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橫掃歐洲 3
以下摘自《歷史的痕跡——記敦刻爾克聯軍的惡夢》
在德國炮火的猛烈襲擊下,上千條各色各樣的船向著敦刻爾克方向前進著。
這是一支古怪的“無敵艦隊”:有顏色鮮艷的法國漁船,有運載乘客的旅游船,還有維修船拖駁、小型護航船、掃雷艇、拖網漁船、驅逐艦、英國空救援船、雷達哨船……這支極為離奇、難以形容的船隊,由各色各樣的英國、法國人駕駛著。
他們中有銀行家、牙科醫生、出租汽車司機、快艇駕駛員、碼頭工人、少年、工程師、漁夫和文職官員……他們中有面膚嬌嫩的海上童子和古銅色皮膚映著蒼蒼白發的老人。
他們中很多人明顯是窮人,他們沒有外套,穿著破舊的毛衣和衛生衫,他們穿著有裂縫的膠鞋,在海水和雨水中渾身濕淋淋的,徹骨的寒風中他們饑腸轆轆…
這只奇怪的船隊在炮火的轟擊下,沒有武裝、沒有護航,但勇敢的人們卻迎著槍林彈雨和硝煙烈火,在漂著沉船的海面,靈活地向前行駛著,明知前方是地獄,他們也毫不畏懼。
這支勇往直前的船隊為了怎樣的目的奮勇向前呢?
目的只有一個,解救被困在敦刻爾克的幾十萬聯軍。
軒轅歷1941年5月10日德國開始進攻西歐。當時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擁有147個師,300多萬軍隊,兵力與德國實力相當。
但法國戰略呆板保守,只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自認為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上,對德國宣而不戰。
在德法邊境上,只有小規模的互射,沒有進行大的戰役,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戰爭”。
然而,德軍沒有攻打馬奇諾防線,他們首先攻打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并繞過馬奇諾防線從色當一帶渡河入法國。德國陸軍的鐵蹄不久又踏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5月21日,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把數十萬英法聯軍圍逼在法國北部狹小地帶,只剩下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為海上退路。
形勢萬分危急,敦刻爾克港口是個極易受到轟炸機和炮火持續攻擊的目標。如果數十萬人從這個港口撤退,在德國炮火的強烈襲擊下,后果不堪設想。
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他們的計劃是力爭撤離三萬人。
對于即將發生的悲劇,人們怨聲載道,爭吵不休。他們猛烈抨擊上層的無能和腐敗,但仍寧死不懼地投入到撤離部隊的危險中去。于是出現了駛住敦刻爾克的奇怪的“無敵艦隊”。
這支船隊中有政府征用的船只,但更多的是自發前去接運部隊的人民。
他們沒有登記過,也沒有接到命令,但是,他們卻知道,對岸有著他們的親人,同袍。
一位親身投入接運部隊的英國人事后回憶道:“在黑暗中駕駛是危險的事。陰云低垂,月昏星暗,我們沒帶燈,也沒有標志,沒有辦法辨別敵友。
在渡海航程一半還不到時,我們開始和第一批返航的船隊相遇。我們躲避著從船頭經過的船隊的白糊糊的前浪時,又落入前面半昏不明的船影里。黑暗中常有叫喊聲,但不過是偶然的喇叭聲而已。我們‘邊靠猜測邊靠上帝’地航行著。”
