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兼職私塾先生
還是那句的老話,充實的日子過得快,轉眼間,何曉軍來到了這個異世已經有兩個月了。
經過了兩個月的沉淀之后,何曉軍的思想已經開始適應這個時代。唉,前世不是有句另類的話說嗎:生活就像被,如果你反抗不了,就學著享受?何曉軍既然已經無力改變這個現實,就只好選擇接受。
經過了兩個月的鍛煉之后,何曉軍感覺到了自己的體能,達到了兩世為人的最佳狀態,特別是在力量上。
人的力量,在三四十歲的時候才是巔峰期,而來到了異世后的何曉軍,現在不過是十八九歲的年紀,這個年紀正是長氣力的年齡,應該遠未到巔峰期。但此時的他,力量竟已經接近大牛這個天生神力、而且還練武二十多年的人。
一天,為了試一試自己的力氣究竟有多大,何曉軍試抱了村頭那個用整塊的花崗巖鑿成的石磨,結果,那估計有三百斤過外的石磨,竟還真讓他抱了起來。
何曉軍自己清楚,前世時,他雖然體能也算不錯,但能這樣抱起兩百斤已經盡頂。
至于為什么有這般的變化,何曉軍自己也弄不清楚,只好當是穿越來這個異世時,帶來的變異。反正,這也是件好事,又何必計較它的由來?
還讓何曉軍欣慰的是,經過了這兩個月來心無旁鶩的苦練,他的各種防身技能都得到了充實和提升。
在軍事技能方面,何曉軍感覺到了自己比開始,已經得到了質的提升,在拼刺、格斗與戰術動作方面,他相信現在就是與他師傅的劉班長比,也不會遜色多少。
而早一個月前才學的駁殼槍,何曉飛也已經上道了。經過了不少于萬次的空槍瞄準、扳機練習,再經過了何曉軍自己加料的持槍負重練習和各式姿勢練習,他的持槍與扳機這兩個環節,已經穩如泰山。
再經過了到附近無人的山溝里,那百多發子彈的快射連發為主的練習后,他的彈著點已經基本能夠控制在很小的偏差范圍之內。
練武術方面,由于來到了這異世后,力氣與靈活見長了,再加上舍得下苦功和領悟的能力又不錯,何曉軍現在在拳術上的成就,已經隱隱超越他這方面的師傅大牛。
既然拳術已經學有所成,而且大牛的招式也已經教完了,何曉軍就提出了跟大牛練兵器。
大牛練的那個武術流派,雖然以外家拳為主,但也像許多的門派一樣,兼練刀、槍、劍、棍等各種兵器。
何曉軍讓大牛表演了一次他門派的全套兵器之后,選了幾種他認為有用的兵器來學。
嘿嘿,已經不是冷兵器天下的年代,已經沒有人再仗劍走天涯了,許多如狼牙棒、拐子流星等等的兵器已經在這個世界上絕跡,何曉軍當然就不會花這么多的工夫,去學那些沒有實用性的東西。
何曉軍的兵器,只學了四樣,一是棍,一是刀,還有一個是冷門的軟鞭和暗器。
學棍,何曉軍看中了這兵器隨處都有,隨手就可以拈來。
學刀,何曉軍看中了它的招式簡單易學。不是有俗語說:學刀一年,學劍七年嗎?而且,刀這個兵器的威力也大,像他這樣身形高大力氣渾厚的人,用起刀來威力當然就更犀利幾分。
至于學軟鞭呢,何曉陽則是看中了這種兵器好攜帶,而且練好了,威力也不小,使起來讓人防不勝防。
至于暗器呢?何曉軍也沒有把大牛他們門派那十多種的暗器全練,只練一樣叫金錢鏢的。
看上了這種暗器,主要是因為這個金錢鏢可以用當代流通的貨幣銅錢代替,可大量攜帶,使用隱蔽。
其實,標準的金錢鏢就是用大制錢磨光邊緣而成。而當代流通的銅錢,經過了日久的使用后,不少銅錢的邊緣已經薄得像刀,不用打磨都能當金錢鏢使用。
在何曉軍來到了異世后的第二個月,他就開始跟大牛練兵器。
何曉軍跟大牛練武時,還有一個人也跟著他練,這人就是漢哥的兒子、也是何曉軍的干兒子小虎。
