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自由萬歲
海盜對宋國此次的整體表現極滿意。
海盜頭子鐘相對來島上請求拜見客氣訊問對宋國還有什么不滿意之處的宋使說,鹽,以后不來賣了,鐵也不收了,鹽鐵利宋國可自由謀之。
宋使是個正三品的正經高官,又一把年紀了,為官做人極沉穩有城府,但驟然聽到這話也不禁驚愕狂喜到直接失態了。
宋國自災后商業一片蕭條而且無法復起興隆,
沒技術人才啊,也沒人會而教,徹底斷絕了技術傳承,如此哪來的制造商品?
也就是糧食、酒、布等等幾千年前就有的老項目,宋國最重視和依賴的商業稅收支柱也就完蛋了,朝廷財政日益困窘,再沒了糧食的富裕,連趙佶這樣的王八蛋皇帝都愁得哭了,知道這么下去熬不多久就會無錢養官養兵而滅.....至尊福享到頭了,如何能不急?
而鹽鐵之利向來是國家控制的獲利重點,海盜竟然大方地還給宋國了?
有了鹽鐵之利,宋國的財政就能有大錢注入了,尤其是經過了兩年,宋人在災后拼命買存的海盜鹽如今已經消耗差不多了,再想吃鹽就得買宋國自產的......錢就來了。當官的日子就好過了.....又有錢可貪了,不象過去太緊巴巴了,想貪想挪用都沒得貪挪.....
宋使對喜訊一時難以置信,懷疑是自己老邁而且太緊張了耳朵有問題出現了幻聽,不禁顫聲問了一遍,得到了鐘相明確地回應,證明了沒聽錯不是幻覺。
老家伙一激動就習慣的貪鄙心大起,脫口就要說出:那茶葉呢?茶葉是不是也不用交了?
但,他閃眼看到了鐘相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似乎就在等著他下意識露出貪鄙而提出茶葉也免了,就能有借口趁機大怒發威狠狠嘲諷和教訓他,或是正好翻臉賴掉堪稱卓越的貢糧表現,把鹽鐵之利又收回去了,讓他回到朝廷會被憤怒的皇帝和眾臣怨恨他壞了好事而瘋狂收拾他,老家伙頓時一驚,雖老卻反應不慢,硬是及時把沖出口的話又吞了回去。
轉眼,老家伙又機警看到鐘相身邊的侍衛已經把刀悄悄拉出了半截,無疑是等他一出口提出茶葉方面的無禮要求就會一刀劈來直接要了他的老命,
他嚇得把已經縮起來的脖子又拼命地縮,似乎恨不能把脖子縮到肚子里藏著。
他老實了,對鐘相越發恭謹,
鐘相在爽朗的大笑聲中卻不但沒真得牛逼自得心情好起來,反而是更憤恨了。
鐘相忘不了年僅兩歲的幼子在淮河上被大太監楊戩手下的心腹水軍軍官孔彥舟囂張之極隨意兇殘一腳踢下河淹死的那悲慘瘆人一幕,
怎么也忘不了的,
常常午夜夢回夢到幼子的無助太可憐,夢到小兒子的鬼魂在向他這個當爹的伸著小手凄慘地召喚和哭訴......以至于他總會猛然驚醒而起,滿腔要爆炸一樣的憤恨殺機,必須雨雪無阻地到院子里瘋狂練刀發泄和耗費盡精力才能漸漸恢復起理智。
他恨透了宋王朝這些虛偽王八蛋。
眼前這老東西以及朝中那些威福氣度無邊的君子朝臣,或許沒親手傷害過百姓也從沒親手殺過人,但這些狗東西卻是更狠毒恐怖的家伙,害的是整個國家民族及未來,荼毒的是天下眾生,罪孽更深重,更可恨更該千刀萬剮.....早晚有一天必須親手砍幾個才解恨。
至于兇手孔彥舟,早死了,
當年被趙岳撞上了特意沒殺卻整成了殘廢,沒用了,自然被老陰人楊戩無情拋棄了趕出了軍隊,淪落為乞丐,遭盡了被孔彥舟勇武強大得意兇狂時肆意禍害慘了的那些人的兇殘嘲弄報復,茍延殘喘活得比最慘最無助的乞丐還慘,在冬天凍死在一個無主的茅草房里,而當時孔彥舟的身邊就有很多干草和一些木頭可取暖,他卻殘疾生不了火干瞪眼.....
