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英才凋零
更新時間::37字數:>
一年,實在太短,短到就是凡人也覺得一年根本算不上什么太長的約定,一晃眼的功夫而已。
對于如今的幾個圣人大教,尤其如此,突然有一個瘋子一樣的聲音告訴他們,一年之后要顛覆圣人道統,讓他們忍不住要譏諷一番,然而那個冷漠的聲音又讓他們心驚膽戰,不知該如何是好。
在很多人心煩意亂的時候,截教,闡教,天道教,靈教,佛教全部有法旨降下,讓他們好生備戰,迎戰惡敵。
除了孔宣,地仙界還有兩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隕落了,其中之一是曾經三界第一人如來佛祖,另一人是靈教副教主天機道君。
此次也是一量劫,本來還有不少人猜測會不會有孔宣與如來的大戰,可是結局讓他們無奈。
孔宣死于神秘人之手,不明不白。
冥河與如來廝殺,將如來打得魂飛魄散,但是冥河也不好受,修養了萬年還沒有恢復。
然而如來身死之際,看向極樂世界的嘲諷目光卻無人看到,讓不少人惋惜,一個資質如此絕佳的英才凋落。
如來當年將善惡二尸全部毀去,著實驚掉了一地下巴,很多人覺得他太過莽撞,了斷因果也不該拿證道大事開玩笑,還有不少人贊他果斷,與玄門徹底割舍,投入佛門,道心無暇,方可一心求道。
這本是一個懸案,就是圣人們也看不出端倪。
然而在如來與冥河老祖交戰之時,這個謎題終于被解開了。
冥河也不得不嘆息,長江后浪推前浪,如來竟然是以他法求取大道,雖然身為對手,冥河也是佩服得很。
證道需要大機緣,大法力,大毅力,然而對于出世較晚的生靈,比如說人族,想要證道,雖然有個念想,但是卻是個不可能事件。
好的東西,都被先天神祗占去,就是古青圣人那也是紅云老祖轉世,紅云可是盤古開天因開天斧刃孕育出的第一朵云彩,出身不凡,其他圣人,更是各有根性,非常人所能及。
所以后世生靈想要證道,只能用一個字形容——難!
,無量殺劫將至時,如來很是清楚,與古青爭奪最后一尊圣位,那是沒有希望的,只看古青能夠得到諸多圣人的相助,又有混沌鐘至寶,如何搶奪?
而且他很早就有了其他想法,思慮如何以異法證道。
多年計較,如來終于想出一個可行的方法——碎尸證道!
尋常修士修行,到了大羅金仙巔峰,便開始尋找先天靈寶斬尸,證道準圣人,若是有可能,三尸盡斬,再三尸合一,道行便臻至準圣人巔峰,只差一步便可證道圣人。
直到被玉鼎斬碎五大明王,如來幡然醒悟,這么多年,他也失了原來的平常心,一心求道行速進,借助功德氣運修行,卻弱了根基,難怪玉鼎對他近乎不屑一顧,恐怕看似與他不分上下的孔宣也是隱藏了實力。
苦思冥想之下,如來想到了碎尸證道之法。
此法可以說是另辟蹊徑,先斬尸,再將善尸惡尸融于體內,此法雖然不比斬三尸快,但是卻可以短時間大幅度提升實力,對于身處無量殺劫,因果諸多的如來是再適合不過了,不過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
法華大會,如來終于尋到了機會,加上借機了斷與玄門因果,如來可謂是占盡便宜。
融合了善惡二尸,如來感受到自己的強大,但是他很是巧妙的隱藏了實力,在大劫中將玄都誅殺是迫不得已,否則他寧愿保持原來連冥河等人斬一尸巔峰都不及的實力。
論及名頭,如來也是斬了二尸,直到后來他才明白這種靠著功德,氣運提升的道行有多么華而不實。
如來度過了無量殺劫,又經歷諸多劫難,他終于看到了圣人的威脅,所以他更加努力的隱藏自己。
可是還是被看出了苗頭,圣人要對他進行抹殺了,他明白這一點,所以不再隱藏,與冥河生死廝殺。
然而終歸是冥河道行高出一線,又有其他圣人的暗助,將如來從洪荒億萬生靈中抹去。
與如來相對的是天機道君,天機道君亦是非凡之人,得到伏羲的大部分傳承,以劫運入道,可謂當真非凡。
劫運之道,由天道演化,唯有天道可掌,行殺伐劫數,此道說來,就是圣人也忌憚三分,當然圣人境界是不怕準圣人境界的天機道君的。
天機道君心思百變,竟然也給他琢磨出一種證道法門——逆斬三尸。
斬尸之法,到了大羅金仙巔峰,以善念斬善尸,以惡念斬惡尸,再斬第三尸執念之尸,三尸盡斬之后,只留道我一心求道,別無雜念,不為外物所擾。
當然,所謂的斬善念,斬惡念,斬執念,并不是說斬了之后就沒有善惡執念了,只是一種說法,本尊肯定是還有感情的,只不過求道的道心非常穩固,不會輕易受到干擾。
天機道君所想到的方法便是先不斬善念,惡念,而是先斬道我。
這種方法在前期因為道我被斬出,悟道快速,頗有奇效,卻也因此產生嚴重的隱患。
換言之,天機道君將元神中對于求道最為堅定的部分斬去,化名天機,這也是最初他出場時號稱天機道君的原因。
斬了道我,本尊中善念,惡念,執念加重,反而會耽擱修道,當然如果道心堅固,以此磨練道心,倒也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可惜天機道君可沒有那么牛叉,沒有鯤鵬那般穩固的道心,敢以紅塵煉心,他靠著努力,總算在大劫中保存了性命,斬出善念之尸,可是接下來的修行卻弄得一團糟。
待要斬惡念之時,因為執念太重,一直不能功成,反而因此亂了道心,七情六欲,貪嗔癡恨屢屢襲來,將他折磨的慘不忍睹。
終于天機道君被圣人看出了玄機,的確天機道君證道希望幾乎為零,可是他這種異想天開的法子卻讓圣人夜不能寐,這個法子因為他自身條件不夠,不能功成,可是其他人呢?就算其他人也不行,萬一他想到一個適合他的法子呢?
