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十九章有二百多位嫌疑人(上)
長篇小說:讀心
文/紅葉
第十九章有二百多位嫌疑人(上)
“此案有二百多位嫌疑人,從何查起呢?”
莫偵探讓俞洛協助調查的這個案件是樁三年前的舊案。
“季娜是個漂亮聰明的姑娘,二十四歲,未婚。她從小努力學習,大學畢業后進入
一家公司任職媒體銷售經理。她的性格活潑,交友廣泛。
事發當天是周六,季娜和朋友們去球場看球賽,他們所支持的球隊贏了比賽,她和
朋友們都很高興。晚上,他們去了當地的一家酒吧慶祝勝利。
凌晨兩點左右,季娜喝多了,她決定回家。由于酒吧和她所居住的高檔公寓距離不
遠,所以季娜拒絕了朋友開車送她回家的建議,步行回家。臨走前,她約了朋友安
迪第二天一起吃午餐。”
莫偵探停下,喝了幾口咖啡,接著繼續介紹著案情。
“季娜有位男友名叫喬意,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他們的感情很好,每天都會打三
四通電話,互發短信,情意綿綿。凌晨兩點他們還通了電話,季娜告訴他自己離開
酒吧準備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男友喬意聯系不上季娜,他以為是女友喝多了宿醉,沒有特別在意。
但是到了傍晚仍然沒動靜,喬意打電話發現季娜的手機已經關機。好友安迪周日中
午在約好的餐廳等季娜一起吃午餐她也沒有出現。
周一早晨,同事們反映季娜沒有來上班,男友覺得事態嚴重,于是趕快報警。
收到報警之后,警察前往季娜家查看。季娜居住的是高檔公寓,房間號碼235。房間
的門鎖完好,沒有被強行進入的痕跡。季娜的車還好好地停在車位上。
警察按門鈴沒有回音,于是叫來公寓管理員打開了房門。客廳稍微有點凌亂,但沒
有打斗或被翻找過的跡象。警察進入臥室,發現臥室的床上被子的一角露出幾縷秀
發,立刻有了一種不詳的預感。
果然,掀開被子,發現被子里的季娜臉色慘白,已經毫無生機。原因是窒息,季娜
生前被人侵犯過。
案發現場沒有找到季娜的手機,沒有找到兇手的毛發,指紋等。沒有貴重物品丟失。
法醫在季娜體內提取到了兇手的dna。
警察詢問當晚值班的保安,保安是剛入職不久的新人,對住戶并不十分熟悉。
保安說:“凌晨兩點多,我在小區巡邏,看見一名女子在公寓樓門口徘徊,詢問她
原因,她說是這里235號房間的住戶,但忘帶門禁卡了。”
保安查看了她的身份證,開門讓她進了公寓樓,但是不久她又下樓來了,她說自己
醉得連房門密碼都想不起來了。住戶進入自己的房間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輸入電子
鎖密碼,另外一種是用房卡。
她說:“我想起來了,我的房卡忘在車里了。”
于是她又去了停車場。
等到保安巡邏回來后,看見她身邊陪伴著一名男子,他們一起進入公寓樓了。此后
就沒有再見過她。
警察調看從酒吧到公寓的監控,并沒有發現什么可疑的男子,反而發現了街邊兩名
女子和季娜對話的鏡頭。警察向媒體公開了這段錄像,尋找這兩位女子。
不可低估媒體的力量,不久這兩位女子中的一位還真的來警局報到了。
女子說:“那天夜里,我和我的姐姐正在街上閑逛,碰到了一個醉酒的女孩。我們
見她孤身一人,而且醉得厲害,我們就提出送她回家去。她說不用了,她住的公寓
離這里很近,步行五分鐘就到了。我們有點不放心,于是就尾隨著她,直到目送她
進入公寓小區才離開。”
這位女子的證詞和監控錄像說明至少季娜在酒吧到公寓這段路上是平安的。不幸發
