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折枝花滿衣 > 552.以退為進

552.以退為進


  請大家靜候24小時, 耐心等待哦。回到馬車, 感覺母親似乎在打量著自己。

  “母親的擇偶標準是什么?”

  母親為這個新名詞頓了頓,很快明白其意,微笑道:“經得風雨,見得世面, 愛惜婦孺, 心胸開闊。”

  短短十六字, 卻是女人幸福一生的寫照。

  “我不愿與那丁家兄妹做朋友了。”

  母親并不以為意,道:“丁小姐小孩子脾性,丁公子倒是翩翩有禮,只是,眉頭生的緊促,恐非豁達之相。”

  “母親倒觀察得細致。”

  “與我笑笑來往的年輕男子, 我自當留神。”哦, 與前世同一個口吻。

  “這人除了不豁達, 還有什么?”笑笑對丁瑾很有些落井下石的興致。

  母親思索:“目光利而眸動快, 只怕野心有余、魄力不足。”

  笑笑聽得直點頭, 母親說得極是。

  “娘, 我爹可如你所說的?”

  “什么?”

  “經得風雨,見得世面,愛惜婦孺,心胸開闊。”

  “自然是。”

  母親未有一點停頓和思索, 回答得何其果斷。

  笑笑道:“我想聽您和我爹的故事, 能講么?”

  母親合上手里的書:“若真心聽, 為娘便講給你,平凡而無趣。”

  “真心聽,定然是不凡而有趣。”

  于是,故事便從顛簸的馬車上娓娓道來了。

  “你可知,為何咱們之前不回京都?”母親首先道。

  這也是笑笑頗為疑惑的,趙州離京都并不算遠,按說娘倆早應該住到京都才是。

  母親望著窗外的春景,道:“如今,你祖父默許了咱們回京。看來,老爺子已經原諒了三郎。”

  三郎?看來這是父母私下里的稱呼。父親行三,遙想上一世,媽媽直接喊爸爸“唐老三”。

  “唐家是做元龍朝的黃金承采發的家,所以京都人稱‘黃金唐家’。”

  這倒是有耳聞,黃金唐家,聽起來就響當當的。

  “雖是商賈之家,但你祖父一直都仰慕讀書人,自己的五個兒子全都送到最好的書院讀書,希望能夠學有所成。”

  學有所成?說白了就是考取功名,做個大官。錢多了就會惦記權,權多了就會惦記錢。看來哪一世的人都一樣。

  “這五個兒子里,讀書最靈光的就屬你爹了,因此你祖父對他也一直另眼相看,可惜,你爹并未如你祖父所愿……”

  ……

  笑笑耳朵里聽著母親的故事,眼睛卻望向馬車的窗外,一排湖綠色的真絲排穗垂在窗子邊沿,仿佛昔年外公家里那一樹佛手的青綠。

  穿越幾世而來,緣分依然彌存。

  遙想上一世,老爸去南方讀大學,認識了浙江姑娘谷姍,兩個人相識于校園的佛手樹旁,沁人心脾的果香縈繞在兩人耳畔鼻間……

  這一世竟也是如此,笑笑萬沒想到,父親居然也是外公的學生。

  剛才從母親口中得知,祖父為了栽培父親,特地送他去南方著名學府學習,就讀于浙江蘭溪的習之學院,并拜了學院最有名的谷虛先生為師,也就是笑笑的外公。

  谷虛先生對唐生青眼有加,稱其為百年不遇的人才,準許他住在自己家的客房,每日晨昏與之說文論道,加之自己的兩個兒子也都是莘莘學子,四人便常常秉燭夜談,不亦樂乎。

  谷虛先生的妻子早逝,先生愛妻情深,并未納妾,也未續弦。內院中事全都由女兒珊娘一手操持,那唐生在谷府客居,頗得珊娘照顧,且這珊娘整日與父兄作伴,耳濡目染,對詩書雖談不上精通,但已好過尋常女子很多。

  唐生偶爾也與珊娘攀談,得知珊娘頗精算學,尤工統籌之術,也正是運用此法將內院各項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珊娘天生麗質,雖然不事打扮,但衣著簡單素淡,在當時唐生眼里,頗有魏晉之風。因其母親早逝,故而珊娘不擅女紅,不曉世故,這在唐生眼中反倒可愛獨特,不同于一般女兒。

  終于在一日黃昏,唐生的客房門前,面對端茶而來的珊娘,唐生大膽傾訴衷腸。

  院子里植有數棵佛手木,一枚枚佛手張開馨掌,青中泛黃,發出幽甜的香氣。

  珊娘以檀香木簪綰著青絲,宣紙色素絹長袍隨風微漾,面頰此刻卻薄醉一般泛著淡紅。

  兩人的事情得到了雙方長輩的極力贊同,很快訂了親。

  唐生對珊娘說起自己的抱負,竟無心仕途,志在商海。

  珊娘道:“商海亦有其道,個中沉浮并不讓官場。珊娘已決意一心追隨三郎,可惜經營應酬之事,珊娘一竅不通,怕是只能幫三郎理一理賬目。”

  唐三郎道:“有珊娘此話,三郎足矣。”

