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接下來, 芃芃借福隆安和福康安兄弟之口,向百姓們詢問了一些問題,例如當地父母官對他們好不好, 平時有沒有遇到什么不能解決的難題之類的話, 讓百姓們倍感貼心。
站在他們眼前的,可是公主啊!公主這樣金尊玉貴的大人物愿意放下身段來關心他們這些小老百姓,這樣親民的舉動, 自然使得周圍的百姓們都對她深懷好感。
再加上,公主通過福隆安兄弟向周圍聚集過來的百姓們傳遞了安慰之語,告訴他們, 朝廷已經知道他們的困境,帶領他們挖井的隊伍以及運送賑災糧食的隊伍已經在趕來的路上, 讓他們不要放棄希望。朝廷一直站在他們的身后, 只要他們不放棄希望,必定可以度過本次的難關。
一番話語, 說得在場的百姓們熱血沸騰。
芃芃是見識過演講場面的人,自然知道該怎樣挑起百姓們的積極性, 并激發他們的士氣。她對百姓們說的話語, 雖是由福隆安兄弟轉述的,效果卻出乎意料的好。這下子, 就連原本一些對芃芃將信將疑的人, 都開始因為芃芃的話,心中充滿了希望。
芃芃見狀, 趁此機會提議,在救援隊伍到達之前,百姓們先設法自救,她會派人找來周圍懂得打井之人, 幫助百姓們一道打井,能多打出一口井來,便能多保住一些田地中的作物。另外,她知道一些作物,適合在干旱的地帶生長。
除此之外,她還提議將一些已經死去的作物拔掉,騰出地方來試著種植新型耐旱作物,興許也可幫助周圍的村民們度過這次的難關。
對于芃芃所提出的找人來帶領村民們挖水井的提議,村民們是不反對的。如若不是他們對此一竅不通,他們巴不得立馬開始行動起來。可對于芃芃所提出的后一項建議,他們卻有些踟躕。
他們已經習慣了種植當前的這些作物,要讓他們轉而種植新的、從未了解過的作物,他們還是很猶豫的。一方面,他們不熟悉這些作物,怕養不好,另一方面,他們也對這些作物是否真的適合種在此地、以及種出來后的產量持有懷疑態度。
芃芃見狀,也不再多勸。她心知,人們對于任何新出現的事物,都需要一定的接受時間。現在她給當地百姓們打了個預防針,引發百姓們開始考慮這件事,等到朝廷正式派人來推廣耐旱作物時,想必會容易很多。
當芃芃向當地想百姓們詢問縣令與知府都采取了什么措施來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時,百姓們眼中一片茫然:“知府老爺下了命令,讓各縣的縣太爺發放救濟糧。具體是個什么情況俺們也不清楚,俺們從來沒有見到過所謂的救濟糧。”
芃芃一聽這話,就明白了,恐怕當地官員的不作為,也是此地災情嚴重的原因之一。
在遇到災荒的時候,開倉放糧以確保大部分百姓至少能夠活下去、從商販手中購買糧食以作儲備之用,以及帶領百姓們抗災自救,這些都是地方官該做到的事。如今周圍的百姓們卻一問三不知,芃芃覺得,看樣子,自己得找當地的知府好生聊一聊了。
就在芃芃準備離開的身后,忽然有一名好吃懶做的大漢躥了出來,大聲問道:“公主既然是來求雨的,又何必做多余的事呢?只要您能為我們求得雨來,一切情況自會有所好轉,何必又是找人打水井,又是勸咱們改種其他作物的,多麻煩啊!”
他這副吃定了芃芃,想要不勞而獲的樣子,讓芃芃沉下了臉。
更可氣的是,像他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在他發話之后,又有人陸陸續續地站出來說了些話,大意就是他們遇到旱災,是他們命不好,芃芃既然是來為他們祈雨、幫他們轉運的,只要芃芃多努力努力足矣。只要上蒼最近多來幾場雨,什么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其余一些比較勤勞樸實的農民們聽了這話,面上有些惴惴的,心中總覺得有些不大妥當。但具體是哪兒不妥當,他們又說不出來。
芃芃揚聲道:“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上天是否愿意垂憐咱們固然至關重要,可若是地上的人什么都不做,只等著事成,那是不現實的。上蒼只青睞勤勞之人,誰好吃懶做,只等著上蒼發善心,終將被上蒼拋棄。”
“這回,即便本宮成功地求來了雨水,暫時緩解了旱情,可若是你們不做出任何努力,他日再度遭遇旱災,你們又待如何?等待上蒼再一次的垂憐嗎?若到時候,上蒼不愿垂憐你們了,你們難道就要引頸就戮嗎?”芃芃環顧四周:“祈求上蒼垂憐,只是情急無奈之舉,唯有自救自立,方能使自身立于不敗之地。上蒼不會一直垂憐不愿付出努力的人,希望你們明白這一點!”
