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飛沙起,胡天漠漠昏黑,五百人迎親隊馬蹄聲切切,玄衣漫卷,割裂了寒涼的塞外月光。
高長恭只以為自己奉高演之命前往突厥為長廣王求娶突厥公主這事已經夠荒唐了,然而駐扎時自營中揪出宋熹微時,他還是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那雙鳳眸一挑,宋熹微便知道自己是惹了禍叫他生氣了,吐了吐舌頭,“長恭莫小氣,我可是聽說,那位突厥公主是位大美人兒呢,這等機會,可不能平白叫你得了去。”
那雙墨黝的鳳眸瞧不出喜怒,他勾了勾唇道:“是么,可你不是說你是個斷袖么?斷到還曾抱過本王?”
說到“抱過本王”四字,于景行等好事者都停止了烤炙,在明暖的火光邊遙遙望來,那數(shù)十雙眼睛都閃著曖昧不明的光。
宋熹微一咬牙,玉手覆住了他的如三月春桃的薄唇,“不許亂說!”
他微漾起斑駁的笑意,清淺地瞟了她一眼,隨即擰過頭去,一絲黯然銷魂如逝。
宋熹微知道,他還在眷戀著過去,眷戀著那個曾經傷過他的自己,可是,她真的自私又膽小,不敢輕易觸碰命里不可觸碰的雷區(qū),害怕粉身碎骨、不得善終。她沉吟著咬唇,終是忍不住說了聲:“郡王,你是人中龍鳳,天下好女子多得是,實在不該為了一個沒心沒肺……”頓了頓,覺得這般說自己其實不大妥當,換了說法,“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郡王這般龍章鳳姿的人物,何患無妻?”
“我傷我的情罷了。”他淡淡一聲,宋熹微沒聽懂,高長恭瞥了她一眼,眉目間蘸著近若桃花的妖色與霧雨纏綿的朦朧,“我沒想過要娶別的女子為妻,所以,你不必拿這些話來安慰我。”
他起身拂袖,掠過席地而坐的宋熹微,徑自往帳篷邊去了。
黯然的垂了眸,隱約聽得于景行的竊笑,“我賭十兩,這兩人有貓膩!”
尉相愿沉吟片刻,也道:“長恭剛走出舊傷,轉眼便攤上了斷袖,真是……”后面的宋熹微卻沒聽到,大約便是“命苦”二字,她暗恨地給那群人一記凌厲的眼刀,直到他們訕訕閉嘴。
沒過幾日,高長恭領著隊到了突厥大營。
突厥王阿史那燕都疏闊不羈,備好了奶酒,便將這百人迎親隊好生安置了一番。
宋熹微正納悶著為何突然不打仗改要和親了?雖說有蠕蠕公主之例在前,但此番止戈為善卻著實是令人費解。而且阿史那燕都的態(tài)度也十分客氣和順,絲毫不像是要為難他們的模樣。
私下里問過高長恭,他卻搖了搖頭,只是說道:“這個突厥王看似豪曠粗略,其實卻是個心細的人物,他早已看破周、齊兩國的和睦并不久長,因而現(xiàn)在是要拉一個打一個。”
她似懂非懂。然而當看見宇文邕及其率領而來的迎親隊伍,她突然一下子都明白了。
但是突厥王阿史那燕都,用了更隆重的禮節(jié)來接待了周主宇文邕,雖然宇文邕名聲更厚,但其心疏近,亦可見一斑。
宇文邕與高長恭二人素來不睦,這廂競爭起來,倒讓一眾突厥人看得樂不可支。
阿史那燕都在王帳里設宴款待兩國求親使者,令仆從奉上了突厥最新鮮醇美的烈酒,最可口的炙肉。
推杯換盞間,突厥王哈哈一笑,突然道:“喝了這許久,卻沒見過小女吧?”
宋熹微和于景行恭謹?shù)亓⒃诟唛L恭身后,見他神色懨懨,抿了幾口奶酒便不再有其他動作,宋熹微輕咳了一聲,他一恍然,鳳眸里盈盈光轉,卻是勾起了唇瓣。
阿史那燕都與高長恭素來是戰(zhàn)場相見,而且這位身負美名的大氣郡王從來都是戴著鬼面具不肯以真面容現(xiàn)世的,現(xiàn)在,他卻在這銀質面具下看到了兩瓣薄如蟬翼又嫣如花苞的唇,微漾起驚心動魄的美。他心下一驚:幸虧這人未摘下面具,否則扶笛必然鐘情了他去。
宇文邕的目光沒在宋熹微臉上流連,這倒是對的,因為她也戴了面具面目全非。宋熹微偶然地一望,卻見少年天子捧著玄尊一笑,道:“突厥可汗,既然如此說,那便請公主出來吧。”
阿史那燕都也還了一杯酒,大笑道:“當然。”說罷,他偏過頭去對身后喚道:“去叫公主出來!”
