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script> 話說唐三藏,孫悟空,天蓬元帥師徒三人,以及隱藏在天蓬元帥身體之內的炎炬慢慢的往西走去。走了大概一個多月,走過了烏斯藏界,驀然抬頭,看見了一座高山。
唐三藏停下鞭子,勒住馬匹,緊張的說道:“悟空,悟能,前面的山這么高大,我們走過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天蓬元帥抬頭看了一眼,毫不在意的說道:“沒事啊,這山喚作浮屠山,山中,有一個烏巢禪師,他在此修行,我也曾會過他。”
唐三藏問道:“那烏巢禪師都有些什么勾當?”
天蓬元帥泰然自若的說道:“那烏巢禪師倒是有些道行,他曾勸我隨他修行,我不曾去罷了。”
師徒幾人說著話,沒過一會兒時間,一干人等就來到了山上。
山南有青松碧檜,山北有綠柳紅桃。鬧聒聒,山禽對語;舞翩翩,仙鶴齊飛。香馥馥,諸花千樣色;青冉冉,雜草萬般奇。澗下有滔滔綠水,崖前有朵朵祥云。真個是景致非常幽雅處,寂然不見往來人。
那三藏法師在馬上遙觀,見香檜樹前,有一柴草窩。左邊有麋鹿銜花,右邊有山猴獻果。樹梢頭,有青鸞彩鳳齊鳴,玄鶴錦雞咸集。
看著那柴草窩,天蓬元帥不由得抽了抽嘴角。今天這陸壓道人發了什么瘋,居然弄出一個鳥窩來。不過,即使是如此,他還是十分盡責的指著那鳥窩說道:“你們瞧,那不是烏巢禪師嗎?”
那三藏法師聞言,縱馬加鞭,直至樹下。
烏巢禪師看見唐三藏師徒三人到來,即刻離開了巢**,跳下了樹。
雙方之間說了一會兒閑話,又寒暄了一陣子,三藏法師拜謝之后,方才問道:“敢問禪師,西天大雷音寺在哪里?”
烏巢禪師微微一笑,漫不經心的回答道:“遠著呢,遠著呢!一路之上,路程遙遠,虎豹難行。”
三藏法師殷勤致謝,再問道:“烏巢禪師,這一路行去,路途果然很遠嗎?”
烏巢禪師神秘的一笑,胸有成竹的說道:“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只是魔瘴難消。我有《多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此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
三藏拜伏于地,誠心誠意的懇求,那禪師遂口誦傳之。
經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唐三藏精通佛法,聽上一遍,即能記憶。
那烏巢禪師傳的經文,就踏上云頭,要上那巢**。結果,卻被三藏法師扯住衣袖,一定要問西去的路程怎么樣?
烏巢禪師滿臉微笑,回答道:“道路不難行,試聽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來摩耳巖,側著腳蹤步。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一精一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懷嗔怒。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
齊天大圣孫悟空聞言,冷笑一聲,說道:“我們走吧,不必問他,問我就是了。”
三藏法師還不解其意,那烏巢禪師卻是化為一道金光,徑直往那烏巢而去。
見此,三藏法師拜謝。
孫悟空心中大怒,舉起如意金箍棒,向著上面亂搗。只見蓮花生萬朵,祥霧護千層。孫悟空縱然有倒海翻江之力,也別想打那著烏巢的一根藤蔓。
三藏法師見了,連忙扯住孫悟空,問道:“悟空,這樣一個菩薩,你搗他窩巢是干什么?”
孫悟空回心中不滿,憤憤不平的答道:“師傅,你不知道,他罵了我們兄弟倆個一場。”
三藏法師百思不得其解,滿腹疑團的問道:“他講的是西天路徑,又怎么罵你了?”