芃芃的話音落下后,周圍的百姓們久久沒有出聲。
半晌后,他們才開始呼應芃芃的話,并斥責那些個意圖不勞而獲之人。
懶漢或許有,但在這村子周圍并不多見,這座村落十分貧窮,土地與其他地方相比也頗為貧瘠,對于這十里八鄉之中絕大部分人而言,若是想要活下去,只有不斷地賣力干活。這里終究是勤勞的人居多,他們對于芃芃言辭中“唯有勤勞方能自救”的言論,還是很能接受的,對于那些意圖偷懶之人,是越發看不上眼了,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這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還想要得寸進尺,想得咋那么美呢!
芃芃說出的這番話,震撼到了周圍的百姓們,也使得傅恒父子三人頗為震驚。
百姓們雖覺得這些話不像是一個小女娃子能夠說得出來的,但聯想到芃芃固倫公主的身份,再想想她那頗為傳奇的身世,也就輕而易舉地接受了她與普通小女孩的不同之處。在他們看來,哪怕皇族有再多的奇異之處,都是正常的。
傅恒父子三人與這些百姓們不同,作為時常接觸到皇家的人,他們十分清楚,除了身份高貴一些,皇室中人,與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三阿哥夫婦、四阿哥夫婦、六阿哥夫婦,以及他們曾接觸過的三公主、四格格,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也有屬于普通人的七情六欲。
在今日之前,傅恒只將芃芃視為一個小孩子,最多只是覺得芃芃比一般的小孩子要老成一些。他沒有料到,他眼中的小孩子,竟會說出這樣一番讓他也感到震耳發聵的話。
思及此處,傅恒不由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向了芃芃。
福隆安也覺得芃芃與他見過的皇族宗親的公主格格們都不同,一路行來,也讓他對芃芃大為改觀,他開始明白,芃芃并不只是在乾隆的庇佑之下養尊處優的傻白甜小公主,相反,她對很多事都有自己的認知和判斷。怎么說呢,這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公主。
至于福康安,他覺得小伙伴所露出的這一面帥呆了,他暗自下定決心,等回了京城之后,他要加倍努力,要不然,恐怕就要離小伙伴越來越遠了QAQ。
……
固倫公主駕到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當地縣太爺的耳中,還沒等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縣太爺想好該以什么樣的姿勢來接駕,芃芃就已經略過他,直奔知府的所在而去。
這個縣城幾乎沒有采取什么有效的賑災措施,無疑是縣太爺的瀆職,而在這偌大的府城之中,像這樣的縣城,只怕數量不在少數,芃芃懶得一一去抓這些縣太爺們的小辮子。知府負責管縣太爺們,她直接去找知府問罪就好。
在收到芃芃命人送來的消息后,知府一面命人準備迎駕,一面急匆匆地命人去將府上最好的院落收拾出來,準備迎公主入住。
在此之前,知府可沒有想到過公主會到自己的地盤來,畢竟,他所在的這州府,是出了名的荒涼落后,遠不及臨府繁華,就連作為樞紐城市的府城,也就只比臨府的縣城好上那么一點。
來人可是固倫公主啊,若不是此番對方代替君王出宮求雨,只怕知府一輩子也見不到這樣的貴人,更不用提跟她有什么交集。一想到對方有可能會在自己這座簡陋寒酸的府邸中歇腳,知府就不由將額上的汗擦了一遍又一遍。
若是早知道貴人會來他這兒,他今年開春之時就該將府邸好生修繕一遍。他在這窮鄉僻壤窩了這么多年了,因沒有門路,本身又才干平平,考核一直徘徊在中下游。要是能夠把固倫公主給伺候好了,公主一高興,在皇上跟前幫他說幾句好話,他豈不是就可以飛黃騰達了?畢竟,皇上對這位主兒的寵愛,人盡皆知。
就在知府命人去打探這位主兒的喜好,并將自己的女兒喚到跟前來,吩咐女兒要好生伺候公主的時候,這位主兒已經找上了門來。
與想象中的錦衣華服不同,許是出門在外尋求方便,許是為了更接地氣兒,公主換了一身便服,整個人的衣著打扮十分樸素,只是,一張小臉白皙嬌嫩,再加上周身那高華的氣度,一看就不是尋常人家能夠養得出來的。
她的身后左側站著一名中年男子,看起來亦是氣度不凡,那種氣勢,明顯是常年身居高位才會有的。在此之前,知府也就只在本省總督身上感受到過類似的氣勢。然而,這樣一個明顯身居高位的男子,卻恭恭敬敬地跟在一個小女孩兒的身后,隱隱呈保護之態,這也讓知府越發確定這名小女孩兒就是公主。
至于她的右側站著的一名少年和一名孩童則被知府給忽視了。知府料想這兩人不是公主的侍衛就是公主的玩伴。
在經過一番打量之后,知府恭恭敬敬地上前朝著小女孩兒行了禮,對站在小女孩兒身后的中年男人也是客客氣氣。
誰知,芃芃的反應卻頗為冷淡。知府琢磨了一下這個年齡的小女孩兒一般會有的心思,開口向芃芃推薦了府城中幾處比較熱鬧有意思的地方,卻聽小女孩兒道:“知府大人應該知道本宮為何會有此行吧?”