等著上船的士兵富有紀律性,他們為撤離已戰斗了很久,一直在退卻,經常失去指揮,孤立無援,他們缺少睡眠,忍饑挨渴,然而他們一直保持隊形,直至開到海灘,仍服從指揮。
這些疲憊的士兵步履蹣跚地跨過海灘走向小船;大批的人馬冒著轟炸和掃射涉入水中,前面的人水深及肩,他們的頭剛好在撲向岸邊的波浪之上,直至不齊肩深他們才上到船上。從岸上擺渡到大船去的小船因載人過多而歪歪扭扭地傾斜著……
一些大船不顧落潮的危險差不多沖到了岸上……沙灘上有被炸彈擊中的驅逐艦殘骸,被丟棄的救護車……這一切都輝映在紅色的背景中,這是敦刻爾克在燃燒。
沒有水去撲火,也沒人有空去救火……到處是地獄般可怕的喧鬧場,炮兵不停地開炮,炮聲轟轟,火光閃閃,天空中充滿嘈雜聲、高射炮聲、機槍聲……人們不可能正常說話,在敦刻爾克戰斗過的人都有了一種極為嘶啞的嗓音——“敦刻爾克嗓子”。
這些人,都是歷史的英雄。
軒轅歷1941年5月26日晚十八時五十七分,英國海軍部下令開始執行“發電機行動”,此時形勢比制定計劃時更險惡,原準備使用的法國三個港口只有敦刻爾克可以利用,布倫和加萊分別于23日和27日被德軍占領。
數十萬英法聯軍唯一的生路,就是敦刻爾克及其附近40公里海岸線。
敦刻爾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堡,自公元9世紀以來一直是法國北部重要港口,1939年以吞吐量計為法國第三大港,擁有7個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個干船塢以及長8公里的碼頭,港口航道經過疏浚,大型船只能夠自由進出,完善的防波堤和凸式碼頭可以有效抵御英吉利海峽的狂風大浪,如果這些港口設施能夠充分利用,數十萬英法聯軍完全可以在短短幾天之內攜帶全部裝備安全登船。
但兩個星期以來,該地區一直遭到德軍猛烈轟炸,4個船塢全部被毀,8公里長的碼頭被炸成一片廢墟,甚至敦刻爾克大半個市區也在空襲中被夷為平地。唯一還可以供船只停泊的只有一條不足1200米長的東堤,而且還是由木樁木板搭起來的,非常簡易,寬度最多只能8個人同時并排通行,只有在靠海一面有個混凝土的柱子,設有燈塔,堤岸周圍有一些木樁,緊急時也能系泊船只,但是水流較急,船只停靠時有一定危險。
附近海岸線沒有港口設施和防波堤,離海岸不遠有一條與岸平行的深水航道,和敦刻爾克港區航道相連,但這條航道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航行有相當危險。
從敦刻爾克到英國有三條航線,Z航線航程最短,僅40海里,但處在德軍炮火封鎖下,無法使用;
X航線距離稍長,55海里,但英軍已在航線上布設了多個水雷區,短時期里難以清除,也無法使用;
唯一能夠使用的就只有航程最遠的Y航線,全程近90海里,駛完全程幾乎要六小時,雖然沒有德軍炮火威脅,但德軍飛機空中威脅的危險卻大大增加了。
拉姆齊組成了一個精干的指揮班子,總共只有16人,來組織這場有史以來最復雜、最危險的海上撤退,拉姆齊負責全面指揮協調。
韋克沃爾海軍少將負責指揮在英吉利海峽的航行,威廉·坦南特海軍上校負責指揮敦刻爾克港和海灘登船事宜。
杰克·克勞斯湯海軍中校則負責指揮最關鍵的東堤。其中坦南特上校特意用香煙盒中的錫紙剪了SNO三個字母貼在鋼盔上,以表示自己是負責指揮撤退的海軍最高軍官。
他率領12名軍官和150名士兵,領導組織數十萬人的海上撤退。
然而,他的努力與勇敢,并沒有為這次撤退帶來好運。
