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羌族潰敗
韓遂站在允吾南門城墻上,一種無力感涌上心頭。衛宣軍果然名不虛傳,單兵戰斗力超出了他臨時召集起來的羌族烏合之眾太多,戰陣配合更是前所未見,尤其是中間的重騎兵是一面倒地碾壓,很快就突入了方陣大阪。而太史慈的陌刀兵簡直就是騎兵屠夫,寒光閃閃,手起刀落,方陣之前的羌族騎兵不是尸首分離就是連人帶馬被陌刀砍成兩半。
陌刀兵突進的速度雖然沒有張遼率領的重騎兵快,但對羌族人的震撼力卻比重騎兵還要大,因為那陌刀砍翻騎兵的畫面太血腥,再加上陌刀兵身后的數千神臂弓手不斷地拋射,由于距離的緣故這些弓箭的殺傷力可是比以往他們見過的所有弓箭還要大導致方陣混亂的同時大量的羌族青壯失去了戰斗力。在連續砍翻十幾排羌族青壯之后,太史慈面對的羌族人首先崩潰,整個方陣被壓迫著不斷后退。
只有韓遂知道如果連眼前的敵人都擋不住,等到東北和北面兩股兩萬人人的騎兵加入戰場,決戰很有可能就會變成一面倒的屠戮。只是韓遂也沒有好辦法,眼瞎他留在允吾城內的兵馬大部分為步兵,此時選擇出城逃亡指揮成為騎兵馬蹄下的亡魂。但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等到衛宣趕跑了他辛苦集結起來的羌族人,他就要獨自面對衛宣七八萬人的圍攻。而再派人請求羌族援軍肯定得不到回應,因為
誰也不會往根本看不到希望的深水井里下注。
怎么辦,怎么辦?韓遂焦急地在城墻上走來走去,身旁的幾個親信也是少數知道內情的人無不焦急地看著韓遂,希望他盡快拿出個好辦法來。
韓遂再一次站在從城墻垛口看著不遠處的戰場,突然他眼睛一亮,在遠離雙方廝殺的后方遠處,一個步兵方陣正矗立在那里沒有參與這場戰斗,韓遂看得真切,那里有一面大旗,上書一個斗大的衛字!是衛宣,那是他的主將本陣,衛宣身邊大約有四千人!
韓遂立即召來兩名傳令兵說道:“看到那邊了嗎?讓燒戈鵝帶著人去那里,只要擊敗了衛宣本營其他的地方無論打成什么樣都能夠扭轉。”
兩名傳令兵順著韓遂所指的方向也明白了那是敵人的主將所在。兩人匆匆下去,然后允吾城門打開,兩名傳令兵很快找到了正在率隊苦戰的燒戈鵝,他是眾多羌族的先令羌的首領的兒子,這一次帶著四千族中青壯來允吾助戰,只是他沒想到韓遂京新挑選出來的十名羌族勇士一個回合就被對面的敵將斬殺,他也很慶幸自己的身份讓韓遂不敢對自己指手畫腳,而且自己族中也出了一人上場單挑,那是一名和自己身手差不多的勇士啊,被那拿著雙鐵戟的大漢一招就干翻,然后拎起來摔在地上用雙鐵戟猛戳……更加讓燒戈鵝沒想到的是開戰不到一刻鐘,自己族
中的青壯在敵人的壓迫下已經損失三四百,隱隱約約有崩潰的架勢。按照這個而上網賭,自己絕對堅持不到半個時辰。
現在韓遂讓他帶人去偷襲衛宣的本營,他當然不反對,一面傳令逐漸擺脫當面之敵,一面派人去聯絡白馬羌,他雖然勇悍卻也不傻,既然是衛宣本營,那么跟隨在身邊的必定是全軍精銳。光是靠自己這些人估計很難短時間突破那些精銳親衛的封鎖。
又一刻鐘后,燒戈鵝終于與白馬羌匯合,兩部如今還剩下五千人左右。這在五六萬人的方陣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力量,不過燒戈鵝已經和其他部落首領打過招呼,他們兩部脫離戰場倒是也沒有引起多大的混亂。反而更多的是期待著他們其取勝心甘情愿地為他們拖住當面之敵。
五千人悄悄地來到方陣的最后方,然后從右側繞道,繞過了正在與趙云部輕騎兵廝殺的羌族青壯,在距離決戰戰場三四百外掉頭南下。
在燒戈鵝看來只要給他一刻鐘后他們出現在衛宣本陣西側。再用一刻鐘他就能擊潰衛宣的本陣,己方各部只要堅持住就一定能夠改變戰場勝負。不說當場斬殺衛宣,至少要扭轉戰場不利的局面。
但他剛剛完成轉向,正要對東面五百步開外的衛宣本陣發起沖鋒,身后卻傳來了隆隆的馬蹄聲!