罪惡源頭太監楊戩也早死得墳頭草都樹一樣高了。
鐘相想為兒子報仇也沒了對象。
他的仇恨之火只會越發著得猛烈,盯的是整個腐敗該死的宋統治者。
他真的很想借機殺了眼前這個貪鄙無恥的老渾蛋解解恨,卻也不得不佩服這些偽君子高官確實有過人之處。就象趙岳說的,有大才,才能做大官當大惡。
鐘相狠踢了宋使一腳,把老東西踢得跌出去老遠,怒哼了一聲道:“回去告訴宋朝廷不要得寸進尺,該交的茶葉和金銀銅財寶繼續老老實實繳納,不要耍小聰明。滾吧。”
老家伙驚恐萬狀,拼命忍痛磕頭搗蒜連連稱是,連滾帶爬地出了屋子......
宋朝廷得報鹽鐵之利又有了的太意外大驚喜,頓時高興到全發了瘋一樣,連裝君王端莊的趙佶都騰得從龍椅子上蹦了起來,激動得不免手舞足蹈,無視了使臣的傷痛凄慘,讓使臣老家伙的一番偽裝為國爭取利益而受傷極痛苦太委屈的賣力表演全白費了。
海盜不來賣鹽了,也不來收鐵了,這不僅意味著宋王朝又有了這方面的大利可得,也意味著海盜更不愿意關注宋國了,已經不愿意來了,若非是還有茶葉等要一年兩收,島上的海盜也要靠宋糧就近供應,只怕就根本不會再來。
海盜的目光顯然幾乎完全轉向了別處有大利可圖的地方,對已經沒有什么吸引人的東西的宋國這不在乎了,不會再插手干涉宋國的事。宋國統治者也就自由了......
趙佶和眾臣們一想到緊懸在頭上的這把裁決刀沒了,自己不再會因觸怒海盜而隨時被抓去當海盜的悲慘奴隸了,就這也已經足夠讓他們能高興輕快到發瘋。
自由萬歲——
...........................
上貢海盜的糧食全力弄完了,接下來就是朝廷自己要收的。
皇帝和官員們身為統治者豈肯委屈自己吃陳糧不享受新糧。
不收新糧,只倉庫的那已不到一千萬石的陳糧儲備也不夠官員和權力相關的白吃者群體以及龐大軍隊的開銷。
不過,宋朝廷在此事上倒沒敢發瘋貪婪,很清醒知道宋人都特么是容易民變的壞蛋,害怕逼得天下民皆憤怒群起造反,就保持了理智,定了個民能容忍的合理納糧比例。
天下百姓交納了七成夏糧給海盜,再繳納一成三給官府就可以了。
這其中,一成是給朝廷的,三分是歸當地官府自用。
朝廷此次搞得很小心謹慎,由主管財政的三司事先根據交給海盜的糧食數量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還特意下調了些量,削去朝廷也隱約知道的各地多交的,作為七成的標準,除以后得出一成和三分的數,按這個計算出來的比較準確合理的量安排各地執行。
當然,沒給海盜貢糧的山西那些州府要繳納給朝廷的就是七加一的八成。
三司也仔細推算過了,
朝廷有了這筆夏收,加上陳糧儲備,夏秋季又有吃不完的時令瓜果蔬菜野菜和(牧)草,足以能保障朝廷官員等相關人以及高達七十萬的軍隊和二十多萬匹戰馬的恐怖開銷支撐到秋收。而地方官府有了三分糧就足以支撐到秋收......
如今的地方官府人員構成大為減少,沒有人浮于事的多余者,駐軍也極少,戰馬更極少,作為地方武裝力量補充的義兵的開銷卻是由義兵本村供應的,官府總體上所需耗費真不多,而且,裁州并府如今的各州府人口量比以前的州府是少了點,但管轄的地盤翻倍甚至翻幾倍的大了,耕地良田多了太多,相應的糧食總產量也大了,抽三分糧也不少了。
也有的州府駐軍多戰馬相對也多,要威懾本路民眾或保障某重要地區安穩,這樣的地方官府需求就大了,但這種地方通常也有常平倉儲備著些陳糧,不足部分可由中央調配。
總之,宋朝廷這次的工作做得不可謂不謹慎不認真細致周到,官員沒有習慣的那樣輕浮糊弄事不負責任。
從上貢海盜的情況看,各地官府還是很識大體重大局,地方官的素質覺悟還是很高的,對朝廷不忠的只是極少數分子,通常所說的那一小撮人.....而且已經全清理干凈了。
所以,朝廷相信,如此布置不會逼出大規模民變鬧出不可收拾的大災來。
宋朝廷總有謎一樣的自信,
實際是文人的不查實,喜一拍腦袋憑空來的輕浮輕狂自大。沒奈何,這是文人的天性,不喜辛勞繁瑣的務實,愛想像,飛流直下三千尺啊......好幻想著來,執政亦如此。
實際情況是,中央是中央,地方是地方。
中央與地方在權力利益上永遠是矛盾的,不是一致的。
中央的政策到了地方總會走樣,或多或少而已,最合理的變形說法是因地置宜。
這是不可避免的。
但,宋朝廷和地方官府卻有個共同點:謎一樣的自信。
地方官不但也有,甚至更自信。
當然是覺得自己比高高在上的朝廷更了解當地世情。我才是知情者.......
