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當他們把頭伸進了你的刀下
那個白衣飄飄的影,屬于晉國當年的公主下,秦國當年的刺客之王,楚國曾經的學院教習,如今的朝臣白無言。
有關于鐵血神皇與白衣卿相之間的故事,畢竟都是后話,如今年輕的景明皇帝昭天命還是一個稚嫩的帝皇,已經不太年輕的白無言也遠遠沒有后來的干練,淮河六族之間的事,對于他們來說,依舊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但好在,陳臨辭走了,還有一個白無言愿意來到他的邊,陪他一起去迎接這些暴風雨。
“守的云開,終會看見月明,先帝爺的眼光,國師大人的眼光,院長大人的眼光,都不會錯。”白無言十分認真的看著面容稚嫩的小皇帝昭天命,緩緩說道:“我相信陛下你會度過這道難關的,就像歷史上所有的那些雄主一樣。”
天色昏暗的夕陽下,冷清幽靜的御書房里,昭天命疲憊的眼神之中,放出了幾絲光芒。
就算整個淮河六族都背離了朕,但至少,還是有那么一些人矢志不渝的站在朕的邊的。
當天晚上,景明皇帝昭天命,來到了安琪太后的寢宮之中。
天璽皇帝昭熙玄駕崩之后,安琪貴妃被昭天命尊為了皇太后,因為她青丘一族的份已經暴露,為了避嫌也為了不讓百官對她生起什么猜忌之心,她舍棄了榮華富貴的生活,選擇獨居深宮之中,著皂袍常年為先帝爺服喪。
昭天命自然知道母后這一切行為的背后,全是在為了自己皇權的穩固所考慮,事實上,安琪皇太后的這一舉動也的確引起了百官們的贊揚,沒有太后干政,先便不會出現他們最不想看到的后宮亂國的事,其次所有人的心里,其實也都還害怕著楚國會真的在某一天改名青丘。
所以淮河六族宣布脫離朝廷的管制之后,有許多人,都進入了觀望的狀態。
見到了滿臉憔悴的母后,昭天命的心頭一軟,跪在了地上,緩緩說道:“兒臣拜見母后。”
“是天命啊。”安琪皇太后睜開了眼睛看了看薄紗外面的小皇帝,微微笑道:“陛下現在已經是一國之君了,見到哀家,哪里還用行這么大的禮節,快快起來。”
“母后,再怎么是一國之君,天命都先是您的兒子。”昭天命跪在地上,依舊沒有起來。
安琪皇太后的臉上,洋溢出了幸福的微笑,她站起來緩緩地走到了昭天命的旁,親手將他扶了起來,嘆了口氣說道:“陛下你有這份孝心,哀家就知足了。”
昭天命站起來,扶著已經貴為皇太后的安琪貴妃坐了下來,這才短短的沒有多久時間,安琪貴妃的頭上,便多了許多的白,天璽皇帝臨走之前的那些子,還是貴妃的安琪一直表現的都很淡漠
,好像那些往事都不存在,那些感都已消散了一樣,所以才會有那摘星樓上兩個人之間關于與不的問答。
可是昭熙玄心里知道,安琪是他的。
安琪貴妃一直都是他的,那個中有整個天下,腹內有萬里江山,卻為人溫和善良的大楚九五至尊,又能有幾個女人能夠拒絕他的意不沉溺其中呢?只是彼時的安琪知道,他的子骨已經撐不了多久了,她不想他走的太過于痛苦,所以才故意裝出來那份冷漠給他看。
她要讓他覺得,他走了她不會太傷心,那樣他走的才會更放心。
可是這些偽裝的堅強,最終還是在看到他合上雙眼的那一刻忍不住迸了出來,青丘一族被黃天一滅族之后,她在這個世界上便只剩下了昭熙玄與昭天命兩個親人,精神世界的支柱突然倒塌了一半,這對任何一個女人來說,都是一件足以令人崩潰的事。
昭天命知道自己的父皇與母后的那些往事,所以更加的心疼面前的這位面容憔悴的國母。
安琪皇太后摸了摸昭天命稚嫩的小臉,笑了笑說:“陛下,聽說最近淮河郡那里,鬧得不怎么安寧。”
昭天命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兒臣還是低估了這些千年世家的底蘊,淮河六族這些年里,培育了無數的分支,早已滲透了大楚國的各個重要樞紐,如今處死了周禹和周星昀,將淮河六族貶為了庶民,那些人便炸了鍋,其余的幾大家族將怒火燒到了周家的上,屠殺了周家的滿門,然后開始拉旗鬧獨立了。”
“周家的分支子弟,紛紛為了避禍投奔了六族里的黃家,如今應天城的學館里面,聚齊了一大幫的六族讀書人正在鬧事游行,許多地方的六族分支官員也都開始撂挑子不干了,這才短短的一,各地的奏章便已經紛紛快馬送到了兒臣的案前,看著奏章里的一件件事,著實有些頭疼啊。”
“陛下在頭疼些什么呢?”安琪皇太后平靜地問道。
“這些人把控著大楚國的各個關節命脈,讀書人掌握著大楚國的輿論導向,兒臣如今剛剛登基為帝,他們這么鬧起來,無論是對我的統治還是對整個楚國的展,都是一件十分不利的事,兒臣怎能不頭疼。”
“不聽話的人,殺了便是。”
“殺了?淮河六族那么多的子弟在各個郡縣甚至京城內擔任要職,那些個讀書人交友滿天下,若是將他們都殺了,那整個楚國還不立馬亂了?”
