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拼命充實的日子
充實的日子過得快,好像才轉眼間,劉班長他們在陳村的駐守期就要到了。
也就是說,何曉軍跟著劉班長他們訓練,已經有半個月了。
自從何曉軍跟劉班長他們訓練之后,劉班長對何曉軍這個他已經當成了弟弟的人,既驚喜,又驚心。
劉班長驚喜和驚心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何曉軍的進步,達到了一個讓他瞠目結舌的地步。
何曉軍是帶藝加入訓練的,所以,在射擊方面,劉班長已經沒有算在內。但就是不算射擊,在其它的項目上,何曉軍表現出來的接受能力,也讓與他一起訓練的人都目瞪口呆。
開始時,何曉軍在隊列、站姿的訓練中快上手,劉班長還以為這兩個項目容易,而且何曉軍的腦子也靈活,所以對他在這兩個項目上的快上手,沒有感覺太驚奇。
到了拼刺和格斗的訓練時,這個何曉軍開始明明一竅不通,但才經過了十天八天的訓練后,他不但把這兩個項目的招式練個滾瓜爛熟,還練到了對練中,除了劉班長這個師傅之外,讓那班已經當兵幾年的、師傅的部下都無人能敵。
如果何曉軍不是在開始時表現出一竅不通,劉班長甚至懷疑他是個老兵。
才半個月下來,何曉軍已經把劉班長的一身本事學了個七七八八,欠缺的只是火候而已。這超常的表現,讓劉班長這個老兵油子,在驚奇之余,也為有這樣的徒弟、弟弟而甚是欣喜、欣慰。
其實,對何曉軍來說,當代軍隊的軍事技能,也太過簡單了些,而且還并沒有幾項,讓他學起來不但沒有什么難度,甚至還讓他這個軍迷有意猶未盡之感。
當代軍隊的軍事技能,概括起來只有五項,隊列、拼刺、格斗、射擊和戰術動作。
隊列由于前世的學生時代常用,區別只是軍隊嚴格些而已,所以,何曉軍只需對自己要求嚴格一些,就把這個的項目輕而易舉地手到擒來。
說到了這個隊列,除了劉班長他們那班軍人,就只有何曉軍每天認真地跟著練,陳村的戰斗主力大牛、阿光,都不參與這個訓練,因為他們認為這個訓練,對他們、對戰斗都沒有用處。
軍迷的何曉軍,在軍事知識方面,當然就比陳村的這幾個所謂主力高多了,甚至,就理論水平來說,比劉班長他們也高多了,所以,他當然就不認同大牛他們那練隊列無用的看法。
隊列,之所以能由古代的軍隊一直沿用到了何曉軍前世的年代,當然就有它的存在道理,當然也就有它的作用。
精通軍事理論的何曉軍,知道練隊列不但能在最短時間內培養出一個人的軍人氣質,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培養出軍人之間的團結、協作。
當然,如果只是這些,何曉軍還不至于下苦功去練這個隊列,畢竟,他不是個軍人,暫時也沒有當軍人的打算。他練隊列,是看中了這個項目的另一個好處。
從前世的資料上,何曉軍知道了練隊列,對人的上肢和下肢都有好處。
對下肢的好處,就是練隊列時,能讓人體兩塊最有力的肌肉,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肌都處于收縮狀態。長期的訓練,可以使這兩塊肌肉更加強大。而強大的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肌可以讓人迅速穩定重心,在戰斗中可以保證戰術動作不走樣。
對于上肢來說,練隊列時,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前部肌纖維都處于收縮狀態,長期的訓練,同樣可以使這兩塊肌肉強大,而強大的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可以讓人把槍端得更穩,瞄得更準。
何曉軍是抱著學藝、自保的心態來參加劉班長他們的訓練,所以,只要他認為對自保有用的東西,他就認真去練。
至于拼刺和格斗這兩個的項目,那時的軍隊在這兩個項目中,也沒有幾個動作,所以,來到了這異世后,肢體變協調和腦筋變靈活的何曉軍,并沒有費多少的工夫就學會。
而這兩個項目的對練,除了講究功底之外,還講究運用的靈活。何曉軍此時既有不錯的氣力,又有協調的肢體,再加上他那本就比當代人更多些變通的腦袋,運用起這些招式來,當然就得心應手,把劉班長這個師傅的部下殺個無人能敵。
至于那年代的戰術動作,來來去去也不過是那幾下子,當然就難不到在前世的影片中,已經看過了N的N次方那么多次的何曉軍,反而,在他的射擊這個強項中,那兩個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姿勢,還讓他花費了不少的工夫。
何曉軍沒有接觸過的那兩個射擊姿勢,是跪姿和蹲姿。這兩種的姿勢,開始練時,讓從來沒有做過類似動作的他感覺別扭了。如跪姿要把坐在右腳踝上,而蹲姿要雙腳打得老開,再把蹲下來,這些都讓他不適應。在經過了十多天的反復苦練之下,才勉強算給拿下來。
對于劉班長那幫軍人對自己的表現稱贊不已,何曉軍也給自己的表現做了個總結。
多年軍迷的何曉軍,認為那個年代的軍事技能相當落后,而他的腦中,對一些比這個年代先進一截的后時代軍事技能,都有不少概念,所以,學起這個落后一截的東西來,還不容易上手?
