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秦帝國
所以,秦震對李斯的腰斬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感覺。可是當他看著眼前這具被腰斬的骸骨時,卻感到了一陣不寒而栗。
這碣石的內部除了趕山鞭以外,到底還有什么東西?或者說,是什么東西在守著趕山鞭?竟然值得秦始皇如此殘暴的將那么多活人或死人以不同的形式祭給它??
不管那是什么,秦震總覺得那東西最后都會成為它們的勁敵!見過了那么多詭異難解的事情,現在就算是有什么怪物活了兩千兩百年,秦震也不會覺得大驚小怪了。
只是這意味著他們將面臨很大的危險……那趕山鞭,沒那么容易能到手。
這時,羽東在另一具白骨前站住了,并且還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這倒是引起了秦震的注意,因為這里白骨如山,死法還都如此慘烈,可羽東卻從始至終也沒有這樣嘆息過。那具白骨有什么不同?能讓一直都波瀾不驚的他,忽然深深的感嘆了起來?
“怎么了?”秦震走到羽東的身邊問著。
羽東微微的搖了搖頭,輕皺著眉說道:“這是一個孕婦,死法是刳剔……”
秦震聽后不禁大驚失色:“那是殷紂王才會干的暴虐之事,秦始皇到底是怎么了??為了一個趕山鞭,他怎么會做出這樣的事?!”
所謂刳剔,就是在孕婦活著的時候,開膛破腹把肚子里的孩子取出來。這樣的殺祭,最邪異。也最靈驗。
墨子曾說:昔者殷王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上詬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萬民,播棄黎老,賊誅孩子,楚毒無罪,刳剔孕婦,庶舊鰥寡……
秦震覺得,秦始皇縱然也有過暴政的行為。但是絕對不會像殷紂王那樣“醢九侯、脯鄂侯”般昏庸無道。
這時候墨裳在一旁輕聲說道:“這也不一定是秦皇本意。這里鎮守趕山鞭的東西不知道從何而來,但是既然是神物,也就一定會由那些術士全權掌管了。說實話,我覺得秦始皇根本就沒有必要這樣做。而且你們從這甬道的石路、墻壁應該能看得出來。如果這里是祭葬坑。那就不應該還鋪路修墻。葬坑就該有個葬坑的樣子才對。”
“那就是說……”秦震似乎明白了墨裳的意思,秦始皇錯信方士,就好像讓那徐福大包大攬的去尋仙一樣。這里的事情。他未必真的全都清楚。
“就是說某些方士被坑殺是應該的。”墨裳冷聲接道。
據羽東給他們介紹說,這里的祭祀是很奇怪的一種方式。好像是在整體竣工之后,用了全部殺祭的方式,變著花樣的將活人弄死扔進這里,最后在封死一批活人在這里。
這種殘忍可怕的形式,完全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自商朝開始,大量殷墟甲骨文里都有關于殺祭的記載,規模大的殺祭一次可能會殺三五百人,而且那些慘不忍睹的“花樣種類”很是繁多。
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方式有:“伐”是最簡單痛快的砍頭;“劌”(音貴),是挖眼割舌之類的割殺;“施”是剖腹掏腸,以及剛剛那具孕婦白骨所受的刳剔;“磔”(音哲)張裂活人,車裂就屬于這一類。“火”最典型的就是紂王所造的炮烙了。
“鼐”(音奈)是用大鼎蒸煮活人……“焚”是火刑焚燒。“舀”是活埋,這些被封死在這里的苦役們就算這種死法。
另外還有“俎”是將人剁成肉醬,周文王之子伯邑考被紂王烹殺做成肉餅之前,他就是肉醬。“彝”大致的意思就是殺而陳尸。
諸如此類的殘酷刑罰,不勝枚舉……
可是偏偏這堆積如山的白骨中,卻好像是集合了所有的死法。這實在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除非秦始皇是在做酷刑教程,否則他完全沒有理由做這種事情。
所以羽東他們的推測是,這是方士術士們妖言惑眾的一種邪術,用這樣的方法能守住碣石、守住趕山鞭不會被海神奪回去。
如此可笑的理由,卻讓千百具白骨為此付出了代價。
羽東似乎是從殘酷的歷史中回過了神來,這會兒十分理智冷靜的對大家說道:“每個時代都會有無數生命成為犧牲品,現在不是咱們嘆謂歷史的時候。秦始皇當年知不知道這里的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咱們的現在。這里如此隆重、如此大規模的殺祭,祭的一定是不平凡的東西。咱們得做好準備了,要想拿到趕山鞭,大概得先過它那一關。”
老顧聽后心存僥幸的說道:“就算這里有看門狗,兩千多年也早該死了吧?餓也餓死了啊!”這就是老顧,不管分析什么問題,都能從“吃”的角度出發。
可羽東卻搖了搖頭說道:“一般來說,能鎮守某處的靈物,都會一直處于假死沉睡的狀態。直到,有人將它驚醒。這也就是利用這種異類守護重要地方的原因。而且我覺得,這里的那個東西,應該是和海有關的。”
“這里又沒有水,怎么可能有海里的東西?”秦震問。
羽東一邊提高了戒備繼續往里走,一邊回答秦震道:“這地方要想有水,怎么都能有的了。你別忘了,碣石就在海里。而且咱們現在所在的位置,絕對已經是到了海平面以下了。難道你感覺不到冷么?”
