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新年與湯圓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碧山村冬夜很安靜, 鞭炮聲后,村民們沿著山村小道往家走, 周圍一片漆黑, 油燈火搖搖晃晃,一閃一閃的, 風陰涼陰涼,吹得人頭皮發麻。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往年在碧山村, 從年夜飯開始,各家各戶都縮在自家自院。如今人在外頭有,這黑漆漆的寂靜冷夜,土屋里外暗黃的燈光,總讓人聯想起各類恐怖故事。
諸如, 傳說中大年三十、愛搗亂的年獸,或悄無聲息回家過年的祖輩靈魂,或一直流傳的‘女娃娃除夕夜不能亂跑,會被祖輩帶走’等禁忌或故事。
忽而冷風吹來,手里油燈一晃, 嚇得村人們一個激靈, 把娃娃們緊緊摟在懷里, 加快步伐,迅速往家里走去。
直到回家, 村人們猛得呼出一口氣, 砰砰砰跳的心終于平緩過來。這就是‘家’的安全感, 而過年, 在外游子們都會想家。
“爸,咱家燈也沒滅?”一進葉家大院,眼尖的甜妹兒就透過窗戶縫隙,瞅到屋里若有若無的暗黃油燈。
“除夕家里的燈可不能滅。”
葉爸爸揉揉她腦袋,笑哈哈回道。
他把她拎到堂屋火盆前,跟哥哥姐姐呆在一塊兒,轉身去忙活其他。
葉家人首要做的事,是將八仙桌在東邊角擺好,放上白酒、白米飯、白肉,再點燃三柱香,祭奠祖先與神靈。
按照本地守歲的習俗,每間屋子,包括廚房、后院小屋、廁所,都要燃篝火或點油燈。跟平日夜里不同,今夜,家家戶戶屋里最高全都亮堂堂的。
守歲氣氛漸濃。
在兒女們期待的目光中,葉奶奶提出一個大竹籃,里面是水果糖、紅薯糖稀、爆米花、冬棗冬梨柿子、瓜子花生、核桃榛子等豐富多樣的零嘴。
葉媽媽正準備熬一鍋溫熱的冰糖雪梨湯,甜甜的,既解渴又暖身。
守歲期間,不能熬夜的老人、孫輩可以去睡,只是不能脫衣服。
但今年此夜,除去熬不住的奶娃娃小五,娃娃們誰也不愿睡覺,圍著竹籃挑選喜歡的零嘴。個個都跟小倉鼠一樣,小嘴巴一鼓一鼓,眼睛亮閃閃的。
大人們也不無聊。
葉爸爸嘿嘿嘿一笑,回屋翻箱倒柜,找出一包紅紙,里頭是三疊厚厚的舊橋牌,它雖不值幾個錢,卻保存得挺好。
瞅到眼熟的橋牌,甜妹兒眨眼偷笑。
穿之前,她可是玩橋牌高手,陪著爺爺奶奶,簡直大殺四方,不知贏得村里多少老人娃娃們。
是的,哪怕是后現代的二十一世紀,麻將與撲克牌流行的時代,橋牌也能在本市牢牢占據三分之一地盤。
碧山村家家戶戶,基本都有數副橋牌。因為只要不丟失,它年年都可以玩,舊得又賣不出去,家里累積成多。
這是本市的一種傳統牌玩法,不知是哪個朝代開始流行的。建國后,種花國禁止賭·博。但市里縣里,竟把橋牌作為‘當地文化’上報,雖然沒得到廣泛承認,但村里過年過大節玩它的不少。
家里每副橋牌都做得挺用心。
它是用白紙作面,花紙襯背,長十多厘米,寬不到三厘米。襯背上多樣花紋,葉家的襯背花紙是紅色小葵花,中間是圓花心,周圍繞以八花瓣。
牌面有黑紅兩色,上面是大寫數字:壹到拾。
玩法很多,輸贏特別少,甚至可以不賭·錢不賭物,也能玩得津津有味、不亦樂乎。而且,玩一把通常需要兩三小時以上,消磨時間最佳法子。
說起來這事有點搞笑,村民們把橋牌上大寫數字一到十,心底記得比誰都清楚,卻依舊大字不識一個。
因為這些大寫數字,只要換個地兒寫,比如被記錄在書本、墻壁上,不連在一塊兒,他們還是‘不認得’。
橋牌只需三人玩。
男人們一桌,女人們一桌,不賭博,圖玩個性質。
葉安誠與葉三叔面面相覷。
他們也會玩,但有牌獨缺一人,這年代沒手機沒電視,只能在旁邊看著他人,邊吃邊玩。
“三叔,大哥,我們來一桌,我可是橋牌高手!”甜妹兒把棗核扔進竹筐,站起來拍拍手,一副趾高氣揚模樣。
乳臭未干的三歲丫頭,竟說自己是橋牌高手!葉家長輩們停下手里動作,瞪圓眼睛盯著她,滿臉疑問。
甜妹兒小腿一軟,忙傻笑解釋道:
“橋牌上面有壹、貳、叁……拾,我都認識,還會寫哩!”
