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攜美逃亡
才拉著白玉蘭跑出幾步,白玉蘭的一聲驚呼讓何曉軍停下了腳步來。
讓白玉蘭驚呼的,是何曉軍那還在流血的手。
想到了剛才推開日本仔的槍時,手掌感覺的火辣,何曉軍他不禁舉掌一看,才發現手掌被子彈在邊緣犁了一道槽,由于一直沒有留意,沒有處理,此時還鮮血直流。
白玉蘭察看了一下何曉軍的傷勢后,連忙跑回房里,從她原來穿的衣服中,找來了一塊手帕,幫他把傷口包扎上。
處理好了傷口,何曉軍他們再次起程。
在何曉軍他們來到了剛才那兩個混混站崗的路口時,見到了兩個背著三八大蓋的日軍,正向這邊匆匆趕來。
趕來的日軍見到了何曉軍他們之后,邊吆喝著什么,邊把肩上的槍缷下到手上。
此時的情形,當然就是先下手為強。明白這個道理的何曉軍,快捷地從懷中掏出了剛從那兩個混混手中得來的駁殼槍,對著兩個日軍就是一梭子。
本來,以何曉軍的神槍,兩個點射就足夠撂倒這距離不遠的日軍,因為新繳的槍沒有用過,不知道槍的彈著點偏移情況,保險起見,他只好不吝惜子彈。
把兩個日軍撂倒之后,何曉軍聽到了省城的中心地帶,傳來了一陣氣笛聲,不由一愣。
白玉蘭見狀,忙告訴何曉軍,說這是日軍全城戒嚴的警報。
何曉軍問熟悉這里地形的白玉蘭,往哪逃走好?
白玉蘭猶豫,因為她也不知該往哪走好?因為,這一帶只有他們來路這條唯一的出路,其它的地方都是剛才那牲口房背后那樣的小山包,這些小山包長滿荊棘,寸步難行。還有一條路就直通北江邊。
何曉軍沉吟了一下,果斷地決定了走水路。
定下了逃離的線路之后,何曉軍讓白玉蘭稍等一下,他跑過去自己入這里時藏槍的地方,把已經陪伴了他有三年多的那支槍收起,才回頭去跟白玉蘭一起逃離。
何曉軍在起步逃離的時候,已經隱約見到了遠處有整班的人馬朝著這個方向趕了過來。
何曉軍他們起步之處,離北江有兩三公里。跑了一公里左右,白玉蘭的速度已經明顯慢了下來。
唉,雖然干白玉蘭她們這一行的人,都經歷了嚴格的訓練,但女人的體能限制,她能一氣快速跑了這么長的距離,已經是極限。
何曉軍見狀,察看了一下四周的情況,讓白玉蘭獨自先跑,他待會再趕上她。
白玉蘭擔心何曉軍冒險,正要說什么時。何曉軍趕緊先堵住了她的話,說自己要設些小陷阱阻敵,讓她趕緊先跑。
知道自己拖累了何曉軍,白玉蘭忙咬住了牙關,拔步再跑。
留下的何曉軍,迅速鉆入了路旁的竹林里,先用剛才繳獲的短刀,砍了一抱竹枝出來,然后把這些竹枝撒到了路上。
接著,何曉軍把幾棵竹梢垂下的竹子,用力扳了一個角度,然后把竹子的固定下來。
何曉軍做好了這些之后,見到了前頭的追兵,已經到了離他七八百米的地方。
何曉軍經過的這片竹林,長著的竹子在他的家鄉叫簕竹。
何曉軍他們的家鄉把所有植物的刺,都叫簕,所以,顧名思義,簕竹就是長刺的竹子,這種竹子在何曉軍的前世時,常栽植為防護林。
何曉軍就是要利用簕竹竹枝上的刺來阻敵。同時,他拉彎的幾根竹子,是設置了簡易的機關,也用來阻敵。
不了解簕竹性能,而且來到了南方之后已經把軍靴換成了膠涼鞋的日軍吃虧了,先是被雙腳刺割得鮮血直流,不得不清理一番才繼續前行,接著又觸動了何曉軍設置的機關,被回彈的竹竿掃傷了幾人。
日軍這一耽誤,讓何曉軍他們順利地跑到了江邊。
在何曉軍用一把銀元買下的魚船順流飄出了有幾面米遠的距離后,追過來的日軍才趕到江邊。
望著似奔馬似順流而下的小船,無奈的日軍只好向著魚船拼命開火。
北江的水流湍急,把何曉軍剛買下的小船沖得似箭般快,加上何曉軍他們兩人早已經伏到了船艙中,所以,勉強達到射程的子彈,沒有對他們造成任何傷害。
北江在省城的河段,水是先由東向南流,拐變后再東渡入海。
何曉軍他們開始逃亡的地方在省城的東面。而沙面在省城的南面,就在何曉軍他們順流而下必經的地方。
小船到了沙面的時候,何曉軍毫不猶豫地把剛花了一把大洋買下的船棄了,讓它自己順流而下,他與白玉蘭棄舟登陸上了沙面。因為,耳力一流的他,已經聽到了軍艦的馬達轟鳴聲。
一艘普通魚船遇上了軍艦,那還不是逃無可逃?何曉軍當然沒有那么蠢去束手就擒。
上了沙面,何曉軍先拿回了自己這次來省城時藏匿在這里的武器,然后拉住了白玉蘭,趁著冬天傍晚的能見度不高,潛入了沙面與市區隔斷的那條有兩米深的水溝中,向著城中心的方向摸了過去。
城里不是戒嚴了嗎?何曉軍他們為什么還選擇往城里走,那不是自投羅網?
何曉軍這次來省城找白玉蘭的目的,是要通過她尋找曾社長,打探那個殺害阿梅的日軍中將的消息。
何曉軍問過了白玉蘭,她們的總部已經搬到了省城北方六十多公里的地方,所以,何曉軍決定從北方出城。
沙面在省城的西南,要運動到省城的北方,一是沿江繞省城半周,一是穿過城中心直線前往。
何曉軍之所以選擇了穿越已經戒嚴的城中心,除了這線路距離短之外,還有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的想法。
因為,按常人的心理,一個慌忙逃竄的人,應該避開戒嚴中心越遠越好,如果逆常理而行,會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而且,在敵人還沒有發現他們已經棄舟登陸的情形下,從城中心穿越,保險系數更大。
在水溝中穿行了一會,何曉軍他們已經到達了省城的中心地帶。
從水溝上來后,何曉軍就帶著白玉蘭大搖大擺地向城的北面走去。
當然,大膽也不能傻大膽,何曉軍他們選擇的路,是一些隱蔽的小巷子。
南方的城,是開放式的城,省城也不例外,既沒有城門,也沒有城墻,只有大大小小進出城的路。這樣的情形對出城來說,困難不大。
省城北面,就有四五個出口,白玉蘭說,除了一個主干道的出口,日軍布置了崗哨之外,其他的幾個出口,由于通往的地方不重要,沒有日軍設防。
合計了一下之后,何曉軍他們決定避開日軍的崗哨,寧愿繞路走遠一點,也要安全為上。
即將靠近準備出城的那個出口時,何曉軍他們一路下來,沒有遇上過一個日軍,一路暢行無阻。
就在何曉軍他們暗下慶幸策略用對了的時候,前面突然傳來的一陣“突突”聲,把他們給驚住了。
(https://www.dzxsw.cc/book/152414/787866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