孫悟空呲了呲牙,不滿的說道:“師傅,你哪里知道。他說野豬挑擔子,是罵八戒。多年老石猴,是罵的老孫。”
天蓬元帥笑了笑,慢條斯理地解釋道:“師兄息怒,這禪師也曉得過去未來之事。但看他水怪前頭遇這句話,也就能看出,說的不是我們。算了算了,我們還是走吧!”這陸壓道人可不是什么易于之人,就算是天蓬元帥和蚩尤聯手,也不見得打的過他。更何況是連天蓬元帥的手下的手下都不能干過的孫悟空,能夠奈何得了的。
孫悟空看見這蓮花祥霧,盡在巢**旁邊。他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突破這一層防御,傷的那禪師一絲一毫。無奈之下,只好請三藏法師上馬,下山往西而去。
唐三藏師徒幾人并不知曉,在他們離開之后,那浮屠山上多出了一人。風華絕代,氣質高華。宛如天邊的云,變幻莫測,琢磨不定。
玉鼎真人微微皺著眉頭,看著樹上的那一個鳥巢,不解地問道:“陸壓道人,你這是在做什么?搭一個鳥巢放在樹上,虧你想得出來?”
陸壓道人哈哈大笑,調侃的說道:“玉鼎真人,你不覺得這個鳥巢很配我的形象嗎?”
玉鼎真人冷笑一聲,說道:“一點也不覺得。”
伸手一揮,那一個非常礙眼的鳥巢,終于在陸壓道人的手下消失。他跳下樹來,走到玉鼎真人的身邊,看似不滿的說道:“玉鼎真人,我可是幫了你那個徒弟一個大忙,你就是這么謝我的嗎?”
玉鼎真人抬起眼皮,看向陸壓道人,聲音平淡的說道:“即使沒有你的幫助,孫悟空也能完成他的任務。”
陸壓道人聞言,沒有絲毫沮喪,而是繼續說道:“就算是如此,那又怎么樣?有了我的幫助,那孫悟空總會輕松一些。”
頓了頓,陸壓道人繼續說道:“不對,我想起來了,你收下那孫悟空為徒,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道一報仇,將那地府鬧一鬧。后土算計了道一,將他卷入了封神之戰中。我就不信,你忍得下這口氣。”
“你猜的沒錯,的確如此。”玉鼎真人漫不經心的說道,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陸壓道人眨了眨眼睛,揶揄的說道:“玉鼎真人,你實話告訴我,你是不是利用了孫悟空之后,就不管他了。”
“胡言亂語,”對于陸壓道人的猜測,玉鼎真人只給出了這樣一個評論。
陸壓道人見此,也不懷疑,而是繼續問道:“話說回來,你知道這孫悟空是女子嗎?”
“女子?”聞言,玉鼎真人驚訝的睜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說道。他回想起孫悟空的十分帥氣的人形,明明是一個剛毅的陽光型美男,怎么可能會是女子呢?
看到玉鼎真人難得一見的驚訝之色,陸壓道人哈哈大笑起來。嚴重的幸災樂禍,不要太明顯喲!
掐指一算,玉鼎真人就算出了孫悟空的性別。他撤回手指,冷眼看著陸壓道人大笑。他當初不知道孫悟空的性別,只不過是將孫悟空默認為男子。關于這個性別的問題,他也沒有仔細的查探過。因此,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將孫悟空的性別弄混,十分正常。
不提這浮屠山上,兩位混沌神靈之間的調侃。就說那邊唐三藏等師徒幾人繼續向著西方走去,這一路上極為不平靜。
從浮屠山出發,沒走多久的時間,師徒幾人就遇上了一個妖怪。好在孫悟空與天蓬元帥師兄弟相處和諧,又有天上的仙佛相助,算是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這個劫難。
再往前走,師徒幾人遇到了一條河,大水狂瀾,洪波涌浪,謂之流沙河。河中有一個水怪,身形丑陋。
孫悟空認不出來,天蓬元帥還不曉得嗎?那水怪乃是當初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的卷簾大將。玉帝本是想要將他處死,墮入輪回。后來赤腳大仙求情,玉皇大帝才放了他一馬,只是流放到流沙河之中。
沒想到些許年歲過去了,那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卷簾大將居然變成了這副模樣。看這胡子拉碴,滿面滄桑,哪里還有當年的一分風采。
