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節難道是水土不服
山東青州是東京東路帥司所在地,名義上有監管統調所轄各州府兵馬之權。這個路級(相當于省級)權力實際上鳥用沒有。
因為大宋的路級官府對各州府沒有行政管轄權,能管的就是本府下面的縣,也就是說沒有省政府這一機構。
而一些大府的長官級別不在路級駐地長官之下,比如濟南府的知府,官就不小于青州知府。
雙方職位和實際權力相當,又無行政統屬關系,知府對知府,誰會聽誰的?
有管轄權的軍隊方面。
路級帥司駐地并沒有與軍隊統轄權相匹配的機構,也就是說省駐地這沒有總管全省軍隊的省級司令部這一完整系統的管理與指揮機構。
各州府軍隊實際上是獨立的,聽命于本州府軍隊長官,軍隊長官只聽本地知州知府領導。
象霹靂火秦明這樣的省級駐地的軍隊司令,能管的就是本地的軍隊,到了比如說路(省)轄區的登州,就是個客人,想指揮調動登州的軍隊,人家鳥都不鳥他。
而且各州府軍隊,無旨不得擅自到別的州府行動。
比如說,青州和淄州交界。淄州的一伙強盜在官軍追剿下逃到青州境內,淄州軍若追過去定能一舉殲滅,現實卻只能停在邊境,對境外幾百米處囂張挑釁他們的強盜余孽干瞪眼。
對軍隊的所謂監管統調權,只是帥司駐地的知府一人名義上具有,能管的實際只是本府。
真到需要帥司統一調度軍隊打仗的時候,朝廷才會下旨恩準帥司駐地的知府調兵實權。至于統領該路全軍的將官,卻是由朝廷統一任命,并不是帥司地的將領自動權力升級。
大宋朝廷搞這些名堂,就是不讓各路形成統一勢力,本質就是怕造反。
在通訊靠馬奔人喊的時代,軍隊這種設置,應對重大突發事變的能力可想而知。
就象趙岳領導強盜軍橫行山東那次,各州府單憑自己的兵力根本無濟于事,只能求助朝廷。
等地方把消息好不容易報到朝廷,朝廷再開會討論研究勾心斗角扯皮一番,再下圣旨給帥司統一調兵權,黃花菜早謝了,強盜經過的各州府早被破壞得一干二凈。
類似這種情況,下旨給權統一調兵?
帥司地知府也死了。你找誰就地當最高指揮?
現派?
那不到萬不得已,指定不會派在軍隊有威望的真正武官輕裝減從快馬及時去統一指揮。
朝廷信不過,不放心。
兵權到威望卓著的武將手里,要是他勾結反賊鬧兵變造反,可怎么得了。
必定派文官去統一管理。
大頭巾們沒事時,放嘴炮一個頂一萬個,真到了危急時刻上場,既無勇武又怕死,還要擺派頭,前呼后擁上路,大隊拖拖拉拉,光趕路就得多少時間?
就算及時趕到了,各地軍隊都被各個擊破毀滅了,你有什么兵可調?
大宋朝廷也清楚這個弊端,尤其是在鬧強盜軍受到深刻教訓后,但卻絕不會改的。
一切如故。
并不是人人都有革新除敝的心。人習慣安于習慣,哪怕明知不好,也會繼續習慣下去。
之前,大宋的范仲淹、王安石倡導的兩次革新都失敗得極慘,除了措施不力,觸動了統治階級利益,遭到抵制反撲,人們因循守舊,安于現狀是個極重要阻力。
趙佶這種只知享受的花鳥皇帝,更不會有那個心、勇氣和毅力去搞什么革新。
但積弊總要解決。問題總要暴發。這時就到了王朝覆滅的時候。
只有王朝更替才能給一次較大的改變和釋放。
這種情況下,青州幕容彥德知府苦/逼了。
宰相老蔡京和他女婿大名府梁中書恨透了晁蓋,不能越境追剿,就促成鬧強盜軍,皇帝下旨讓幕容知府有統一調兵權,可集中東京東路的兵力一舉殲滅二龍山逆賊。
可,東京東路各州府官員大多被殺,軍隊潰散甚至造反落草,武庫糧庫一空,幕容彥德總算有了統一調兵的圣旨,卻沒有地方勢力實際支持,仍是個空。
晁蓋一伙在二龍山不但繼續逍遙法外,而且從鬧強盜軍一下發達壯大起來,越發難對付。
等各州府補充了官員、錢糧、武器裝備,配好了軍隊,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強盜軍離開了宋境。大宋沒了這股重大威脅,統一調兵的旨意自然也收回。
老蔡和女婿的如意算盤只能眼睜睜落空。
他們再有權,也無法對抗王朝的陳舊體制和習慣形成的強大慣性。
幕容彥德只能苦著臉,繼續靠本府兵力對抗境內越發囂張的三大寇,好在皇帝看在幕容貴妃的面子上照顧他這個舅子,恩準兵馬增多了,有了自保之力,不至于被三大寇虐死。
呂師囊也清楚大宋用兵的這個弊端,又販馬多次經過青州,很清楚青州軍如今有兩萬多兵力,境內還有三大寇,按理說,這是片危險地帶。但在他眼里卻是比滄州濱州安全方便多了的地區。
沒有圣旨,別處的官兵不能進入青州。
青州有官匪兩方強大勢力對陣,形成相互威脅牽制的緊張局面。雙方誰也不敢放松對大本營的防御。這就逼得官兵雖眾,卻不敢大舉分兵散在境內各處堵截馬販子。
小股步軍就算零星設卡,又豈能攔住他們這樣的大隊騎兵?