生在她進入公寓小區后或者是家里。
季娜的手機有著同步功能。雖然她的手機從現場消失了,但警方仍然設法還原了短
信內容。
當天晚上男友喬意與季娜發了多條信息,內容當然是戀人之間的綿綿情話,“我已
經等不及要見你。”“我想你。”“吻你。”等等。
凌晨兩點多,季娜的最后一條短信是未發狀態,內容就兩個字:喬意。仿佛是季娜
在告訴世人真兇的名字。
所以季娜的男友喬意就成了第一位嫌疑人。
警方調查了喬意,但他沒有作案動機,他所居住的城市離季娜的公寓有著五小時的
車程,而且他有著過硬的不在場證明。喬意還主動提供了自己的dna樣本,結果顯示
不匹配。
第二位嫌疑人是朋友安迪,約好與季娜第二天一起吃午飯的。他有很多人給他提供
不在場證明,同時dna結果也不匹配。所以他也排除了嫌疑。
高檔公寓小區共有六幢公寓樓組成,同時還有花園、游泳池、健身房、娛樂場地等
公共設施,面積廣闊。小區里共裝了二十個攝像頭,但不是每個區域都有攝像頭的。
根據管理公司提供的信息,光是男性住戶就有兩百來人。一一排查起來工作量太大。
第三位嫌疑人是當晚值班的保安,監控顯示,在凌晨六點左右,一個穿著類似保安
制服的人從季娜所住的公寓樓走出來,手里拿著一個垃圾袋。
但保安說他平時應該是六點下班,可是那天他正巧家里有點急事,就提早了半個小
時下班,他同保安公司打了電話請假,所以監控錄像里的那個人不是他。保安公司
證實了他的說法,而且他的dna不匹配,他不久也被排除了嫌疑。
那么監控里的那個穿著保安制服的人是誰呢?這人刻意壓低了帽沿,低著頭,躲避
著監控鏡頭,臉模糊不清,難以辨認。
第四位嫌疑人是保安提到的那晚陪伴在季娜身邊的男子。經調查這人是住在同一幢
公寓樓里的住戶,與季娜相識。
而他在事發當晚與季娜的相遇純屬巧合。
他說:“那天我值晚班,凌晨兩點多下班回家,正巧在公寓樓大門口遇見了季娜,
她說自己剛去車里取了房卡回來,但忘了帶門禁卡了,我就讓她尾隨著我進去了。”
“然后呢?”警察問。
“然后電梯先停在她住的樓層,我們互道了晚安,她就出電梯回家了。”他說。
這人的妻子為他提供了不在場證明,他也主動提供了自己的dna,結果顯示不匹配。
他的嫌疑也被排除了。
調查季娜平時的朋友圈,警方又找到了第五位嫌疑人。他是季娜的前男友,但這人
也有確鑿的不在場證明,同時dna結果不匹配。
一個又一個的線索中斷。案件陷入了膠著狀態。
根據進入公寓樓必須要有門禁卡,季娜家的房門完好,嫌犯應該對季娜的生活作息
有所了解的情況,警方推斷嫌犯應該就住在周邊。
但公寓小區的男性住戶就有兩百來人,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嫌犯,找起來如大海撈針。
警方調查了數據庫資料,對小區里自愿提供dna的男性住戶進行大排查,結果也令人
失望,沒有找到匹配的dna。
此案就此被擱置起來,這一擱置就是三年之久。
莫偵探總算說完了案情。
俞洛心想,案件本身并不復雜,復雜之處就是嫌疑人眾多。這樣的案件很考驗耐心,
往往是動用了許多時間和精力,結果卻仍然不如人意。
這樁案件之所以重啟是因為警方久久未能破案,高檔公寓小區許多住戶感到害怕,
開始給警方施加壓力。
借這個契機,警方要求公寓小區所有的男性必須配合提供dna樣本,一共是兩百十一
位,結果仍然不盡人意,沒有一個匹配。
這時季娜的好友提供了一條有用的信息,為破案打開了新的思路。
(https://www.dzxsw.cc/book/14406315/299202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