燒戈鵝皺眉,這時候怎么還有大股騎兵,難道韓遂還留有后手,這是生怕
自己五千人拿不下衛宣嗎?按照他的經驗,這支從后方趕上來的騎兵人數大約有一萬,如果韓遂直接將這些人投入到戰場,說不得就不會這么被動。
轉念一想,燒戈鵝覺得來了援軍也好,這樣聯合在一起就能快速地包圍衛宣,不說擊敗衛宣,至少要讓那些正在進攻衛宣軍出現慌亂,如此一來正面戰場也有機會扭轉。即便衛宣就此后退,那么他聯合后面的騎兵一萬五千人從張遼和趙云等部的后方突襲也能夠起到奇效。
所以燒戈鵝決定等一等這不知道來自何方的援軍。只是過了一會,隨著那騎兵出現在身后,燒戈鵝就發現了不對,因為按些人的裝束和戰場上遇到的衛宣軍一樣,燒戈鵝心中大駭,己方本來就快要崩潰,如今突然出現了這一萬多人,這還怎么打?
白馬羌那統領也發現了情況不對,匆匆來到燒戈鵝身邊問道:“這些是援軍還是官兵?”
燒戈鵝搖搖頭,苦笑道:“今日之局面沒辦法扭轉了韓遂敗亡已經注定,你我既然出來了就此離去吧,能夠逃回去多少青壯就看各自的運氣了。”
那首領一愣,隨即點點頭,快速地回到部落青壯跟前簡單地說了幾句調轉馬頭就帶著人往南而去。
燒戈鵝動作更快,他可不想替白馬羌斷后,既然打定主意脫離戰場就要速度快,不然被一萬人尾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來的自然是飛虎軍的
杜鵬,他原本是想繞到決戰戰場側面和東面的衛通來一個兩面夾擊,只是他們快靠近戰場的時候斥候發現有四五千羌族騎兵脫離了雙方決戰的方陣往南而去,于是他也就率部尾隨,等到燒戈鵝掉頭南下逃跑他才知道這孫子是準備攻擊自家主公本陣的!
這是準備偷襲自家主公啊,見到自己來了見機不妙就炮了,于是也不上前和衛宣打招呼,而是帶著人追燒戈鵝去了。有這樣想法的人一定要好好教訓一番。
燒戈鵝這邊的動靜其實雙方都有關注,尤其是十幾個羌族部落首領都指望著他能夠建立奇功來扭轉戰場的被動,但眼看著燒戈鵝和白馬羌兩部青壯被人追著勭了戰場,他們知道希望破滅了。
然而不等他們消化這個消息,東面再次傳來轟隆隆地馬蹄聲,正在和張濟鏖戰的幾個部落最先感受到壓力,因為這一萬人迅速地從東面突入到了這些部落的側翼,一下就將本來就處于崩潰邊緣的方陣徹底混亂。
衛通從河東出發一路狂奔抵達金城,被要求今日出現在戰場,他也是早早做好了準備,只是沒想到涼州這些傻冒居然連基本的斥候都沒有撒出去以至于他順利地來到戰場,而且就這么順順利地突入了側翼。
這也是衛通第二次參加這樣大規模的決戰,和殺冀州兵、涼州兵比起來,殺羌族人他毫無心里壓力。而他師兄冉閔更是異常興奮,
上一次痛快的殺戮還是在大青山外殺匈奴人和鮮卑人。冉閔天生就仇恨胡人,現在看到這么多羌族人在韓遂的蠱惑下對付朝廷大軍,他心中自然不爽,到了戰場上一馬當先長槍揮舞,一下殺傷一大片!
隨著衛通驍騎營的加入,衛宣軍戰場上騎兵數量已經和臨時集結起來的羌族二十多個部落的總和,這對羌族勇士是一個極大地震撼,裝備和單兵戰力更是天壤之別。而燒戈鵝和白馬羌的逃離徹底擊垮了他們的意志,膽小的部落首領開始帶著族人后撤,然后整個方陣就徹底崩潰了。
四五萬人原本雄赳赳氣昂昂地在允吾城外擺開,如今集體逃離場面也是十分壯觀。
韓遂在城墻上看到燒戈鵝被杜鵬攆走的時候就知道他的盤算落空了。現在他只能打開城門,讓那些膽小的羌族人進城,因為他知道每一個進城的羌族人將來都會成為守城的主力,現在也顧不上糧草供應和羌族人呢進城會破壞城中治安了。
但即便是城門大開,選擇入城的也寥寥無幾,大部分人是害怕并不傻,簡單衡量之后直接掉頭往西。衛通也敏銳地發現了允吾城南門打開。于是調整了進攻的方向,沿著城墻準備靠近城門。若是敵人不能及時關閉城門說不得還能一鼓作氣重進城內去。
隨著衛通戰法調整,很多無主的戰馬也選擇了重進城內,反而將城門堵住,進入城內的羌
族人越來越少,危險反而越來越大,韓遂不得已在開門一刻鐘后不得不下令將城門關上,進城躲避的羌族人不過三四千人。
(https://www.dzxsw.cc/book/15605472/367149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