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十六章·否認
第16章
前世活到三十三,便是陪圣上白龍魚服的時候,也沒人說過她有口音。
劉拂滿目驚奇地望向小宋先生,然后就引來一陣善意的輕笑。
她如今形容尚幼,又在春海棠的諄諄叮囑下養回一身細嫩皮肉,當她瞪圓了亮晶晶的眼睛時,難得顯出一團孩氣。在場眾人年歲都算不得很大,家中多有她這個年紀的兄弟子侄,見到這么個嬌憨可愛的小公子,都難免心中生喜。
這大概算是個好的開端。
文人相輕,這樣的善意可以避免很多針對。
實際年紀比所有人都大的劉拂微微嘆氣,先瞇起眼睛,用滿含控訴的目光瞪了眼看向她的眾人,這才恭謹地回答小宋先生的問話:“回先生,學生祖籍湖州,確是在京中長大。”
這與前幾日,徐思年交代她的說法完全不同。只是小宋先生已提及京城,也不好再拿“生長在滁州,家中長輩與徐家是早年故交”的話來搪塞。
她說的,是她真正的出身。
劉氏本就是湖州世家,在江南極有名望,更因輔佐□□建國得封忠信侯。自此劉氏嫡系也走向武將之路,直到三代單傳傳給個女孩兒,才不得已重回士林。
果不其然,當劉拂提起湖州時,眾人的目光都變了變。
這劉小公子談吐大方舉止得體,年紀雖幼卻氣度雍容,明顯是受過極好的教養。都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實際上若想養出這樣風姿不俗的子弟,也非百年富貴不可。
不待眾人多想,小宋先生已接著問道:“小公子與忠信侯劉家,可有什么親緣關系?”
劉拂微頓,繼而淡笑道:“說是旁支血脈,其實五百年前同是一家,不敢稱親緣。”
天知道,她有多想直言自己是劉氏嫡系,親傳子弟。
掩在袖下的手緊攥著,她的隱忍落在旁人眼中,就成了不卑不亢風骨極佳。
徐思年眸色微黯,趁人不備,用手掌攏住劉拂的拳頭,在她反握了一下后,速速松開。而作為詩會主人的謝顯,眼中則飛快閃過一抹疑惑。
想是之前徐思年已與他通過“底細”。雖說一事不煩二主,但劉拂從不是個愛麻煩別人的,更不想因自己的關系讓人家小兄弟生了誤會。
如何不留痕跡地妥善解釋,還得看時機。
小宋先生撫掌笑道:“小公子有大志氣。”
劉拂淡笑道:“但求兼濟天下。”
她負手而立狂言無忌,明明還是小小的一個人,卻像是已身居高位,一心庇佑蒼生。
在場者莫說早有神童之名的宋和、謝顯,徐思年與他身旁的王、李三人亦是才名在外,即便是方才與劉拂不對付的秀才們,也都在弱冠之齡考下功名。他們面對眼前白身布衣的少年,面對他的豪言壯志,無一人嘲笑他不自量力。
反倒有所思。
劉拂暗自點頭,十分欣慰,另起話頭道:“顯二哥,風雪將至,還是早做準備。”
早前的小雪在不知覺間停止,如今云銷雪止彩徹區明,是難得的好天氣。
“是我疏忽,各位請隨我來。”謝顯微愣,抬頭望了望天色,并沒看出什么。只是站在門前說話畢竟不雅,便忙將眾人引向園內。
見謝顯未將自己的話聽進心里,劉拂心知還是因著她前后沖突的身世一事。
她暗嘆一聲,趁大家不備招來謝府小廝,在對方極不合作的態度下交代一二。
也因此錯后了許多步。
與全然忘了方才紛爭的謝顯不同,劉拂驚奇地發現,以張智為首的秀才們仍不尷不尬地跟著。不請自來的名聲眼見要坐實,對于視清譽如命的讀書人來說,可謂是難得一見。
劉拂心下生疑,對他們緊巴巴也要貼上來的舉動很是不解。
要說是為了在小宋先生面前露臉,好在日后宋院長收弟子一事上占得先機,不是說不通。但宋院長還未出孝,本可徐徐圖之,如此鍥而不舍,定是有其他因由在里面。
而這因由,甚至是謝顯、徐思年二人不知道的。
劉拂眼珠一轉,在臨近園門前時快走兩步,拉住了謝顯:“顯二哥,小弟有個不情之請。”
謝顯道:“你且說。”
“我與張兄等相談甚歡意猶未盡。”劉拂甜笑道,“不知二哥可否賣我個面子,邀張兄等一同赴會?”