實際是,小官往往比大官更貪婪,因為權力小能撈的少,而且更膽大不顧大局。
大局,那是大人物的事。本官只是卑微不足道的地方小人物,不必大人物那樣想那么多那么大那么遠那么負責任的......只要弄(撈)好眼前的事就好。
所以,很自然的,朝廷的夏稅政策在地方就變樣了。
中央規定,三分歸地方。
三分?
開玩笑!三分夠屁用。
老夫十幾甚至幾十年寒窗苦讀吃了那么多苦,又受盡下賤屈辱找關系求人,花盡了錢削尖了腦袋才鉆營跑來了這個地方官,朝廷卻不讓本官回本撈到好處?這怎么可以!
沒好處,我當這個官干什么?為君王為朝廷為泥腿子小老百姓服務?切!
朝廷敢在收了七成的基礎上再收一成三,地方官就敢再加上五分。
再加這五分,地方官同樣半點不覺得過分。
上貢海盜的糧食只是玉米豆子大小米高粱等糧食(沒有大小麥子。宋遼如今都沒麥子。金國那太冷,本就不種麥子)
宋民的地瓜、土豆不用繳納,
而這兩種作物都是產量驚人的,而且好種養,今年又風調雨順的,百姓不用憂慮和勞累應對干旱或澇災,種上了就不必操心,因省事和百姓已經沒陳糧儲備了怕遇上意外天災糧食欠收會挨餓,種得也多,和玉米豆子一樣兩季都種,夏收的地瓜土豆不少,再加上東瓜西瓜南瓜冬瓜黃瓜絞瓜......各種高產瓜以及豐富多樣的充足蔬菜,
地方官十分肯定地認為百姓不會餓得急眼造反。
地方官們有了這多收的五分裝自家腰包里,盡管對只這么點“夜草”收獲心里極不滿足,但腰包總是鼓了點,不至于癟得難受到吃不好睡不著覺感覺今年上半年這官白當了。
或許,地方主要官員們沒算計錯,擅自加這五分確實還在百姓的容忍范圍之內。
當地的執法宦官團也不會制裁阻撓或向朝廷舉報地方官這么違抗君王和朝廷政策的干.....他們也是官老爺,盤踞地方也要吃當地,也想貪,而且往往比地方文武正常人更貪鄙更膽大瘋狂......閹人么,就這么點吃喝貪的嗜好了,沒權沒機會則罷,一有了就會暴發......
朝廷和皇帝在輕松歡快享受著沒了海盜無形壓力約束后的權力自由。
地方官同樣在迫不及待地享受......
于是,一成八的稅收就這么定了。
海盜要的并不包括夏種用的種子糧。
如此,百姓手中的三成還能剩下一成二的糧只管吃。因為夏種已經完成了,不用留種子。就等著收秋糧就得。百姓湊合著能支撐到秋收。
但是,國家除了朝廷和地方官以外,還有一群不可忽視的官——地方的吏與衙役。
事情壞就壞在這群“官”身上。
這些不是官的吏與衙役(官府臨時工)對百姓而言也是官老爺,而且往往比坐朝坐衙的正經官老爺對百姓更有權,更強勢霸道,更威風.....更貪婪膽大。
上面的老爺們當貪官要鼓起腰包,決不肯放過這一季收入,這些吏和衙役也要吃得更好更飽,也要撈得盡可能把更沒油水的干癟口袋盡量填滿,而且有直接辦事的便利和機會,自然得自覺當好污吏角色,要不然豈不是白背了個貪官污吏的注腳?
這些整天直接和民眾打交道的“官”,對百姓而言是禍害更大,更可怕可恨的。
上面的官老爺自由耍權地貪。吏與衙役們一笑:我是干事的,下面的事老子說了算。
上官敢加五分,吏與衙役們就敢再加......一成。
人多啊,弄少了不夠分的,而且可以不負責任地搞.....不是官,沒官可丟,不用顧慮。大不了是被辭退了,但任誰來當地方官也缺不得他們這些強大的地頭蛇相助,還能回職。
權力自由真好。
自由萬歲!
(https://www.dzxsw.cc/book/15/39668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