眾人都停了飲酒歡饗,不一會兒,只聽見銀鈴兒顫動相擊,一嫩黃色對襟短襦的少女幾步躍了進來,她腳步輕盈,笑語盈盈,眉眼淡含□□,宛如茫茫大漠里一朵嬌艷熱烈的梅。
只是,當這個少女出現(xiàn)時,所有人都直了眼睛。
宇文邕手底的玄尊“啪——”地一聲落到了桌上,他愣愣地望著眼前的少女,竟是作聲不得。
高長恭的眸底也是一片暗涌的泛濫,他蹙了眉,有些困惑。
而在這所有人之中,最驚異最不敢相信的卻是宋熹微。
這像什么?這像你在沒有任何平面鏡的情況下卻照了鏡子!她呆呆地看著這個形容音貌與自己一般無二的少女,竟是一口氣噎在了喉頭,聲都發(fā)不出來。
少女吟吟淺笑,她幾步躍到阿史那燕都身側,開懷地往可汗懷里一倚,再自然不過地眸光一掃,笑道:“諸位遠道而來,請恕小女子現(xiàn)在才現(xiàn)身迎候,招待不周之處,請各位容諒。”
她不是阿璃。一瞬之間,宇文邕和高長恭心底里掠過的是這樣的念頭。
中間危坐的阿史那燕都突然親切地將愛女往懷中一摟,他黝黑粗獷的臉上露出一抹傲視群雄的笑來,“我這個女兒,可是個掌上明珠,你們若要娶她,可得拿出誠意來。”
位于右座的宇文邕垂了眸子,他暗暗想到:突厥公主與阿璃生得一般無二,這其中,必是有什么斬不斷的深切的關聯(lián),左右不過是迎回一個女子罷了,我今日得了這位公主以穩(wěn)定時局,來日再將阿璃找回來,得此雙姝,亦是一樁美談。
思及此,他輕輕拂袖,淺笑道:“可汗說的是,公主生得花容月貌,朕心中十分仰慕,必然要拿些本事出來叫公主瞧瞧。”
而另一邊,高長恭的身后,宋熹微已經暗暗咬緊了牙。她不信宇文邕不知道那個女人不是她,可是縱便是知道,他依舊是如此選擇了。
她不是不難過的,雖然早就知道他心中,帝業(yè)永遠比自己重要,少年便是曾攜手縱歌,終究只余了一段傷情的無法回首的過往。
她低下螓首,卻見身前的高長恭握著手里的玄尊,一言不發(fā),甚至的,他都不曾看過那突厥公主一眼。
那個女子的五官與宋熹微并無二致,然而濃妝艷抹,卻是更多了幾分撩人的隱隱媚色。高長恭對著如此絕色,卻能夠無動于衷。她心尖微暖,旋即扯出一個溫婉的笑來。
而宇文邕這么一表態(tài),突厥王便更樂了,他一揮手,然后對著懷里的愛女問道:“扶笛你想看什么?”
阿史那扶笛聞言,櫻唇微勾,她自阿史那燕都的懷中徐徐起身,頭上的玳瑁珠光瑩然,她穩(wěn)步走下來,對著宇文邕道:“扶笛不才,對中原的音律一道十分感興趣,不知皇上可有雅興為扶笛撫上一曲?”
“這有何難?”宇文邕昭朗一笑,朝身后使臣喚道,“拿朕的瑤琴來!”
七弦琴被奉上,他含笑凝睇,望著阿史那扶笛,一派深情繾綣的模樣,旋即,他十指一劃,清泠又古拙的琴音漫散開來,抑揚頓挫,起起伏伏,一勾一挑井然有秩,更隱著一道強勢的霸者王風。
阿史那扶笛綻著笑靨一派如癡如醉的模樣,另一側的高長恭,卻凝眸不語,他垂著頭,銀質面具底下晦暗莫名,全然瞧不出一絲一毫的心緒。
可是宋熹微卻曉得,他這是在心痛,縱然那個女子不是鄭璃,可是她卻與鄭璃生著一張臉,這個女子如今對著宇文邕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他心痛了。
宋熹微無奈地復又咳了一聲,她掩著唇低聲道:“長恭當心,莫被亂了心神。”
她這一句宛如千鈞之錘,高長恭心神一凜。他是怎么了?那女子分明不是鄭璃,縱便是,他和她已無關聯(lián),又在悲懷傷心作甚?他漸漸地抬了眸,終于收拾了自己心情,從容悠然了起來。
這般正襟危坐,他自帶的三千風華便顯露無遺了,墨發(fā)一散,他彎著唇角淺笑開來。堂上女子,除卻背對著他的阿史那扶笛,剎那間都失了心魂。
阿史那扶笛眉尖微蹙,此時,宇文邕一曲止歇,堂上掌聲如雷,阿史那燕都大笑道:“不愧是周國皇上,這琴聲果然不凡。”
宇文邕微笑還禮,道了聲“客氣”,仆從過來將七弦琴挪了下去,阿史那扶笛笑道:“皇上琴技,扶笛領教了,不甚榮幸,得聆一曲天籟。”
接著,她又對蘭陵王高長恭盈盈一福,淺笑輕顰,道:“不知道,蘭陵王閣下會什么樂器?”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齊刷刷地移到了高長恭身上,他淡淡一笑,卻是渾不在意的模樣:“長恭的粗鄙之技,實在不好拿來與周主一較長短,如此,便只能作罷了。”
(https://www.dzxsw.cc/book/145976/75309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