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解釋
酒席盡歡而散,方子安送史浩回府,史浩讓方子安上馬車來說話,方子安知道史浩有很多疑問,于是下了馬坐進車里。
街市上燈火如晝,街道開闊。拉車的健馬的馬蹄之聲噠噠噠的敲打在青石板地面上,清脆動聽。兩側街市燈火看在眼中,像是一條流動的燈河一般。時已初夏,百姓們睡得更晚,此刻街頭還是人流如織,呼朋喚友吃夜宵逛鋪子,宛如白日一般繁華。
“此次回來,見京城氣象大不相同了。在燕京之時,看著金人的街道和百姓,感覺壓抑之極。來到我大宋臨安,卻是天壤之別。這次特別是百姓的面貌大為不同,應該是跟鏟除秦檜有關吧。”史浩微笑說道。
方子安笑道:“可能吧。秦檜一除,人人揚眉吐氣,自是心中歡喜。那老賊就像一片陰云籠罩頭頂,讓人心生壓抑恐懼。好在那一切都過去了。看著這街市,不枉我們一番辛苦。”
史浩嘆道:“是啊,想想過去半年在金國的事情,真真恍如隔世。咱們能活著回來已然是奇跡了。沒想到到了濠州,又遭遇秦檜的陷害,險些連親人們都受了牽連。子安,這一路你出力最大,也最辛苦,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做的,我卻什么也沒做,只是坐享其成罷了。”
方子安忙道:“岳父大人又說這樣的話,我不是說了么?岳父大人只要坐鎮在那里,我行事便有底氣。何況你也并非什么都沒做,每每你給的意見都很重要。”
史浩道:“罷了,不說這些了,如今云開霧散,天晴日朗。朝廷也將氣象一新。皇上已然決定退位,王爺繼位之后,便是另一番情形了。這正是你建功立業的大好時候。為何今日你卻一再推辭王爺的要職呢?你莫說你不能勝任要職,也莫說資歷淺薄這樣的話,我知道,你就算當宰相也是有這個才能的。你若覺得別人會說話,當副相,當樞密副使,這些都是可以的。為何要一口回絕?當真是淡泊名利了不成?我知道你不是那種淡泊名利之人。”
方子安輕聲道:“岳父大人,你莫非不知前番內情么?那晚我是進攻逼迫皇上退位的,現如今秦檜授首,皇上也同意退位了,但他心里的疙瘩是解不開的。皇上還有一份把柄在我手里,對我肯定更是痛恨不已。只是他不能明面上把我怎樣,但心里對我必是極為戒備。自他眼里,我便是不忠不義的亂臣賊子啊。”
史浩皺眉道:“你這想法也非妄言,皇上心里定是有疙瘩的,但是王爺要即位了,你又何必去在意皇上心里的看法?”
方子安笑道:“岳父大人是讀書人,是君子。君子眼中,天下滔滔皆為君子。岳父大人對這些人心里的東西還是不太關注的。皇上和王爺可都姓趙呢,這大宋江山也是他趙家的江山。王爺要即位了,皇上能不教他帝王之術么?皇上說是放權,但他真正放得了權么?此番做了個交易,我讓他體面的退位,他依舊不肯的。直到秦檜反了,他才不得不同意。因為若再拖延下去,秦檜要攻擊皇宮了,他便要被秦檜擒為傀儡了。我確實逼得他無路可走,那是我知道他絕對不肯退位的。我這么做之后,其實把我自己送上了風口浪尖。王爺前幾天還試探我的想法,生恐我有什么野心,我這個人比較敏感,他話語中的防備之意我聽的出來。與其被猜忌,何妨我遠離權力,這樣他也會放心些。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便是我的想法。”
史浩詫異道:“你是說,王爺其實也有想法?不至于如此吧,王爺這個人我還是了解的,他當不至于如此陰暗。”
方子安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一個人當王爺和當皇上的心思能一樣么?我也不是說王爺一定便會對我有什么想法。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對我必是有防備的。我又何必讓他帶著戒心來看待我。于我而言,扳倒秦檜已經功德圓滿了。其他的事也未必非要我才能做。收復山河,振興大宋,這些事情王爺都會去做,更有許多人會去幫他。我也會幫他,但卻不是在顯眼的位置上罷了。我這可不叫明哲保身,我這是謀略,是權衡之后的抉擇。我遠離權力,王爺放心,我也安心,免得猜來猜去的,遲早要出事。”
史浩皺眉道:“照你所言,我今晚似乎也不應該答應御史中丞的職位呢。”
