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積攢
炎熱的夏季時不時的來場大雨,百姓最怕的是下連雨,有時一下就是三五天不放晴,泥坯做的房子哪經得住暴風雨的洗禮。又是一場連雨過后,水塘的水早就溢出淹沒道路,遠遠一看根本分不清哪兒是溝塘哪兒是路,就連街上的水也能沒過腳踝骨,有的地兒能到小腿肚。天一放晴孩子大人就開始忙活起來,男人們挖溝排水,補屋頂,抹墻,女人們曬被子曬柴草,孩子們去捉游上岸的小魚,再撿一些田螺拿來喂雞鴨。
這里人都不喜歡吃田螺,有股土腥味,曉梅也加入撈田螺隊伍,因為常年沒人大量撈,只要是溝坑邊上隨處可見。而且田螺個很大,不時也能見到河蚌,曉梅來者不拒,見什么撈什么,主要是空間里的雞鴨太多了,即使吃的菜多糧食少這也讓曉梅心疼,人可還沒吃飽怎么讓他們吃掉!等路好走了一定讓爺爺去處理一批。空間差不多每月就能收一次莊稼,院子里幾乎堆滿糧食,弄得爺倆只要有空就得去空間搓玉米,玉米骨頭和秸稈曉梅就往家里柴火里摻,多了的只得往葦塘地里放,當然也會趁人不備往別人家柴堆里添加,紅薯葉拿來喂豬喂雞喂兔,現在空間里后院李有福養了兩頭豬,一頭小毛驢,一個雞棚,一個鴨棚,一個兔棚。整個后院沒一塊空地。雞鴨已經上百只,兔子繁殖力很強,也有倆百多只,如果沒有他們,那些菜都不知道怎么處理。空間土地達到六畝多,李有福忙著著實費力,所以空間也就增加一物種小毛驢。不管是種地拉秸稈都省力很多。
曉梅現在只要有時間也會進空間,她是為了鍛煉神識意念控制收獲播種,現在操控兩三畝地的收獲一點沒問題,雞蛋鴨蛋鵪鶉蛋的收撿也慢慢使用神識,神識越強大控制力越強!這天曉梅收獲完蛋類,看著一筐筐雞蛋鴨蛋等發愁,院子里都是糧食,這么發展下去怎么得了!想著事情她又來到地下倉庫,這里盒子箱子都是空的,個不大能放什么?拿起一個小盒子,打開里面依然是空的,用神識一掃,異樣出現了,怎么覺得盒子用神識探不著底?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空間收納盒?就是不知道能容納多少量?曉梅拿了一個盒子出庫房到前院放糧食的地兒,意念收納玉米,只見玉米飛快涌入盒子里,開始盒子看著只有半下,等把院子里的玉米都裝進去后,盒子依然只有半下,曉梅又試著往里裝大豆,卻沒成功,原來一個盒子只能裝一種東西!怪不得庫房里有那么多盒子!既然有了收納盒,曉梅就把院子里的糧食都裝進盒子里,分別在盒子上面寫好里面的種類,這次意外發現曉梅興奮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事后李有福知道后也是一臉驚喜。前院騰出來又可以多種東西了,看來應該再給空間增加物種,說不定土地又可以增大!
有了毛驢,上哪去也方便不少,空間里收獲越來越多,為了消耗一部分產出也為了換取更多金錢,李有福便成為河頭飯館,種子店和雜貨店的常戶,東西好也新鮮當然給的價不低。隨行就市。最讓曉梅頭疼的事法幣已經貶值了幾倍,簡單地說去年100法幣能買一袋面粉,今年只能買一只雞,明年恐怕只能買兩只雞蛋了。買賣有時交換能換到等價值的東西,偶爾也能賣成銀元但不是每次又會給,本來大伙手里銀元就少誰也不會傻得往外放,偶爾看情看臉看貨才會拿出銀元來。每次收到一大把法幣時曉梅就會皺起小眉頭:“爺爺,這次咱們換啥?” 然后李有福就會嘆氣,換成啥。物品少就那幾樣適合莊稼人農具早備齊了,空間里生產棉花,現在老大家自己織布紡線,買也就是買細棉布,那東西不禁穿,容易破,也就給女人小孩子用,鍋碗瓢盆的夠用,另外一樣需要儲備的就是藥物,鎮上只有倆家藥房,幾乎都是中藥,西藥很少也很貴。李有福只備了常用的感冒藥拉肚子藥和傷藥。家里有要生孩子的也就多備紅糖。既然空間有地兒,又想增加物種,李有福就在空間開辟了一塊藥園,李曉梅要了幾樣珍惜種子,象人參,三七,藏紅花等,也種了常用的板藍根,黃芪當歸一些常見中藥。
錢到手就等著貶值還不如換東西實在。后來又細琢磨后李有福想著孫子孫女也快長大成家嫁人,應該做準備了,再以后得到的法幣就變成各式各樣的首飾物件。曉梅前世雖沒接觸過什么特值錢的物件,但看電視也知道老輩子的東西越放越值錢,尤其古董什么的,也就往這方面引導李有福。以后,李有福常去首飾店古董店看看,接觸這些東西多了也有了了解知道什么值錢什么東西留著會有價值。古語盛世古董亂世金,大伙都會把家里值錢的古董變現成金銀或更有價值的東西。李有福也會和商人們交談他沒錢購買古董字畫,但有糧食可以換不太值錢又有保留價值的物件。這也迎合了那些準備存糧的人,各取所需。
李曉梅把書房收拾了一下,以前放書的書架還空著,就拿來擺放瓶瓶罐罐有時也能得到一倆幅字畫什么的,裝衣服的箱子也讓她存放首飾,沒啥值錢的,多數是銀手鐲銀簪子,耳環,大人孩子的都有。曉梅更喜歡玉和翡翠,現在空間里就存有一塊碧綠的有些像祖母綠的玉牌,他們不識貨也不知道,還是一次擺攤時有個老太太說是家里兒媳坐月子需要兩只老母雞,身上又沒錢拿出這么一塊玉牌想和他們交換,曉梅看著玉牌煞是喜歡,老太太又需要她們家雞雙方自愿交換,李曉梅怕太占便宜,用了五只老母雞和老太太換得。
陸續的曉梅又得到一對玉手鐲,兩只玉簪,她喜歡白色和綠色的,這年代玉件多翡翠少,以前翡翠一直沒受到國人重視,直到慈禧對翡翠尤其祖母綠情有獨鐘后,才引得國人對翡翠開始重視起來,而且價值高出傳統玉器,翡翠硬度大難以雕琢,又受國人追捧,所以市場上幾乎很少看到玻璃種翡翠。瓷器爺倆誰也不明白,遇到擺攤看上眼的也換回來。總之空間里不管是糧食禽畜還是物件都在慢慢積累,家底越厚心里越踏實不是?
(https://www.dzxsw.cc/book/145440/747056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