盾,魏郡毗鄰陳留。
袁紹聽信讒言想要治董昭的罪。于是,董昭要求代表袁紹去覲見天子,借機脫離袁紹,袁紹擔心董昭功高震主也就同意了。
董昭要從冀州去長安必定要經過衛宣的地盤,走到半路上卻被荀湛和黃忠留在了河內,衛宣當然不想錯過此人,去玩了人家就可能回兗州投奔曹操了。
當荀湛和黃忠等人在河內郡邊界接到衛宣的時候,衛宣顧不上與太守荀湛和守將黃忠寒暄,而是直接問董公仁何在?
荀湛苦笑將身后的董昭讓出來介紹給衛宣。衛宣確認此人就是董昭,連忙上前打招呼,董昭沒想到衛宣如此謙虛連忙躬身作揖行大禮:“董昭見過左將軍!”衛宣連忙扶住董昭笑道:“公仁兄這是要去哪里啊?”董昭有些尷尬,摸了摸腰間的印綬說道:“昭奉命袁冀州之命前往長安覲見天子,不曾想驚動了左將軍。”衛宣一邊邀請董昭上自己的車,等到董昭在車上坐定衛宣笑道:“宣素聞公仁兄之才仰慕已久,不想兄卻還要騙宣。兄有大才卻不能為袁本初所容,此番雖然借口覲見天子能夠自己脫身,可妻兒卻就在冀州,兄不擔心他們嗎?”董昭借口今天天子逃離冀州被衛宣看穿有點尷尬低頭不語,衛宣于是繼續說道:“兄今后打算如何?”董昭搖搖頭:“且先去長安,將印綬還于朝廷,然后回鄉去。”衛宣盯著董昭問道:今天下大亂,李傕、郭汜等人更甚董卓,天子受制于賊。
關東群雄各自占山為王百姓苦不堪言。兄有大才卻要碌碌無為下半輩子嗎?”董昭依舊低頭不語,不是他想是被逼啊。
袁紹出自汝南袁氏,為誅殺宦官奔波十幾年,可謂名揚天下,當初袁紹聯合公孫瓚逼迫韓馥讓冀州,董昭也是看好袁紹的。
然后沒想到自己在鉅鹿太守和魏郡太守任上干的都十分出色,卻不料因為張邈的事情被袁紹猜忌,冀州回不去,朝廷被賊人控制,其他群雄也難有人收留他,他這也是被逼無奈啊。
見董昭不語,衛宣笑問道:“兄以為兄治理之魏郡與河內比如如何?”談單內政董昭恢復了一些自信,他抬起頭來說道:“倘袁冀州能再給昭三四年時間定能趕上河內。”衛宣搖搖頭:“袁本初生性多疑,魏郡臨近河內、陳留,非他昔年故交和姻親不能托付。兄對自己的才能很自信這是好事,但兄可能不知道如今河內曲轅犁已經普及,河道灌溉水渠每個月新增幾十里。邊境黑山軍基本上已經銷聲匿跡。三四年之后魏郡之產出是不到河內三分之一,不用宣刻意鼓動,魏郡人口遷徙至河內的三四年之內怕也是會超過十萬。”董昭想分辨卻無從說起,同樣是臨近太行山和黃河的兩郡河內其實地勢遠不如魏郡好。
但他這一路行來確實不曾見到有多少無家可歸的流民。只是他不曾想到河內的耕種全部蔡邕河東傳過來的曲轅犁,而且衛宣還讓人在郡內不斷開挖灌水渠。
見到董昭還是不說話衛宣繼續問道:“兄以為宣與袁本初相比如何?”董昭:“這……”一個是舊主一個當面他董昭是斯文人不好直接評價。
衛宣也不是真要聽他的答案很快自己回答道:“非宣自夸,袁本初除了比宣早生幾年,文治武功是樣樣不如宣的,軍事上宣逢戰必勝,董卓、于夫羅、去卑、軻比能不是宣致對手。袁本初逢戰必敗,若不是公孫瓚實在不得民心冀州早就易主。”董昭瞪大了眼睛,他所知道的衛宣可是個謙謙君子,怎么打了幾場勝仗就開始狂妄自大了嗎?
就聽衛宣繼續說道:“袁本初好謀無斷,以至于被董卓帶兵進京禍亂朝堂。喜結交天下名士卻不知人善任,兄在他麾下真正是委屈了。宣也不多說了,等宣將兄之妻兒接到洛陽,兄便在洛陽住下吧,太原、河南、潁川任兄擇一地如何?。”聞言董昭的眼睛瞪得更大了,潁川是衛宣的發家之地,人口一百多萬,河南是衛宣擊敗董卓之地,是天下之中心,太原是并州中心,無論那一郡都是非常重要。
衛宣這話還沒說幾句就要以一郡相托?見到董昭光在哪里發呆衛宣繼續解釋道:“荀文若雖然有王佐之才,也曾經多次向宣訴苦,他如今是河南尹兼任戶部尚書,司隸校尉治中從事,還要管理各州郡屯田之事實在是太忙啦。不如兄委屈一下,替他分擔一二。”董昭見到衛宣如此不能不說話了:“左將軍就不怕收留董昭而惡了袁冀州?”衛宣搖搖頭:“若不是驅逐匈奴和迎接天子東歸洛陽更為重要,宣在去年就占據冀州了還怕惡了他。”董昭苦笑,當日衛宣用騎兵全殲顏良部,然后占據內黃一戰消滅淳于瓊軍隊大半,整個冀州其實很擔心衛宣用三河換冀州的。
好在后來衛宣將重點放在了并州,袁紹也就沒有了西顧之憂。不過如今袁紹在冀州也逐漸粘住了腳于是說道:“左將軍確實知兵善戰,然如今袁冀州麾下將士也接近十萬,公孫伯圭多番攻擊尚不能勝之。袁冀州早晚同意河北。”衛宣笑了:“冀州兵比匈奴人如何?比鮮卑人如何?比西涼軍如何?兄可能知道宣舉全力驅逐了南匈奴,卻不知道宣麾下如今能和當日一樣全殲顏良部的精銳也有十萬?”董昭不可置信地問道:“十萬?”衛宣點點頭:“而且六成是騎兵,當日滅去卑敗軻比能宣麾下將士都是一對一,如今南匈奴北遷,軻比能龜縮難道是他們心地善良、良心發現?兩年后后宣當領兵入長安,勢要一鼓作氣擊敗所有賊兵迎天子東歸。想必兄這些時日也見識過宣麾下將士了,試問宣有十萬精銳如此,又何懼他袁本初。這一點等兄到了河南感觸還會更深,還是回到兄的問題上,兄愿不愿意留下來替三河百姓出力?”
(https://www.dzxsw.cc/book/15605472/3758919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