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亂麻與油籽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倆師徒起飛狗跳的牲口巡察活計, 好不容易完成,大食堂開飯, 午飯是簡單的紅薯玉米餅加泡白菜, 再加一碗熱氣騰騰老黃豆湯,大口喝下去, 舒坦得很。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因紅蘿卜的搶手失敗,大多數(shù)村民們不敢在這時刻, 因為食堂飯菜問題,去惹心焦如焚的張隊長,以及一群兢兢業(yè)業(yè)為民辦實事的小干部。
三姑六婆們倒是嘴碎許多,被葉二嬸干凈利落懟回去。
村里罵人很少講究彎彎繞繞,你說得復雜他們不懂裝懂, 簡單粗暴挺適合她們的。這不,這群人如今只能背后偷偷嘀咕抱怨,當面屁都不敢放一聲。
空閑下來,除去把日常工作干好,把感冒頭疼腦熱全部治好, 各家各戶正式進入嚴肅的備冬時期。
先是燒碳備柴火, 哪怕放在家里用不上, 部分老人們揮舞著拐杖,對著兒女的屁股一頓狠狠抽, 快去借用隊里的山窯燒碳, 去撿枯樹枝、拉枯樹葉。
許多年輕人哀嚎:
“家里不能燒煙, 存著它們干嘛?”
“擺在屋里好看!老頭子聞著它們舒服!”一位老人回答得特別霸氣且任性。
總之, 山林里每天從早到晚,都有拾柴、砍枯木、燒碳的漢子小伙,葉家人藏在其中,一點都不特殊,只是燒碳略微頻繁一點,多少次沒燒好。
到最后,那些不燒碳存柴的人家,也頂不住這股子‘妖風邪氣’。畢竟,村里人就愛圖個熱鬧,愛跟風,誰家要是沒做,還挺奇怪。罷了,好看就好看唄!
真幕后推手葉老爺子,在老伴面前搖頭晃腦,笑得好不得意。
除去燒碳砍柴,曬被子、存厚衣服、拆舊換新……很多備冬雜事碎事,看起來簡單,比不上農(nóng)活,但輪到自己上手,一眨眼就是一整天,挺能消磨時間。
夏老爺子身為裁縫,終于忙碌起來,午飯后,也就沒時間去折騰徒弟,放她自由。這也是先前為何答應成為‘隊里臨時獸醫(yī)’原因之一,被衣服被子折騰得腦門疼。
于是,自由人甜妹兒,就被她媽領回家,去取空間里的一團亂麻。
絕對是真的亂麻,黑麻、白麻、黃麻、線麻,啥麻都有。這是今早備好放在青山空間的大竹筐里,升級后,一天兩次,想要取出來特別容易。
每次瞅到甜妹兒,閉上眼睛歪歪頭,一筐東西就忽然憑空出現(xiàn)或消失在房間里。葉家人都覺得很神奇,不愧是小仙女,這不就是仙家的破乾坤法術嗎?
除去各類麻,筐邊上還掛著一籃新鮮水果,香蕉、葡萄、桃李、冬棗、桃金娘、野草莓……量不多,種類繁多。
“媽,嘗嘗我種的紫葡萄,甜汁多。”甜妹兒趕緊拿起一串水果討好媽媽。
甜甜酸酸的,味道確實好。
葉媽媽瞅她一眼,算是接受賄賂。
甜妹兒得意滿滿。
她真的好像把熟葡萄藤,種在臭師父的后院,嚇壞他!
不多時,倆母子將兩串葡萄全部吃完。
“媽,咱們要這么多麻干嘛?”
甜妹兒瞧著麻筐,不解問道,她最近已經(jīng)搬出百斤以上的亂麻。
提起這個,葉媽媽笑得特別甜,“搓麻繩,編麻布,咱們家、你師父家、白老爺子家、楊婆婆、還有你姥爺家,都需要它。”
南方的房子,除去地主家青磚青瓦房,因特別構(gòu)造外。新舊土屋全都漏風,房頂門縫窗縫全都抵擋不住,在屋里也寒意刺骨。
房頂用枯草枯葉修補,門窗用麻布釘住,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孛磕甑谋匾侄巍G嗌嚼锔黝惵殡m不少,各家各戶每年都有存貨,但今年天氣詭異,寒冷突如其來襲擊。
防冬用的麻竟也成緊俏貨。
隊里小干部通知‘麻全放入倉庫,隊員不得私自取,若犯,視為偷竊罪。’
麻布甚至可以做成衣服呢!
出村路被擋住,無法與外村人交換各種麻,這如何御寒保暖,成為碧山村村民近日考慮的重大問題之一。
也就是說,碧山村有麻繩麻布紡織機,但缺少大量麻。
聽此話,甜妹兒眼睛雪亮,驚喜問道:
“姥爺?舅舅舅媽?他們會來咱們家嗎?什么時候?”