天蓬元帥知曉,這卷簾大將也是混入取經人隊伍的一員。當初在天庭之時,諸位大羅金仙都已經謀劃好了。因此,對于這卷簾大將,天蓬元帥手下留情,并沒有下重手。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的時間,觀世音菩薩就出來了。在觀世音菩薩的幫助下,這只水怪洗心革面,將功折罪,做了那取經人的第三個徒弟。
收了沙悟凈之后,唐三藏師徒幾個,又遇到了一條龍。那本是西海龍王之子,卻因為身犯天條,多虧觀音菩薩救了他的性命。他在那鷹愁陡澗,久等師父,又幸得菩薩親臨,卻將他退鱗去角,摘了項下珠,才變做這匹馬,愿馱那三藏法師前往西天拜佛求經。
因為精衛轉世成為西海三公主敖寸心的緣故,天蓬元帥等炎帝眷屬和龍族交好,相互之間的關系十分親近。
當天蓬元帥看到那西海龍太子的時候,哪里會不曉得,那犯天條的事情不過是四海龍王自導自演的一出戲罷了。目的,就是為了混入取經人的隊伍之中,蹭一份功德。
師徒四人乃至一匹白馬匯聚一堂之后,自然是繼續向前趕路。
門垂翠柏,宅近青山。幾株松冉冉,數莖竹斑斑。籬邊野菊凝霜艷,橋畔幽蘭映水丹。粉泥墻壁,磚砌圍圜。高堂多壯麗,大廈甚清安。牛羊不見無雞犬,想是秋收農事閑。
唐三藏抬頭,坐在白馬之上遠眺。然后,他說道:“悟空,前面有一個莊子,我們去借宿一宿吧!”
孫悟空聞言,連忙抬頭,舉目而看。果見那半空中慶云籠罩,瑞靄遮盈,情知定是佛仙點化,他卻不敢泄漏天機,只道:“好!好!好!我們借宿去來。”
孫悟空都看得出來這其中有詐,更何況是天蓬元帥以及隱藏在天蓬元帥體內的蚩尤呢?
炎炬眼神閃了閃,和天蓬元帥商量之后,就控制了天蓬元帥的身體,裝作天蓬元帥的模樣,跟著師徒幾人向前走去。
這戶人家中,有一母三女,皆是美貌之人。她們想坐山招夫,求得一個良人。
炎炬裝作一個急色的呆子,好好和那母女四人玩耍了一番。
孫悟空皺了皺眉,卻是沒有想到,當初那個溫柔的天蓬元帥居然會變成這般模樣。直到看到天蓬元帥眼底的一絲戲虐,這才放下心來,沒有再管。
四位菩薩一番好意,試探三藏法師的向佛之心。結果,卻被炎炬這個滿心惡趣味的人給攪和了。
或許是惱怒炎炬的行為,驪山老母,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將天蓬元帥綁在了樹上,吊了整整一夜。
炎炬自知有錯,不該這么調侃四位菩薩。只是任由著身體這么吊著,也沒有想著將繩子解開。
不過,在天蓬元帥的丹田之中,炎炬和天蓬元帥的神魂糾纏在一起,痛痛快快地雙修了一番。
第二日清晨,天蓬元帥從樹上下來。面對這師徒幾人的調侃,他并沒有多說,只是笑而不語。誰讓他和蚩尤是伴侶呢?自家伴侶的鍋,他心甘情愿地背著。
此事過后,孫悟空領著師徒幾人上了大路,一路餐風露宿。往前行走了一段時間,突然看見前方有高山擋路。
三藏法師勒馬停鞭,緊張的說道:“徒弟們,前面有一座山,必須仔細,恐怕有妖魔作祟,侵害我們。”
孫悟空不以為意地回答道:“舒服做起來有我們徒弟三人,還怕什么妖魔?”
聞言,三藏法師安心地向前走去。
高山峻極,大勢崢嶸。白鶴每來棲檜柏,玄猿時復掛藤蘿。日映晴林,迭迭千條紅霧繞;風生陰壑,飄飄萬道彩云飛。幽鳥亂啼青竹里,錦雞齊斗野花間。只見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凜凜放毫光;萬歲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氣。崖前草秀,嶺上梅香。荊棘密森森,芝蘭清淡淡。深林鷹鳳聚千禽,古洞麒麟轄萬獸。澗水有情,曲曲彎彎多繞顧;峰巒不斷,重重迭迭自周回。又見那綠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載斗-華;白的李、紅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爭艷麗。龍吟虎嘯,鶴舞猿啼。麋鹿從花出,青鸞對日鳴。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萊閬苑只如然。又見些花開花謝山頭景,云去云來嶺上峰。
三藏法師在馬上,滿心歡喜的道:“徒弟,我一向西來,經歷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若是相近雷音不遠路,我們好整肅端嚴見世尊。”
孫悟空搖了搖頭,笑著說道:“還早還早,大雷音寺,沒有那么容易就走得到的。”
沙悟凈聞言,問道:“大師兄,我們到大雷音寺還有多遠?”
