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村里的慶功宴
何曉軍與大牛回到陳村時,整個村子都在忙碌中。
見到了村子里的村民,正在殺雞剖鴨宰豬忙個不停,何曉軍就奇怪地問身邊的大牛,村里有什么喜慶?
大牛一臉懵懂,說他也不知道。
因為何曉軍買了不少的東西,所以,他讓大牛先把縣里獎的東西拿去交給族長,他自己則回去雕樓中先把自己的東西放下,然后再過去。
回到了雕樓里,卻沒有見平日這個時間在雕樓中休息或做家務的阿梅她們,聯想起了剛才那全村總動員的情景,何曉軍估計她們應該是在村里哪個地方忙碌去了。
來到了族長太叔公家里時,大牛已經把縣里獎的兩條槍、若干彈藥和兩百塊銀元,外加族長、漢哥等人的私人獎品交了上去,堆在了太叔公家的那張雜木臺上,正向太叔公講述在縣里受獎的情形。
站在旁等大牛說完之后,何曉軍補充復述了縣里對太叔公他們的評價和記功的事。
聽到了縣里的評價時,太叔公津津有味,而聽說縣里竟給他們記功時,太叔公動容了。
在何曉軍補充完畢后,沉吟了一陣的太叔公,馬上讓大牛召集村里的首腦過來,說與他們的事相商。
太叔公與村里的首腦一通商量之后,再讓大牛叫來漢哥和阿光,然后一齊來到了村里的祠堂,眾人燃香點燭先拜過祖先,再拿出了陳村的族譜,由太叔公把今天得獎的人和事恭恭敬敬地記了上去。
從來沒有見過這般儀式的何曉軍,一時也讓這樣的肅穆氣氛給感染了。
做完了這些事的太叔公才告訴何曉軍,今天村里要擺宴席,為這次消滅土匪和獲得巨額的獎勵而慶祝,現在,得到了村里有人獲得縣里記功的消息,就更應該慶祝。
何曉軍聽了太叔公的話不禁愕然,不就一個記功,值不值得如此大張旗鼓?由此看來,那年代的人,對榮譽看得很重,當成了是光宗耀祖的事。
讓何曉軍愕然的還有,上次的擺慶功宴到現在還不到一個月,又要慶功了?是不是太頻繁了點?不是族長的村民變著花樣搞吃的吧?
聽了太叔公的解釋之后,何曉軍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次縣里把從匪窩里繳獲的糧食都獎給了陳村。這三萬斤的糧食,幾乎相當于陳村全村一年的糧食收獲。
陳村的村規里,有糧食得到豐收就一定要祭祖的條例,所以,就有了這次的宴會,再加上徹底解決了匪患,村里也值得擺宴慶祝。
豐收的概念在農村來說,應該是田里收獲的東西多了,才算豐收。而這次陳村的收獲,卻不是來自田里,而來自窩里土匪窩里。
聽了這次宴席的理由之后,何曉軍不禁有啼笑皆非之感。不過,這也側面證明了當時的人對豐收的渴望。
太叔公還說,每在族譜上增添一筆的功勞記錄,按規定也要祭祖。既然今天一下添了四筆的記錄,當然就更需要祭祖。
古時候的人,特別是農村的人,由于戰亂、饑荒、貧窮等等各種各樣的原因,對祭祖、拜祭等這些的儀式,還真的特別迷信。
不過,這也難怪,任誰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都會祈求上天不要把這么多災難降臨到自己的身上。就是才從異世過來的何曉軍,本來是一個徹底的唯物者,現在他不也對面前的這些不排斥?
村里的這次宴會搞得極其隆重,宰了三頭豬、三十多只的雞和四十多只的鴨,還不知從哪里弄來了不少的魚,把村里平日極少用的幾只大鍋都動用了,而且,宴會的桌子,也擺滿了祠堂前的空地。
宴會在當時人吃晚飯的時間舉行,一直吃到了傍晚。
何曉軍當然也像上次宴會一樣,被請到了與太叔公他們這班村里的首腦這一席、也是主席上。
何曉軍還是像上次一樣,被席上的多人敬了酒。不過,他這次沒有醉,因為他的心態已經調整到開始適應這個年代,所以,沒有酒入愁腸酒上頭。
宴會的菜式,可能在當時的村里來說,已經極為豐盛。有肉有雞有鴨有魚有菜,還有這里祭祀宴席必備的粉絲、腐竹,加起來也湊夠了九種菜式。
何曉軍對眼前的這些比昨天在陶然居里還遠不如的菜式,當然就看不上眼。
當然啦,這些要調味沒調味,要烹調沒烹調的菜,對于后年代過來的何曉軍,當然就沒有吸引力。
不過,這些的菜中,還有一點是何曉軍感嘆不已的、在他后年代無法嘗到的,這點就是這些的食品,都是真正的無公害、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在那個沒有化肥、農藥、催生劑等等東西的年代,無論家禽、家畜和菜的本身味道,都比何曉軍前世時吃的那些東西純正多了,也正宗多了。
由食品想到了前世,何曉軍不由想起了一個前世時,他親身經歷的一個關于食品變異的典型故事。
那是一次,一個朋友從美國回來,請一班的朋友吃飯,大家發現那個美國回來的朋友在席間拼命吃肉、吃雞,感覺奇怪了,就問他:哎,XX,難道你在美國沒有雞吃?沒有肉吃?
那位美國回來的朋友答說:在美國雞有的是,比國內還多,不過,我從來不吃那里的雞,因為那里的雞是用特殊的飼料催大的,吃起來不但沒有雞味,還在人體殘留激素。而那邊的豬肉呢,就更不能吃,華人在那邊,如果要吃豬肉,就賣回來之后先用水泡半天,然后像扭濕衣服一樣,把肉里的水捏干,然后再泡、再捏。
聽了那朋友的話后,在座一片愕然。
想到了這里的何曉軍,不禁慨嘆人類的進步,總是建立在與大自然對立的基礎上。
來到了這異世之后,雖然在總體上比前世落后多了,很卻也有不少的東西優勝,比如空氣好了,環境好了,吃的、喝的在本質上也優勝了
社會就是這樣,事事總是在矛盾中。何曉軍的思想,現在也糾纏入了矛盾中。
宴會完后,回到了雕樓里,阿梅她們姐妹見到了何曉軍竟為她們在縣城買了不少東西后,欣喜之余也感動不已。
唉,連男人都沒有沾多年了,又哪有男人對她們這般的體貼?有這般的心思?所以,何曉軍那不是很貴重的小禮品,已經足夠俘虜幾女的心。
這次,何曉軍還給自己買了一幅布料,準備讓阿梅他們給自己做兩套衣物。
何曉軍來到了這個異世時,只穿了個短褲背心拖鞋,還幸好劉班長送了他一套軍裝,否則,他的衣著都會成問題。
總不能每天都裝軍裝呀,而且,只有一套也不夠換,總不能老是今晚洗明天就穿。而且,既然已經來到了這個異世,當然就要入鄉隨俗,所以,何曉軍準備做兩套在當代看來并不另類的衣物,這一晚,不知是感激何曉軍的禮品之故,還是沒有見了一天面的牽掛,堿女特別的賣力,讓何曉軍幾乎瘋狂了整晚。
(https://www.dzxsw.cc/book/152414/78783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