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這番打臉可還行
高演在上朝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那便是高伯逸有通敵的嫌疑。
更進一步說,他的用心則更加險惡。
南朝歷來都被視為漢人的正統!說高伯逸對陳霸先“獻媚”,也是在暗示北齊的漢人都有可能對南朝獻媚,誰出來給高伯逸幫腔,誰就有嫌疑!
所以即使所有人都知道高演是在故意找茬,但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高伯逸說話,包括李祖勛在內!
這個話題,非常敏感!
“報!江州戰報!”
一個傳令兵氣喘吁吁的沖進大殿!
江州!
一聽到這個詞,所有人的耳朵都豎起來了。江州的事情,多半是跟高伯逸有關的。
“直接念!”
高洋懶得自己去拆竹筒了,他也是想在大殿里讓所有人都聽一下,免得最后弄得爭議一大堆。
“高都督率軍兩千余,在江州豪酋余孝頃的幫助下,于鄱陽縣大破陳霸先麾下輕騎五千余,此戰大獲全勝,陳霸先與其麾下大將蕭摩柯僅以身免!”
這個消息就如同一枚核彈在池塘里爆炸一樣!瞬間絢爛奪目的光芒幾乎讓人睜不開眼睛!
高洋嘩啦一下從龍椅上站起來,沖過去一把搶過書信,一字一句的看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高伯逸真乃大將之材!來人,傳朕旨意,讓荊州幕府代管江州事宜,軍政民政均由高伯逸過目臨機決斷,事后報備中樞即可。”
一下子放這么大的權,實屬罕見!上次北齊(東魏)有這么大權限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禍害了中原和江南十多年的侯景!
這時候,回過神來的人,拼命忍住笑,看著長山王高演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好似變戲法一樣,全部在心中暗暗偷笑。
那些不經意帶著揶揄的眼神,仿佛是在問高演:臉還疼么?被人這樣打臉可還行?
高伯逸這無意中的打臉,還真是讓長山王下不來臺。
干掉了陳霸先五千精騎,在缺馬的南方,不亞于砍掉對方幾根手指!
難怪陳霸先現在求和上“降表”呢。高伯逸勝了這一仗的意義,不在于殺傷陳國多少人,而是鼓勵著江州的那些豪酋們:你看,陳霸先不過如此。我輕輕松松就能黑掉五千騎兵,你們也可以做到。
將來陳霸先要是想來收編江州的這些豪酋為自己所用,先不說北齊會不會阻撓,就算不會,恐怕要收攏人心,也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
可以說這一戰徹底斷了陳霸先西進江州乃至荊湘的路!這梁子估計跟殺父之仇也差不多少了,不是有句話叫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擋人官路如殺人全家么?
“臣弟誤信讒言,險些冤枉了國之棟梁,慚愧慚愧。等高大都督回鄴都,在下定會去其府上負荊請罪。”
高演倒也光棍,很快找個臺階下來了,不然繼續死撐下去,這笑話估計要傳遍天下。
“陛下,臣弟還有話要說。”
高演再次出列,成為了眾人的焦點。
高洋點點頭,都懶得搭理他了。
“陛下,段大都督在淮南已久。如今梁國不復存在,陳國求和,臣弟建議讓段大都督帶著禁軍回鄴都。
然后派高歸彥前往揚州鎮守,高肅(高長恭)在鄴都練兵頗有成效。不若讓他帶著新軍,作為副將前往揚州協助高歸彥。”
段韶這次在建康損兵折將,確實是要回鄴城好好休整。但讓高長恭去揚州,這就是典型的不懷好意了。
誰都知道在鄴城,在高氏皇族里,就高長恭跟高伯逸關系最好。就連高長恭編練的新軍,里面很多親信都曾經是高伯逸的屬下!
高演此番釜底抽薪,用得如此天衣無縫,此人不可小覷啊!
奪你的軍容易引起報復和猜忌,所以干脆就調走好了。說起“文斗”,平日里不顯山露水的高演還真是個高手!
就連高洋也有些意外的看了高演一眼。
“高歸彥將帥之才,準奏,退朝吧。”
高洋一句話結束了今天的朝會。
下朝之后,各位朝臣的表情各不相同。
有如釋重負的,比如說楊愔。有暗自竊喜的,比如高德政,有打醬油打到面部肌肉僵硬的,這樣的人是大多數。還有眉頭緊鎖的,比如說李祖勛。
至于本次朝會的核心人物,尚書令高演,則是嘴角帶著神秘莫測的笑容,誰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
西魏首都長安的宇文泰府邸里,正在開一場事關國家前途的重要會議!
在廳堂里,八柱國里面不算宇文泰和吉祥物元欣以及已故的李虎,其他五人已經悉數到場。而代替宇文泰出席的,乃是他的侄子,如今已經進入不惑之年的宇文護。
五大柱國坐在一起商量事情的次數屈指可數,這次之所以能坐在一起,是因為要商量一件大事!
如果宇文泰死了,誰會接他的班,成為實質上的皇帝!
至于現在的西魏恭帝元廓,就是西魏版本的漢獻帝,這五大柱國雖然也不是一個鼻孔出氣,但在這一點上,看得還是相當明白的,保持著高度一致!
宇文泰,就是西魏的真正主人,并沒有什么值得懷疑的。
進入朝臣們視線的,是宇文泰的三個兒子。
長子宇文毓,是庶子,娶八柱國之一獨孤信長女,今年22歲。
三子宇文覺,是嫡子,娶西魏文帝元寶炬的第五女元胡摩,今年14歲。
四子宇文邕,是庶子,還未娶親,今年13歲。
其他都太小,要不是宇文邕少年老成,他也不會被提及。
而朝臣們爭論不休的問題是,宇文毓已經二十二歲了,雖然是庶長子,但年齡足夠大,繼承“皇位”毫無壓力。
不說別的,就說那高伯逸,才十八歲就已經橫行一方了好吧。
但有些人卻認為,宇文覺是嫡長子,廢嫡子,立庶子,乃是禍亂國家的行為,堅決不許。
堅持宇文毓為“太子”的,乃是他的岳父獨孤信,這也很好理解。
堅持宇文覺為“太子”的,卻是朝中德高望重的李弼。
其他三人,也是各有傾向,原因也不盡相同。
于謹傾向于宇文毓,趙貴傾向于宇文覺,侯莫陳崇并無明顯傾向,故而一時間堂內氣氛比較微妙。
北朝求生實錄
(https://www.dzxsw.cc/book/155190/826216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