  誰知唐老太爺一心為當年大比籌備,聽說三郎志向,氣得暈厥過去,醒來便說自己再無此子,三郎永不許踏入唐府半步。

  三郎也暗暗發誓,定要在商海打出個名堂,到時候衣錦還鄉,不怕老父不認。

  “沒有多少本金,珊娘只怕要跟我受苦。”三郎道。

  “當壚賣酒,在所不惜。”珊娘道。

  岳父谷虛先生倒是開通異常,只言苦讀十年,并非一定要投身宦海。所學之人智慧變通,任何行業都可做到狀元。

  谷虛先生一生清樸,除去家中備用,為女婿供資五百兩銀子做本錢。

  三郎之母也偷偷拿出二百兩私房銀子給兒子用。

  三郎自己則四處籌借了一百兩。

  唐三郎與谷珊娘,二人以八百銀做本金,在蘭溪起步。

  三郎就近取材,從蘇州請來繡娘,在蘭溪開了小小蘇繡作坊,定做成北方人喜好的花色,再販賣到北方。珊娘合理安排繡娘的刺繡日程,交班時辰,最大限度壓縮本金,提高產量,且將賬目理得井井有條。

  唐三郎則親自與山東河北等地的絲綢店鋪交涉商談,因利薄貨好,買賣十成談成了九成。

  小夫婦就此賺得第一桶金……

  如今家大業大,幾乎壟斷了北方的絲綢業,得了個稱號“絲綢小唐家”。

  唐老太爺的黃金承采有幾年受到四川趙家的沖擊,幾乎有傾覆之勢,幸有三郎暗中使巨金極力扶持,才得以化險為夷。唐家四郎五郎不夠爭氣,一個淺薄一個魯莽,生意全靠三郎支持,才經營得有模有樣了。

  這一切唐老太爺心中有數,只是抹不開面子,不愿請兒子一家回來。

  今年,老太太修書催兒子來京,老太爺也并未阻攔,以承德金礦需親自監督為由,躲了出去。依老太太的意思,這老頭子過不了幾天就得巴巴回來。

  唐三郎的生意已然穩固,珊娘也不再勞心,就只管理著賬目,因擅長算學,這些賬目對其來說不在話下,因此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享清福。

  前一世的婚姻危機,也是從谷珊女士做全職太太開始的……

  如此這般,還真有些迫不及待想去看看那京都的繁華了:“慈姑,咱們幾時啟程?”

  “打算過了清明就走,畢竟老太爺老太太身子都硬朗,清明前趕回去不合規矩,”慈姑將笑笑淘汰的那些衣裳一一疊好裝箱,“初步定在下月初六啟程,這幾日那些大件兒的行李已經先行運走了,以免到時拖累行程。”

  “下月初六?那豈不是趕不上織金成親了?”

  “是,織金的好日子在三月初九。這樣也好,那初九真是個吉日,咱們府上有三對兒成親的,太太姑娘還是先走的好,省得亂哄哄的。”

  “三對兒?”

  “正是,大概都想著在回京前辦利索了吧。”

  笑笑問道:“另外兩對兒也是要去京里的么?”

  慈姑道:“是,也都跟著回京。那兩對兒說來也有趣兒,都是皮嬤嬤家的喜事兒,她那兒子寶船娶了熬藥的丫頭琵琶,她那女兒冰璣嫁給了小廝葫蘆兒,因著這喜事成雙,好多人現在就吵著讓皮嬤嬤請吃酒呢!”

  冰璣,葫蘆兒。這兩個名字笑笑并不陌生。

  剛來到這個家的那晚,守夜的冰璣和小笛兒半宿夜話,自己聽得真真切切。那冰璣還口口聲聲說要撮合小笛兒和葫蘆的,今日居然把自己嫁給葫蘆了。

  一時,慈姑被叫去外間,換眺雁進來服侍。

  笑笑不覺問道:“冰璣那丫頭,她怎么就嫁給葫蘆了呢?”

  眺雁畢竟年輕,和姑娘說話不似慈姑那般忌諱,低聲道:“聽說,那葫蘆兒是被算計了,冰璣也不知是以誰的名義把葫蘆兒騙出來,結果葫蘆兒沒等到要等的人,卻等來了冰璣,正要離去,又被那冰璣拉扯,偏偏被別人撞見了,怎么也說不清了。兩人都是府上的家生子,迫于爹娘的壓力,只得成親了。”

  這倒像那冰璣的所為:“葫蘆兒是做什么的?”

  “也是跟著老爺做生意的,只是不及祿子滿昌受重用罷了。這次冰璣能夠跟著回京,也是沾了她姑爺的光了。”眺雁見姑娘似有所思,“姑娘?”

  笑笑不語片刻,拿起一件藕紫色竹葉梅花實地暗花紗的罩衫:“這件適合太太,只是有些掛線了。”說著從針線簸籮里取了剪刀,將那些線頭剪去了。

  外面的世界太大,我管不著。

  府里小小一方天地,眼皮子底下的針頭線腦我還是看得見的,若是不聽話便剪了去。

  “姑娘,申時二刻到了,您吩咐過奴婢屆時提醒您回房畫畫兒的。”小笛兒進來了,清澈的眼睛一望見底,臉上依舊掛著實心實意的笑容,她一定也得知葫蘆和冰璣要成親的事情了吧,但此刻卻看不出一絲一毫的忿恨或頹喪。

  笑笑的笑容里帶著暖意:“那便回吧。這幾件衣裳是我替母親粗選出來的,先搬進我房里,容我細細選來。”

  “是,姑娘。”小笛兒很快收拾了那十來件衣裙,利索地包成個大包袱。

  眺雁問可需要幫忙,小笛兒笑道:“謝謝姐姐好意,不過幾件輕飄飄的衣裳,還能背不動么,哪里就這樣嬌貴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dzxsw.cc/book/143598/75420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