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山水為證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童山長居住的大院子漸漸熱鬧起來,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里臨時建起了一個小小集市。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那一面大大的糖畫屏風旁邊,白胡子老爺爺就地熬糖做著小幅的糖畫, 每一幅圖都簡單明了, 卻十分可親:或是幾座錯落的山, 或是一脈繞過石橋的流水,或是幾只大鵝, 再或就是九片葉的槐樹枝。
糖畫上的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皆是周圍可見的景象,看在眼里是真,咬在口中是甜, 記在心里的又是不可磨滅的九山風貌。
顏色也好看,金黃的, 艷紅的,翠綠的,只讓人覺得鮮艷喜人。
周先生不覺問一句:“這紅色的應該就是洛神花汁染就的吧,只不知這翠綠的顏色從何而來。”
白胡子老人身旁的小孫子答道:“這是零陵草的汁兒!”
“你說的可是零陵山上的香草?”
小孩子使勁兒點了點頭:“瑛園姐姐說了,以后那草就叫零陵草,那草的甜草根就叫零陵參!”
聽見說到零陵參, 一位農婦急忙將幾個小粗碟子端過來:“這都是俺做的甜草根, 也就是你們說的零陵參!這是蜜漬的, 這是曬干了能泡茶的, 這是甜草山藥糕, 這是甜草杏仁酥!”
周先生見山長嘗了嘗甜草根的蜜餞, 便也拿了一塊甜草杏仁酥嘗,只覺得香酥而不膩口,有些甘草與松花混合的香氣,再配上杏仁,非常好吃。
童山長點點頭:“這些都可以裝進盒子做禮品。”
“山長大人,你看俺這個能裝進盒子做禮品不?”便見一位農婦手端了個大笸籮走過來,里面盛著各種顏色的布藝品,有丁香色的頭巾,有松花色的香囊,有姜黃色的小口袋……
童山長見這些布藝品雖算不上十分精致,卻也一針一線做得認真:“這些都是自家染了做的?”
農婦點頭笑起來:“俺們家就是開染坊的,這都是用山上地里的那些草木染成的,算不上啥手藝,看看學學也就會了。”
“染坊?不記得本村有染坊。”
“俺是從黃花村過來的!”
童生長不覺蹙了蹙眉頭:“黃花村不在甜水鎮上吧?”
“俺是大雁鎮的,俺們那里的梨子甜,瑛園姑娘就是去俺村兒買梨子時認識俺的,”農婦不好意思地笑笑,“瑛園姑娘說俺的染坊只要找對了路子就能掙錢!”
“教別人染布的話……真的會有人愿意學嗎?”周先生的質疑聲還未落,就見學里的幾個女先生走過來,每個人手里都拿了個很小的草編籃子:“山長您看,這是我們方才學著編的~”
周先生接過顏先生編的小花籃:“真不敢相信你竟還有這樣的手藝。”
顏先生撲哧笑道:“這是師傅教的好~”說著便引著山長與周先生來到不遠處的一個“攤位”前,攤主是兩位大姑娘,每個人頭上都戴著一串紗做的槐花,玉色與紫色相間,很有特色,兩個人抬頭羞澀地沖山長一笑,手上的動作卻都沒停——麻利地編織著花紋復雜的柳條筐子。
其中一位姑娘還大方一些:“二位先生也想學學嗎?挺簡單的,包您們一炷香的時間就能學會。”
山長不覺笑道:“我們將你們的手藝都學去了,這些籃子筐子還能賣給誰去?”
姑娘脆生生一笑:“俺們賣的不是籃子,是手藝!用瑛園的話說,俺們這是個專教編籃子的小學堂,客人們只要感興趣都能來學,等學會了用自己的手藝編出幾個來送人,那才叫心意呢!”
山長望著幾個正跟著學的女先生,其中還有幾位男先生也夾雜其中,手上的活計并不比女子差,便也道:“回頭你們一人編一個送我。”
一位女先生還打趣兒道:“山長應該親手編一只針線笸籮送給山長夫人,那才叫心意呢!”
