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折枝花滿衣 > 493.頂峰奇景

493.頂峰奇景


  請大家靜候24小時, 耐心等待哦。

  但, 今日偏偏就需要這種作畫技巧。找來當年父母喝酒用的酒壺,酒杯, 又找那叫簪花的大丫頭問清了在蘇州時父母房內的軒窗樣子, 便信心滿滿地提筆作畫了。

  并非十足寫實, 只是以鏡頭般的方式記錄了真實的墨蘭、酒具和月洞窗, 其他則以想象為主,花樹枝條充滿夢幻, 點綴幾只小小蝴蝶也是為了令畫面生動起來。

  沒有畫人物,有此情此物此景, 足矣。

  往往,我們思念起多年前的某個人,也是很少清晰地回憶其面孔身影,想到最多的反而是同其在一起的碎片般的記憶:某日深夜街燈的光影, 某個清晨細密的雨絲, 某一幕電影里長長的鏡頭, 某一首老歌里顫顫的尾音,某一碗番茄雞蛋面的親切味道, 某一個黃昏不絕于耳的海浪聲……

  我不過是把曾經那些年的早春收集起來,取一個碎片給父親看。

  只要找到準確的切入點,一個碎片足以令人疼痛并清醒。

  母親口中的春分歡聚,特別像一首詩里說的:

  春日宴, 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因這元龍朝之前便是正史的元朝,再向前推,皆是正史。父親也不難看出,這是五代詩人馮延巳的《長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會,夫婦祝酒陳愿,且是以妻子口吻娓娓道來,的確很應景。

  但不知怎的,唐笑笑并不喜歡這首詩。

  或許是現代女子的緣故,總覺得詩中的女子姿態頗低。若是從父親的角度來看呢?應該會覺得自己娶了個很好的妻子吧,與之舉案齊眉,白頭偕老,好到不能再好吧。

  但母親之前又有什么不好呢,不是一直都是個賢妻良母么,如果現在那小三已經出現,又豈是幾句賢德的祝酒詞便能輕松挽回的呢?這首詩反倒像在不停提醒父親:你有妻子,你有家庭,你不要胡思亂想。

  越是這樣,越是煎熬。求之不得,輾轉反復。

  就好像一個長跑運動員沿著長長跑道跑步,跑到一個岔路的時候,他發覺另一條路上鳥語花香,很吸引他,便想改變路線。但是,他深知自己應該沿著既定的跑道前進,于是便矛盾重重:要么沿著跑道枯燥無味地跑下去,要么如脫韁野馬一般向另一條路上飛奔過去,要么,就是停留在這個岔路口,又憧憬又沮喪地發著呆。

  這時候,如果在那規定跑道的方向樹立一個指示牌,畫上一個正確的箭頭來引導他,往往會適得其反,他也許會覺得這是對自己的捆縛,說不定還會激起逆反心理。

  想到這兒,笑笑將寫好的那張《春日宴》撕掉了。

  再者說,畫本是自己畫的,以女兒的口吻來題夫妻祝酒詩,也并不合適。

  明朝之后的詩詞,笑笑本無意剽竊,但無奈自己的才情薄薄,又偏偏在上一世為了能提高知名度,參加了個詩詞大賽的節目,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背了好幾本子詩詞,很多好詩好詞都印在腦子里了,需要的時候就嗖嗖往外冒。笑笑想好了,絕不會把別人的作品署名是自己的,不問便罷了,問了,就說是海外一個叫中華國的詩人們寫的,那個國家人才濟濟,納蘭容若,吳藻,汪國真,席慕蓉……

  想好了就用了吧。

  納蘭先生,對不住了啊。

  笑笑提起筆來,格外認真地在畫畔寫下一行小楷: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胡蝶兒。

  納蘭容若《河傳》的最末一句,明媚又蕭瑟的話,仿佛是深秋里做了初春的一個夢:你是否還記得,幾年前的早春時節,你我簪花飲酒,賞桃看柳,有東風拂面,蝴蝶掠鬢。

  畫是女兒畫的,字是女兒寫的,即便說是笑笑對兒時春分的記憶,也不足為過。

  只看你的心在何處了。

  笑笑打開手邊一只天青釉的橢圓印盒子,將其中一只金絲楠素方章取出來,印在題詩下方——陰文的“莫莫軒小主”。

  既然莫莫軒這間書房的名字是他唐海闊給取的,落款便也順了他的意吧。

  正自欣賞著,便聽織金在書房門口說道:“太太說等姑娘午睡醒了用些點心,姑娘午飯吃的不多。”

  笑笑伸了個懶腰,走出書房門,見織金正將托盤上的點心蜜餞擺在正間的黃花梨方桌上,笑笑看了看,一樣馬蹄卷,一樣冰糖琥珀糕,一樣蜜餞金桔,一樣風雨梅,茶依然是三友茶。

  織金道:“太太說,那新龍井雖下來了,但姑娘此時身子弱,不宜飲綠茶,等收了上好杏仁兒,太太親自給姑娘制冰杏茶喝。”

  三友茶的其中一味是核桃仁研成的粉,笑笑每次都有喝六個核桃的感覺,聽了織金關于冰杏茶的介紹,感覺基本上就是露露。笑笑喝一口茶,略顯疲憊地靠在椅子上,信手拈了個梅子吃。

  織金將一只點心碟子擺到笑笑面前:“這冰糖琥珀糕最是難得,新鮮的柿餅也只這幾個月有,到下個月怕就吃不到了。”

  這冰糖琥珀糕便是由柿餅搗爛與糯米冰糖揉制成的點心。

  丁瑾卻不以為然:“若能嘗到如此人間仙味,斷腸又如何。”