過年過節,大家也不糾結這個,以為她是在夏白家那里看到橋牌。葉老爺子則打算年后,再好好教育一下小孫女。
而且,在村人們心里,只要不涉及賭錢類的不好習慣,過年小娃娃愛玩鬧嬉笑一下,沒啥大問題。他們也是這么長大的。
于是,葉三叔、葉安誠、甜妹兒成功組成‘搞笑’一桌。
軟乎乎的小手,連正副牌都抓不穩,她必須得兩只手一起捧著出牌,時不時還得放一疊在木板上。
正個過程,葉三叔噗哈樂得渾身顫抖,不停逗趣小侄女。
忽然,甜妹兒眉毛一挑,得意笑道:“大胡!”
白嫩小手把牌隨意一攤,小短腿晃晃蕩蕩兩下,磕兩個瓜子,享受姐姐們崇拜的目光,一副‘你們太弱,我太強’的臭屁模樣。逗得葉二嬸她們哈哈大笑。
葉三叔與葉安誠:……
論運氣,她是真的好。
論技術,她才是身經百戰。
總之,除夕守歲的夜晚,甜妹兒憑借橋牌,狠狠折騰三叔與大哥。
直到接近凌晨,在供桌前,全家人齊齊刷刷地跪一片,輩份高的跪前邊,輩份小的則在后面,給祖先們上香磕頭。
凌晨一到,碧山村忽然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穿出鞭炮聲,空氣里彌漫著或濃或淡的硝煙味,娃娃們蹦蹦跳跳、激動不已,這也是熟悉的年味。
辭舊迎新——
新年快樂!
**
大年初一,冬陽起早露出一角,新春伊始,滿村喜氣洋洋,一派祥和。
葉家土屋里,勤勞的倆妯娌,在客廳邊閑聊邊做早飯,奶娃娃小五不停蹦噠著他有力的短腿、企圖邁出堂廳。
其他人都在溫暖被窩里,罕見地‘賴床’。
在碧山村,年初一上午最好不要催人起床,迫不得已催床也不能叫喚對方的名字,否則表示‘對方整年都要人被催促,才會事情’,通常早上都任由家人好好休息。
當然,那時候的村民‘賴床’不會到九點,自然不會影響客人拜訪。
除去這個,還不能洗澡洗頭、洗衣服、動鐮刀斧頭、打掃衛生倒垃圾等,都可能都會影響本年的財運。
若是打碎東西,可說一聲‘歲歲平安’,若是不小心說錯話,立馬跟老天爺道歉一聲。總之,錯誤再所難免,總能找到補救方法。
直到八點多,葉家人才陸陸續續起床。
醒來之后,穿衣梳頭后,眾人鼻子情不自禁一嗅嗅,肚子立馬‘咕嚕’一聲回應,尋著食物的香味兒,出屋門來堂廳。
此刻,或甜或咸的白嫩嫩湯圓,一個接一個蹦噠入開水鍋里。大年初一,各家各戶都愛吃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
甜湯圓餡是黑芝麻、花生、紅糖,咸湯圓餡是豬肉、雞肉等。
至于新年副食,每逢過年,最常見的是炸酥肉,可以得到豬油,干酥肉還能存放許久,葉家今年往炸大半筲箕,足足有兩、三斤重。
桌上還其他葷菜,主要有涼拌豬耳朵、甜糯米醪糟、香腸、臘肉、油炸紅苕洋芋、酸辣白菜、瘦肉炒萵筍等。新年第一天,三餐都得吃豐盛,盡量葷菜多,素菜少,把家里最好的東西做成菜。
“媽媽,湯圓我要咸的!”