5月26日晚,即“發電機行動”的第一個晚上,在海軍努力下,首批1312人,主要是后勤部隊,順利離開敦刻爾克回到英國。
撤退行動一開始,就不可能再有機密可言,加之形勢緊急,英國海軍部開始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甚至通過廣播呼吁所有擁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爾克,這些船主非常明白撤出遠征軍對于英國意味著什么,所以積極響應海軍部的呼吁,駁船、拖船、貨船、客輪、漁船、汽艇乃至私人游艇,都紛紛出海,駛往敦刻爾克。
先后有693艘英國船只和168艘法國、荷蘭和比利時船只,共861艘各種船只加入救援行列,他們主要從英國南部的六個港口出發,這六個港口是希爾內斯、馬加特、多佛爾、紐黑文、福克斯通和拉姆斯格特,在敦刻爾克接上英法聯軍官兵后再返回英國。
5月27日,德國空軍第3航空隊和第2航空隊大舉出動,對敦刻爾克港區和海灘進行了猛烈轟炸,總共投下1.5萬枚高爆炸彈和3萬枚燃燒彈,敦刻爾克幾乎被夷為平地。
英國空軍從本土起飛200架次戰斗機竭盡全力掩護海灘上的登船點和執行運輸任務的船只,盡管英國皇家空軍的飛行員作戰勇敢,可是,在占有絕對優勢的德軍以及中華帝國航空志愿兵的打擊下,第一批二十余架戰機被完全摧毀。
英國海軍也全力以赴,抽調1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和26其他艦艇前來,這是英國海軍自開戰以來第一次用軍艦來運輸人員,滿載著官兵的軍艦吃水很深,甚至還有幾分傾斜,海軍官兵憑借著高超的操艦技術,全速通過海浪滔天、彈如雨下的英吉利海峽。
盡管英國海空軍竭盡全力,但由于缺乏小型船舶,無法迅速將人員從海灘接到停泊在近海的大型船只,撤退速度很慢,全天只撤出了856人。
當晚,德國海軍潛艇、魚雷艇和掃雷艇也從剛占領的荷蘭和比利時的港口出動,企圖借助夜色掩護攻擊擔負撤退的英國船只。希特勒也取消了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的命令,令英法聯軍最為膽戰心驚的裝甲師再度投入戰斗。
地面上,德國陸軍步兵正利用比利時投降的機會,從比軍防區直撲敦刻爾克。英法聯軍眼看已沒有部隊可以前往阻截,敦刻爾克危在旦夕!英軍第3步兵師在師長蒙哥馬利的指揮下,以出色的機動巧妙突出德軍包圍——全師分乘600輛軍車,在所有軍車的減速器上都涂上一層反光油漆,用隱蔽在后擋泥板下的小燈照亮,后一輛車的司機就利用這點亮光緊跟著前一輛車,整個車隊則關閉大燈,實行嚴格燈火管制,乘著夜色悄然撤出。
為防意外,蒙哥馬利還在十字路口和容易迷路的拐彎處設置了交通糾察哨,指揮車隊行進——就這樣,第3師夜行軍60公里,成功跳出了德軍合圍,并在28日凌晨趕到德軍前面,組織起堅固防線,有力保障了敦刻爾克的安全,為聯軍撤退提供了大量的時間。
蒙哥馬利也因此顯示出優秀軍事才干而開始展露頭角,在撤回英國后升任第2軍軍長,從此開始在戰爭中大展身手,成為地球統一戰爭中英軍最著名的將領。
可惜,在北非戰場上面對沙漫之狐隆美爾時以嚴謹沉著著稱的英軍著名將軍,卻在面對中華帝國壓倒性的龐大裝甲軍團上失去了一切。
北非,成為大英帝國最為傷心的地方。
軒轅歷1941年5月28日上午,敦刻爾克地區大霧彌漫,德國空軍在戈林的嚴令下,不顧惡劣天氣的影響,出動2個轟炸機大隊,到達敦刻爾克之后,終因能見度太差,被迫帶彈返航。
而英軍則利用這一時機,抓緊組織官兵撤退,由于港口損毀嚴重,海灘的作用越來越大,官兵們每50人一組,每組由1名軍官和1名水手帶領,以組為單位從海灘下海,涉過逐漸加深的海水,登上小船,再乘小船擺渡到距離海岸較遠的大船,撤回英國。