孫悟空回答道:“十萬八千里的路程,還沒有走上十分之一。”
天蓬元帥點了點頭,問道:“師兄,我們要走幾年才能夠到呢?”
孫悟空搖了搖頭,苦澀的一笑,說道:“對于我們三人來說,不過數日的光景。若要跟著師傅的速度走,現在就不要想了。”
唐僧道:“悟空,你說得幾時方可到?”
孫悟空有些為難,但還是說道:“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沙僧道:“師兄,此間雖不是雷音,觀此景致,必有個好人居止。”
孫悟空點了點頭,道:“師弟,你說的對,這里決無邪祟,一定是個圣僧仙輩之鄉,我們游玩慢行就可。”
這座山名喚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喚五莊觀,觀里有一尊仙,道號鎮元子,混名與世同君。
那觀里出一般異寶,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生長出的一顆靈根。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
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當日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筒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大仙門下出的散仙,也不計其數,見如今還有四十八個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當日帶領了這所有的徒弟上界去聽講,搏得一份機緣。只留下兩個童子,一個叫清風,一個喚明月的。而且,還交代了他們一些事情,這才轉身離去。
話說那唐三藏師徒幾人在山中游玩,突然看見那松篁一簇,樓閣數層。
于是,唐三藏問道:“徒弟,你看那里是什么地方?”
孫悟空只是隨意的看了一眼,就回答道:“那個地方,不是道觀,就是寺廟,我們走近些,看看他到底是什么?”
不一會兒,師徒幾人來于門首觀看,見那松坡冷淡,竹徑清幽。往來白鶴送浮云,上下猿猴時獻果。那門前池寬樹影長,石裂苔花破。宮殿森羅紫極高,樓臺縹緲丹霞墮。真個是福地靈區,蓬萊云洞。清虛人事少,寂靜道心生。青鳥每傳王母信,紫鸞常寄老君經。看不盡那巍巍道德之風,果然漠漠神仙之宅。三藏離鞍下馬,又見那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唐三藏笑著說道:“徒弟,真個是一座觀宇。”
沙僧道:“師父,觀此景鮮明,觀里必有好人居住。我們進去看看,若行滿東回,此間也是一景。”
孫悟空說道:“說得好,我們一起進去看看。”
遂都一齊進去,又見那二門上有一對春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這五莊觀中只留下兩個童子,一個名叫清風,一個名喚明月。
聽到這兩個童子得解釋,唐三藏等師徒幾人這才明白,原來這五莊觀的主人,鎮元子大仙去元始天尊哪兒聽講去了。留下他們兩個童子,來招待唐三藏師徒幾個。
清風,明月,這兩個童子安排好唐僧師徒之后。就一起來到了后花園中,摘取人參果。
這兩個童子摘了人參果后,趁著唐僧的徒弟們不在,偷偷拿來給唐三藏吃。
