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 章
福康安雖然未曾料到會有這么一茬, 但反應還是十分迅速,幾乎是在那猛虎有所動作的那瞬間便挺身而出,攔在了乾隆身前, 并抽出了尖銳的寶刀朝著老虎要害刺去。
這虎雖已瀕死, 余威仍然不可小覷, 近身保護乾隆的其他侍衛都讓這猛虎駭了一跳,沒能第一時間感到乾隆身邊兒。
好在福康安刀法使得好,才堪堪擋住了猛虎這一撲,不多時, 又有三支箭矢破空而來, 分別插-在猛虎的頭顱、背部與尾巴之中,徹底結果了這老虎的性命。周圍的侍衛們見狀, 也紛紛反應過來,刀槍箭羽不要錢地往那老虎身上招呼著, 以防它還沒有死透。
被福康安護在身后的乾隆此時已是冷汗涔涔, 直到猛虎轟然倒地的那一刻,才終于放松了下來, 原本獵到猛虎而驕傲自得的心情也因為這一出小插曲而淡了下來。
乾隆參加木蘭秋彌多年,還從來沒有被獵物給戲耍過。自覺在眾人面前丟了顏面的乾隆厭惡地瞥了那只死得不能再死的老虎一眼, 吩咐底下人將這只老虎抬走扒皮。
總算他還記得周圍有女眷在場, 更有懷著身孕的閨女在,沒有當面讓侍衛們做出血腥之事。
芃芃見危險警報解除, 趕忙拉著身邊兒的九格格上前來關心乾隆的狀況……順便兒偷偷瞄了眼自家額駙, 見自家額駙身上不曾受傷, 才終于松了口氣。
察覺到芃芃視線的福康安對著芃芃露出了安撫的笑容,示意她不必擔心,一旁的九格格看著小夫妻倆眉來眼去含情脈脈的樣子, 被迫吃下了這碗狗糧。
這時候,福康安聽到自己被乾隆點了名,趕忙撤去了面上多余的表情,站在乾隆跟前洗耳恭聽乾隆之語。
果不其然,乾隆對福康安挺身而出、忠勇護駕一事大加贊賞,將福康安升了一級,又賜下不少賞賜。與此同時,乾隆也沒忘了此次事件中的另一個功臣——方才將那老虎射死的箭是從蒙古王公們的方向傳來的,這救駕有功之人不是旁人,正是拉旺多爾濟,若是七格格不鬧上那么一出,原本,乾隆是有意將七格格指給拉旺多爾濟的。
拉旺多爾濟出身顯赫,其祖父為忠勇親王凌策,尚了康熙第十女和碩純愨公主,后因立下赫赫戰功,和碩純愨公主被追封為固倫公主,凌策也晉為固倫額駙①,拉旺多爾濟之父作為部落繼承人,自然也是一位親王。
出身高貴、身負皇家血脈、本身又才干出眾且在蒙古諸部落之中頗具影響力,拉旺多爾濟會入乾隆之眼,實在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一件事了。
可惜了,七格格實在是沒有福分。
乾隆倒是有心想讓九格格頂上,畢竟九格格只比七格格小上兩三歲,大不了讓拉旺多爾濟晚幾年與九格格大婚也是一樣的,想來對方也不會等不起。只是一來九格格年紀尚小,性情還不夠成熟,乾隆對她不大放心,二來七格格為抗拒撫蒙做出了如此離譜之事,若是有朝一日傳入拉旺多爾濟耳中,到底讓人膈應,與其如此,倒不如指派一個有分量、有美名的宗室女嫁給拉旺多爾濟……
在乾隆笑著與拉旺多爾濟寒暄拉家常之時,這些念頭已經在他的心中滾過幾遍了。
當乾隆向拉旺多爾濟詢問他想要什么賞賜時,拉旺多爾濟答,家中祖父正因他的婚事而發愁,又曾言乾隆素有識人之明,因此希望乾隆能夠為他指婚。
這個要求并不過分,乾隆與拉旺多爾濟之祖父凌策早有默契,如今拉旺多爾濟當眾提出,也算是婉拒了乾隆其他的賞賜,可以說得上是相當識時務了。
在拉旺多爾濟提出這個要求后,乾隆問拉旺多爾濟:“你可想好了,當真只要這么個獎賞,不要別的?”