  看他微笑的樣子,頗有幾分瀟灑不羈。

  笑笑將秋海棠提糖舀進琉璃杯子,又兌上秋海棠的花露,再用溫熱的泉水沖散:“這便是一杯秋海棠飲了。”

  問過諸位的口味,一一用透明琉璃杯奉上香花香果飲——丁璐的是玫瑰飲,曹采薇的是白梅飲,方夫人的是甘菊飲,母親的是玉蘭花飲,自己的則是野薔薇飲。

  透明的杯子里,一朵一朵的花在水中緩緩盛開,花露蔓延開來,將泉水暈染成淡淡的花色,仿佛將這杏花二月天慢慢濃縮于這一方小小杯中。

  方夫人飲罷花飲,笑道:“今日下了馬車,便赴了這茶宴,還未得踏青,珊娘,你同我走走,活動活動筋骨,賞賞花吧。”

  谷珊娘道:“我也正有此意。”便令簪花將她們的茶具收了,又令染碧裝幾小**提糖花露給方夫人帶上。

  方夫人笑道:“這一趟也算是值了,又是吃又是拿的。”

  眾人聽著皆笑了。

  長輩們離開后,這里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年輕人的聚會。

  四人吃著茶,談論著春天的風物,漸漸又說到作畫上來。

  曹采薇道:“唐姑娘方才說起自小在外寫生的事情,袁先生卻教導我,意為畫之根本。詩畫大家王維的《山水論》便曾提到: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宋人郭思所著《林泉高致》也曾反復提到畫意,說:古人清篇秀句,有發于佳思而可畫……唐姑娘提到花木、禽鳥、山水、走獸、行人,以實見境,皆可入畫。我以為不妥,依我看,唯有先立意,方有佳作。”

  這大概便是中西方藝術的差別所在,西方更重視光與影,東方則更講究形與意。

  笑笑飲了口香甜的薔薇飲,清清嗓子道:“曹姑娘所言,皆是大家之說。我的‘以實見境’,指的是小兒學畫應以形為基礎,《爾雅》里說‘畫,形也’,如連形似都做不到,何以稱其為畫。初學畫者未見形,難立意,我們學畫時也是從一條線,一個雞蛋學起,最初只求畫直畫圓,哪里懂得什么意境。便是大畫家王冕,也是從寫生荷花開始逐步精進畫藝的。曹姑娘方才說到王維的《山水論》,王維先生也曾提到‘石看三面,路看兩頭,樹看頂頭,水看風腳’,這亦是觀察自然所得來的畫法;另有《林泉高致》,眾所周知,書中主要講的是大畫家郭熙的畫,他的山水世界與真山真水相比,更富有詩意,但那畫中的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又無不脫胎于真山真水,郭熙先生對北宋的名山大川皆能如數家珍,這便是從寫實的基礎中得來的。郭熙先生要畫幾萬棵樹,才能成就為后人稱頌的郭氏‘蟹爪樹’,要畫幾萬塊石,才能成就人人樂道的‘卷云皴’,要畫幾萬掛云,方能畫出他筆下的似有若無,充融縹緲!這背后,又有著多少個參樹、觀石、看云的日子,多少個不眠不休的習畫晝夜,方能成就一抹筆底的畫意!”

  丁璐聽得有些發愣,丁瑾則饒有興致地深深看著笑笑,曹采薇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又沒說出來。

  笑笑為幾人續上花飲,繼續道:“書法家黃庭堅曾寫過《跋郭熙畫山水》,里面曾轉述過蘇轍之言‘郭熙因為蘇才翁家摹六幅李成《驟雨圖》,從此筆墨大進’。臨摹,郭熙大師也曾經做過臨摹旁人畫作之事。曹姑娘又怎樣看待這些名家的臨摹之舉呢?那時候他們的意又在何處呢?”

  曹采薇的面孔有些發紅,微悻道:“尊師袁先生師從咱們元龍朝最著名的畫家半途山人,半途山人的畫便皆是意,有時僅僅是幾團墨跡,但卻令人有無限的開悟。”

  半途山人的畫沒見過,不好妄加評論:“這半途山人總不能只會畫幾團墨跡的吧,唯有畫遍千山萬水,方能成就胸中溝壑。”

  曹采薇似乎已聽不見旁人的話,猶自說著:“還有那米芾所創的米氏云山,皆是信手拈來,煙云掩映,自成世界!”

  難道元龍朝還有米芾的畫作真跡呢!太有幸了,前世只見過一個碩果僅存的《珊瑚筆架圖》,米氏云山,不知是何種模樣呢。笑笑清澈的眼睛望著曹采薇:“米芾《畫史》云:‘今人絕不畫故事,則為之人又不考古衣冠,皆使人發笑’,這里諷刺的便是當時人物畫的不求實,唐人穿宋衣,引人笑耳,若再不求實,說不準還要鬧出個‘關公戰秦瓊’的笑話兒呢!”


  (https://www.dzxsw.cc/book/143598/75420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建平县| 栾川县| 同江市| 南郑县| 浦城县| 正宁县| 商丘市| 凤山市| 信丰县| 新野县| 刚察县| 平定县| 湘阴县| 筠连县| 伊宁市| 徐水县| 平遥县| 凌源市| 定远县| 固镇县| 沭阳县| 荣成市| 兴城市| 二手房| 广宗县| 临洮县| 米易县| 大新县| 锦屏县| 漾濞| 长武县| 开江县| 三河市| 贡觉县| 济源市| 深州市| 博白县| 肇源县| 格尔木市|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