那唐僧見之淺薄,看見這人參果就好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嚇得渾身發抖,使勁搖手不敢吃。
這兩個童子連連解釋,道這人參果真的是仙家靈果,不是什么三朝未滿的孩童。
唐三藏卻是不信,連忙讓這兩個童子將這人參果端走。
兩個童子沒有辦法,只好端著人參果回到房中。因為那人參果不能久放,否則吃下也沒有效果。再加上曾經鎮元子大仙所言,會給這兩個童子一人一個人參果。于是,這兩個童子,一人一個分著吃了。
說來也巧,這房子正好和廚房挨著近。清風明月,兩個童子分吃人參果的事情,那一邊的天蓬元帥卻是聽的明明白白,看得清清楚楚。
天蓬元帥倒是沒有反應,人參果雖然稀少,他也沒有吃過一個。但是,他卻不貪圖這么一丁點的東西。他如今是大羅金仙,任何增加壽命的靈果,對他而言都是無用。
不過,倒是天蓬元帥體內的蚩尤,卻是饞得直流口水,恨不得立即吃一個。他不在乎人參果能不能增加他的壽命,他只在乎人參果好不好吃。他活了這么長的年月,只聽說過人參果的威名,卻是沒有嘗過人參果的味道。
于是,等孫悟空放馬回來,蚩尤連忙占據了天蓬元帥的身體,把剛才的事情告訴了孫悟空。
暗地里,天蓬元帥嘆了一口氣,卻是沒有阻止蚩尤的行動。
孫悟空早就聽說過人參果,也是沒有吃過。于是,他就按照蚩尤說的,用了一個隱身的法門,偷偷溜進房間,拿走了兩位童子摘果用的金擊子,跑到后園去摘人參果。
孫悟空和蚩尤來到后花園,只見朱欄寶檻,曲砌峰山。奇花與麗日爭妍,翠竹共青天斗碧。
花園的最中央,有一棵大樹,真個是青枝馥郁,綠葉陰森,那葉兒卻似芭蕉模樣,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圍圓。
那孫悟空在樹下往上一看,只見向南的枝頭上露出一顆人參果,真的像是一個孩兒一般。
那人參果的尾尖上是個果蒂,丁在枝頭,手腳亂動,點頭晃腦,風過處似乎有聲。
蚩尤也向上看去,眼中露過一絲驚喜,這可是好東西啊!
不愧是曾經在蟠桃園偷過蟠桃的孫悟空,他輕輕一跳就躍上枝頭,用金擊子一敲,那人參果就掉了下來。
那孫悟空緊跟著跳下來,卻是找不到那掉下來的人參果。于是,孫悟空把花園中的土地神抓來,問個明白。
那土地神很委屈,只好告訴孫悟空,說道:“大圣有所不知,這人參果與五行相畏。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時必用金器,方得下來。打下來,卻將盤兒用絲帕襯墊方可;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也不得延壽。吃他須用磁器,清水化開食用,遇火即焦而無用。遇土而入者,大圣方才打落地上,他即鉆下土去了。”
孫悟空送走土地神之后,一手拿著金擊子敲人參果,一手扯著自己的衣服接。
得了三個人參果之后,孫悟空和蚩尤回到廚房,把沙僧叫來,三個人每個人分一個,將三個人參果分吃了。
蚩尤張開嘴,將人參果放入了空間之中。這種好東西,自然要和自己的伴侶分享。過會兒隨便找個時間,離開孫悟空等人的視線一會,將人參果和天蓬元帥分吃。
不過,在別人看來,天蓬元帥卻是性急,一口將果子吞了下去,什么味道也沒有嘗出來。
對于孫悟空的調侃,蚩尤并不在意。有些事情,只要他們知道就可以了。
找了一個好地方,只有將身體的控制權還給了天蓬元帥。然后,他化為一道紅光從天蓬元帥的身體里出來,和天蓬元帥分食了那一個人參果。
在天蓬元帥寵溺的目光下,炎炬一邊吃,還一邊用天蓬元帥的聲音說,要是能多吃一個該有多好呀!
