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麥積山血案十二
公孫策沒回話,卻帶著一臉笑意蹲下身,掏出汗巾裹起死者身邊的玉牌拿了起來,用行動證明了飛燕分析不錯。
飛燕有意不看地上的尸體,湊近了公孫策,與他一道端詳起了汗巾中的玉牌。
“哎呀!”剛一看到玉牌上的圖案,飛燕遮了眼叫了一聲,公孫策趕忙將玉牌拿遠了些,皺起眉一臉探究地看向王巖。
王巖點了點頭說:“是地獄變相圖。”
公孫策若有所思地沉吟道:“嗯,挖眼地獄!”
飛燕這才松開捂著眼的手,又仔細看了看,碧綠色玉牌上飄著墨綠色的玉花,墨綠色中,還隱隱滲出幾絲血紅色的飄花,玉牌上雕著兩只惡鬼,身邊或躺或臥著幾個被挖了眼的人,而那幾絲血紅的飄花,恰巧被雕到了幾人的眼眶周圍,更讓玉牌憑添了幾分血腥,再細細看了看,就不難發現雕工有些粗糙潦草,但卻勝在了姿態逼真,玉牌上的浮雕與地上被挖了眼的羅會長的慘景交織在一起,詭異萬分。
“地獄變相圖?老…大人可以講講嗎?”飛燕吐了吐面紗下的舌頭,差點說漏嘴。
“龍姑娘有所不知,地獄變相圖是唐代畫師吳道子所繪的反映了十八層地獄全景的壁畫。”卻是王巖先回答了,他也是經過一番思索的,若問的是老大人,誰才是老大人,比起來,自己還是比公孫策年長些的,姑且就擔下這“老”字吧。
見飛燕仍求知若渴地盯著自己,公孫策點頭補充,“玉牌上所雕的挖眼地獄只是地獄變相圖極小一景而已,民間相傳,陷害賢良,奪人產業之人,死后當墮挖眼地獄,只是這玉牌好生奇怪。”
“怎么?”飛燕和王巖一同問道。
公孫策舉起手中的玉牌說:“我還想請問王大人呢,據秦州方志所載,寧遠所產的玉名為鴛鴦玉,屬碧玉種,色澤呈翠綠、墨綠、碧綠、黃陽綠等,飄花似蛇紋、若瀑布,又如漫天云霞般絢爛,可我從沒聽說這鴛鴦玉還有血紅色。”
王巖思索道:“我也沒聽過,但凡事總有例外,隨后我去向經驗豐富的老玉匠打聽一下。”
“嗯,順便查一下,這羅石平日里做沒做過陷害賢良、奪人家產之事,細細找尋他的仇家,從這里入手,或許會有些收獲。”公孫策吩咐,王巖應了下來。
見這案子止步于此了,又有疫情要奔波處理,公孫策便將案子全權交由王巖,又與王巖出了羅宅,邊走邊攀談著。
公孫策漫不經心問道:“秦州有山有地,物產豐富,我這幾日查賬,卻是沒想到除了寧遠縣,府庫和各縣庫連點余銀都沒有,若其他縣令都如王大人般勤勉廉潔,又怎么會讓秦州府甩不脫這苦寒之名。”
“大人可不敢這么說,這也只是因為寧遠產玉,所以相對富庶些,其他人,應該也是勤勉的。”人多眼雜,王巖低著頭垂著眼,客氣道。
“寧遠縣有王大人,真是百姓之福啊!”公孫策這話帶了十分真誠。
王巖有些感慨,也真摯了些。“秦州府有府尊大人在,也定會越來越好。”說罷,又覺得自己多言了,便不再吱聲。
公孫策帶著飛燕幾人,回到府城,走在街上,卻突然被一個人扔了菜葉,見有人帶頭,便圍過來一些人,拿著爛菜葉、臭雞蛋,石頭什么就往公孫策等人身上招呼。
公孫策想也沒想,用身子護住了飛燕,而夷歌周天又護住了兩人。
人群中傳來一個聲音:“那日,古神婆和金老爹就占卜說他是天煞災星,我還不信,想不到昨日羅會長就死了,身邊還有什么地獄圖,肯定是他克的。”眾人紛紛附和,東西扔得更起勁了。
公孫策心中突然涌上一股巨大的酸澀之情,見飛燕要沖出去罵人,他忙將她拉了回來,安慰到“沒事的。”
飛燕掙不脫,指著人群,嘴里罵道:“你們胡說,你們這群刁民,都沒良心,他不是什么災星。”說著說著,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含混,竟是哭了起來,只知道反復念叨著“你不是災星,你不要難過。”
公孫策見她如此傷心,哪里還顧得上自己難過,心疼地為她拭著淚,邊拭邊說道:“嗯,我不是災星,你若不哭我就不難過。”
而此時,街市的不遠處,遮著面紗的謝潤兒和祐福,便將這場景看得真切。
謝潤兒滿眼的不可置信,又滿腹怨懟。自己有才有貌有家世,公孫策不將自己放在眼里,卻對一個長相平凡的村姑極盡溫柔。
她咬了咬唇,暗道,自己絕不會善罷甘休,公孫策自己一定要得到,這個村姑,也不會放過,一時間,她竟分不出自己究竟是因為喜歡公孫策還是因為心中不平衡。
扔完了手頭的東西,眾人停了下來,公孫策帶著飛燕等人離去。
他們離去不久,一小隊府軍到來,將剛才聚在一起咒罵公孫策的百姓抓起押走,任憑他們哭喊認錯也不為所動。
秦州府的百姓明白了,公孫策只是看起來脾性好而已,當官的是自己惹不起的,當面便不敢再說他什么,而私下,流言傳得更廣。
(https://www.dzxsw.cc/book/143690/755460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