不論他們的目的是什么,早晚都要露餡。
且沒有綠葉的陪襯,又如何能凸顯出紅花的美艷呢?
徐思年為她付出不少,她總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回他一份謝禮。
***
后面陸陸續續還有客來,兩刻鐘后,接到謝顯帖子的一眾書生都已到齊。
一同到來的,還有漫天飛雪。
梅花樹下的賞梅宴,變成了觀梅亭中的羊肉鍋子。
謝顯舉杯,苦笑道:“多虧了拂弟。”
劉拂嘿笑一聲,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二哥何必跟我客套。”
見對方喝得干脆,謝顯心中的糾結也淡了些。雖仍對劉拂的身世存疑,但自己方才誤會了他的好意,也實在不該。
若非劉拂吩咐下人預備好眼前一切,這場賞梅宴恐會成笑柄。
見兩人冰釋前嫌,徐思年長舒口氣,輕笑道:“這鍋子倒是極好,阿拂點子獨到。”
“這不是我……”
劉拂微愣,兀地想起暖鍋一物,要在二十三年后征討北蠻時才出現。她也終于意識到,為何自己突然會有了京城口音——時下讀書人為了科舉做官,都要學習官話,但真正由朝廷推行官話,是在幾年之后的建平五十七年,由太孫主持的。
時移勢遷,她得愈發謹慎。
明明身處江南水鄉,離她故居湖州極近,劉拂心中的思鄉之情仍不可抑制地升起。
她提起酒壺,自斟自飲了一杯,這才壓下心事。
這時王書生問道:“劉兄是如何看出天色將變的?方才萬里無云天色清朗,再看不出一點兒異樣。”
謝顯也應和道:“我經你提醒后也細細看過,確沒看出什么來。”
劉拂指了指東北處有人家的方向,笑道:“炊煙直上抽屜風,顯二哥人忙事多,注意不到這點小狀況也是自然的。”
小宋先生饒有興致:“小公子對農學一事頗有見地。”
“先生折煞我了,直稱我名字就是。”劉拂擺手笑道,“粗粗翻看過《農政全書》,稱不上熟悉。”
小宋先生點頭而笑:“以你年紀,很是難得了。”
有小宋先生夸贊,且劉拂有真才實學,又是徐思年的好友,旁人自然用他起興,一時言論紛紛。
“你小小年紀,竟對農學也有涉獵!可見博覽群書!”
“還是舉業為重,農政一事還是要等有了官身后再細細研究。”
“書中自有千鐘粟,農學乃經世致用的學問,王兄過迂了。”
聽著耳邊千百種說法,大多數人并未瞧不起農事,劉拂唇邊笑意越深,一時興起又連飲兩杯。
方才互相引薦時,劉拂就已記下了他們的名字。
謝顯這一詩會起的水平極高,在場眾人多是進士榜上有名的人物,雖大多數一生官位不顯,但越是低品的縣令、知州,就越是貼近百姓,要做越多的實事。
不論他們以后如何,好歹今時今日,是心存黎民的。
她正暗自心喜,就聽遠處對坐的張秀才嘆道:“我出身農家,竟還不如你。”
這張智,卻是個榜上無名的。
世上如他一般望龍門而興嘆者不知反幾,他們雖泯然眾人庸碌一生,但卻不能因此否認他們為之奮進的抱負。
劉拂抬眼看他:“小弟幼時極愛與老農攀談,也是因著曾與莊稼人來往,才對此事起了興趣。”
張秀才舉杯:“張某敬你。”
劉拂遂含笑回敬。她愈發興起,待要再飲,就被徐思年壓住了手。
“松風兄?”劉拂微愣,抬眼看他。
(https://www.dzxsw.cc/book/143841/757718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