看著兩個容貌精致的童子,一臉氣憤地跑到花園之中。蚩尤如同狐貍一般,狡詐的笑了笑。沒錯,他就是故意的。來到這五莊觀,孫悟空不大鬧一場,又怎么能行呢?西游記的電視劇,他前世可是看過好幾遍。
清風明月跑到花園中一看,果然少了四個人參果。于是,他們怒氣沖沖的找唐僧理論。
剛開始的時候,孫悟空,天蓬元帥,沙和尚三個人怎么也不承認偷吃了人參果。后來經過唐僧的一番開導,他們也覺得是自己不對,就承認偷吃了三個。
清風明月卻說是四個,還罵了許多難聽的話。
聽著清風明月的叫罵,孫悟空怒氣沖沖。她,悄悄的拔了一根毫毛,變成一個假的孫悟空在這里挨罵,自己跳上云頭向著后花園飛去。
蚩尤和天蓬元帥眼尖的發現了,清風和明月這個兩個童子,知道站在面前的孫悟空并不是真的。但是,他們卻是裝作沒有看見,繼續叫罵。
看到這一幕,蚩尤和天蓬元帥還有什么不了解的。這清風和明月兩個童子,分明也在演戲呀!也不知道這是鎮元子大仙的吩咐,還是他們自己的行為。
悄悄的查探了一下清風和明月這兩個童子的修為,蚩尤覺得自己看走眼了。要不是親自查探過,他絕對不會相信,這兩個看似不大的童子,居然是金仙巔峰的修為。如果認真算起來,他們的修為,比孫悟空的修為還要高。就是不知道,這兩個童子,他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見孫悟空回來,清風明月又隨意的罵了幾句,然后就離開了這個房間。
沒過一會兒的功夫,清風明月兩個童子就回來了。他們說過這一個也沒有少,是自己剛才數錯了,請唐僧師徒幾個原諒。接著,清風明月又給唐僧師徒們準備了很多飯菜。不過,趁著唐三藏師徒幾個人吃飯的時候,將門關上了,還設置了諸多禁制。
一個個都是演技帝,為了自己的目的,毫不猶豫的飆演技。
炎炬看了看孫悟空,又看了看清風,明月兩個童子。所有的一切,他心中都明白,卻是什么也沒說。裝作一個糊涂人,樂得配合他們演戲。
知道孫悟空闖了禍,半夜時分,師徒幾人趁著天黑逃了出來,向個西天趕路去了。
唐三藏師徒幾人沒有走多遠,就被回到五莊觀的鎮元子捉了回去。鎮元子大仙乃是大羅金仙,又是地仙老祖,法力無窮,自然不是孫悟空能夠抵擋得了的。
換作是天蓬元帥,很有可能會和鎮元子大仙打個平手。但是,天蓬元帥裝傻,不準備摻合到這件事當中。所以,他裝作有氣無力,同樣被鎮元子大仙收了回去。
或許孫悟空只是想吃果子,蚩尤在吃人參果的同時也想看一場大戲。但是,天蓬元帥明確的發現,這地仙之祖鎮元子大仙,同樣有著目的。
看來,清風明月兩個童子的行為,是這鎮元子大仙默許的。
鎮元子大仙將唐三藏師徒幾人帶回了五莊觀,看似嚴厲,實則象征性的懲罰。
一夜過后,天蓬元帥等師徒幾人又跟著孫悟空逃了。他雖然心中明白,他們是逃不過的,一切都在鎮元子大仙的掌控之中。但是,有些戲,還是要演的。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的時間,唐三藏師徒幾人就又被鎮元子大仙捉回了五莊觀。
后來,鎮元子大仙給了孫悟空一個選擇。只要他能夠救活人參果樹,他就放了唐僧等幾個人。
孫悟空點頭答應,到蓬萊仙境,方丈仙山,瀛洲海島等地問遍各路神仙,都沒有找到治活人參果樹的好辦法。
就在孫悟空找到治活人參果樹的方法的時候,蚩尤占據了天蓬元帥的身體,和鎮元子大仙暗中做了一筆交易。
然后,蚩尤就用幾瓶三光神水,從鎮元子大仙那里換了一批量的人參果。
這人參果樹,一萬年才結三十個果子。對于閉一下關就是幾千萬年的大能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這么多年來,鎮元子大仙手中的存貨,可是有不少。雖然說,人參果不能久放。但是,這并不代表著,鎮元子大仙手中沒有存放人參果的辦法。
早先已經說過,三光神水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療傷圣藥。對于先天靈根人參果樹而言,同樣如此。即使沒有傷勢,日常吸收三光神水,也對靈根有巨大的好處。
別看現在人參果樹倒了,上面的果子一個不剩。事實上,這人參果樹還沒有死亡。
不要將先天靈根與普通的樹木相比,即使被砍伐,斷了根,他們也不會死亡。更何況,這棵人參果樹,僅僅只是被推倒了。
無論是蚩尤,還是天蓬元帥都看得出來,鎮元子大仙用救活人參果樹的借口,只是為了和孫悟空拉近關系罷了。那一顆人參果樹,根本就沒有死亡,又何談救活呢?
