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的歷史聊天群 > 第123章:翰林院(一)

第123章:翰林院(一)


  華夏帝國,第一次科舉結果,三甲榜單已經張貼出來,同時在最新一期的“華夏報”也有報道。

  此次華夏帝國第一次科舉三甲,一共一百六十人,其中一甲三人,二甲五十六人,三甲一百零一人。

  特別的是,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中,探花是女子,名為宋鈺瑛。

  除此之外,二甲有兩位女子,是任彩依和馮萱萱。三甲中也有兩位女子,分別是徐文秀和譚敏。

  也就是說,華夏帝國第一次科舉,一共九位女子參加科考,就有五人名列三甲!

  而這次科舉一共六百多人參加科考,三甲一共才一百六十人,比列不大不小。

  女子,破天荒的可以參加科舉,而且還有五人及第,更令人震驚的是探花還是一位女子。

  這一點,成為最近的一個熱點話題,許多人震驚,有不少人心中對此很是質疑,尤其是那些十分瞧不起女子的人,他們覺得太荒唐,荒繆!

  各種說法的都有,尤其是那些落榜的人,難免會有抱怨和怨恨的。

  不過,也許是畏懼新王朝和天下還戰亂,很少人會明目張膽的跳出來搞事情。

  ……

  京城,前明朝駙馬馮炳文府,近幾日都是張燈結彩,一片喜慶。

  因為,馮府一次出了三個進士。

  大堂內,馮炳文,朱氏(前公主),和他們的兒女:馮德功,馮德名,馮萱萱,相聚在一堂。

  馮炳文和朱氏兩人臉上都是洋溢著幸福,自豪的笑容。

  他們都沒想到,自己兩個兒子這次科舉都名列三甲之中。很意外的是,偷偷跑去參加科考的女兒也中舉了。

  要說之前還對女兒馮萱萱偷偷跑去科考的事情還有責怪,現在已經化為喜悅。

  馮府,一次除了三個進士,可是出盡了風頭。

  為此,有人更加懷疑:大明王肯定和明朝朱家有淵源,所以才照顧朱家之人,才故意任用朱家的人!

  當然,也有流言飛語,說這次科舉有失公允之類的。

  可是,這些馮府都不太在意。

  馮府三人中舉,馮德功,馮萱萱名列第二甲,馮德名名列第三甲。

  馮萱萱比她二哥的名次還要高不少,讓其父母刮目相看,同時也讓馮萱萱為此自豪不已。

  “父親,母親,我們馬上要前往翰林院,可不能遲到,把我們找來這里,有什么事?”

  馮萱萱心里很亢奮,心已經飛到了翰林院。

  作為一個女子,第一次參加科考,還名列第二甲,還能進入翰林院……一般人都會興奮不已,何況是她呢!

  “萱萱,記住,你現在已經是有功名在身,同時作為女子,不能再像以前任意妄為,要嚴守禮法,懂得知書達禮,要有矜持!”

  作為母親,又是前朝公主,朱氏看起來言行舉止很是端莊,盡管疼愛女兒,也為她中舉而驚喜,但也擔心女兒的性格,去了翰林院會不會出事。

  所以,這幾日不停的囑咐馮萱萱。免得她惹事,連累一家人。

  馮萱萱點了點頭,但臉上卻嬉笑著,一看就是沒太把她母親的話重視起來。

  馮炳文看向馮萱萱,原本帶著笑容的臉,變得異常嚴肅起來,道:“嚴肅,我和你們母親所說的都是十分嚴肅而重要的事情,關乎馮家的未來。”

  說著,抬手指了指馮萱萱:“尤其是你,把平時嬉皮笑臉都收起來。翰林院是什么地方,一步犯錯就可能身敗名裂,很可能誅連家人!

  因此,你們到了翰林院,言行舉止,千萬,千萬,要小心謹慎,多看,少說,小心禍從口出……”

  馮炳文滔滔不絕的說著,這些話,這些天他已經說了很多次了。

  ……

  今日,也是名列三甲之人,正式進入翰林院的重要日子。

  此次,科舉后名列三甲的進士進入翰林院與以前的朝代都不通。

  就以明朝為列,首先,三甲過后還有一個殿試,最終確定狀元,榜眼,探花的人選。

  可是,這次沒有殿試,直接通過試卷來定的。

  另外,名列三甲之人,在進入翰林院前,是要通過一個朝試的,也就是還要參加一次考試,通過者才能進入翰林院,會被賜予“庶吉士”。

  在明朝,不是所有名列三甲之人都能進入翰林院的。

  進入翰林院,就意味著仕途更加好,能更快獲得不錯的官職。

  而沒有進入翰林院的人,自然待遇很差。有的人雖然名列三甲,但是沒有進入翰林院,等了十幾二十年甚至更久才被任命的人也有。

  可見,在明朝,能進入翰林院,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然而,這次,在華夏帝國,名列三甲的一百六十人,全部都可以進入翰林院,沒有什么朝試!

  盡管如此,這次名列三甲之人進入翰林院,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這不,大明王王宇,六部尚書:吏部尚書張良,戶部尚書諸葛亮,吏部尚書陳確,刑部尚書于學珍,兵部尚書溫鐘瑞,工部尚書曾輝等人,還有湯若望等大臣,都來到了翰林院。

  刑部尚書于學珍站在工部尚書曾輝身旁,小聲說道:“不經過朝試,所有名列三甲之人全部進入翰林院,真的合適嗎?”

  想起曾經進入翰林院的心酸歷程,刑部尚書于學珍感慨良多。

  然而這位華夏帝國的真正掌控者大明王王宇,行事太過異常,這次科舉已經被他搞得面目全非。

  許多官員心里是有不同意見的,只是大明王王宇一再堅持,加上吏部尚書張良和戶部尚書諸葛亮等人的支持,有意見也只能“保留”。

  對于,張良和諸葛亮的名字,已經在華夏帝國官場,尤其是在京城官場中,已經習以為常。

  除了知道內勤的,其他人根本不會想到張良和諸葛亮是歷史上的人,跨越歷史,跨越世界來到華夏帝國這個世界的。

  “拭目以待吧。”

  工部尚書曾輝苦笑,對此他還能說什么。

  既然成為了華夏帝國和大明王王宇的朝臣,自然不能違背大明王王宇的意思。

  ……

  :。:


  (https://www.dzxsw.cc/book/154561/80261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