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鎮上
東西是多,可這爺倆就是門外漢撿喜歡看上眼的就挑出來,李曉梅在前世還上過補習班常用的字還能認得,李有福可能就會自己名字。曉梅一陣扶額,沒文化啊!全憑運氣,嗨!小眉毛皺了又皺:“爺爺,我們就這樣挑啊,咱也不懂啊,不然讓掌柜的跟咱講講?” “咱們挑好了在讓掌柜的長長眼,有的東西不在于價值,喜歡就值!” 李有福手里拿一大個膽瓶,上面彩繪遠山大樹,樹下還有下棋人,點點頭放一邊,又去挑另一件。曉梅是在尋思是不是先讓家里人先認認字的問題,出去了也省的受騙上當,不然被人賣了還要幫人家數錢!主意打定,就從那堆書里挑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等基礎書本,有看上眼的詩文書也順帶挑出來。
掌柜的進來時,他們大小已經挑出一堆來了,掌柜一看眼睛就瞇上了,笑著問:“怎么樣,李大哥,這批東西不錯吧,我可都給您留著呢”
“掌柜的,你也知道我不懂這些,就是看著喜歡合適就行,你也過來給長長眼,看看我們挑出來的有價值嗎?”李有福心里知道無奸不商,自己接觸多了,也只能看個表面,先弄明白是什么再說吧。
“你們先挑好了,咱們到外面坐下慢慢說”掌柜的也不急,打交到次數多了,心里也有底兒,這爺孫倆就是門外漢,看在是熟客份上也不想太坑了,有些東西放他這兒就是個占地兒,給這倆位正好,價要的合適了多來幾次就是,這個道理掌柜的還是明白的。何況李老頭的糧食很好銷,兩相合適何樂而不為呢! “挑的差不多了,一會兒您就給看看,告訴我們是什么物件就行”李有福不知道什么價兒,自己可就帶了倆袋糧食還不知道能換多少。
“挑好了,就請到外面坐,柱子,把這些東西給你李叔那外面去”掌柜領李有福出里間,坐到外面靠邊擺的幾案旁倒上茶慢慢給李有福講東西名稱,用途,大致年代,曉梅也細細聽,這可是免費課!最后結算李有福共挑了五件瓷器,三幅畫,一方硯臺,一個筆筒,一件瑪瑙串珠,還有就是曉梅要的十幾本書,掌柜的要三百斤小麥,雙方認可成交。李有福只帶了180斤小麥。剩下120斤說好,下次給帶來。
出當鋪李有福找地兒把東西讓曉梅收進空間,又去了一趟河頭飯館,賣出兩大桶魚,五百個雞蛋,三百鴨蛋(腌好的)兔子賣了二十五只,活雞三十只,青菜也摘了兩大框,掌柜的喜歡李家東西,新鮮味道好,一般有多少就要多少,這次高掌柜只給了三塊大洋其余的給的是法幣,李曉梅吃了一驚,因為掌柜的是用袋子裝錢拿給他們的,高掌柜也不好意思道 :“現在貨幣貶值的厲害,銀元不好弄只能將就一下了,兩相著給你們,法幣能花就花出去吧,別留在手里,到明年還不知道變成啥樣呢!”高掌柜的無奈讓李有福和李曉梅心下一涼,錢都亂成這樣,世道能好到哪里去!領著一袋子錢,爺倆走出飯館。
到雜貨鋪李有福又用法幣雞蛋鴨蛋和處理好的兔子換了家里需要的鍋碗瓢盆,曉梅要了幾斤紅糖、大棗給自己娘,雜貨鋪老板也是一通嘮叨,法幣不能不用,到手就是貶值。李有福無心聽他嘮叨,帶著曉梅去點心鋪買了點心糖果,最后到布店把法幣全部換成布匹針頭線腦,老板要的價高,李有福也不還價,大伙心里都明白,錢到誰手,誰就會面臨損失,即使要的高也是值得。換成東西后,李有福心里才踏實一點。
要去鎮口集合車上不能不裝樣子,爺倆找地兒在空間歸攏一下今天的收獲,現在有收納盒了,外面清楚很多,書房還很寬敞,瓶瓶罐罐還是往書架上擺,吃食堆倉房,布料等打包,驢車上不能一點東西不放,最后李有福在驢車上放了三口鍋,兩只老母雞,一籃子雞蛋一包紅糖,就這些東西已經很打眼了,老百姓日子過得苦,家里用具除了鍋必須買的其他能自己解決的絕不會花錢去買,每家都會種葫蘆,等成熟了放進水里煮熟,再把表皮刮掉,從中間鋸開去里面瓤,曬干后可以舀水舀米面,盛放東西,小個的也有當吃飯用具,盆碗都是奢飾品,如果李有福把買的東西都拿出來,一定驚得大伙把眼球冒出來,會說李家真有錢太敗家了!盆碗壞了補補鋦上不就得了!哪家不是鋦鋦補補過日子!
“李家大哥買這么多東西啊,你家家底可真厚!”回來的車上眼紅的大娘酸酸地問道。幾人可都看到李家一買就是三口鍋,這得多錢!
“哪里!這不是沒法嘛,我們這幾家的鍋碗都被鬼子偽軍砸的稀巴爛,連飯都做不成,不買不行,這不今年打下的麥子多,手里可賣倆錢又搭進去了,老二家還坐月子侄子又受傷都要將養” 李有福無奈道。
“可不是的,您家也是遭難啊,傷筋動骨一百天,腿斷了更得好好養著”一位大嫂接過話來,接著話頭一轉又道“李大哥,您家玉米長得可不賴,打下來了一定給我們留種,再教教我們大伙玉米怎么種的,我們種了這么多年的莊稼就沒長出來過像你家那個頭兒!” 有這位大嬸帶頭引向農民最關心的莊稼上,大伙爭相向李有福請教,因為李家這茬玉米又是村上不管是長勢還是產量最突出的。不引人注意才怪!
涉及到糧食的問題李有福也不含糊就道:“村上每家我都會至少留出一畝地的量,如果侯地主要不那么多我也給大伙多留,其實種玉米也沒什么竅門,我看大伙兒種的偏密,莊稼苗留密了地里養分就不夠,而且也不透風,苗長不壯棒子當然也就小了,以后大伙兒種地時別貪苗多,再加上施肥得當不缺水,就能打好糧食”眾人受教點頭道:“原來不是苗越多產量越高啊?怪不得我們家地里的玉米就是沒您家長得壯實”一說莊稼話題也輕松不少,說笑著就回到村子,等人都走干凈后,李有福和曉梅又不得不重新歸攏給各家的東西,李家二房因為沒來得及收拾缺的東西的最多,好在都是平常物好填補。鍋碗瓢盆都缺,李全春又要養傷,所以李有福給二房又加了母雞五只,雞蛋一籃子,三斤豬肉一堆豬骨頭,好歹一收拾又是一車東西,如果讓哪個眼紅的看到還不定說出什么來!不管什么時候小心無大錯!
(https://www.dzxsw.cc/book/145440/747057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