不同的餡形狀不同,咸的是長條橢圓的,甜的是圓的。
熱乎乎的湯圓,從鍋底漸漸漂浮起來,在大鐵鍋里擠做一團。自家做得都是餡多皮薄個大,四五個能裝上一碗。
小五對白白胖胖的湯圓很感興趣,黑亮的眼睛一直盯著熱氣騰騰的。甜妹兒抱著大斗碗,左右兩邊蹦噠來蹦噠去,小五的小腦袋也跟著左右擺動。
啪啪啪啪!
甜妹兒的屁股,被輕輕拍了四巴掌,連懲罰都是雙數的。
“不許調皮搗蛋!”
葉老爺子板著臉道,換做平日,可能早就罵出聲。
甜妹兒嚴肅點頭。
她夾起滾燙的湯圓,僅僅吹兩下,迫不及待咬一小口,鮮香嫩豬肉餡配上白軟糯的白外皮兒,恨不得一口全部吞下。
吃貨三姐妹花,每個人紛紛鐘吃掉十個白胖大湯圓。
葉小五才一歲多,最多能吃咬小半塊、糯米做的湯圓,吃太多怕不好消化。
胃口大開的奶娃娃,很不高興。
他決定不理睬調皮的哥哥姐姐們,一個早餐時間。
“吃!”
不吃雞蛋羹!
**
早飯過后,葉奶奶將一大盤炒瓜子、炒花生、爆玉米花等,擺在堂廳桌上,其他零嘴則收入屋里。
院子里,葉爸爸點燃一截長的土鞭炮,噼里啪啦,響得熱熱鬧鬧。
興奮的曉丫頭,迫不及待去接過來,咧呲著小白牙,半瞇著眼睛,提著那截鞭炮,院后院到處轉。
她一路跑蹦,一路在‘眾目睽睽’之下,‘偷偷摸摸’掐一截鞭炮,慌忙塞進衣服兜里,由于太過緊張,左腳還絆右腳兩下。
甜妹兒瞅一眼、屋檐下看戲的一群人:……除去小五,誰都知道你在干哈!
葉爸爸也不著急,由著她把鞭炮,‘偷偷’掐掉三分之一。
鞭炮聲停后,他才轉身從屋子里,拿出三張啪啪紙,分給三個小輩,刻意忽略臉燙得通紅、眼睛到處亂瞄的曉丫頭。
啪啪紙是山娃娃過年玩的鞭炮。
它是兩張很薄的紅紙組成,中間夾著土炸·藥,一個圓點一個圓點,有點類似包裝泡泡袋。玩的時候撕下一粒,用腳一踩或石頭一敲,就會響,特別有趣。
曉丫頭急得團團轉,憋得臉通紅,甚至連兜兜里土鞭炮都忘記。直到甜妹兒不忍心,在一旁扯著衣服兜提醒,她才知道犯錯在哪里,‘上交’鞭炮,被訓認錯。
作為‘悄提醒’與‘掐鞭炮’的懲罰,甜妹兒與曉丫頭只能分一張啪啪紙。
甜妹兒:……
手機用戶瀏覽m23wxwcc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喜歡看都市鄉村 家庭倫理的請 nbsp; llxsww 精彩的佳人公眾號點擊書城首頁
(https://www.dzxsw.cc/book/143884/758528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