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找媒婆
莊戶人家除了糧食,好布料和好衣裳,也是可以拿來當硬通貨的。
而一個大人,從頭到腳做上身衣裳,大約需要半丈的料子,姜家上上下下,做衣裳用不了十丈,蕭望月有自己的打算。
“娘娘,系統還特意給您開了空間哦!那么多布料,要是拿著不方便的話,可以存在空間里,隨取隨用哦!”
系統君這時候跳出來又給蕭望月開了一個方便。
“那就先將這一半的料子收起來吧,天色已晚,今兒就不做針線活了。”
蕭望月說著,又挑了一卷雪青色的料子,抱著出了門。
嫁妝錢已經攢了一兩銀子,現在可以開始去找媒婆,托其留意留意幺娘親事了。
寶河村媒婆,姓薛,不單單做媒,她還幫忙拉簽買人賣人——寶河村的小丫頭就像是花花草草,稍稍有點香氣的,就會被挑著賣出去。
此時,薛媒婆正一臉不耐煩的對著,一大早就上她家磨工夫的肖老三夫妻:“一窮二白,你們兩口子,咋讓我去和人孫家說和啊?”
原來啊,肖老三在半年前給十六歲的女兒定了一門婚事,兩家商量好秋日里就就吹吹打打的把事情給辦了。
可肖老三管不住手,在外頭欠了賭債。
原本打算讓他二姐姐肖氏,把婆家的小姑子賣了,換成銀子給他救急。
可誰料到,蕭望月翻臉如翻書,六親都不認了。
害得他還不起銀子,田地都被債主拿去抵債。
孫家的人也聽說這么一遭,便打了退堂鼓。
肖老三不依,對方也做了讓步,表示親事該辦就辦,只是……女方這邊得出份厚厚的嫁妝,要不就退親。
說白了,這是花錢買痛快。
親是不能退的,真要退了,肖老三,還有他姑娘的臉往哪里放?
而王氏也垂頭喪氣的道:“我去縣城找了娘家哥哥,也沒把銀子借下來,嫁妝怕是辦不成了。”
薛媒婆見狀,揮了揮手:“事已至此,沒什么好說的了,你們著家去吧!”
隨后起身,將這一家三口子全攆了出去。
正巧,他們出去的時候,與蕭望月撞了個正著。
冤家路窄,肖老三真是一肚子的火氣,見到這個“二姐姐”,把臉拉的比毛驢還長,招呼都不打,拉著閨女就走。
蕭望月也不愿意多生事端,抱著布匹,進了薛媒婆家的院子。
可王氏看了她的背影,拉著丈夫說道:“我先前上縣城去弄錢,也見了你這二姐姐,她手上可有整整二兩銀子!若能把那筆銀子弄到手,還愁咱家姑娘備不起嫁妝嗎?”
聞言,肖老三把眼珠子一轉,有了盤算:“你這趟總算沒白去!大的咱們對付不了,姜家可還有一個小的!走,咱們守株待兔去!”
“喲,這不是姜家大嫂嗎?”
另一邊,薛媒婆見了帶著東西來的蕭望月,倒是很高興。
姜家大嫂一向不喜那個拖油瓶子似的小姑子。
這次上門來找她,沒準是求自個把小姑子打發出去。
賣給誰,怎么辦,可全都憑薛媒婆的一張嘴,不管得了多少銀錢,她都是要往里撈上份油水的。
“薛媒婆,這是給您的。”
蕭望月先將手上的那匹布遞了過去。
“姜嫂子,你想必是為了你家小姑子才上門的吧,走走走,咱們進屋說去!”
媒婆臉上幾乎樂得開了花兒——事還沒成呢,就先給她犒勞了,姜家這大嫂子可真懂規矩。
兩人進屋坐定,薛媒婆先給蕭望月倒了杯白水。
“薛媒婆倒是未卜先知,知道我是為幺娘來的。”
蕭望月看了一眼杯子。
她死過一回兒,戒心重,不愿意喝旁人家的東西。
“你家這倆小叔子通通娶了媳婦成了家,就剩一個小姑子了,你來找我不是為她,還能是為別人。”
薛媒婆也給自己倒了一杯,噸噸噸了一氣。
隨后抹抹嘴又道:“說吧,是想賣到村里還是村外?想把人弄得遠遠的話,隔壁青山縣,我也能找著買主!”
蕭望月是越聽她的話,越覺得不對勁。
肖氏惡毒嫂嫂的形象,實在是深入人心。
這老媒婆,明顯誤會了她。
“咳,薛媒婆,我來可不是為了賣人,是想托您給我家幺娘留意,她今年也十二了,再過幾年可該嫁人了。”
大端女子多是十六七歲就嫁人,十四五歲定親。
京城大戶人家的閨閣千金,也多是這個年紀就開始挑人家了,相看個兩年三年的,也屬正常。
蕭望月現在來找媒婆,并不算早。
“喲,沒看出來姜大嫂子真體貼。”
薛媒婆哎喲了一聲。
她是真沒看出來,蕭望月居然對姜家的那個小拖油瓶子如此上心。
“既尋到了我,那你就等著吧,有合適的我再來跟您說道說道。”
薛媒婆又拍了胸脯做保證,老臉笑得越發像朵花了。
“那這匹布就權當給您的酬勞。”
蕭望月見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也沒有在寒暄的必要,隨即離開——其實,姜幺娘要是不想嫁人,那就不嫁,她可以養她一輩子。
幺娘的心愿是嫁人,那她就擦亮眼睛,替她尋一門好親事!
回去之后,她開始收拾從清河縣城買回來的肉。
兩只蹄子和豬肝,用井水洗干凈了,蕭望月一并拎到灶房里捅,豬肝擦去水分后,再使干荷葉包著,碼上厚厚的一層鹽,捅開小火后,丟到灶膛里慢焗。
豬蹄子切塊,加上姜蒜,扔到鍋里,也用小火燜煮。
做好這些后,蕭望月自個回去睡覺,等到第二天,那一點小火是把豬蹄子也燉爛了,豬肝也燒熟了。
“嫂子,你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姜幺娘和最開始相比,已經沒有那么怕蕭望月了,甚至還她有說有笑起來。
“燉豬蹄,燒豬肝,都是好菜!”
蕭望月先用碗盛了塊燉爛的豬蹄子給幺娘,讓她解解饞。
莊戶人家沒什么好吃的,無非就是棒子面窩頭,棒子面粥。
不過,今上早上還有鹽焗熟的豬肝,燉爛的豬蹄,就顯得十分難得了。
蕭望月又給幺娘撕了一塊豬肝:“吃完了你跟你二嫂三嫂,支會一聲,叫她們今兒別去下地了,留在家里做針線活。”
姜幺娘,以及姜家其他人的怨氣值降低,足以證明她這些天來,所做的努力是有用的。
老話常說,趁熱好打鐵。
自然而然要繼續對她們好了,把怨氣值再降下去。
當然,蕭望月也不想把商城兌換的料子閑放在空間。
眼下天光大亮,正適合做針線。
(https://www.dzxsw.cc/book/13575279/3636605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