方子安笑道:“岳父大人不同,你又沒做我做的那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
史浩道:“可是,我和你的關系……你不要誤會,我不是要撇清關系,我是說,我是你的岳父,他們對你有想法,自然對我也有看法。”
方子安搖頭道:“岳父不必過慮,我不過是退而求安罷了,事情遠沒有到那種不可收拾的地步。我這是未雨綢繆之舉。岳父望安,不必管我的事,也不必考慮這么多。王爺躊躇滿志,要干一番大事,岳父還得多加輔助,盯著朝中那些人,別讓他們壞了王爺的事。新皇即位,正是滿腔熱血之時,正趁著他的激情做一番事情。可別被朝中一些人給壞了事,挫了銳氣。王爺是想做事的人,但是王爺的性子卻也受不得挫折。”
史浩想了想點頭道:“子安,你自有看法,我也不能勉強你。實際上你考慮事情比我還周祥些。既然你這么決定了,我也只能尊重你的意見。你當真要去市舶司,那也成。便在戶部掛個侍郎職,否則別人看起來你反倒是降職了,豈非要說王爺的不是。”
方子安笑道:“英雄所見略同,我已經和王爺說了,當個戶部侍郎,四品大員,還是文職。比我之前那個五品武將職位可有面子多了。”
史浩呵呵笑道:“你高興就好。明日我請人回來擇期,你和凝月的婚事早早辦了,也了了我們一樁心事。”
方子安點頭道:“好,我也早做預備,這一次定要辦的風風光光的,不讓岳父大人丟臉便是。”
史浩笑道:“倒也不用鋪張,過得去便成。”
……
秦檜死后的紛亂持續了一段時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平息了下來,也變得井然有序了起來。朝廷先后頒布了圣旨,湯思退被暫時任命為宰相之職,雖然這一個任命讓人詬病,很多人都覺得很是不該。但是湯思退是知道內情的人之一,就算是趙構也不得不同意這一任命。而湯思退自己則在一些場合大言不慚的說了他是如何察覺秦檜的陰謀,提前稟報,提前商議對策的。這自然引來一大片贊頌之聲。
不過湯思退還是有些能力的,在他的主持之下,清肅秦檜流毒之事進行的很順利。當然,很多人靠著說關系走后門還有揭發檢舉反咬一口而被免于處罰。這些事在所難免,其實上上下下都不愿太大動干戈,只將秦檜為首的其家族成員,以及死忠之人查辦,其中包括他的親家曹泳以及一手提拔的梁師道等人。
有一個人能脫罪倒是讓方子安都感到意外,這個人便是萬俟卨。方子安得到的消息是,萬俟卨在秦檜伏誅的當天上午便上交了厚厚的一沓冊子,那冊子上寫著秦檜所有的言行和行事的記錄以及收受賄賂為人安插職位,索取好處。私下里交代的一些暗殺朝臣,行不軌之事的記錄。
有了這份冊子,對秦檜的罪行和流毒的清肅起了事半功倍之效。而萬俟卨之前正是秦檜身邊的左膀右臂之一,誰能想到他在跟著秦檜的時候便偷偷的記錄了他所知道的所有事情。秦檜一死,這反倒是他脫罪的有力保證了。
萬俟卨說,之前迫于形勢他不能公開,只能和秦檜虛與委蛇,并且做了些違心之事。但其實他暗地里都在搜集秦檜的罪證,只待有朝一日能夠公之于眾。他將自己塑造成了打入敵人內部的一個內鬼的角色,忍辱負重,強顏歡笑,只為了能將老賊的罪行全部記錄。
有人不屑,有人懷疑,有人指責。但是他還是脫罪了,只受到了降一級官職,調任外地任州官的處罰。這其實不能算是處罰了。而知道內情的人卻明白,萬俟卨當日傍晚將自己府中的美妾綠珠連同一箱金銀細軟送入了湯思退的府中。第二天,湯思退便對萬俟卨的忍辱負重大加贊賞了。
老臣張浚被重新啟用為樞密使。他的復出讓很多人都預感到朝廷即將要有大動作了。他是鐵桿主戰派,他當樞密使,跟金人恐怕便沒有那么和平了。
除此之外,史浩任御史中丞。方子安任戶部侍郎,掌管航運貿易之事。或許是為了平衡,給方子安加了個聞章閣學士的頭銜,賞了個伯爵的爵位。張孝祥等一大批青年才俊被補充進朝廷衙門里,在很短的時間里,一下子變得生機勃勃.起來。這些人都抱著熱情和志向,每日里行事都極有激情,讓整個朝廷一下子從之前的死氣沉沉人浮于事的情形得到巨大的改變。
(https://www.dzxsw.cc/book/154689/430230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