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王大勇率先跳出來道:“兩百也太少了吧,我給你算算,一畝地產玉米一千斤,一斤按收購價一塊二算,一分地就是一百二十塊,四分就接近五百元。一年五百,十年二十年呢?機動地都是二堰地,產量不高且路途遠,費那功夫,真不夠折騰的。另外,今年的莊稼都種下了,怎樣也得給點青苗補償吧。”
王大勇說了半天也沒說到重點,喬巖不想糾纏下去,直截了當問道:“直接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王大勇心里盤算了半天道:“每分地最少五百,少了這個數不能干。”
眾人附和點頭。
喬巖大致測算了下,除了林地,少說也要占十畝地。按照他這個價格,五萬就出去了。按理說并不多,要在縣城周邊,少說也要幾萬塊,可實際情況不容樂觀?紤]到能順利推進,他一咬牙拍板道:“行,就按你的標準補!
見他們沒話說了,喬巖繼續道:“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了,今晚回去后就動員宣傳。下周,我就計劃開始破土動工,爭取趕在雨季到來之前把路修好。”
“接下來再說產業的事。你們都出去參觀了,也看到外面是如何發展的了,我就不多說了。經過綜合考量,結合我村實際,計劃把花卉種植引進來,蓋20個大棚育苗。要想干成這件事,必須得成立合作社,以集體的名義實施這個項目!
“合作社不是什么新鮮產物,好多村都有,咱村到現在沒成立。簡單來說,大家都是股東,以人頭入股,賺了錢按人分紅,要是賠了,理所應當大家共同承擔,但可以明確地說,到時候政府會給兜底!
喬巖在臺上講著,下面的人認真聽著,有的一知半解,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是啥東西。還是王大勇,聽到錢兩眼冒光,打斷問道:“能給我們分多少錢?”
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喬巖基本摸清了王家溝人的底牌和情況。如同萬千百姓一樣,長時間受困于土地的束縛,加上地理環境、受教育程度等制約,即便有了發達的網絡,對外面的世界接受能力有限,至今保持著那份淳樸良善,厚道實在。
但走不出去不代表完全蒙蔽,市場經濟的思潮早已吹遍了青山綠水間。突然的思想開放,讓人們看到了金錢和物質帶來的沖擊力,進而變得功利貪婪,對曾經所謂的集體榮譽,如同又臭又硬的破抹布,早已扔得遠遠的。利益至上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什么為了大家,只要自己能得利,利益不受損害,其他都無所謂。對金錢的渴望,超出了任何時候。
喬巖一直給他們灌輸集體思想,不管是修路,還是發展產業,都是為了大家好。明面上歡欣鼓舞,實則心里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其他人不管,他能得到什么才是最關心的。
掌握了村民的思想動態,喬巖盡可能地把利益普惠到每一家,但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只要把一切放到明面上,公開透明,照顧到多數人利益即可。
喬巖看著王大勇急切的眼神,笑了笑道:“這個問題問得好,接下來我給大家先算一筆賬,然后再說我的思路。一畝地,剛才大勇叔也說了,可產玉米接近一千斤,不可能這么多,最多八百斤。為了方便測算,就按一千斤!
(https://www.dzxsw.cc/book/14431612/344339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