拉旺多爾濟對著乾隆深深一禮,面兒上沒有任何不情愿之色:“回皇上話,臣想好了。若是皇上能為臣指一門合適的婚事,便是臣最大的榮幸。”
“好,既然你這么說了,朕不好生為你合計合計人選,也實在說不過去。”乾隆毫不掩飾他對拉旺多爾濟的欣賞之意:“你這樣的青年才俊,朕本是有意招你為婿,只是朕離不得六格兒,六格兒得駐京,朕本準備將皇七女許給給你,可惜她是個沒有福分的,得了癔癥,為了不讓病情惡化,日后也只得常伴青燈古佛,凌策愛卿若是這兩年急著抱曾孫,朕便為你指一名宗室女,他若是還等得,朕就將九格兒許配給你。”
稱呼六格格與九格格是六格兒與九格兒,稱呼七格格便是皇七女,乾隆對著三個女兒的態度,可謂是涇渭分明。他把選擇權交給了凌策祖孫,無形之中又給了凌策祖孫極大的顏面。一些蒙古王公看著乾隆對凌策祖孫的看重,羨慕不已。
這就是祖上尚過大清公主的好處啊,身上流淌著愛新覺羅家的血脈,天然便更容易入皇帝之眼。若是在此基礎上還有些本事和功績,就更了不得了。這不,尚一個公主或是娶一個宗女回去,家族又可延續幾代榮耀。在其他蒙古王公們看來,皇女與宗女該如何選擇,當真是閉著眼睛都知道。宗女再是皇家近支,等到了下一代與皇帝之間的關系也遠了,哪里及得上現任皇帝的親女,下任皇帝的親姐妹來得實在?若不是乾隆女兒太少,其中還有好幾個不撫蒙,其余的蒙古王公們都想求著乾隆指一個公主給他們做妻子了。
雖說拉旺多爾濟反應過人且有些急智,但到底還是個老實人。
這不,一聽乾隆拿他的祖父做由頭,便沒有直接向乾隆表態,而是順著乾隆的口風說他要給祖父凌策去一封信,問問祖父的意見。往年木蘭秋彌之時凌策都會到場,今年由于身體抱恙故而沒到。
乾隆見拉旺多爾濟一臉憨直,與方才英勇救駕時的模樣截然不同,竟覺得他有幾分傻氣,但這幾分傻氣非但沒有讓乾隆看輕了拉旺多爾濟,反倒讓乾隆對拉旺多爾濟增添了幾分親近感。
乾隆有意想逗逗他,便問:“那若是讓你來選,你是更愿意這兩年與宗室女成婚,還是等上幾年迎娶朕的女兒?”
這問題聽著稀疏平常,卻著實不好回答。若是回答想尚公主,不免在乾隆跟前落下個功利心重的印象,若是回答想迎娶宗女,又有看輕公主之嫌。
拉旺多爾濟撓了撓頭,看了尚顯得瘦小的九格格一眼道:“臣都可。依著臣的想法,更愿意先立業后成家,不過祖父這些年總是念叨著他上了年歲,也不知還能不能看到臣的孩子,臣這才將娶親之事提上了計劃。”
說完這番話之后,他壓低聲音道:“皇上您快別問了,九格格還小呢,到時候讓您給嚇著了。”
九格格聞言,面頰染上紅暈,腦袋都恨不得鉆到地里去。
她雖然對自己未來會撫蒙之事有心理準備,不是拉旺多爾濟也會有別人,但乾隆這么當著人家的面兒問人家要不要娶她,且周圍還有這么多人在,她到底面嫩皮薄,覺得不好意思了。
拉旺多爾濟主動提醒乾隆,倒是讓九格格對他多了些許好感,在憨厚老實及勇猛的標簽之后,又給他加上了一個體貼的標簽。
乾隆在聽完這番話后,愣了愣,看到九格格這羞怯的模樣,笑了笑,也不再說話。不久前這個閨女才給他侍過疾,他心里頭到底還念著這個閨女的好呢。與此同時,他希望拉旺多爾濟做自己女婿的心也是越發強烈了。
橫豎九格格都要撫蒙,何不給她找個出身好、性子好、自身又有才華的蒙古貴族呢?