青州三大寇同理如此。
這就叫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呂師囊和江南九神帶部下打起十二分精神,安全通過了滄濱二州,卻是吃不好,睡不好,等到的青州境,已經熬得疲憊不堪。呂師囊認為青州相對安全,就下令放松休息一下。
果然安全無事。青州官匪勢力都沒來堵截攻擊搶掠。
摩教眾777人得到休整,緩解了疲勞緊張,又帶馬隊繼續南下。期間要特意避開官府和三大寇山寨的附近地區。避免和這兩股勢力遭遇。
這時節已是春末,大地碧綠,中原到處一派生機盎然,天氣也熱了。中午日頭曬人。
這天傍中午,他們腹中饑渴,馬匹也需要補充飲食,就尋到一處僻靜山野吃喝休息一番。
附近一處山林中。
桃花山大當家的祝萬年和侄子祝彪冷冷盯著這伙江南口音的馬販子,看著悠然啃食青草的大群戰馬則眼睛發熱發紅,嘴角流露著無盡貪婪和猙獰。
自從二龍山搞到第一批戰馬,青峰山和桃花山二寨也知道了遼國難民潮的消息。
戰馬,造反組織更需要它加強武力,不說能更有力地對抗官兵,就是逃跑也方便啊,豈會不想得到。
這二寨的眼睛也紅了,也想北上去趁火打劫。現實是他們二寨都沒那個可能。
青峰寨燕順、王英、韓伯龍綽號三虎,本事和部下實力卻是青州三大寇中最弱的。
若是派精干隊伍去遼國,哪怕只派一個頭領帶隊,那本就弱的實力也下降不少。先不說對付兵力強大的官兵,就是對付一心想吞并他們的桃花山也更加無力。
可別馬弄回來了,財也發了,山寨卻不存在了,一切辛勞只便宜了桃花山祝氏。
三虎只能按下北上的心思,守著山寨,繼續蒙頭混快活日子。
桃花山這邊。
五寨主王登榜背叛山寨,毅然決然帶隊投奔了二龍山,在高傲的祝氏心口狠狠捅了一刀。
山寨兵力未減弱多少,但少了個重要頭領,上層武力支撐力下降,滿山的士氣也下挫很大。尤其是聽聞二龍山越發強盛,兵強馬壯,山寨牢不可破,待遇又好,引得桃花山人心浮動。
祝成年極有頭腦,又分析官府練好重兵,一旦開始圍剿三山,必會避最難啃的二龍山,先收拾青峰寨和桃花寨,然后再挾大勝之威,以全部兵力安心圍剿二龍山。困也困死二龍山。
而在青峰寨和桃花寨之間選擇,官兵極可能優先重點打擊收拾較強的桃花山。
滅了桃花山,只怕青峰寨那本事不濟的三虎嚇也嚇跑了,這一寨不攻自破。
在這種被動危險局面下,祝成年哪敢抽頭領帶精干力量北上。
另外,他也覺得遼國不是懦弱無能的大宋,那是殺人如麻的兇野騎兵縱橫馳騁的世界,再亂也是極強大兇險的地方。對其一無所知的人冒然前去渾水摸魚,未必能討了便宜。
祝家現在只剩下四根苗,后代一個男孩子嗣目前也沒有,實在損失不起。山寨能打的頭領卻只有祝家人,本來能利用一下的王登榜卻在這時候跑了。北上弄馬的心只能死了。
不能自己去販馬,那只能打劫經過青州的馬販子。
青峰寨和桃花寨派人到各處要道盯著,到是成功劫過幾次,卻只是收拾些小馬販子,得的馬太少。二龍山販來的馬,數量令人越發眼饞,可惜二寨不敢劫。
晁蓋可不是好惹的。
那是有恩必還,有仇也必報的主。
豪氣、膽量和武藝同樣驚人,誰也不怕,沒什么他不敢做的,而且說做就做。
聽說二龍山有條宗旨,極講究仇不隔夜,能報的立即報,決不讓仇人多活一刻多痛快一點。這條宗旨下,滿山殺氣濃郁,隨時準備兇猛報復敢招惹者。
二龍山的勢力,無論是頭領還是嘍羅都是青峰寨和桃花寨二寨加一起也無法抗衡的。
為點馬招惹了二龍山,樹了死敵,那后果只比遭遇官兵更可怕,更不堪設想。
弱小只能低頭。
這沒什么好說的。也不丟人。
祝成年再有心機,再雄心勃勃,也只能對越發強勢的二龍山退避三舍,把目光掃向其它目標。