羽東要是不說,秦震還真沒在意。可這被他一提醒,還真就感覺到了空氣中的陰冷。之前秦震一直覺得這是由于身處幽暗的山底空間所造成的,現在想想,這大概是因為他們的外面全是冰冷海水的原因……
甬道里很靜,他們的腳步聲顯得格外清晰。恐懼感開始在每個人的心頭蔓延。那是對黑暗的恐懼,更是對黑暗之中那未知東西的恐懼。
想到此,秦震不禁打了個寒顫說道:“你們覺得他們祭祀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真是海里的東西,那當初他們又是怎么抓來的呢??這也太可怕了,難道秦始皇手下的兵,都是不怕死的死士嗎?”
羽東在前面似乎是輕聲的笑了一下,然后忽然問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你見過兵馬俑帶頭盔的嗎?”
“……”這好像有些所答非所問的話讓秦震一陣詫異。不過他仔細的回想了一下自己曾參觀過的那規模宏大、惟妙惟肖的兵馬俑……好像還真是沒有一個戴頭盔的!
從兵馬俑來看,秦軍的軍官們都戴著牛皮做的板帽子,或者方巾,而士兵們則把頭發盤在頭上挽成一個發髻。這在戰場上可是十分危險的裝束!他們是真的不怕被砍頭、不怕死嗎?!
老顧這時候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說道:“歷史上的秦始皇可不缺錢啊。他能統一了六國。難道連給士兵的頭盔都發不起?這要是一打起仗來,那不是個個都得等著被開瓢兒?”
墨裳在一旁笑了下說道:“《史記》中說,秦,帶甲百萬。說的是甲。可沒有盔。秦軍不帶頭盔。是因為他們是個崇尚武力。驍勇善戰的民族。你就當這是一種民族精神吧。如果非說他們不怕死,其實也不為過。”
在秦震和顧杰的追問下,于漫長陰冷的甬道中。羽東為他們解釋了秦軍無懼生死的大致原因。
秦國的崇尚武力,是歷史上有名的。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韓非子曾在自己的著作中記錄了他初次接觸秦人的感受。用韓非子的話來說,秦人只要一聽說要打仗,馬上就會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無所謂生死。他們會一邊提著敵人的首級,一邊繼續去追殺對手。傷與死,他們似乎從來就沒有考慮過。
這種性格聽起來……似乎是和老顧這個二百五有點兒像……一沾打架就像是打了雞血似的。不過秦國之所以能一統六國,除了秦始皇的大方向領導作用,自然是也離不開每一位戰場上士兵的功勞。
秦國原本是一個小國,經常會其他國家的擠壓,最后不得已遷徙到了西邊。可中原的國家又一直把秦人當成戎族,也就是少數民族來對待,誰都瞧不起他們,認為秦國是個沒有開化的偏僻小國。
秦國絕對是在一種極其艱難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
而且秦國地處西邊,距離游牧民族比較近,他們是在這些剽悍的游牧民族的包圍攻擊中發展存活的。游牧民族的人們個個都擅長騎馬射獵,常年的交戰造就了秦人們也都個個能征善戰,勇敢無畏。
所以,由于他們日復一日的在輕視、壓迫、和危險中戰斗求生,久而久之的就形成了那種崇尚武力的民族精神。他們不怕死,是因為他們要活著。
也正是這個被所有國家和民族都瞧不起的偏僻小國,在秦穆公時先后滅掉了西方戎族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余里,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
到了秦孝公的時候,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與日俱強,成為了戰國中后期最強大的國家。
后來秦惠文王稱王,在前316年滅了蜀國,從此,秦國正式的成為了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
最后,在始皇嬴政登基執政后,一舉吞并了六國,統一了華夏,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王朝。(未完待續。。)
ps:馬上就到情人節了,傾城祝大家都能擁有最幸福的愛情。當然了,和我一樣是單身光棍兒的,就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了……就當它是個尋常的星期六好了……至于不單身的,希望你們都能有這樣理想的愛情狀態:小橋流水人家,晚飯有肉有蝦,空調wifi西瓜,夕陽西下,他(她)丑,沒事,你瞎……
(https://www.dzxsw.cc/book/150795/78780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