下午,德軍不斷以3至5架飛機組成的小編隊對敦刻爾克實施擾亂性空襲,企圖干擾英軍的撤退。
但英軍很快發現德軍空襲幾乎沒有什么損害,大部分炸彈都落到海里和空曠地帶,少數炸彈即使在士兵集結地點附近爆炸,柔軟的沙灘也能吸收了爆炸的絕大部分能量,甚至在身邊爆炸也不過是震動一下,飛濺一臉的泥沙。
等待撤退的士兵們見狀,紛紛從隱蔽處走出,有的在海灘上踢足球,打板球,有的在海水里洗澡,還有的甚至悠閑地玩起了沙雕,似乎對近在咫尺的死亡,毫不在意,充分顯示了對德軍的輕蔑。
然而,他們的輕蔑舉動,很快就給他們帶來了永不能忘記的惡夢。
來自于中華帝國的‘大鳥’轟炸機中隊朝海灘上灑下了數千噸的汔油,隨著燃燒彈的打擊,整個海灘成為火海。
數萬人,在那一天變成了焦臭的干尸。
5月29日,英軍吸取三天來的經驗,采取很多措施來加快登船速度,特別在東堤,為了克服高達4至5米的潮位差,凡是能夠找到的木板、木梁,連球門的木門柱都被用來當作臨時跳板,英軍還將卡車一輛接一輛沉在海灘,作為延伸入海的臨時棧橋。
下午,天氣開始轉晴,德國空軍大舉出擊,德機以大型船只為目標進行集中攻擊,擊沉了3艘驅逐艦和包括5艘大型渡船在內的21艘船只,重創了7艘驅逐艦,迫使拉姆齊將將參加撤退的8艘最先進的驅逐艦調回本土,以避免這些新銳軍艦受到損失,影響以后抗擊德軍入侵英國本土的作戰。
陸地上,大批法軍和法國百姓退入敦刻爾克防御圈,公路被各種車輛擁堵得水泄不通,德軍的攻勢越來越猛烈,英法聯軍所控制的地區日益縮小,德軍地面炮火已經打到了海灘、東堤和航道。
使得傷亡大幅度增大。
5月30日,敦刻爾克地區由于空氣中濕度非常大,大霧幾乎將海灘籠罩住,不時還有小雨,加上地面上硝煙彌漫,能見度很低,德國空軍無法前來攻擊。海面上以風大浪急著稱的英吉利海峽卻一反常態的風平浪靜,使得英國動員的大批小型船只其中不少是內河船只都能夠出海,到達敦刻爾克接運撤退的官兵。
這本是聯軍的一次很好的機會。
可是‘空中惡魔’(聯軍對中華帝國大鳥轟炸機中隊的稱呼)再次灑下了大量的汔油,許多船只被燒毀,人員損失慘重。
5月31日,英國遠征軍司令戈特奉命回國,他將指揮權移交給第1軍軍長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剛在敦刻爾克郊外焚毀了自己的座車,他是騎著自行車趕來接受指揮權的。
上午大霧依舊籠罩著敦刻爾克,德國空軍仍舊無法出擊,但海面上風力開始增強,英軍用卡車搭成的臨時棧橋因此無法使用,經過了幾日的努力,聯軍似乎根本看不到光明了。
但是撤退依然在進行。只不過,很少有人員能夠逃過死亡地獄。
下午,天氣放晴,德國空軍出動了9個轟炸機大隊,英軍也準確預測到了天氣變化,料到德軍飛機必定會大舉來襲,盡最大努力向敦刻爾克派出了戰斗機,保證在海灘上空始終有不間斷的戰斗機巡邏飛行,竭力掩護撤退部隊和船只。
地面上,德軍從西、南兩方向發起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英法聯軍的后衛部隊拼死堅守防線,戰斗殊為激烈。
就在這一天,哈羅德·歐文·安德魯上尉因為他的英勇表現,榮獲了敦刻爾克撤退中英國頒發的唯一一枚表彰英勇行為的最高勛章——維多利亞十字勛章。
安德魯指揮著他的連隊,經受住了長達十小時的猛烈炮擊,打退了德軍一次次沖鋒,始終守住了陣地,當側翼友鄰部隊出現缺口,他又主動率領36名士兵,趕去支援,擊退了至少500名德軍,最后當他的部隊彈藥消耗殆盡,所堅守的陣地的核心據點又被德軍炮火擊毀,這才帶著僅存的8名官兵,在深至下巴的水里艱難跋涉米,回到后面的陣地,沒有休息又奮戰在陣地上,……
