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逼嫁
許郎中閉緊了嘴巴一句話不敢說,伸手按在六娘細膩雪白的腕子上。然而他的手指剛剛按上去,躺著的六娘似乎有所察覺,身子不安地動了動,嘴里嗚嗚咽咽地呻吟道:“母親,母親……我害怕……”
許郎中忙起身去看,六娘卻又閉著眼睛扭過頭去了,眉頭緊緊地皺著。
許郎中嘆一口氣,坐下來接著按脈。中途換了一次手,再按片刻,心里有了結論。
春分看他診斷完了,道:“請大夫出來和我們夫人說吧。”
許郎中點點頭,和許氏一同出來。許氏捏著帕子傷心道:“這里頭躺著的是我另一個女兒,你先前沒見過的。她自小身體就不好,這回來我房中用早飯,多說了幾句話,竟就暈厥過去了。您看這能不能治?”
六娘不能就這么死了。但是,若是六娘的身體真的差到一定程度……也是好事了。
許氏在心里無聲地盤算。
許郎中站著道:“您這位女兒的確身體虛弱,有體寒的毛病。我瞧著像是從前挨了凍,沒有及時醫治,落下了病根。”
“唉,您慧眼如炬!”許氏連忙道:“那她這回暈過去,您看……”
“我瞧著像舊病發作。”許郎中結合方才六娘的神情,結合診斷的脈象,斟酌著道:“小姐體寒不是一日兩日了。今日小姐的情緒波動極大,心神受到了沖擊,身體卻太過虛弱無法承受,這便暈厥過去了。我如實和夫人稟告,這位小姐的身子病根不除,日后早晚會釀成大禍。”
許郎中一番話將許氏一顆心都落回去了。她可不管六娘的身子以后怎么樣,只要今日的暈厥不致命,就足夠好了。
她面上立刻輕松起來,對許郎中道謝,命霜降拿出銀子來給他。
許郎中收了,道:“這病是需要大補的,我開一個方子您照著抓藥,其實不會很難治。”說著從藥箱里頭翻出一本泛黃的冊子,從里頭扯出一頁早就寫好了的紙,再拿著筆加了兩味藥進去,還道:“不如等一會兒,我吩咐我兩個徒弟將藥材送過來,也可以。”
許郎中長年為達官顯貴問診,服務質量上一直做得很好。
只是許氏并不在意,她只命令霜降裝模作樣地把方子收起來,笑道:“這上頭的藥草我們家里都有,等著吃完了再去抓也不遲。”說著命甘嬤嬤親自送許郎中出門。
許郎中遂不好再說什么了。出了周府的大門他回頭看了一眼,想起炕上那位小姐虛弱的臉色和世子夫人前后神態的詭異變化,身為醫者的良心讓他再次忍不住嘆氣。
侯府深似海……這話不假。
**
六娘就這么躺在許氏屋里的炕上,從大清早躺到了晌午。
她自然不是真暈過去了。好在她先前的體寒毛病是真的,這種病因為身體虛弱,受情緒影響一口氣上不來厥過去,也是常見的。所以她才敢出此下策。
等郎中走了,她不敢起來,一動不動地又裝了好幾個時辰。到了要吃午飯的時候,她才裝作幽幽轉醒的樣子,睜開眼迷茫地看著床前的丫鬟們。
丫鬟們自然驚喜地去請許氏。許氏過來,伸手就握住了六娘的手,喚道:“我的兒!你可把你母親嚇死了!”
六娘咳了兩聲,懵懂道:“我這是怎么了……”又好似想起了什么,翻身堅持著爬起來,驚慌道:“我……我沒有幫著四姐姐……”
“別說了,你好好躺著吧。”許氏寬和道:“你四姐姐的事情,我相信與你是沒有關系的。”
六娘臉上這才有了一點血色。
心里卻暗暗發愁,裝病這種低劣的手段是不能多用的,這一關是闖過去了,日后再不能這樣了。而且,自己這病拖不得,等翻過了年,她必須要想辦法抓藥除病根。再拖個一年半載她怕是真的要一輩子當藥罐子。
母女兩個拉著手說了些貼心的話,許氏叫廚房做了些清粥小菜,讓丫鬟伺候著六娘在炕上吃了。
六娘本想躺一會子就回采薇院去,然而許氏不放心,硬是按著她在炕上留了一晚上。因此直到第二天,六娘才坐著轎子,被抬回了采薇院。
采薇院里頭還堆著許氏送過來的藥材和七娘、十二娘她們送來的補品。
六娘抓了抓自己的頭發,垂頭喪氣地栽倒在床上。
**
這一場病來的是時候。離過年不遠了,許氏干脆下令讓六娘留在家里養病,等翻過了年再去西府求學。
六娘自然不想去西府,趁著養病,還不需要和其余的姐妹一起幫助許氏準備年禮,日子倒是好過了。只是這周府今年這個年關也不可能相安無事。
大年初三走親戚,周府這邊照例門庭若市。周府街斜對面的平陽侯府薛夫人登門拜訪,因著平時就是鄰居,這會兒和許氏更是相談甚歡。等著其余賓客都散了,許氏將薛夫人請進了堂屋用膳,傍晚時分薛夫人便悄聲塞給了許氏一封裝裱地十分精美的信封。
許氏收了,回頭拆開,里頭是一個男人的生辰八字。她看了兩眼,吩咐甘嬤嬤道:“這個東西還是要給老太太過目的,你親自拿著去松齡院吧。”
甘嬤嬤笑道:“先前薛夫人上門做媒的時候,老太太就應允了的,該是沒有什么問題。再說了,只是去做妾,生辰上頭難道還要挑剔?”