知府見芃芃面上似有不豫之色,心中咯噔了一聲,趕忙拍起了芃芃的馬屁:“微臣知道,公主是為祈雨而來。公主身份尊貴,卻這般憂國憂民,為皇上分擔重任,不愧是皇上的嫡女。皇上以公主為傲,百姓們也信賴并敬仰著公主。我大清能得公主,實在是我大清的福分啊!”
若是一般的小女孩兒,聽了知府的一番吹捧,此刻只怕早已飄飄然了。
只是芃芃并不是一般的小女孩兒。
她聽這知府半天說不到一句重點,盡是在吹她的彩虹屁,頓時有些不耐:“旱災當前,府城縣城之中不知有多少百姓掙扎在生死線上,本宮在途中亦曾見過百姓絕望痛哭之景,你身為知府,不思量著怎么協助百姓渡過難關、安撫百姓的情緒,怎么凈想著阿諛媚上之事?但凡你有那么一點身為地方父母官的責任心,你現在肯定都笑不出來了。”
知府面上的笑容一僵,他幾乎不能相信,這番話是出自一個小女孩之口。
在他心中,這位在宮中金尊玉貴養大的小公主,應該不知人間疾苦,每日只知道吃喝玩樂、頂多因為乾隆重視讀書之故,比宮外一些女孩子多讀點兒書罷了。這樣一位在蜜罐子里浸泡著長大的小公主,又如何能切實地體會到百姓的愁苦呢?
知府定了定神,料想芃芃只是做個樣子,便給自己身邊兒的師爺使了個眼色,示意師爺上前說點兒什么,好為自己圓一圓。
師爺見狀,趕忙湊上前對芃芃道:“回公主話,知府大人只是見您遠道而來,不想讓您看見他愁眉苦臉的樣子罷了。事實上,咱們知府大人最是愛民如子了。他在一得知本地的災情之后,就下了旨意,命各縣城的縣太爺開倉放糧,盡量保障百姓們的安危,而后他又敦促各縣太爺,讓他們積極統籌賑災之事……”
“所以說,從頭到尾,他都只是動了動嘴皮子,既沒有以身作則拿出具體的賑災措施來,也沒有監督底下的縣太爺們?”芃芃皺著眉道。
“這自然不會,咱們知府大人不僅下了令,還親自前往縣城……”師爺正欲再為他家知府吹噓一波,就聽傅恒在一旁打斷了他的夸夸其談:“你這話可要想好了再說,否則就是欺瞞公主!公主在來此之前,曾途徑旱災嚴重的縣城,在那個縣城之中,我們可沒有見到縣府采取什么有效措施!究竟是縣太爺欺上瞞下,還是知府未盡職責,還得好生調查一番!”
師爺聽了這話,頓時就不敢說話了。
他的巧舌如簧,也只對那些不會切實去查證他所說的話之人管用,如今固倫和晏公主和眼前的這位大人擺明了要較真,他自然不敢再信口胡說。這種時候,多說多錯,少說少吃,不說不錯。
師爺給了知府一個無能為力的表情,而后退到了一邊。知府再也不復方才的笑容滿面,臉色隱隱有些發白,不知是被師爺給氣的,還是被傅恒的話給嚇的。
傅恒見這知府及其師爺偃旗息鼓,收起了諂媚之態,也心知他們多半是心虛了。只是,現在還是當以祈雨以及穩定人心為要,至于收拾這些瀆職的官員,可以等到他們此行的目的達成了再說。
想到這兒,他湊近芃芃,低聲與芃芃說了幾句話。
芃芃點了點頭,對忐忑不安的知府道:“派人來伺候本宮就不必了,住在你的府上也被不必了,本宮是出來辦差的,不是出來享受的,你安排本宮住入驛館就是。你督導治下縣城抗旱不力已是一項罪過,如今在祈雨這一塊兒上萬萬不能再有什么閃失,否則,讓汗阿瑪知道了,有你好果子吃!”