依著拉旺多爾濟這性子,若是尚了主,想來也不會怠慢了九格格。就是七格格做的那些事兒,委實讓人糟心。乾隆讓拉旺多爾濟與凌策祖孫自己做決定,也多少是為了女兒的未來考慮,若是祖孫主動選擇了九格格,哪怕日后七格格的事兒被他們知道了,他們應當也不會對九格格不好。
經過那一日的猛虎臨死反撲之事后,乾隆身上又有些不舒服,因此興致也不大高,狩獵也不怎么參與了,只是出了彩頭,讓蒙古王公們盡興,與此同時,又囑咐十三阿哥與十五阿哥好生表現,莫要丟了他的臉面。
十五阿哥騎射功夫雖不錯,但也只是中等偏上,若論實力,自然無法與蒙古王公們相提并論。
若是在往日,十五阿哥對這個成績倒也還算是滿意,畢竟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拼不過人家就是拼不過,可聯想到乾隆剛把他們提溜過去囑咐了一遍,十五阿哥頓時就有些不好了,只見他緊張兮兮地揪住了意圖劃水的十三阿哥:“十三哥,我知道你騎射功夫是極好的,只是你喜歡藏拙不愛表現,若是往日我也就依了你了,可這回是真的不行。我本就騎射功夫一般,若是你再不能好好在蒙古王公們面前表現一番,回頭咱們兩個指不定就要一塊兒挨罵了。”
十三阿哥很想高貴冷艷地回復十五阿哥一句,乾隆才不會罵他呢,頂多會把十五阿哥提溜到跟前罵一頓,誰讓乾隆對十五阿哥寄予厚望呢。可十三阿哥看著弟弟因為怕挨罵難得跟自己撒嬌的樣子,終是沒忍住軟了心腸。
“好吧,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十三阿哥伸出手指在十五阿哥眼前比了個“一”,強調道。
十五阿哥笑瞇瞇地點了點頭,不著痕跡地吹著自家兄長的彩虹屁,與此同時,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十三阿哥果然兌現了他的諾言,沒幾日,乾隆便得知了十三阿哥在狩獵之中表現出眾、頗得蒙古王公們贊賞之事。這可讓乾隆驚訝壞了,畢竟在此之前,十三阿哥雖然聰慧靈秀,但由于不肯用功所以無論是文還是武都表現平平呢,乾隆壓根兒就沒指著十三阿哥替他在蒙古王公們跟前爭臉面。
先前那番話雖是對著十三阿哥與十五阿哥說的,但乾隆重點輸出的對象還是十五阿哥,十三阿哥只是順帶。乾隆萬萬沒有想到,一直以來被他寄予厚望的十五阿哥此次表現平平,反倒是沒怎么被他放在心上的十三阿哥替他爭了臉。
乾隆不由開始沉思,先前他見十三阿哥玩心重也不曾制止,只由著十三阿哥的性子來,是不是做錯了。
得知乾隆反應的十五阿哥則是長長舒了口氣,只要讓十三阿哥出了頭,想必乾隆就不會一直盯著他這只可憐又無辜的小羔羊了。雖然乾隆可能有意培養他做繼承人這一點,讓他頗為感念自家阿瑪對自己的看重,但他非嫡非長,說是聰慧可也見得是最聰慧的那個,要坐上那個位置實在是太難了。
即便是乾隆真把他當成繼承人來培養,他也得每日提心吊膽,擔心著前朝廢太子之事會不會上演,所以還是算了吧。畢竟自家汗阿瑪肖似先祖,也頗有長壽之象,在這樣一個帝王的手底下戰戰兢兢的過日子,倒不如像十二哥一樣,自己出去闖出一片天地來。若是他擺明了不想做儲君,或是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難不成乾隆還能夠趕鴨子上架嗎?