圣人們一時達成了共識,對天機道君實施抹殺對策,決不能容許他想出其他的法子。
這件事最終交由純陽天帝呂洞賓動手,道行達到準圣人的呂洞賓想要對付天機道君仍有些難度,所以圣人得提前給天機道君添點堵,也為出手尋個借口。
正巧,天機道君因為執念深重,有些瘋瘋癲癲,圣人們只是稍微引導,天機道君便指責老子不配為人教教主之位,當讓與圣母女媧娘娘,免得遺禍人族。
老子直接揮出太極圖,讓呂洞賓拿著太極圖去取了天機道君性命。
有太極圖相助,女媧又‘不方便’出手,其他圣人觀望,天機道君的下場可想而知,很光棍的隕落了。
在見識方面,天機道君就遠遠不能與如來相比,如來同樣身隕,但是他已經看出這是圣人算計的結果,天機道君臨死之際仍自悔恨詆毀圣人,覺得是證道法門的偏差害了自己。
有了這兩位做前車之鑒,可想而知,洪荒中到底隕落了多少英才。
不說遠的,就單單剛剛被圣人打殺的孔宣,不論是道行,見識,連圣人都有些汗顏。
孔宣當然清楚是圣人在抹殺他,甚至明白有哪些圣人出手,不過他與如來又不同,如來有不甘,有憤怒,有嘲諷,他卻只有不能與鯤鵬說明白答案的遺憾。
很早以前,鯤鵬便告訴過孔宣,要活著便要不擇手段,要拼盡全力活著,哪怕要忍辱負重。
敵人是不分品級的,也就是說,并不是說你只是一個小小的天仙,你的對手便也局限在這個范圍內,敵人就是敵人,不論道行高低,都是敵人,只要是敵人,就有對你出手的理由,你必須早就做好這個準備,如果連這個準備都沒有,那只能說,你還不夠成熟,你還活在理想中。
圣人的抹殺絲毫不讓孔宣驚訝,自己的老師不同樣是經歷過這些的嗎?不同的是老師撐了過去,并且具有讓圣人為之忌憚的資本,而自己很明顯還不夠格。
鯤鵬很早便讓孔宣自立,自己求生,曾經孔宣疑惑過,甚至怨恨過,為什么其他圣人弟子可以打著圣人的名號肆意妄為,而我有不下于圣人的老師,卻只能靠著自己創出一片天?
后來他懂了,他明白了老師的苦心,所以他不再怨恨,因為怨恨沒有絲毫的意義,鯤鵬也不會因為這種怨恨出手相救。
孔宣最初也想以斬尸之法證道,但是后來他明白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既然是自己走,那就無所謂斬尸證道了,并不是他看不起斬尸之法,而是既然要自己走路,那干脆就走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
這并非狂妄無知,而是一種認識,一種對于修道,對于自身的一種高層次的認識,理解。
毀掉惡尸,毀掉本體,孔宣將他們熔煉體內,終于走出另一條路,之前億萬年的苦修全部體現在他修出的神性之上,多次的量劫洗禮,讓他的道行愈加精深。
空間法則,這是得到鯤鵬所賜天鵬精血之后,切切實實感應到的力量,為此孔宣欣喜若狂,但是也沒有忘記隱忍,小心謹慎的活著。
直到身隕的那一刻,孔宣仍舊思索著老師的問題,這已經說不清是為了求道或者其他的什么,或許是對老師的尊重,或許只是為了求取大道。
孔宣是英才,然而英才不是唯一的,隕落的飛鵬,金羽,也各自有自己的證道法門,只是他們道心的破綻被敵手抓住,身隕在求道的大道上,成為他人的踏腳石。
玉鼎同樣是不凡的,他已經不再局限于法力,道行,他悟的是法則,證得是劍心,他所遺留的,只剩下手中一把劍了,若是他死了,連一把劍都剩不下了。
地仙界彌漫著一股肅殺的氣氛,也許預示著將來的一場令人談之色變,連圣人也不愿談起的血祭。
(https://www.dzxsw.cc/book/150713/783515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