葉媽媽微笑回道:“他們不會來,但是咱們可以去啊!下午把麻布、桐油送到白家夏家,你爺爺會跟白老爺子講,看能不能一塊兒去縣城一趟。”
只有把“楊婆婆的重要預言”,向她父親轉(zhuǎn)達一番,相信他一定聽得懂自己的心意,她才能真正放心下來。縣城比農(nóng)村好,哥哥他們吃的是鐵飯碗,但怎么說,也得準備一番吧!
葉媽媽還沒回過神來,甜妹兒已經(jīng)掛在她大腿上,像個樹袋熊一樣,用水汪汪的黑亮眼睛盯著她,軟糯撒嬌道:
“媽,帶我去。我可以揍壞蛋,運東西,搬東西,種麻種桐油……”
“這個我可帶不了,我也不能去呢!”
葉媽媽眸色一暗,可惜嘆道。
小五還沒完全斷奶,她一走他就得斷糧,而且小五剛滿周歲,誰家也不會放心他上路,這探望父親哥哥的事,只能等以后有緣。
甜妹兒慫拉下毛頭,準備晚上偷偷摸摸跟著爺爺出門,爭取把自己打包進出村的驢車或馬車上。
“快幫媽把麻運到后院去。”
拍拍她小屁股,葉媽媽無奈搖頭道。
然后與大力小閨女合作,將屋里一筐筐麻,全部搬出。
前院沒墻,全都是竹籬笆,院外可以將里頭看得清清楚楚,雖然葉家附近沒鄰居,又處于碧山村最深處。就怕萬一被人瞅到,這事兒還挺麻煩。
鄉(xiāng)村消息傳的快,就算有些邊邊角角秘密,也被三姑六婆們,描繪得栩栩如生,補得完整無缺。到時你一句我一句,你借一把我扯一根,再多麻也經(jīng)不起折騰。
于是乎,張家的兩臺紡織木車,被葉家以織好的麻布為報酬,借到家里擺在后院,悄咪咪打麻繩、織麻布。
甜妹兒已經(jīng)成為打麻線高手
葉媽媽在一旁將黑麻線麻等,摔打柔軟,清理干凈,劈成細綹。
甜妹兒坐在木紡車前,搖踩攤,利用一松一緊的牽引關系使紡織車轉(zhuǎn)起來,利用旋轉(zhuǎn)把麻紡成麻線。
葉媽媽再把麻線纏成各種各樣的線團。
咚咚咚!咂呀——
紡車規(guī)律的聲音在葉家后院響起。
砰咚——砰!
聲音有一些凌亂。
要是有人經(jīng)常聽到,通常會認為是葉家皮猴兒在亂玩,隊里有木制打谷車,曾經(jīng)就被山娃娃踩出一缺口。
甜妹兒:你們猜得沒錯!
瞅著麻線一團一團被卷起來,一坨一坨堆在木盆里,是一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
“甜妹兒,準備一下,快點跟爺走!”
葉老爺子一進后院,對葉媽媽點一下頭,轉(zhuǎn)身趕緊催促道。
有點疲倦的甜妹兒,僅花十五分鐘,做完兩套小人舞,瞬間精神百倍。
仍不放心的葉老爺子,把她抱起來,邊揉腿揉手,邊朝外邊走去,還不忘罵道:
“熊猴兒,你一丟丟點大娃娃,織布機有啥好玩的。天天踩以后長不高,你看看村里頭的周家丫頭……”
甜妹兒摟著他脖子蹭啊蹭啊,甜蜜撒嬌道:“爺爺,咱們?nèi)フビ停┳眩胰紲蕚浜美玻 ?br />
葉老爺子一點都不溫柔地揉她頭發(fā),怒罵聲卻漸漸停止。
倆爺孫走向全村最大的驕傲之一——碧山村榨油房。
紡織車可抬家里,榨油房肯定搬不動。
冬季夜暗得早,月亮星星通常也少一些,且屋里都被釘?shù)乃浪赖模抻兔河屯┯停偷枚喽鄿蕚湟恍?br />
而在供銷社買這些都需要票與錢,村民們也不傻,利用張老爺子的手藝,干脆在村里建一個榨油房。
每年夏秋,去種棉花的村里,交換一些棉籽,或者買一些桐籽,自己榨油,將油票省下來,去換其他物資。
榨油房做得可不容易,張老爺子嘔心瀝血,幾乎忙碌接近一年。
尤其是榨油木制機具,那些釜甑、爐灶、木榨、鐵箍、撞錘或撞桿、油缸等木質(zhì)工具完美組合,需要手藝最好的木匠。
兩年前,三村唯一的榨油房落戶碧山村,成為全村人的驕傲。
榨油房又稱‘張氏榨油房’,生產(chǎn)隊成立后,只要有油榨,張老爺子就可以得到工分。村民若是自己榨油,會送一些成油給張家,當做使用酬勞。
全村最不缺油的就是張家。