另一邊,孫悟空總算是找到了救星,知道了如何救活人參果樹。那觀世音菩薩手中凈瓶中的甘露水,正好就能夠醫治仙樹。
事實上,當觀世音菩薩聽說孫悟空將先天靈根人參果樹弄死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不相信。先天靈根是什么?西方的兩位圣人,準提道人以及接引道人就是先天靈根化形。先天靈根這種東西,豈是那么容易被人弄死的。
直到聽說孫悟空將人參果樹推倒的時候,觀世音菩薩才松了一口氣。霎那間他就明白了,這不過是鎮元子大仙的一個借口罷了。
于是,觀世音菩薩打起精神來,配合鎮元子大仙的這一場戲。
將事情的始末了解之后,觀世音菩薩就和孫悟空一起駕云來到五莊觀。
觀世音菩薩讓孫悟空天蓬元帥和沙和尚將人參果樹扛起來,扶正,用土把人參果樹的根埋上。然后一邊念動咒語,一邊用楊柳枝沾些露水,灑在樹上。
那玉凈瓶中的露水,并不是別的,這是那三光神水,乃是這洪荒大地之上,最好的療傷圣藥。
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也算是下了血本,竟然將這三光神水也拿了出來。即使他是元始天尊坐下,昆侖十二金仙之一。三光神水這種珍貴的東西,他的手中也沒有多少。
沒過多久的時間,那人參果樹的葉子也綠了,果子也長出來了,和原先一般模樣。
清風明月,兩個仙童在數人參樹上的人參果,卻發現只是少了三個。由此證明,孫悟空并沒有撒謊。那還少了一個,并不是被孫悟空等人分食了,而是第一次摘取人參果的時候,落到土地之中,消失不見了。
看見花園中的人參果樹變得和以前一樣,這園子大仙一幅很高興的模樣,敲下十個人參果來,請眾位仙家一起參加人參果大會。
到了這個時候,唐三藏才知道這確實是果子。因此,他也不推辭,也吃了一個。
與此同時,鎮元子大仙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和孫悟空結為了兄弟。真的是不打不相識,兩家合了一家。
孫悟空請來了許多仙家,一個個都盤膝而坐,談學論道。
許久未見這些熟人,天蓬元帥心中高興,和這些仙家說著話,時不時的玩笑一翻。
天蓬元帥和這些仙家的關系不錯,對于這些玩笑話也不在意。一個個都樂呵呵的,配合著玩耍。
看見那孫悟空和鎮元子大仙結為了異姓兄弟,無論是蚩尤,還是天蓬元帥,心中都有一些驚訝。
這孫悟空的背景到底有多大?后臺喲是什么?居然值得鎮元大仙放下身段,與其結為異姓兄弟。
觀世音菩薩和三座仙島的仙家們離開之后,唐三藏師徒四人歡歡喜喜,高高興興的在天色晚了后歇息了。
夜深人靜之時,天蓬元帥來到鎮元子大仙的房間,想要詢問一些事情。
似乎早就預料到天蓬元帥的到來,鎮元子大仙的房間燈火通明,一覽無余。
進入房間之中,天蓬元帥和鎮元子大仙相對而坐。
“這位道友,此處沒有他人,還請出來一見。”突然,鎮元子大仙沒頭沒尾的說了一句。但是,在場的人都知道,他說的對象到底是誰?
借用了一部分的力量,蚩尤從天蓬元帥的體內出來,化為人形,盤膝而坐在一旁。
看著突然出現在眼前英姿颯爽,氣宇軒昂的血性男兒,鎮元子掐指一算。隨后,他哈哈大笑起來,興致盎然的說道:“原來是蚩尤大神,久仰大名。”
蚩尤嘴角露出一抹笑容,矜持地回答道:“鎮元子大仙,我對你神交已久。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相互之間吹捧,寒暄。直到一盞茶的功夫之后,鎮元子大仙和蚩尤就說起了正事。
至于天蓬元帥,則安靜的坐在一旁,不言不語,含笑著看著蚩尤。
(https://www.dzxsw.cc/book/145581/748922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