當然,來到了這一世后,手腳頭腦得到了莫名的提升,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然知道了當代的軍事技能不足,何曉軍當然就要另外充實自己啦。他這個充實,就是跟大牛學拳。
知道大牛會武,是在一次與劉班長他們練空手格斗中,那次,大牛大發神威,一舉撂倒了三個當兵的,讓眾人見識了他的拳術厲害。
何曉軍在那天就跟大牛提出跟他學拳的。
能給自己崇拜的人做事,大牛當然就樂意,何況,何曉軍這個教頭也已經教會他不少的東西呢。
當天開始,何曉軍就每天抽出了時間來跟著大牛練拳。
何曉軍在練拳中,又表現出了他那超人的接受能力,只練了十多天,他已經能與大牛打個旗鼓相當。
另外,在這十多天里,何曉軍還在練著一門村里人和劉班長都不知道的本領,就是道家的內功。
原來,自從出手救漢哥那天起,郎中阿普就與何曉軍親近了起來。
當何曉軍把自己前世所見識到的、有關醫學這方面的知識,統統毫無保留地一一倒了出來后,阿普可能感到無以為報,就把他師傅離開時,留下的那本他沒興趣練的武功冊子,送給了正跟著大牛學拳的何曉軍,讓他看看那冊子對他的學武有沒有幫助。
何曉軍收下了那本武功冊子后,才知道了冊子上記載的是一套道家心法。他見這套的心法練來并不復雜,就在每天吃過了晚飯之后,練上一個時辰。
十幾天下來,何曉軍已經開始感覺到了自己的丹田有了氣感。不過,到現在他還沒有弄清學這套心法,對自己到底有什么好處?
反正,這半個月來,何曉軍就這樣在拼命充實自己中渡過,甚至,他決定在下來的日子里,也會堅持每天這樣訓練,最多是在一些的項目上做些調整。
這段充實的日子,把何曉軍與阿梅姐妹做那讓雙方愉悅的事的時間都占用了不少,就更不用說他曾經承諾幫阿梅她們的干活了。
不過幸好,阿梅她們由始至終都反對何曉軍幫她們干活。
唉,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每天跟劉班長他們訓練六個鐘,再與村里的人訓練四個鐘,還要跟大牛學一個多鐘的拳,自己練一個多鐘的心法,這些的時間加起來,就已經是十多個鐘,再加上每天夜里與三姐妹的功課,讓忙個不亦樂乎的何曉軍,這段日子老感覺時間不夠用。
唉,不幸穿越回到了這個亂世,想自保,當然就要花費一番工夫,揮灑一番汗水。軍中不是有句老話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嗎?在這個隨時都有戰事發生的年代,何曉軍當然就想少流血了。
第三十引章蛇出洞之策與甕中抓鱉計劃
劉班長這班駐軍的即將撤走,讓陳村陷入了一片愁云中,由以族長太叔公為首的眾村中的頭腦,到陳村的普通村民,都已經把憂心寫在了臉上,就是村中在這方面的主心骨阿光與被何曉軍搶救過來的漢哥,也一樣的愁容滿臉。
對啦,說到了漢哥,自從被何曉軍出手相救之后,再在郎中阿普的護理之下,終于熬了過來。在負傷的十多天后,漢哥已經得到了完全恢復。那槍傷,只是在肩膀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并沒有影響到他受傷的那只手的功能。
漢哥在傷好之后,第一時間就帶著家眷專程上門來謝過了何曉軍。
而且,為了對何曉軍的救命之恩表示感激,漢哥還按當時最隆重的方式,讓他那十歲出頭的兒子,認何曉軍做“契爺”(廣東話:干爹),表示何曉軍是他兒子的再生父親。
何曉軍見自己在這一世,容貌看去還二十不到,而且,他也不是那種施恩圖報的人,所以,他哪肯收什么干兒子?最后,族長也為這事出頭了,可能是抱著為村里留住何曉軍這個“貴人”的目的吧,他極力促成之事。
何曉軍無奈之下,只好收下這個看來相當機靈的干兒子,使他兩世為人,有了第一個兒子。
對于劉班長他們的即將撤走,陳村里只有兩個人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露出愁緒。這兩個人,一個是村里的骨干大牛,一個是村里的教頭何曉軍。
大牛是一個大咧咧的人,他之所以不怕即將到來的土匪報復,主要來自兩點原因:一是他那天跌下來當被蓋的性格,決定了他天不怕地不怕。一是他對何曉軍的極端信任,讓他相信這個教頭一定有辦法讓他們村渡過難關。