正是無數像安德魯這樣的官兵,以大無畏的英勇頑強,前赴后繼,殊死拼殺,終于遏止了德軍的攻勢,贏得了極為寶貴的時間。然而,這些無畏的勇士,卻無法讓聯軍通過死亡海峽。
只是幾十公里的距離,似乎比上千萬公里還要遠一般。
不過,似乎是驗為了報答陸軍士兵的英勇一般,海軍再次利用軍艦強行運送聯軍士兵,這天,一千二百名士兵得以回到英國。
6月1日,天氣轉晴,德國空軍全力出動,英國空軍針鋒相對,從“噴火”式、“颶風”式單座戰斗機、“無畏”式雙座戰斗機到“哈德遜”轟炸機、雙翼“箭魚”魚雷機,甚至連偵察機都投入到敦刻爾克,但德軍戰斗機出色地阻截了英機,有效掩護轟炸機的攻擊,德機雖被擊落23架,但擊沉了包括4艘滿載官兵的驅逐艦在內的31艘船只,還重創11艘,同時,英軍被擊落飛機八十架,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就在如此激烈的空中廝殺,炸彈、炮彈四下橫飛的險惡形勢下,素以沉著冷靜著稱的亞歷山大越發表現臨危不懼,在海灘上安了帆布躺椅,神態自若地坐在上面,平靜地注視著部隊秩序井然地登船,或是邊啃著蘋果,邊在海灘漫步,毫不在乎空中飛機呼嘯,地面炮火紛飛,他的這種鎮定泰然的氣勢極大影響了部隊情緒,有一名軍官就站在海灘上精心地修著胡子,身邊的勤務兵還為他拿著鏡子;
還有一個士兵竟然坐在船尾悠然垂釣,部隊洋溢著對德軍轟炸毫不在乎的蔑視。而那些堅守在陣地上的部隊,則在堅持戰斗,一些奉命后撤登船的部隊也一邊還擊一邊后撤,一直戰斗到登船那一時刻。
可惜的是,他們的意志,依舊無法抵抗鋼鐵,隨著‘空中惡魔’的出動,數萬枚空爆炸彈成為收割聯軍士兵生命的死神。
空爆炸彈就是在空中爆炸的炸彈,每枚里面都裝有數千粒鋼粒,隨著高能炸藥的爆炸,鋼粒四散飛去,殺傷了大量的聯軍士兵。
6月2日,由于德軍飛機及中華帝國大鳥轟炸機的巨大威脅,同時考慮到英國空軍已經傾盡所有,為了保存足夠的空中力量在以后戰爭中使用,英軍被迫停止了白天的撤退,只利用夜間組織進行撤退。德國空軍因此失去了攻擊目標,只得改變攻擊目標,開始對巴黎進行大規模空襲,對敦刻爾克的攻擊將主要由地面部隊來完成。
夜幕剛一降臨,由各種各樣船只組成的艦隊就從英國起航了,午夜前,到達敦刻爾克,最后一批英國遠征軍從東堤登船。當撤退的行列稍有中斷,救援船只上的水手就上岸去引導撤退,英軍“馬爾科姆”號驅逐艦派出的水手還吹起英格蘭特有的風笛,在到處是烈火的市區從廢墟中將掉隊人員召集起來,帶上驅逐艦。雖然德軍的炮火依舊猛烈,但是聯軍依然有七百多人成功撤離。
6月3日早晨,亞歷山大和坦南特一起巡視了海灘,看到遍地的尸體,以及海面上到處都是被摧毀的船只,兩人齊齊跪下。同時兩人也知道,撤退已經不再可能了。今天再也沒有船只靠岸,士兵們只是茫茫然的看著灰蒙蒙的海洋。
6月4日九時四十分,德軍第18集團軍所屬的裝甲部隊沖入了敦刻爾克市區,亞歷山大命令所有聯軍投降。數十萬未能撤退的聯軍官兵成為戰俘。
十四時二十三分,隨著數十萬聯軍的投降,拉姆齊只有無奈的宣布“發電機行動”結束。
在整個發電機行動中,英國出動了大量的船只,以及空中力量,以挽救敗局,可是敦刻爾克卻成為巨大的旋渦,不停的吸食著英國的實力。
‘發電機行動’結束,丘吉爾在一次與羅斯福的私人會晤中無奈的稱‘我上當了。’
(https://www.dzxsw.cc/book/152426/788506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