“陛下,佛陀尚有雷霆之怒,更何況你是一國之君,若是沒有一些鐵血強硬的手腕,如何能讓下面的這些臣子懾服與你?不破不立這句話永遠都不是沒有道理的,陛下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一抱負無處施展的
失意人,更不缺飽讀詩書一心想要入仕當官光宗耀祖的書生,大楚國的根基被這些富家子弟把著,早就已經腐朽了,如今他們將頭伸進了陛下的刀口之下,陛下還不動手肅清,更待何時?”
安琪皇太后的一席話,講的昭天命醍醐灌頂,立馬便起告別母后,回到了御書房中。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楚國需要一番徹底的清洗了,就在明的早朝。
......
......
大楚國景明紀元第一年的夏末,應天城里生了一樁了不起的事。
由內閣大臣白無言白大人親自帶隊,數十人闖入了應天城內六族書生們聚集的書館之內。
緊接著,便是一通慘無人道的屠殺。
歷朝歷代以來,皇帝們最煩也是最頭疼的,便是這些不聽話額文人,有句話叫做殺人誅心,這些人手里的筆桿子,在很多的時候往往都要比修行者手里的寶劍都更加的傷人,因為他們掌握著天下的輿論,看你不爽便寫一篇文章罵罵你,你生氣吧,將他殺了或者關起來,反倒是成全了他們的一世英名,你不生氣吧......別人寫文章罵你你怎么可能不生氣?
所以歷朝以來,這種由書生引領的**都十分的有效,官府很多時候也都會選擇讓步,畢竟誰不惜自己的名聲?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幾個皇帝敢屠殺讀書人的。
所以他們大膽的站了出來,所以他們有恃無恐,所以他們敢在大白天聚集在書館里商討下一步的計劃。
只是,書生畢竟還都只是書生,他們有書生意氣,卻不知道這個世界的法則,永遠都是強者為王。
而昭天命這個皇帝,很明顯與歷朝的那些君主們都不一樣。
數百位書生慘死在了應天城,緊接著,這種死亡的影,便開始籠蓋到整個大楚國的州郡縣城。
六族旁支凡是出來鬧事罷工的官員,紛紛以叛國罪處置,不管他們是危害一方還是確確實實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了些成績,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萬世罵名,一時間整個大楚國都開始鬧得人心惶惶。
有人背后非議陛下的所作所為,當天晚上他便死在了自己的府中,有人暗中通風報信,從此就變成了一個失去舌頭的啞巴,這種事每時每刻都在大楚國中上演著。
很快,這些人便被昭天命和白無言殺光了。
群狼已死,剩下的,便只剩下這五頭蒼老的雄獅了。
昭天命看了看白無言送上來的死亡名單,緩緩的點了點頭。
兩千六百一十二人,千年世家果然是千年世家,竟然能夠將這個國家的根基,都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幸虧你們造反了,昭天命看著手里的名單,會心的笑了笑。
如果
不然,還真找不到理由來治你們。
殺完了書生和官員之后,這位后的鐵血神皇和他的白衣卿相,將目光又投向了已經重新掌握清河郡主權的五大家族。
他不知道,就在這個時候,與他差不多同歲的鄰國皇帝,永正皇帝白無衣,也陷入了和他差不多的困境當中。
只不過,白無衣的姐姐留在了他昭天命的邊,永正小皇帝也遠遠沒有他這般幸運罷了。
(https://www.dzxsw.cc/book/154826/812527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