都說皇天不負苦心人。
終于,他等到了不是二龍山的大隊馬群到來。
要劫的是江南人。這沒什么可顧慮的。
祝萬年不知道江南有個強大的潛在造反勢力摩尼教。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懼。
江南的勢力再強大,也沒本事威脅到青州。
他們若敢強行伸手撈過界,只怕沒輪到桃花山動手,北方官府感到威脅,就先出手收拾這股外來惡勢力。江南幫離開自己的勢力范圍,猶如虎落平陽,龍困淺灘,縱然強大,在陌生無根的北方必然只能折戟飲恨。
呂師囊這伙不知自己入了青州境后就早已被盯上了,眼下已經坐在埋伏圈中瞎樂觀地放松。
在外面放哨的幾個摩教成員突然被人摸近宰掉,死得無聲無息。
一陣密集的亂箭打破了摩教成員的悠然輕松,當場死傷數十人。
呂師囊大吃一驚,卻雖驚不亂,反應迅速,立即招呼部下上馬邊撤邊迎戰。
他到了馬上打眼一掃,見四面八方山野中奔出眾多穿百姓衣衫的武裝兇漢,怕不有三四千人圍上來,立馬認識到這些人不是本地民團鄉兵,而必定是青州三大寇的人。
在清州邊關,他們的武器全部被邊軍收走,為了自保,這一路南下,從清州起就沿途收集自衛武器。
滄北,軍隊對地方管理異常嚴格,嚴控民間武器制造與交易。
這里民團鄉兵很多,組織健全,并接受軍隊的正規訓練,擁有武器,但都有編號和管理把控制度,別處民間半允許使用的樸刀也很難搞到。
滄州百姓覺悟高,絕大多數自覺不會向外人出售自己的武器,免得賣刀反成刀下鬼。
呂師囊他們只能裝備方便搞到的棍棒,在濱州境才搞到些樸刀和槍。
眼下遭遇山賊打劫,他們起碼不是赤手空拳。
倉促接戰,馬跑不起來,雙方轉眼殺到一處。
擎天神沈剛、遁甲神應明、六丁神徐統、巨靈神沈庠見山賊為首二人一個舞戟,一個舞槍異常驍勇囂張,以步對騎也連殺了數人搶了戰馬騎上越發囂張,不禁勃然大怒,這些日子以后集聚在胸中說不清道不明無處發泄的怒火一下全沖到頂門,殺心熾烈,怒吼著一齊策馬堵過去,揮舞樸刀長槍瘋狂阻擊二賊首。
祝萬年和祝彪被江南四將圍在核心猛攻,武藝高強也難迅速脫身。
霹靂神張近仁、吊客神范疇、喪門神萬里、太白神趙毅、太歲神高可立五將率領教眾兇狠抵抗眾賊圍攻。
桃花山的頭目哪是在遼國歷練出來的這五神的對手,搶到馬騎了囂張沖上去,卻紛紛被殺。
其他教眾本就是教中骨干兵力,在遼國練出了真戰斗力,更染上了滿身殺氣,又是洗腦分子,對付漢人同胞個個悍不畏死,又是騎兵,策開馬對付步兵,沖擊力強大。
呂師囊總領全局,見部下對付山賊不吃虧,心稍放下,轉眼卻見二賊首難治,以四神之兇猛居然合力也不能迅速殺掉,立即策馬親自過去助戰。
祝家叔侄就算是猛虎也抵不住瘋狂群狼,更何況對手都是狼王級的,再加個武藝高強又有頭腦的呂師囊,他們頓時吃不住勁了,眼見再不退就有性命之危,只得突圍敗走。
桃花山賊雖人多勢眾,卻困不住七百多精銳騎兵,被殺得死傷慘重,頭目折損更重,一看大王跑了,頓時一哄而散。
破解了此劫,呂師囊一清點人手和馬匹,不禁既慶幸又惱怒。
親信部將——江南九神都安然無事。
但教眾損失了二百多人。馬匹一下少了近六百匹。死去的教眾負責分帶的銀兩也被搶掠一空。
呂師囊不禁捏拳頭暗暗感嘆:第一次在北方大規模行事,卻屢遇挫折,災難不斷,莫非是水土不服?(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15/30510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