至于十三阿哥,也是在事后被諸多蒙古王公們包圍,溢美之詞不絕于耳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似乎被撒嬌裝可憐的黑心弟弟給坑了,偏生話是他自己答應的,他還不能去找弟弟麻煩。
待這次木蘭秋彌結束之時,十三阿哥對著十五阿哥露出了一個來自兄長的“慈愛”笑容。
——等回宮之后,咱們再好生交流一下兄弟感情。
原本大臣們見乾隆器重十五阿哥,都開始暗搓搓地想著向十五阿哥靠攏了,可誰知十五阿哥表現出一副消極怠工的模樣來,再加上十三阿哥在本次木蘭秋彌之中頗出了一番風頭,無論是乾隆還是蒙古王公們都毫不吝惜對十三阿哥的贊美之詞,這讓朝中的大臣們又有些猶豫了。
到底十三阿哥才是正經嫡子呢,若是乾隆突然改了主意,十三阿哥繼位的可能性倒比十五阿哥更大一些。
就因為答應了十五阿哥的坑爹要求,回到京中后,十三阿哥變得忙碌了不少,每日要應付各式各樣前來打探的人,為此,他連著數日都沒給十五阿哥一個好臉色看,十五阿哥為了求得十三阿哥的原諒,在十三阿哥跟前做小伏低各種賠罪認錯不說,還曲線救國,走起了皇后和芃芃的路子,最后磨得十三阿哥沒了法子。
自家弟弟,親的,又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看著皮了就揍一頓,還能怎么辦呢?當然只能選擇原諒他。
值得一提的是,在回京之后,乾隆為善保與六格格指了婚。
據說是凌策給乾隆回了信,為孫子向乾隆求娶九格格,乾隆在點頭應允之后,除了吩咐底下人為九格格的婚事做準備外,還開始操心起六格格的婚事來,畢竟六格格才是姐姐,九格格這個妹妹婚事都定下了,六格格這個做姐姐的婚事卻還沒有著落,也著實有些不大像話。
據說那日,乾隆與六格格單獨談了很久,給六格格列舉了好幾個自身條件不錯的候選人,只是六格格一個也沒有看上。當乾隆問六格格是不是有意中人之時,六格格提到了善保。
這要是擱在從前,六格格壓根兒想不到自己也會有這么一天,膽敢違逆乾隆之意,當著乾隆的面說自己要嫁給意中人。可如今,隨著她在事業上殺伐果斷,在生活中,她也多了不少底氣。
她有六成把握,乾隆不會一口拒絕她的請求。哪怕乾隆不會立刻便點頭答應,至少也會愿意好好聽聽她的想法并慎重思考一番。
果然,乾隆在聽了六格格的話后,對六格格道:“善保是年輕一代中頗為出眾之人,若要讓他當朕的女婿,朕自然沒什么不滿。但是,你可知道,善保曾追求過你姐姐?”
