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蝶姨,這林之琰和他師傅到底是什么人啊?是宋叔以前的朋友嗎?”我估摸著蝶姨找我的事兒很可能和這師徒倆有關,于是坐到蝶姨旁邊,輕聲問道。
蝶姨似乎是早想好了,要告訴我的,于是將事情前后的大致情況和我說了下。聽完那故事,我都覺得有去當半仙的本事了,而且,這故事不比武家那個差,回2世紀的話,指不定我還能做個當紅編劇啊……
原來,宋叔和林之琰的師傅付莘言從少年時代起就可謂惺惺相惜,都是醉心于謀略,運籌帷幄之能的,只能算半個江湖人,和武林各大門派也都沒什么牽扯,但卻又都是武功極高。本來兩人對這個清廷都沒什么好感的,但對反清復明也都沒什么興趣的。宋叔性喜四處游玩,眼看沙俄野心勃勃,滿清內部卻是西叛南亂,最苦的是那最無辜的百姓。于是在鄔思道那個怪論下,毅然投身軍中,老康要安內,他狠不下心,那就幫著去攘外,還能幫邊境的百姓換個幾天安穩日子。后來結識蝶姨,從蝶姨口中知道現在那些反清復明組織,早已不是當初那幫熱血俠士,一些是打著這個旗幟向老百姓斂財,還有一部分是自己野心勃勃,就更是對其不屑。
而付莘言卻在某個機緣下,結識了天地會,最大反清復明組織的總舵主。用宋叔的話說,那個總舵主也確實是個響當當的大俠角色,讓人敬佩,可也就適合當個大俠,管理那個什么天地會,就差很多,手下有不少人,陽奉陰違干著見不得人的事。付莘言曾受那總舵主贈藥救命之恩,于是死心眼的他當起名不正言不順的軍師角色,想幫那個總舵主把天地會搞好了。
可天不從人愿,婉轉地說‘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說白了,也就是這位總舵主好人不長命,正當壯年的時候,翹了,于是他年幼的兒子被拱上位。不知是有些人的有意‘培養’,還是那個小子本性如此,年紀越長,越不識好歹,吃喝嫖賭,五毒俱全,欺男霸女,囂張拔扈…(省略字,原評出自林之琰同學的形容),付莘言不但處處遭排擠,而且常被當槍使;林之琰自然是處處和他們作對。
去年秋,他們讓付莘言策劃劫朝廷的糧草,說好是分給南方那些旱災澇災地區的百姓的?蓱z的付莘言還以為故人之后終于改惡向善了,精心策劃?稍驹摷薜湹纳劫\變成了武林中頗具俠名的洛陽武家,而說是分給百姓的糧草,卻被人調包。不用說,是誰干的,能把這二十幾輛車的糧草就在他眼皮底下換了。本來,也就是付莘言既失望,又痛心,把那少主及身邊一干人罵一圈后,來個割袍斷義,‘從此蕭郎是路人’,林之琰還為此高興了兩天,夸他師傅終于腦子開竅了。
誰知,幾天后,那少主一干人尋上門來,原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那少主將糧草運往自己的秘密基地時,發現,草還是草,糧卻不見蹤影,認定了是付莘言搞的鬼。他們先假意懺悔,在付莘言的酒里下毒,待毒發作,才露出真面目,將付莘言當靶子練習劍術,折磨了近半個時辰才殺死。林之琰回去時,只來得及給他師傅收尸,那幫人也張狂得沒有掩飾痕跡,并放言要把林之琰也殺了。
林之琰除了長得比別人好看點,魅力足一點,武功高一點外,沒有任何背景勢力,自然認識的那些紅顏知己,狐朋狗友也來得比別人容易背叛些。終于繼他師傅之后,被一個所謂的紅顏知己下了無色無味的軟骨散,幸好提早察覺異動而開溜,和追捕的人斗了一陣,全身掛彩時,被另一所謂的朋友救起,就是后面春藥的故事了。我不由得感嘆,我們的‘小古’同志真是苦大仇深啊,怎么什么倒霉事兒他都能遇上?蛇@二十幾輛車的糧食怎么感覺象是裝了二十幾輛車的黃金,人人都搶著要呢?可能我還沒能真正地了解到糧食在古代的價值吧。
而在另一邊,胤禛正在聽陳衛從朝廷密設的機構取來的一些情報,以及陳衛通過自己的路子,從錦衣衛中獲取的一些信息,大致也就是那些事以及林之琰以往在江湖上的一些所為,意外的是獲得了一些和糧草案有關的信息。當然對那個新任的總舵主的評價也要客觀些,一堆不堪的形容詞后的最后評價是不足為懼。不過直到年后,天地會被滅得差不多,幾乎沒有翻身日了,我才知道,朝廷在那個少舵主的‘惡少養成計劃’中的主導作用,看來教育從娃娃抓起,一點沒錯,無論是想教好,還是教壞。
這幾日,胤禛和宋叔的關系似乎也一改以前的點頭之交,變得密切起來,經?梢钥吹絻扇嗽谖堇锪纳闲“雮時辰。還有就是在蝶姨的巧手下,恢復力驚人的林之琰,有時也會加入他們的小會,好在還有蝶姨陪我,也不至于太過無聊。有時候,我非常奇怪宋叔和蝶姨之間的關系,兩人可以說是常年分居兩地,可每次見面,兩人都似乎幸福得在蜜里似的,我問蝶姨,難道她不曾怨過,一直對他們之間的感情如此信任?
蝶姨拉著我的手,很是甜蜜地告訴我,膩在一起有膩在一起的甜,分開的時候可以體會相思和牽掛,懷疑,緊張,患得患失,這樣的情緒一般人都會有,可想通透了,也不過是自己折磨自己和相愛的那個人。兩人之間,最重要的是一個‘懂’字。宋叔懂她,給了她這個時代少有的自由空間,婚后也很少干涉她繼續自己的大夫生涯;她懂宋叔,喜歡那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飛翔姿態,那又何必一定拿根繩來拴住。因為懂得彼此,所以能夠互相尊重,互相體諒,必要時互相妥協。
蝶姨還告訴了我一個在2世紀相愛的人大多知道,卻很難做到的道理相愛是兩個人的事,如果女子總是遷就男子,任何時候總是妥協的一方,失掉了真正的自己,其實離愛情枯萎已經不遠了。而相反,不懂得體諒,一味要求對方遷就的人,根本就不懂你,那樣的愛情,缺乏信任的基礎,總有一天會在懷疑和得失之間崩潰。
(https://www.dzxsw.cc/book/151429/814396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