小虎今年差點十歲,長得虎頭虎腦的甚是得意,而且人也機靈,比如每到練武的間歇,他就會趕緊拿過裝水的葫蘆,給何曉軍這個“契爺”喝,所以,也得到一向就喜歡孩子的何曉軍喜愛。
小虎的父母漢哥與漢嫂都是身強力壯之人,加上村里的田本就不多,所以,小虎不用像那些家里勞力不足的孩子那樣,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整天有的是時間。
自從認了何曉軍做“契爺”之后,不知是否因為仰慕他那英雄事跡,還是見他的人隨和,小虎就成了他的跟屁蟲,反正在整個的白天里,無論何曉軍到哪,他就跟著他的到哪。
見到了何曉軍跟他的大牛叔練武,而且練得有聲有色,小虎那小孩子的跟風心性上來了,也跟隨著何曉軍這個“契爺”一起練。
后來,漢哥見兒子喜歡,而且也考慮到學武能健體強身,就索性請族長太叔公出面,割了兩斤肉和打了一瓶好酒,讓兒子拜大牛為師跟他練武。
曾經并肩作戰的戰友求到,大牛當然就不會為難,收下了小虎這個徒弟。
由于一起跟著大牛練,何曉軍與小虎間的話也就多了,每到練完一個套路間歇時,兩“父子”都會說上一些的共同話題的話,比如:如何才能釣到青蛙,哪些的小鳥能吃等等。
一天,何曉軍無意中問到了小虎認不認字。小虎告訴何曉軍,陳村里的小孩沒有一個認字的。
何曉軍不由好奇了,因為那時的人,都抱有“官自讀書高”的思想,所以一般的村子,如果像陳村這樣有這么多孩子、而且也不算窮到揭不開鍋的村子,都會請個私塾先生來教孩子讀書,為什么陳村沒有呢?
何曉軍向小虎了解后才知道,村里原來有個私塾先生,就是教阿梅她們那個,這位私塾先生在十多年前過世后,村里也曾向外請過幾位先生,但外面的人不是嫌這里遠,就是嫌這里偏僻,結果一個也沒有留住,這樣,村子里的孩子,就都不認字。
聽了小虎的話后,何曉軍生出了一個念頭,就是在與陳村的教頭合約剩下的一個月里,給陳村的孩子做一個月的教書先生。
何曉軍之所以生出這樣的念頭,因為他現在的這個教頭已經有名無實,每天基本就沒事干,讓他老有白領了村里工資的感覺,所以,他想為村里出點力,好對得起村里給他出的那份薪水。
反正,教頭也是教,教書也是教,出些力,能換一個良心好過也不虧呀。
而且,何曉軍還有另一個想法,就是那個年代用的字,是還沒有簡化的漢字,這些字他能認,但卻不會寫,所以,他也想通過這個機會,學會寫一些常用的字,好應付未來的日子。
何曉軍把這個意思跟族長太叔公說出之后,太叔公遲疑了一下,說,兼職教書的事他沒有意見,只是原來的合約中,何曉軍并沒有這份義務,所以,他問何曉軍兼職這份差事,要多少薪酬?
古人的“誠不欺我”,讓何曉軍大嘆“世風正古”,他忙對族長說,現在教頭這份工的工夫不多,讓他閑得心中不安,所以,才想到了為陳村做一點事,這份兼職的薪酬不另支,就包括在教頭里面。
太叔公不好意思地說道,何曉軍為村里做的已經夠多,他的那份薪酬是他應得,既然又為村做別的事,就得另支薪酬,否則,會讓人說陳村。
何曉軍連忙說,自己是自愿的,只當送給陳村的孩子一件禮物,不需要薪酬。
最后,太叔公雖然被何曉軍說服了不加薪酬,但他卻決定給何曉軍加伙食,讓這個給村里無私貢獻的人,吃得更好。
就這樣,何曉軍即日開始,出任了陳村的教書先生。
(https://www.dzxsw.cc/book/152414/787834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