“女兒知道。”
這些年來,善保又不曾掩蓋過他對芃芃的不同,六格格當然不會看不出來,善保是喜歡過她姐姐的。也正是因此,縱使六格格先前對善保有些許好感,她也只打算埋藏在心底,不準備與他人言明。
一切的轉折是那次猛虎反撲。
當時六格格就站在距離乾隆不遠處,可身邊兒的人注意力都集中在乾隆身上,沒人顧得上她,當時六格格的惶恐之情可想而知。
善保發現了這一幕,而后站在了她的身前,給了她極大的安全感。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六格格對善保的感情開始失控。
即便善保曾經喜歡過她姐姐又怎么樣?她姐姐現如今已經成婚且有了孩子,善保是個聰明人,他終有一日會徹底忘掉她的姐姐。
六格格也十分慶幸,芃芃不曾喜歡過善保,善保對芃芃的感情說白了也只是他的一頭熱。倘若芃芃與善保曾有過什么感情糾葛,六格格就是再喜歡善保,也只能舍棄善保了,畢竟姐姐于她有大恩,她自然不會跟姐姐曾經喜歡過的人好上,這樣無論對她還是對姐姐來說,都是一種膈應。
六格格整理了一下思路,將自己的想法盡數告訴了乾隆。
乾隆在聽到善保曾經挺身而出保護六格格的時候,也終于能夠理解六格格為何會對善保這樣執著。
小女孩兒家家的,對于保護過自己的“英雄”,總是有些不同的。
“朕會將善保叫來問問,成婚這等事,總不能是朕的女兒一頭熱。倘若他不反感迎娶你,朕便為你們指婚。那小子雖曾追求過你姐姐,但從當初朕為你姐姐與福康安指婚,到如今也有兩年多了,想來他也該放下了。”
最后,乾隆從善保處得到的答案,自然是可以預見的。
對于善保而言,若是不能迎娶他喜歡的姑娘,無論娶誰,對于他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區別,他是個事業心極重的人,大半的心思放在朝堂事務上,只有小半的心思能夠分給家里,因此,他會挑選一個合適的妻子成婚。
六格格無疑是一個不錯的人選,聰慧知禮、進退有度,且又管著皇家銀行之事,無論是前頭還是后宅,都能與善保說得上話。她本性又是個善良溫和的姑娘,并不因為自己的身份而氣勢凌人,善保覺得,縱使他們一開始沒什么感情,處的久了,也能夠培養出一些感情來。
芃芃在得知乾隆為善保與六格格指婚的事兒后,有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覺。
她先前便隱隱察覺到六格格似是在心中默默喜歡著一個人,只是六格格將心事藏得太好,芃芃沒能看出那人究竟是誰。如今,這樁賜婚旨意一下,一切的答案也都揭曉了。
六格格是與芃芃一道長大的,這些年來姐妹之間彼此相互扶持,有很深的感情基礎,芃芃自然也希望六格格能夠過得好,她如今有了好歸宿,芃芃自然也替她高興。
彼時,芃芃肚子的月份已經有些大了,害喜害得厲害,不好隨意走動,便遣了身邊兒的豆蕓給六格格備上了一份厚禮來恭賀六格格,還讓豆蕓轉告六格格,待六格格日后出降,她定會好生給六格格備上一份添妝,把六格格說得羞紅了臉,讓見慣了六格格大方從容一面的豆蕓嘖嘖稱奇。
六格格的公主府也開始籌建起來,輪規格不如當初芃芃修建公主府時,但那公主府地段極好,又離六格格每日工作的地方頗近,可見乾隆對這個女兒也是花足了心思的。
留京又被乾隆如此看重,六格格往后的錦繡前程肉眼可見,宮中的妃嬪們自然樂得錦上添花,紛紛給六格格送去了賀禮,以求結個善緣兒。
六格格的生母戴佳氏也來了,此時的她,失寵多年,早已不復當初的張狂和自以為是,在六格格跟前頗有些小心翼翼的樣子。
來者是客,戴佳氏終究是六格格的生母,她客客氣氣地與六格格說著話兒,六格格自然也客客氣氣地作答,雙方之間也就比陌生人好上那么一點兒。
送走戴佳氏后,六格格對身邊之人道:“倘若她愿意一直這樣本本分分的,本宮也不介意與她維持個面子情,終究她是本宮的生母。倘若她不知進退,也別怪本宮對她不講情面。”
這一年,過得格外熱鬧。
翻過年去,芃芃的肚子也愈發大了。走到哪兒都要人小心翼翼地攙扶著。