說得大家都笑起來。
童山長卻越發覺得此舉可行:專門教染布的小作坊,專門教手編籃子的小學堂,讓游人參與其中體會親自動手的樂趣,說不定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譬如這幾位平日在學里彬彬有禮的先生們,此刻在這大山腳下的村落,每個人都似回到了童年,認認真真地編著手中的小籃子,時不時還大聲談笑幾句,樂此不疲。
不只是染布編籃子,很多手藝都是可以讓游人分享的,比如說那位做糖畫的老者,就可以邊做邊教,讓游人們過一把親自做糖畫的癮。
山長微笑打量著熱鬧的院落,目光就被不遠處一位沉默寡言的老者吸引去了。
老者的攤位前有些冷清,只有兩位先生在靜靜欣賞著這些作品:二三十件木石盆景擺在桌上,大小不一,各顯姿態。
周先生也很快被吸引過去,這些盆景雖說不是名石名木擺就的,卻自有一番天然樸拙在其中,尤其在此刻的環境下,更令人覺得意趣天成。
“韜芒,記得你一向是愛盆景的。”童山長突然點了周先生的名字。
“學生不過是受家父熏陶,對盆景實在談不上研究。”周先生自小就隨父親玩盆景,對此還是頗有一番心得的,但看眼前這位老者的盆景,雖說有樸拙之氣,無奈所選材料皆不入流,故而很難當場作出評判。
童山長笑了笑:“我雖不懂盆景,但也曾聽人談起一二,要論這盆景,自然‘盆’與‘景’都很重要,除此之外還有一項頂為重要的,那就是為盆景所設的幾架。”
這些知識周先生如何不知?正因如此,才不敢當場妄加評判。——這位老者選擇最為普通的木石為景,姑且不論,只說這景盆也太過寒酸了些,用的皆是造型粗笨的陶盆。如今市面上最時興的當屬礬石盆,一些講究玩家還是固執地選用上好的玉盆。
至于幾架,就更不必提了,那黃楊紫檀楠木的名貴幾架幾十年來一直占據著紅木小作的一大部分市場,熱度始終未減。
眼前的這些粗瓷盆的盆景,都擺在一張舊木桌子上,哪里還有“賞幾”可言。
山長與周先生在一旁講話,那位老者倒像沒聽到似的,仍舊興致勃勃的埋首修剪著一株袖珍古松。
“老人家,”童山長笑呵呵的走過去,“您這些盆景倒真應了那一句‘一景二盆三幾架’,把買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這些山石上頭了!”
“盆景盆景,賞的不就是這些小景兒嗎。”老者終于開口了,“我這些小景,讓人百看不厭。”說著又用小鑷子捏了兩個小小的陶人兒擺在了樹下。
周先生也認真地欣賞起這些盆景來:“老人家的這些思路另辟蹊徑,不同于市面上的其他盆景!”
“你不覺得這些景致眼熟?”山長問一聲,看周先生還在踟躕,便指著其中一盆道:“這個景兒總該記得吧?”
周先生看去,見是一大一小兩座山,遍生綠苔與紫紅苔,遠遠看上去就是漫山青紅葉,又見那大山的頂上儼然有一座小小的茅草亭,不覺恍然大悟道:“這是零陵山!旁邊那座小的就是小山!”
原來老人家的盆景都是九山的實景啊!
老者卻見怪不怪道:“才看出來啊。”
童山長的目光卻被一棵姿態虬結的老槐樹所吸引:“敢問老人家,這棵仙槐樹可是那鳳丘山上的?”
老者手上的動作并未停,將那一對小陶人安在合適的位置上,才打量了山長一眼:“看來你腿腳還行,還去過不少地方。”
一句話說得童山長哈哈大笑起來:“看了您的這些小景,更讓人更想四處走走了!”
“也是瑛園請您過來的?”周先生笑問一句,心里卻明白,像盆景這樣的東西在村鎮是不可能有市場的,頂多有欣賞此道的鄉紳地主買過來擺一擺。
老者聽見提到瑛園,便停下了手上動作:“也不知那丫頭怎么打聽到我的,居然行了30多里路來我家找我看盆景。”
“瑛園怎么說動您的?”周先生認為這位老者一定是塊難啃的骨頭,并不是多給幾塊銀子就能打動的。
“說是要把這些盆景給外地人看,讓他們都能領略我九山之美。”
若要老者心悅誠服,這一句話也就夠了。
盆景比那些小籃子小布頭又高了很大一個檔次,甚至可以作為宣傳擺放在京都的旅行社或特產鋪子里,這種直觀的展現甚至比畫作還要來得一目了然。
至于那些真正來九山游山玩水的客人,恐怕更愿意抱一盆“濃縮風景”回家,將其擺放在博古架或幾案之上,每每看到那些山石樹,就能聯想到自己當初在山上所見到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尤其那些景色里的陶瓷小人兒,更能讓人聯想到昔時的自己。——說不定還會勾起這些客人“再次游玩一番”的**。
“瑛園同學的這些例證,實在難得。”周先生不免感慨一句。
后面還有很多“例子”等待一一呈現:有一位小伙子清了半天嗓子,就等著為山長唱一首山歌;兩位壯漢抬了一架簡易的軟轎,非要讓山長坐上去,然后打算用半個時辰的時間將其穩穩抬到零陵山頂……
每一位村民的商品或才能,童山長都認真欣賞了,唯獨那一架軟轎——最終讓周先生代替自己“享福”去了。
“例子”們紛紛離開后,山長才問道:“瑛園呢?交了卷子后去哪里了?”
“剛交了卷子時,還在院子里等著的,這會子跑去哪兒了。”幾位先生都四下里尋找起來。
最終還是童山長找到了她——這個女孩子居然坐靠在向陽的墻根下睡著了,睡得那樣酣甜舒適,嘴角還泛著微微的笑意。
手機用戶瀏覽m23wxwcc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喜歡看都市鄉村 家庭倫理的請 nbsp; llxsww 精彩的佳人公眾號點擊書城首頁
(https://www.dzxsw.cc/book/143598/754188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