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在春秋做貴族 > 第120章:突發事件

第120章:突發事件


  冬季的到來并沒有讓智瑤停止練兵,趁著這個機會也將新式的戰袍分發了下去。

  新的戰袍在布料選擇上與老一款相同,只是去掉了長袖以及裙擺,變得更為的貼身,同時也是免了老式衣袍在戰前需要做的各項準備。

  以春秋時期的觀念,存在長袖才有雅觀,沒有裙擺就是“衣”,有裙擺則是“袍”,有點地位的才不會去穿示于眾人目睹的外“衣”,肯定是穿“袍”的。

  在貴族看來沒有了裙擺,有穿褲衩子和沒穿褲衩子都跟裸露下身沒有區別。

  所以了,智瑤在干的事情有點像是趙武靈王會做的事情,也就是進行“胡服”改革,只是改得更徹底了一些。

  進行換裝的部隊,他們上身只是穿“衣”,下身多了一條不用再刻意綁腿才顯得緊身的褲子。只是,綁腿肯定是會繼續做,不再是為了跑起來褲腿會亂甩,變成了一種出于“科學”角度的需要。

  由于是衣紅褲黑,沒有穿甲和配置裙甲的話,僅從外觀看去就是有明一朝的軍服。

  話說,諸夏冷兵器時代為什么會配置裙甲,并且不單獨為騎兵配置裙甲,連帶步兵也有裙甲呢?說白了就是為了幫大腿防箭!

  “羨”對新軍服沒有表示什么看法,他們是主人的財產,主人愛怎么擺弄就怎么擺弄唄。

  “士”和“徒”的意見有點大,個別的“士”還透過宰予給智瑤進行反應,談到了“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的高度。

  智瑤對提出那個觀點的“士”產生了好奇,查了查才知道對方祖上闊過,到了當代變成了破落戶。

  那個“士”以地位應該是沒有“氏”這種前綴,有的話也只能是從智氏的某塊封地選來當“氏”,但他卻有一個“先”的“氏”。

  再往深了追溯,他原來是晉國先氏的后裔,只不過是旁支再旁支了。

  再怎么久遠之后都不會忘記祖先的榮光這一點,其實是民族情懷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往更高端的程度來說,恰恰是不忘祖先創下的榮耀,才給予后代在境遇艱難時期奮斗的精神動力源泉。

  考其血統看“姓”,明示來歷則用“氏”。

  所以不成為貴族的話,處在某個貴族封地生活,他們也是能夠用當地的地名來作為“氏”,等奮斗到擁有自己的封地就能有真正的“氏”了。(作者菌那本《春秋大領主》里面的呂武就是這么個情況)

  智瑤問道:“其人可有傳承?”

  宰予估計沒想到智瑤會問這個,表示會特地去交流一下。

  先氏啊!一個在晉國曾經很輝煌的家族,尤其這個家族的核心族人都特別能打,還不光是自身能打,統兵作戰的才能也是出奇的高,就是他們的政治智慧有點那什么,導致被趙氏帶頭坑死了。

  “士”和“徒”對軍服改革有意見很正常,他們畢竟是得到某種程度的“覺醒”了,才不會像“羨”沒有自己的訴求。

  智瑤面對“士”和“徒”的意見就是假裝沒有看到,該怎么做還是怎么做。

  上一次,智瑤退掉了征召過來那一批人的絕大多數,僅僅是留下一批好苗子,更多擔任基層軍官的是他自小培養的人。

  擁有自我意識對某件事情產生看法是挺正常的事情,愿意提出意見也代表著他們“意識自由”的一種體現。

  對于這種現象智瑤沒有產生不滿,甚至想道:“士兵不需要自己的思想,軍官要是沒有屬于自己的思想幾乎沒有任何前途可言。”

  事實就是那樣,士兵以服從為準則就是最為完美,軍官要是沒腦子一輩子也就那樣了。

  智瑤能夠容忍不同意見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他們是通過正確渠道將意見傳達上來,不是自行鬧事或帶人一起鬧事。

  在接下來的訓練中,新式的軍服開始產生優越性,免去了身穿老式軍服在受訓前需要先行綁好長袖的困擾,更為緊身也能免去受訓時衣服松了需要調整的尷尬。

  知道軍服沒有改革之前,參戰人員打一會要等下來重整衣冠這件事情嗎?當前已經不是打“君子之戰”的年代,更不是跑出五十步就算脫離戰斗的歲月。

  其他人有或沒有想到戰袍對士兵形成拖累這一回事,上一世生活在科學發達時代的智瑤是不可能忽略這點小細節的呀!

  另外一點也是不可被忽視,也就是舍去了長袖再將衣褲設計得更緊身一點很節省布料!

  如果智氏沒有敗亡,又或者說智瑤設計起來的衣服能夠留存到后世,現代人一看必定產生諸多的疑問,納悶春秋晚期的服飾怎么突然起了那么大的變化。

  事實上,智瑤自從開始進行做事就在做改變歷史的事情,包括各種“發明”以及對局勢的改變。

  如果某天智瑤完成第一個小目標,成功地進行了代晉,相當多的事情出現變化將是必然。

  改變軍服從這一批受訓者開始是智瑤進行的第一步,才不會一下子在智氏全面推廣。

  說白了,很清楚會出現爭議的事項采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最好,又不是什么過于急切的事情,何必一下子用無比猛烈的方式去進行呢?