許氏便也笑了。
又等了幾日,整個年關和六娘一樣稱病不出門的四娘突然有了消息,說是能起床了。許氏先派了十多個媳婦丫鬟過去照顧她,隨后悄聲請了京郊莊子上的柳嬤嬤、趙嬤嬤兩位。柳嬤嬤和趙嬤嬤都年過七十,年輕時在府中做管事,年老時兒女雙全,兒女也都做了管事,在莊子上頤養天年。因為她們一生福祿,只要寧國府、成國府有喜事,她們就被請回來做十全嬤嬤。十二年前元娘嫁珉王府的時候還是她們給梳的頭。
只是這一回這兩位老嬤嬤就不能吹吹打打風風光光地進府了。許氏從角門把她們兩個抬過來,直接抬到了四娘的院子里頭。兩個嬤嬤換上了應景的吉服進去伺候要出嫁的小姐。剛進去看見了小姐,竟下了一跳。只見小姐大睜著眼睛躺在炕上,喉嚨里不斷發出喑啞艱難的呼吸聲。
原來那四娘剛趁人不備撕了衣裳,都吊在房梁上了,好在發現地早救過來了。
兩個嬤嬤在府中這么些年,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見此情景也沒有多余的話。兩人麻利地伺候小姐換上粉色的喜服,梳一個婦人頭,插上六支赤金的孔雀簪子。期間四娘還拼了命地扯身上的衣裳,沙啞地喊著“我絕不穿這個顏色”,外頭的甘嬤嬤聽見了,進來毫不客氣地讓人拿布條塞住了她的嘴。
四娘雖然掙扎地厲害,周圍丫鬟婆子卻人多勢眾,不一會兒收拾地妥妥帖帖。外頭許氏親眼看過了,笑著拉一拉四娘的手,道:“好孩子,你這是去享福了。你想想,你的夫君可是幽州節度使陳大人。陳大人那樣的封疆大吏和我們家不同,手中握著兵馬,權勢滔天。你嫁過去,實則和宮中的皇妃差不多的。”
說著親手給四娘蓋上了頭蓋。
四娘手上捆著、嘴里堵著,什么也說不出來,只有眼睛里不住地流淚。許氏又笑:“別哭了,日后有你的好日子。”揮手讓人塞進了轎子里。
四娘悄無聲地嫁出去了。因著是做妾,雖然是個貴妾,但那節度使家里又不是王府,沒有什么三品的側妃,故而從下聘到迎親也就個把月的功夫。有的不講究的人家,當天看上了當天抬一頂小轎進來也是有的。
國公府嫁女兒做妾更不是光彩的事兒,許氏趁著夜里就把四娘送出去了,連一桌酒席都沒有置辦。
國公夫人瞧不上許氏攀附權貴的行徑,然而她對四娘這個沒有教養、橫行府中的庶女的印象相當差,當真是一點都不想管。
等六娘幾個姐妹們知道了四娘出嫁的消息,已經是三日之后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三房眾人都一大早地湊在松齡院里吃元宵,許氏輕描淡寫地同兒女妯娌們說起了這件事。
“……也算是她的造化。陳大人是武將世家,這些年又做了一品的節度使,若是尋常我們哪里高攀得起?陳家我也打聽好了,家里那位正房太太的歲數比陳大人還大,早多少年吃齋念佛去了,不管家事。咱們四姐兒過去,爭口氣生個兒子,差不多就能做了后宅的主母。”
“我原本是想著她能攀上珉王府那樣的好親事,剛準備答應了珉王府那邊,這一頭陳大人竟求了平陽侯府過來提親。我想這四丫頭還真有些福氣,這么多權貴的府邸都相中了她……想來想去,我想著她性子太直,脾氣還不小,去了王府那樣的皇家貴胄怕是要吃苦的。最后我就給她挑了陳家……”
許氏說著這些話,眉頭都不動一下子,臉上也并沒有因為趨炎附勢墮了讀書人的氣節而感到絲毫羞愧。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
(https://www.dzxsw.cc/book/149370/795031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