太醫說,芃芃肚子中是雙胎,因而芃芃會比尋常孕婦更加辛苦。乾隆與皇后等人知道這個消息后,是既歡喜又心疼,歡喜者,是芃芃果然與眾不同,一懷懷倆,這福澤深厚果然不是尋常人能夠比擬的,心疼者則是懷孕本就是一件極為辛苦之事,懷著雙胎更是對孕婦負擔頗重。
當下,愛女心切的乾隆與皇后又往芃芃的公主府賜下了不少東西,什么百年老參等補物更是不要錢地往芃芃府中賜。除此之外,乾隆與皇后還各自往芃芃的公主府中塞了幾個人。
乾隆塞的是兩名擅長婦產科的太醫,他命這兩名太醫專門照料芃芃這一胎,直到芃芃安全生產,皇后塞的則是兩名經驗豐富的嬤嬤,將芃芃從頭管到腳,每日給芃芃安排豐富的膳食,帶著芃芃在公主府周圍兜風,嚴禁芃芃操勞,還給芃芃提供了一些小技巧好緩解芃芃孕期的各種不適癥狀,讓芃芃是痛并快樂著。
與此同時,福康安也是痛并快樂著。
妻子有人妥善照料著,他也能夠放下心來,只是每回他與芃芃稍微親近些,嬤嬤們就跟防狼似的防著他,著實讓他有些不好受。
以往沒有嬤嬤們的時候,雖說不能與芃芃親熱,但偷個香什么的還是可以的,如今有了嬤嬤們,這些福利也通通沒了,想要與芃芃親香,只能等芃芃生完孩子再說。
這一年過年之時,十阿哥與十二阿哥未曾回來,只是托人寄回了厚禮以及書信。
在這闔家團年的日子,自己的兒子未能回來,令皇后與舒妃多了幾分傷感之情。她們私心里當然希望孩子能夠一直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兒,只是孩子大了,主意也大了,如今是半點兒由不得她們了。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他們寄回來的禮物十分精致貴重,由此可見,十阿哥與十二阿哥在外頭混得還是不錯的。
又是一個月過去,一對龍鳳胎在固倫公主府中呱呱墜地,彼時天氣晴朗、大雁回飛,時人都說,這是祥瑞之兆。
公主不愧為祥瑞化身,就連生出的一雙兒女,在出生之時,也自帶福運。
乾隆十分高興,龍鳳胎中的哥哥一落地,身上便掛了個貝勒銜,妹妹則被封為了和碩格格。
對此,福康安頗為緊張。他這個做老子的還沒能立下大功得到什么高級爵位呢,兩個小崽子一出生身上的爵位就比他高了,他居然成了全家地位最低的人!
這不成,他得好生努力才行,否則回頭在一雙兒女跟前怎么抬得起頭來!
雖說福康安身上還有個固倫額駙的頭銜在,憑著這個頭銜他身份地位也不會低了,但他不能日后總是靠著妻子帶來的身份茍,給兒女們演繹一出現實版吃軟飯吧?
芃芃的一雙兒女出生后不久,海外又寄回了一封書信。
乾隆等人原本還納悶著呢,怎么才寄了家書回來,短短時間內又寄了第二封。莫不是,十阿哥與十二阿哥他們遇上了什么為難之事,需要向長輩尋求幫助?
乾隆在心中暗暗想著,若果真如此,倒不如以幫他們解決難題為條件,把他們給召回來。
之前乾隆忌憚十二阿哥,不看重十阿哥,且又覺得自己膝下還有其他阿哥可以作為儲君候選人,是以對十阿哥與十二阿哥這兩個逆子離家之事是一點兒不著急,只想著等他們碰了壁興許就知道家里頭的好處,能夠留在大清踏踏實實地干活了。
可誰知,十二阿哥一走就是幾年,絲毫沒有后悔的意思,還將十阿哥也給帶走了。
非但如此,底下的十三阿哥與十五阿哥也鬧著要向兄長們學習,著實讓乾隆傷透了腦筋。
乾隆想著,若是這回能夠順勢將十阿哥與十二阿哥給召回來,想必十三阿哥與十五阿哥也不會再浮想聯翩,成日做些不切實際的夢。
現在他也算是想明白了,與后繼無人相比,他從前對十二阿哥的那些忌憚,壓根兒就不是什么大事兒。
可惜這回,十二阿哥是注定要讓乾隆失望了。
當乾隆拆開這封書信后,發現這并不是什么家書,而是一封國書。
十二阿哥以海外某國開國皇帝之名,懇請與大清建交。
作為誠意,本次十二阿哥派人送回了不計其數的珍寶。
這可驚掉了一眾人的下巴。殪崋
所以人都想不明白,十二阿哥分明是出海行那商賈之事的,怎么一轉頭,就成了某個不知名國家的開國皇帝了呢?
