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
我們知道,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總共295年,僅有38年沒有戰爭。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2年),總共254年,僅有89年沒有戰爭。戰爭就算是山珍海味,你這么天天吃,不也得膩不是。更何況,很明顯,戰爭不是山珍海味。
從春秋到戰國,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越打越少,仗越打越大,人越死越多。在今日看來,似乎統一已是當時的大勢所趨。但對當時的李斯來說,能提出統一天下的策略,卻并非易事。并吞六國作為一個口號,其實早已提出,但卻一直只是合縱連橫之徒口中所念的阿彌托佛,這些謀求富貴的合縱連橫之徒,在念說這句阿彌托佛之后,接下來那句話就是:施主,你多少施舍點吧。只有李斯,并不把并吞六國當做口號來喊,他是認真的。
李斯朦朧地意識到,天下應該統一,而且天下統一的時候也到了,天下的百姓,都期待著一個巨人的出現,早日結束戰火連年的歲月。李斯察覺到了大眾渴望統一的心理,但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此,榮格的學說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榮格此公,半人半妖,黑暗中的舞者,靈魂界的甘道夫。曹三之所以有些神神道道,此公為害非小。集體無意識便是此公的驚世發現。在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中,有一種情結,名為救星情結。榮格如此寫到:“人類都有這種對救星的期待”,“救星情結是集體無意識的一種原型意象,在我們這個充滿災難、迷惘的時代,它自然又被激活起來。”
救星情結雖然是由一個西方人總結發明的,但對東方人同樣適用,甚至可以說尤其適用。看看我們的小說和戲劇,充斥著太多深情而無助的呼喚:呼喚救民于水火的君主,呼喚伸張正義的包青天,呼喚替天行道的俠客,呼喚為民請命的義士,呼喚殺富濟貧的盜賊……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首優美的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歌詞是這樣的: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們走過她的帳房
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笑臉
好像紅太陽
她那活潑動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拋棄了財產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著那粉紅的笑臉
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著細細的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我愿她拿著細細的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聽完之后,聽者大都會有一種淡淡的惆悵,但慢慢也就忘了。倘聽者較為敏感,卻會感到靈魂深處的悸動。沒錯,那是潛意識被喚醒卻又不能徹底醒來的感覺。
毫無疑問,所有的民歌之中,這是最偉大、最晦澀的一首。在我看來,從對靈魂的揭示深度而言,這首歌并不亞于歌德的《浮士德》。
這首歌本來是王洛賓寫給他當年非常喜歡的一位藏族姑娘——藏族千戶長的女兒卓瑪的。然而,這首歌的內涵要遠比它看上去的來得深邃、復雜。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王洛賓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寫了些什么。這是一首天授的作品。不是王洛賓寫出了它,而是它選擇了王洛賓。這樣的作品,與年代無關,與倫理無關,與教育無關,與性別無關。它直入人心,因人而異地或淺或深。
(https://www.dzxsw.cc/book/151194/805694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