芃芃語氣嚴厲,知府在一旁聽得連聲應是,福康安則是覺得,自家小伙伴在宮中時脾性尚且不顯,自打出宮之后,是越發有固倫公主的威嚴了。
……
芃芃踏上高臺祈雨這一日,天空中烈日高照,萬里無云。
知府為了保證祈雨過程順利,特意請了羅漢像來壓陣,時人多信佛,認為以神佛之力能夠庇佑眾人。
芃芃穿了正裝,神色莊嚴肅穆,一步步走到預定的位置上。她煢煢孑立,風從她的面頰旁吹拂而過,竟讓她顯得飄飄欲飛,憑空為她添了幾分“仙氣兒”。高臺下,是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吏們,以及聞訊而來、想要親眼見證祥瑞公主祈雨結果的府城百姓們。
有許多人并不看好芃芃此次的祈雨結果——這天空之中,實在是沒有一絲一毫要下雨的跡象,這五公主即便再得上蒼鐘愛,也不可能突然改變氣象吧?
但也有很多人,滿懷希望地來到了此處,想要親眼見證一場奇跡的誕生。
在萬眾矚目之下,芃芃閉上了雙眼,不知是不是人們的錯覺,她的周身,隱有華光浮動。
當日她出生之時曾震驚眾人的鳳凰虛影再一次浮現在了她的身后,讓見到這一幕的人都不由瞪大了雙眼。片刻后,當她再一次睜開雙眸時,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厚重的云層將太陽掩去。
見狀,高臺下的一部分群眾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如若不是怕打擾到五公主與“天地溝通”,他們只怕當即就要吶喊出聲。
而與其同時,混跡在百姓中的另一波人群臉色看起來不大好看。他們好不容易等來了這樣一場大旱,可以告知天下之人大清已失民心,當復立前明。即便他們的大業不能立馬成功,只要大清公主的祈雨失敗,只要當地的民眾因為大旱而流離失所,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新人加入他們。局勢越是混亂,對他們就越是有利。可難道上蒼終究還是庇佑著大清么?
上蒼何其不公!
就在高臺底下的人心思各異之時,一道閃電劃過了天邊,有轟隆隆的雷鳴聲在眾人的耳邊響起,眾人卻絲毫沒有平時那樣急著避雨,而是欣喜若狂地望著天邊的雷云。
不多時,天邊便飄起了雨點。此地干旱了太久,連空氣中都帶著一股干燥的氣息,當這綿軟的雨點飄落下來時,眾人還覺得有些不真實。但隨即,雨點越來越大,似一顆顆冰雹似的砸在眾人的臉上,他們終于忍不住喜極而泣!
有救了,他們終于有救了!蒼天沒有放棄他們啊!
在經歷了長久的干旱和烈日炙烤之后,他們終于再一次等來了希望的雨水!他們不會忘記,這一切,是芃芃帶給他們的,公主果然是祥瑞化身啊!
其實,一場祈雨成功,并不代表這場旱情就這么過去了,但祈雨的成功在眾人的眼中無疑代表著一個信號,給予了他們生的希望,給予了他們繼續活下去的信心。
不少人痛哭流涕地相繼拜倒在芃芃的面前,將芃芃視為救苦救難的菩薩,口中不斷贊美著芃芃,準備回去給芃芃立個長生碑。也有人這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發生的這一幕,目瞪口呆,似乎還回不過神來,不知道這一切究竟是怎么發生的。
當然,也有那么一小部分別有用心的人,聽著周圍百姓們不斷地對韃子公主和大清歌功頌德,臉色越來越難看。
這只不過是個巧合罷了,難不成,這周圍的人居然真的把這韃子公主當成救世主了?笑話!
眼前發生的這一幕、芃芃的“邪門”、以及周圍百姓們對芃芃的擁護和愛戴,無疑堅定了這些人除去芃芃的決心。
當祈雨完畢的芃芃一臉蒼白地從高臺之上被福康安扶著走下來時,變故陡生。
只見幾枚暗器刷刷地向著芃芃襲去,還沉浸在祈雨成功的喜悅之中的眾人壓根兒沒有反應過來,只能滿臉驚駭地看著那暗器離芃芃越來越近!
(https://www.dzxsw.cc/book/145540/3636594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