大牛對何曉軍的極端信任,除了來自何曉軍剛到村里那天力挽狂瀾的表現外,當然還來自這段時間何曉軍在各種訓練中的超出色表現啦。
而何曉軍之所以不害怕土匪的報復,主要是他對土匪報復的事,已經胸有成竹,有了對付的方法。
而且,何曉軍這個對付土匪報復的計劃,已經在暗中實施。因為他怕村里的人知道了這個計劃之后,會露出破綻,從而導致計劃流產,所以,才瞞著村里的人進行。
何曉軍對付土匪的計劃中,第一步是引蛇出洞。與其坐著等土匪不知哪日來犯,不如促使土匪早日來犯,好早日解決這檔事,不用等得那樣憂心。
何曉軍對付土匪的計劃中,第二步是甕中抓鱉。他要布置好一個圈套,等土匪來犯,然后布置一個對自方有利的戰場,將來犯的土匪一網打盡,為陳村、也為自己永除后患。
何曉軍的引蛇出洞計劃,分兩步走。
第一步是讓劉班長派人與縣城聯系,讓縣城那邊派出郵差,在這段時間頻繁往陳村走上幾次,造成外邊與陳村聯系頻繁的假象。
另一步是讓人對外散布消息,說陳村已經收到了一筆海外的匯款,而且,也聯系上了槍支的賣家,很快就能買到槍支回來武裝村里。
何曉軍相信,土匪之所以每次的打劫,都能一劫一個準,肯定就有他們的消息來源,而且,這些消息的來源還極靈通、準確,所以,他將計就計散布出這些刺激土匪的消息,促使土匪收到消息之后,早日來犯。
而甕中抓鱉的作戰計劃,何曉軍也已經與劉班長由計劃到完善,推敲了多次,直到認為已經完全沒有了破綻,才著手按計劃行事。
何曉軍的甕中抓鱉計劃,是利用劉班長他們撤走的契機,在村里布置好戰場,靜待土匪的來犯。
也許,各位看官會問,憑村里那只有三條槍的武裝力量,能敵得過二、三十條槍五十多名的土匪嗎?
答案是當然是不能。所以,何曉軍要在這里面做了文章。
何曉軍這個作戰計劃的第一步,用上了三十六計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暗渡陳倉,就是讓劉班長的人假撤真留。
何曉軍準備挑選與劉班長他們同樣人數的村民,讓這些村民穿上劉班長他們的衣服,再扛上何曉軍已經讓村里的木匠做好的、準備讓村民訓練用的木槍,扮成劉班長他們的樣子向縣城撤走,而劉班長他們這班真的軍人,卻喬裝留下在村里對付土匪。
何曉軍相信土匪怎么也不敢惹部隊的人,就是偵察,也只會遠距離行事,所以,他不怕土匪看破他導演的這出戲。
而村里的戰場呢,何曉軍則把火力點布置在四個地方,一是雕樓,一是與雕樓互為犄角的村里,一是雕樓與村子交界處的竹林,一是雕樓另一邊的大水塘對岸。
何曉軍的甕中抓鱉計劃,先讓雕樓的火力,把土匪吸引到了雕樓前這塊開闊地上,然后四面開火,把包圍的土匪給全殲。
陳村原來有三條槍,再加上劉班長他們的十條槍,在武器的配置上,何曉軍他們比不上土匪,但何曉軍他們卻勝在有心算無心,相信在突然的襲擊之下,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而且,何曉軍他們這邊還有十個職業的軍人。在打仗這樣本行的事上,職業軍人與土匪比,可以一個頂倆,所以算來,奇襲加上人員質素的優勝,已經能讓何曉軍他們這邊的軍事力量,與土匪持平。
保險起見,也為了增加勝算,何曉軍還為這次的戰斗準備了不少他來到這里之后發明的自制燃燒彈,并安排好了大牛這個超級投彈手。
嘿嘿,加上這樣殺傷力不錯的新式武器,何曉軍有把握相信自方的火力,怎也勝上土匪一籌半籌。
既然已經擁有優勝的火力,再加上有周詳的計劃和有心算無心等等的因素,何曉軍他們這邊的勝算當然就大多了,這也是何曉軍完全沒有擔憂的原因。
沒有擔憂的何曉軍,并沒有閑著,他這兩天都在積極地備戰呢。
何曉軍與劉班長他們的備戰工作,也是在暗里進行,比如哪需要挖個單兵掩體,哪需要做個射擊布置等等的工作,他們對村里的人解釋是訓練的需要。
何曉軍他們這樣做,當然就是為了掩護計劃的進行,杜絕一切計劃的可能。
至于何曉軍積極參與備戰工作的目的,除了要檢查、落實自己的計劃外,還充分利用這次機會,來實踐、檢驗自己剛學到的軍事技能。
(https://www.dzxsw.cc/book/152414/787832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