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餐館來了一伙遠道的客人
那天,餐館的早市也基本如常,在過了十點鐘這個早餐已過而飯市還沒有到來的時候,一直沒停手忙了幾個小時的何曉軍,趁這個沒有那么緊張的空隙,例行巡禮一番餐館,看有什么需要收拾的地方。
此時,何曉軍發現了那個不明身份的美女食客,還坐在那里沒走。
掃了一眼這個美女食客臺面上的東西,知道了她只要了一碗“及第粥”就在這里坐了兩個小時后,何曉軍又是一愣。
不過,何曉軍雖然奇怪這位美女食客的舉止,但這個舉止也算是顧客的自由,所以,不愿多事的他沒有上前去打擾這位貌似清閑的美女顧客,只是例行巡了一遍后,就回到了廚房,做午飯的飯市準備工夫。
就在何曉軍剛回到了廚房時,餐館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到來餐館的客人,是坐著自行車過來的,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伙客人由遠道而來,因為,他們乘坐的自行車和這一群人的身上,布滿了那年代的土路上特有的黃泥塵土。
來到了這個異世、也是來到了縣城之后,何曉軍發現了這個異世有一個他前世沒有的職業。
這個職業,屬于一種交通運輸的行業。
這年代比何曉軍前世多出的運輸職業,是自行車運輸。
那時,在寧城里有一個車行。這個車行,不是何曉軍前世時那賣車或租車、修車的檔口,而是一個用自行車來做運輸生意的檔口。
那個用自行車來做運輸生意的車行,有好幾部的那種二十八寸再加固的重型自行車,這些自行車的作用,就是用來做運載人客或貨物的生意。
車行中的每輛自行車都配備一個車手。由于自行車在海山俗稱單車,所以,那些自行車車手,就叫單車工友。
車行的那些自行車,車尾板都是特制的,不但尾板特長、特厚實,尾板的旁邊還加裝了兩塊可以活動的、與中間相垂直的旁板。
這兩塊加裝的旁板,用時,就把這兩塊旁板撐開,像給自行車加裝了一副翼;不用時,把兩塊旁板放下垂落在自行車后輪子的兩旁,看上與普通的自行車沒有什么分別。
這些做生意的自行車那特制的車尾板,就是特制來載貨、載人用,這樣特制后,比常見的尾板載東西多多了。
那加長的尾板,可以一次坐兩人,而那旁板撐開后,每邊又可以坐一人。也就是說,這些特制的自行車,一次可以坐四個成年人。
何曉軍就曾見過這些特制的自行車,乘著四個人還能在路上飛馳。而且,他還聽說,有一位身子特壯的單車工友,能一口氣不歇腳搭四個成年人跑了四十公里。
何曉軍聽了這個單車工友引以為豪的典故之后,不禁咋舌。為那車、那騎車的人咋舌。
四個成年人的體重相加,一般都超過四百斤的重量,再加上騎車人的體重,也就是說,那典故中的自行車,起碼乘搭了五百到六百斤的重量,由此可見,那時的自行車的質量是何等的過硬。
而能一口氣把這五、六百斤的東西,騎搭了四十公里就更是駭人聽聞。何曉軍估計自己那已經被內功改造過的體質,他也不敢擔保自己有這份的能耐,所以,他對那典故中的單車工友的腳力、耐力都佩服之極。
來到何曉軍餐館的這行人,都是坐這樣的自行車過來的,他們每兩人坐一輛,每一輛自行車中,還有載著一擔用兩個籮筐裝著的、不知是什么的東西。
收到了阿梅的通知,說有這么一大班遠道坐車而來的顧客,來到餐館門口,而且,這班客人還向她們打聽這個餐館的老板后,何曉軍愣住了。
這個餐館的老板,除了何曉軍自己就是陳池老人。
來到這個異世不久的何曉軍,除了陳村的人外,他又哪認識幾個外地人?陳池老人這個才從外國回來,而且回來后基本又與何曉軍呆在一起的老人,就更不會認識什么外地人,所以,聽說竟是一班的外地人找上門來,何曉軍奇怪了。
不過,何曉軍只沉吟了一下,就連忙親自迎了出去。
何曉軍想:既然自己與陳池老人都應該不認識來客,那遠道而來的客,應該是慕名而來的了。
一般來說,慕名而來的客人,對這個幕名生意的聲譽有很重要影響。招待好了,可能會給餐館的名聲帶來宣傳;慢待了,可能就會給餐館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對生意已經算上道了的何曉軍,對可能關系到餐館形象的事,當然就不敢怠慢。
眼力超群的何曉軍,從廚房走出餐館的院子后,已經能清楚地打量到了離他有十多米遠的、那班找上門來的客人。
從這班坐自行車前來的人身上,何曉軍不但從他們穿著的服裝質地一流中,看出了這班人的身份應該非富即貴,還看出了他們來的地方應該不近,因為,此時他們都一副風塵仆仆的模樣。
既然有客找上門,何曉軍當然就上前熱情招呼了。他離遠就對那班人招呼道:“各位大哥,我是這里的老板,請問是你們找我嗎?”
由何曉軍從里面出來時,這班遠道的來客已經打量上了他。
在何曉軍來到了他們面前并問話之后,他們竟像呆住了一般,只是一臉愕然地望著他,并沒有回應。
見到了這情形,何曉軍清楚,眾人一定是見到他這個老板的年紀太輕,讓他們一時不敢相信,才愕住了。
剛才,何曉軍已經仔細打量過了這班來人,確定自己不認識他們之中的任何人。而現在,這班人的表情也告訴了他,這班人并不認識他。
這情形,就更堅定了何曉軍剛才那想法。既然不認識的人找上餐館的門來,那還不是慕名而來?
在心中已經打定了對這班“慕名”而來的遠道客人好好招呼的何曉軍,連忙就對還愕著的眾人說道:“看樣子,各位大哥趕了不才路才來到這里,你們快請到里面先歇歇腳,然后再決定要用餐還是喝茶。”
在海山的餐館、酒樓,人說的喝茶并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喝茶。其實,那時的海山,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喝茶。喝茶,在那時的餐飲行業中,只算是吃東西的伴食。
何曉軍也不知道,海山在那個時候,確實是沒有他前世時那喝“工夫茶”的習慣,還是那時的人沒有這個工夫與閑錢去喝“工夫茶”,反正,那個時候的海山,在家里之外說的喝茶,其實就是吃東西的代稱,比如,喝早茶就是吃早餐,喝晚茶就是吃夜宵。
由于此時早餐的時間已經過了,而飯市的時間還沒有那么早,所以,何曉軍也摸不清這班來客的意圖,只好就先招待了再說。
(https://www.dzxsw.cc/book/152414/78785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