  智瑤需要證明的是改革有益處!

  先在小范圍完成證明,再進行推廣,事態不緊急為前提,無疑將是非常明智的做事方法。

  “棉花的原產地在阿三和阿拉伯那邊?現在找棉花明顯不現實,不但路途遙遠到可怕,不作為大一統王朝,沒有相關的威懾力,派出去的人不知道會被沿途哪個國家或部落干掉……”智瑤雙眼沒有聚焦地看著緩慢飄落的雪花。

  以為張騫是怎么走那么遠的?沒有背后的漢帝國,不用匈奴人動手,各種雜胡就該截殺,西域各國也不可能張騫想拿什么就給什么。

  人類是在繁衍的過程中從大自然發現對發展有益的物種,包括各種食物以及用得上的材料。

  智瑤再怎么都是來自后世,目前的人們不知道某類物品有什么用處,他因為見識多的關系總是能夠比別人更早利用起來。

  這種優勢會一直被智瑤利用下去,哪怕他最終沒有完成政治的各種目標,僅僅是做了各種“發明”對整個文明也是極有好處的事情。

  一直以來比較可惜的意見事情,便是智瑤的食譜無法用開飯館或酒樓的方式推廣出去。

  不開玩笑,當代的商業都是集中在貴族之間,理由當然是貴族既有私軍也有屬民,他們互通有無的商品數量比較龐大,并且他們有那個資源去進行貿易。

  普通人?他們現在大多是一種以物易物的方式在進行交換,好多人一輩子都未必見過任何一款錢幣。

  相當一部分的普通人沒有屬于自己的個人財產,連財產都沒有的前提下,貿易跟他們的關系可能是某天被主人賣掉。

  智瑤想到保暖相關,主要是思考智氏的未來,包括成功代晉或著實難以分晉情況下的先期擴張方向。

  “大肆養鴨鵝,有可行性嗎?”智瑤無法得到棉花,開始往這個方向思考。

  鴨鵝身上的羽絨啊!

  無法得到棉花,使用羽絨來制作御寒的衣服應該最合適了。

  只是,多少鴨鵝才足夠一件羽絨服的材料?智瑤想著想著自己笑出聲來。

  為什么不想著羊毛?智瑤當然有想過,并且打算找機會試一試。

  “公孫?”子貢經常發現智瑤很愛走神,并且總會不知道想到什么而發笑。

  他這一次是帶著重要消息過來,趙氏同意拿出“邯鄲”來跟智氏置換封地,提出的是智氏拿“彘”地去交換。

  這個“彘”地本來屬于荀氏,后面智瑩自行獨立有了智氏,中行吳時代掌管了荀氏和中行氏;因為智瑩的分裂,同時掌管了荀氏和中行氏的中行吳就此用“中行”來作為前綴,“彘”地也就成了中行氏的封地之一。

  另外“中行”不是什么地名。晉文公稱霸時期設立三軍三行,城濮之戰期間荀林父是晉文公御手,一年后,晉文公設立“三行”來準備應對胡人的入侵,以荀林父為中行將,自此荀姓產生新的支系,也就是中行氏了。

  聽到匯報的智瑤只是稍微一愣,隨后露出了凝重的表情,說道:“如此,我家卷入南疆戰端?”

  擺明了的事情,無非就是趙氏無法承受在解決范氏上的損失,又發現智氏在旁邊冷眼盯著,拿出“邯鄲”跟智氏交換“彘”地只是一個由頭,真正商談的是智氏以其它的什么代價介入對范氏的攻擊。

  魏氏同樣經受不起長期的開戰,尤其是會在交戰中折損本就顯得捉襟見肘的兵力。

  那樣的現狀之下,智氏不會愿意看到魏氏因為忌憚智氏重新跟趙氏合流,哪怕趙氏不再提“邯鄲”的置換問題,智躒也會找到合適機會介入對范氏的作戰。

  子貢對智瑤立刻反應過來沒有覺得意外,說道:“主吩咐公孫往‘邯鄲’。”

  提出獲得“邯鄲”的人是智瑤,不管歷經的過程怎么樣,不免會讓智躒認為智瑤有所布局,理所當然就是讓智瑤放手施為的呀。

  “‘邯鄲’這樣就到手了?”智瑤原以為需要對趙氏開戰,才有可能獲得呢。

  在智瑤的布局中,智氏以后就是先向東面和東北擴張,會讓

  “邯鄲”的歸屬顯得比較關鍵。

  “在我的布局中‘邯鄲’是一個很適合作為都城的地方啊……”


  (https://www.dzxsw.cc/book/15605446/7192884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姑县| 伊金霍洛旗| 剑河县| 威远县| 资溪县| 彩票| 忻城县| 平定县| 修武县| 清原| 乐陵市| 工布江达县| 凤台县| 陕西省| 横山县| 班玛县| 铁岭县| 咸丰县| 普安县| 贡山| 盖州市| 扬中市| 万载县| 武夷山市| 罗源县| 卫辉市| 宁化县| 互助| 额敏县| 盐亭县| 尖扎县| 怀化市| 浏阳市| 山西省| 堆龙德庆县| 宜昌市| 永定县| 佛学| 菏泽市| 澎湖县|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