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司徒美倩與白玉蘭的心思
何曉軍當然就不清楚司徒懷璧的心想著什么?他還是像平日一樣過自己那已經進入軌道的生活。
在司徒懷璧留下寧城才幾天后的一天,他在餐館吃過了早餐,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見狀的何曉軍還以為司徒懷璧已經厭倦了在寧城的生活,要回家鄉或“金山”去,從此在自己的眼前消失,讓自己少了一份莫名的盯梢后。
可是,就在那天的下午,司徒懷璧不但回來了,他還來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他的獨生女兒司徒美倩。
從那天起,何曉軍他們的“座談會”又多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司徒美倩。
帶著女兒加入“座談會”的司徒懷璧。對“座談會”原有的眾人美名說:參與這個會中的人藏龍臥虎,要讓女兒從這班龍虎之人中,學點東西。
既然司徒懷璧這般說,眾人當然也就不好意思說什么,何況,這樣的聚會也沒有組織,輪不到誰來主事,所以,眾人更就不會出頭做得罪人的事。
何曉軍這個“座談會”會址提供者,雖然對司徒懷璧父女的動機有所質疑,但考慮到不礙自己的事,而且,對方又是他搭檔的好友,所以,他也沒有微言。
何況,何曉軍參與這個“座談會”的目的,一是學外語,一是增添自己的見聞。如今,多了兩個地道的“金山”人加入,對他這個計劃到那邊去的人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起碼,能從他們那里,了解更多那邊的情況,也能從那個地當地出生當地長大的司徒大小姐那里,學到更多那邊的語言。
因為既有目的,又有閑暇的時間,司徒懷璧加入了“座談會”之后,這個原來不定期的會談,變得定期了。因為,這個會在他有意無意的慫恿之下,已經改為每天的例會。
由于參與“座談會”的人,雖然各有各的目的,但卻都是自愿參與的,而且參與的人對這個會也都有興趣,所以,開始時眾人還為這個會變成了每日的例會而高興。
不過,經過了幾天之后,就逐漸有人感覺這個會變味了,原因是司徒懷璧這位后加入者的提問太多,而且問題也單一。
先感覺“座談會”變味的人,是二小姐。因為,她本來對“座談會”的內容已經不感興趣,由于何曉軍在,她才參加了這個會議,現在,這個會整晚都是那個老頭提出的什么管理、生意,而且,何曉軍與他議論的語言,又多是她聽不慬的用英語,就更讓她不耐煩。
接下來,大小姐也有了她妹妹同樣的感覺。
跟著,就是許技師與“鬼佬”也都在心中暗怪后來加入的這個“金山伯”,老是纏著何曉軍,剝奪了他們與何曉軍交流的時間。
陳池老人就沒有那種感覺了。因為他平時與何曉軍也多是討論這些的議題,所以,司徒懷璧與何曉軍討論的東西,就正合他的胃口,讓他在興致盎然之余,也感覺受益匪淺,而且,隨著這方面交談的深入,他也更加堅定了招何曉軍到他的生意里去幫忙的決心。
這個“座談會”中,收獲就多的人,還要數司徒美倩這位司徒家的大小姐。
司徒美倩這位司徒家的大小姐,她自從被何曉軍從匪徒的手中救下之后,心中一直就百感交集。
雖然,在何曉軍救她的那天,司徒美倩表面上并沒有對何曉軍表示出什么感激之情,但在心里,她對這位比她心目中的牛仔還厲害的年輕人那冒死救她的行為,在心里還是充滿感激,只是因為她惱怒何曉軍在無意中占了她的便宜、而且對她自負的美貌無動于衷的緣故,她才斗氣不對他示好。
從匪徒的手里脫險回到了家族后,何曉軍的形象,在司徒美倩的腦中就沒有停過,搞得她茶飯不香。
對何曉軍,司徒美倩可謂是崇拜與惱怒參半。崇拜的是他那勇武、俠義,惱怒的是他對自己的輕慢。
何曉軍那俊朗的外形、高強的身手,還有奮不顧身救她于危難的行為,對司徒美倩來說,完全符合他那白馬王子的條件。只是他那對她不著重的態度,卻讓她不舒服、惱火。
一直以來,無論在家里、在學校、在社會上,甚至回到了家鄉,她都是公主,一個被人捧著的公主,怎么這個窮鄉僻壤的毛頭小子,就對她完全沒有一點的奉承之意?
從被救到來寧城前的這些日子,司徒美倩都在喜怒參半的胡思亂想中渡過。
對于父親帶她過來寧城,司徒美倩也不知她的父親所為什么?見到了那個她的救命恩人,對自己還是那副視作透明的模樣,她就氣不打一處出。
不過,跟著父親參加了那個“座談會”之后,司徒美倩馬上就給何曉軍吸引住了。
司徒美倩萬萬想不到,在這個窮鄉僻壤里,還有人會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且,那個勇武過人的、她的救命恩人,竟還是一個見聞廣博的人。
司徒美倩自幼聰明,她十五歲就考上了大學。由于家族的生意龐大,而且她又是司徒家族中唯一的繼承人,她沒有選擇地就讀了工商管理這門學科。
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聰慧過人的司徒美倩,已經修讀了所有的九門學課,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畢業后,司徒美倩就進入了家族企業中實習。
一直來,順風順水的司徒美倩的感覺不是一般的良好,因為,無論在讀書中還是在工作中,她都還沒有見過比她優秀的人,所以,她的眼界也高了,高到了對一般的人看不上眼。
自從參加了“座談會”之后,司徒美倩才知道了什么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她想不到一個小餐館的老板,而且還是一個比她生活的社會落后了一大截的地方的人,竟擁有著比她高明多了的見識和學識。
開始時,自負是才女的司徒美倩還不服氣,以為何曉軍只是僥幸,就把一些她從書中學過的典型案例弄了出來,想刁難何曉軍。但無論她怎刁難,何曉軍都能從容應對,而且他的不少答案,比教科書還要完美。
經過了幾次暗里的較量之后,司徒美倩徹底服了,從此再也沒有刁難過何曉軍,淪為了忠實的聽眾和偶有提問的好學者。
先發覺司徒美倩態度變化的人,當然就是因有目的而特別留意她的司徒懷璧。看著女兒的變化隨著自己的設想發展,司徒懷璧當然就是欣喜。
而最先發現司徒懷璧他們父女那微妙神情的人,卻是因職業習慣而不得不時刻對周圍的人觀色察言的白玉蘭。
從司徒懷璧父女的神情中,職業敏感和她專業學習的推理知識告訴了她,這倆父女對何曉軍有目的。
再聯想到了平日的點滴和司徒懷璧父女出現的突兀之后,白玉蘭逐漸梳理出了一個頭緒來,對司徒懷璧父女先后出現并呆在餐館的目的,猜測出了一個八九不離十。
如果一旦讓司徒懷璧父女的目的達成,復興社的招攬計劃就肯定要落空了。因為,白玉蘭清楚,以司徒懷璧的身份,他不放手的人,就是外交部出頭也枉然。
既然已經清楚后果,白玉蘭又哪會讓人捷足先登?所以,她把這里的情形向上匯報之余,絞盡腦汁地想方設法,要趕在司徒懷璧父女的目的達成之前,把自己的考察任務完成,為組織招攬何曉軍的事爭取時間。
(https://www.dzxsw.cc/book/152414/787852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