小到農(nóng)具、中如織麻車、大到榨油房,木匠張老爺子的手藝,滲透全村各個角落里,村民們離不開他。
也因此,在這樣的年代,匠人們受到的尊敬,等同于那些熱血讀書人,而最棒的匠人,在部分村人心里,比讀書人還重要。
中秋深秋的榨油房,通常忙碌起來,天天都轉(zhuǎn)個不停,需要本村村民提前預訂。而外村村民更是不知道排到猴年馬月去。
今年特殊,暴雨后,秋季來得早,村民來不及兌換籽類材料。而如今,唯一安全的山路出口被封,其他崎嶇山路也有,平時就挺危險,暴雨加秋冬,危險得更多。
因此榨油房難得空閑下來,這倒是方便葉家人,最好瞞著其他村人,趕緊趁機將桐油,通通榨出來。至于為什么不榨菜籽油,因為新鮮菜籽油味太濃太香,且隊里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菜籽。
通常他們都選擇在下午榨油。
晚上葉爸爸、葉老爺子、葉媽媽再拎著幾大桶‘熱水’回家洗澡燙腳,去油味兒,葉二叔葉二嬸也會幫忙。
對于使用榨油房借口也想好,利用葉二嬸的職務,把隊里的榨油任務接過來。葉家精壯漢子多,接活這一點特別容易。
而那些桐籽出自仙山,也有甜妹兒的仙山,來幫忙運到油坊。
對此,甜妹兒心里甜滋滋的:這個家里不能沒有我,真是好煩惱!
農(nóng)忙過后,清閑下來,除去一個二愣子葉三叔,葉家人全都跟小松鼠一樣,一點一點往家里存糧存物。
哪怕曉丫頭,現(xiàn)在跟著思丫頭,在樹林里撿柴火,逮越來越少的麻雀呢!
爺倆口靠近榨油房,聽到腳步聲,葉爸爸伸長脖子往外偷看,是熟人才放下心,趕緊招呼他們。
“爸,甜妹兒,你們來啦,今日隊里的棉油麻油豆油桐油,我與二弟已經(jīng)榨出來啦!”葉爸爸擦擦汗水,把一桶一桶的油,全部放到一邊,再蓋得嚴嚴實實。
葉二叔已經(jīng)離開油坊。
甜妹兒神氣的揚起小脖子,閉上眼睛,小手隨意一揮,超大框的桐籽,瞬間出現(xiàn)在油房里。上面掛著一個新鮮水果籃子,里頭只有一小堆美味解渴的桃金娘。
“這丫頭!”
祖孫三代開始忙活起來。
甜妹兒充分利用‘大力’優(yōu)勢,咚咚咚,將桐一搗爛快成坨狀,再全部裝進簸箕,遞給葉老爺子。
“爺爺吃果!”
空閑時候不忘賣一下乖。
葉老爺子咬一口桃金娘,再把籽們倒進鍋里蒸,放在鐵制圓形模具里的用腳踩實,制成包餅。最后把十幾個包餅放在一起,餅與餅之間沒有空隙。
“爸爸吃果!”
忙碌的甜妹兒不吃獨食。
砰砰砰!
等包餅放進榨倉,葉爸爸用盡全力,撞桿撞擊木楔,清亮、濃郁味道的油脂便從油餅里一滴滴溢出,氣味四溢。
榨油房里的祖孫三人,目不轉(zhuǎn)睛盯著它成桶。
不一會兒,葉二叔葉二嬸葉奶奶,也來一起幫忙。等一桶一桶清亮的桐油被榨出,整整齊齊放到一邊。
都是自家的!
自家的!
冬天家里可以點得亮亮的。
葉奶奶喜滋滋道:
“這幾天的桐油,省著點,咱們家用兩年可能還有的剩。”
“渾身都是油味,現(xiàn)在我走到哪里,都被叫‘油干部’。的虧咱們幸運,能換來這么多桐籽。”葉二嬸笑瞇瞇道。
葉二叔接話道:“所以咱們家才需要一桶又一桶的“熱水”,去油味兒,大嫂食堂里還有幫忙燒熱水。”
否管麻布還是桐油,這個秋天,瞞來瞞去存物真不容易。
僅負責放風的甜妹兒捂嘴偷樂。
采果、挖糧、種地、打拳、跳舞、看‘病’、織線、榨油……這個秋天,她絕對是家里最忙的人。
手機用戶瀏覽m23wxwcc閱讀,更優(yōu)質(zhì)的閱讀體驗。喜歡看都市鄉(xiāng)村 家庭倫理的請 nbsp; llxsww 精彩的佳人公眾號點擊書城首頁
(https://www.dzxsw.cc/book/143884/758524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