乾隆也是萬萬沒有想到,那個不被他看好的孩子,居然會有此成就。
他沉默了片刻,最終決定派遣一隊使臣去這新興的國家考察一番。
十三阿哥與十五阿哥得知此事后,搶著要當使臣,最終,十五阿哥以微弱優勢險險勝出,沒法子,對于皇后而言,一個兒子已經遠走海外,且瞧著這個架勢,日后是準備常駐海外了,她怎么能再眼睜睜看著另一個兒子離開自己?
況且,十三阿哥在乾隆與皇后跟前留下的“貪玩”的印象太過深刻,哪怕現在帝后知道十三阿哥并非像他之前表現出來的那般無能,一時之間對十三阿哥的固有印象卻也難改。
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的邦交之事,還是交給十五阿哥更讓人放心。
這一年夏日,十五阿哥乘船出發了,負責護送十五阿哥一行使臣團的,正是當初組建的那支遠洋艦隊。
海上漂泊的日子沒有定數,等到十五阿哥一行人返回大清之時,已是一年半以后。
十五阿哥帶回了十二阿哥贈予帝后及弟弟妹妹們的禮物,其中,由于芃芃生子時他未能回來,沒有給自己嫡親的外甥見面禮,是以這回十二阿哥給芃芃的禮物加厚了幾成。
芃芃看著那琳瑯滿目的禮物,極為十二阿哥終于實現了當初的理想而欣喜,又為兄妹二人數年不得一見而悲傷。
她想要的,從來都不是什么名貴的禮物,而是親人們的陪伴。
只是昔日一道長大的兄妹終是各自奔向了不同的前方,十二阿哥選擇了一條布滿荊棘與榮耀的道路,她這個做妹妹的,也只能選擇祝福。
與此同時,十五阿哥以及本次隨行的大臣們也在向乾隆講述著他們此行的見聞。
原來,十二阿哥創立的國家是一個島國,面積雖不大,但十分富庶,并不像乾隆和朝中一些守舊大臣們認為的那樣,只是一個窮困落后的彈丸小國。這個國家雖然年輕得過分,但借由大力發展航海事業及工農業,已在諸多航海強國之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得知這個消息后,乾隆與底下的大臣們觀念再一次被刷新。
一些早已將十二阿哥視為皇家棄子的大臣們開始向乾隆進言,請乾隆將十二阿哥立為大清儲君。
開疆破土的功績,實在是太過吸引人。若是十二阿哥成了大清的儲君,那么在乾隆百年之后,大清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十二阿哥創立的那個國家并入大清的領土。
與十二阿哥能夠為大清帶來的好處相比,他本人對皇權造成的威脅實在是不值一提。更何況,他如今在海外稱王,常駐海外,對乾隆自然也就失去了威脅。
唯一的問題就是,若是十二阿哥等到乾隆百年之后再回歸大清,接管大清的這攤子事,只怕會有根基不穩的危機。別的不說,論對大清朝堂的掌控力,他肯定是不如本土阿哥們的。
這個提議的利與弊都十分明顯,讓乾隆陷入了沉思之中。
若是不立十二阿哥為儲,為了維持與那個新興國家之間的關系,那么下一代皇帝,就必要從與十二阿哥感情親厚的兄弟之中選,比如十三阿哥與十五阿哥……
彼時,還不知道自己又被乾隆惦記的十三阿哥與十五阿哥也聚在一起碰了頭。
十五阿哥出使新興國家后,十三阿哥也沒閑著,他被乾隆提溜著進入了朝堂之中。
此次相見,兄弟倆都成熟了不少。
“你說,汗阿瑪會如何抉擇?”十三阿哥問十五阿哥。
“誰知道呢?”十五阿哥回想著早已與他印象中大相徑庭的兄長,說道:“不過,現在選擇權,也并非完全在汗阿瑪手中。有人想要通過讓十二哥繼承皇位這事兒來吞并十二哥一手創建的那個國家,也得看十二哥答不答應才是……”
未來的事兒,誰說得準呢?
——全文完——
(https://www.dzxsw.cc/book/145540/3636584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