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學種田
姜堰有個囑咐。
他不在,孩子便讓孟氏領著的,哪怕下地,也要帶在身邊——小孩懂什么,姜棉阿松跟著肖氏有樣學樣,可就壞了。
“大嫂,你要跟著我們下地?”
李氏放下了筷子,懷疑自己是聽岔了。
姜家大嫂,向來是腳不沾地。
嫌地里臟,嫌太陽毒,鋤頭把都懶得碰一下。
“這兩天秋收,地里的活多,我怕你們忙不過來!
蕭望月為自己找了一個由頭。
她不和兩個孩子在一塊,也沒辦法做更多的事。
況且,莊戶人家都是打心底里,討厭好吃懶做的人。
“那你可別在半道上叫苦叫累!”
姜阿松哼了一聲,下了飯桌。
小東西臭著臉的樣子和姜堰足有七分相像。
寶河村氣候不好,地里長不出什么來,無非就是土豆,棒子,大豆一類耐寒的作物。
為了降低怨氣值,蕭望月真是什么底線都沒了。
此刻她手握著鋤頭,臉上也添了幾分愁容。
一朝太后,就算當年落魄過,可在冷宮里又不用種田,蕭望月并不會做農活。
這具身體也是養尊處優,烈日炎炎之下,隨便動動就累。
在再看邊上的孟氏,就算挺著個肚子,人家也鋤了兩壟地的雜草。
更別提做慣了農活的姜二郎,姜三郎。那兩位是遠遠的把她甩在了身后。
“哼,裝模作樣!等過會兒,一準屁顛屁顛的就躲回家里!”
姜阿松在邊上冷眼看著,嘴上也很嫌棄。
等嫌棄完了,他拉著姜棉,準備回去取水給眾人喝。
姜幺娘好心的送來了一條破了的頭巾:“大嫂,你拿這個蒙著頭,日頭太毒,曬多了明兒難受呢!”
蕭望月也沒嫌棄,抖了抖,就裹在頭上。
頭巾雖然破了些,起碼能防曬。
正如幺娘所說的那樣,曬狠了,說不準明個兒要生病。
頭上有了遮擋物,果然舒服了些。
李氏也發現蕭望月是真的不會種地。
一鋤頭下去別說是雜草了,就是埋在地里的土豆,都得被對半切。
“老三家的,咱還是勸大嫂回去歇著吧,她來啊,純粹是幫倒忙,半畝地的土豆子,都成兩半了!”
孟氏嫌棄之外,還心疼——那些可都是明年的口糧啊。
“別提了,苞米桿子都倒了一片!跟被山上的野豬下來禍害了一樣。”
李氏也很無奈,兩只手都攤開了。
早知道,就不讓大嫂跟著來,幫不上忙就算了,還盡幫倒忙。
好在,蕭望月有一個優點,不懂就問。
她雖然是太后,人中龍鳳,可也不是生下來就什么都會的人。
做不來農活,那就找會做的學啊。
“老二家的,你歇歇,我問你個事兒!”
蕭望月對著李氏開了口,拖著鋤頭走了過去。
“大嫂,有什么事兒?”
李氏納悶的問道。
這大嫂做不動活,不歇著,來找她做什么?
然而蕭望月的下一句話卻是驚到了她——“那個老二家的,你待會兒能不能,教教我做農活?”
邊上的孟氏,都忍不住嘖出聲,這大嫂還真是動真格的了。
“這個……大嫂,你要跟我學,那可別嫌累啊!
李氏除了驚訝之余,還有一點猶豫。
她怕蕭望月累了惱了,回頭又和她發脾氣。
“不嫌累,你們個個都在地里賣力氣,就連阿松和姜棉也給大伙幫忙,單我一個閑著,怪不好意思的!
蕭望月想了想,如此說道。
肖老三和肖氏不愧是倆姐弟,脾氣秉性大有相同。
從前肖氏坐享其成,那是理直氣壯。
如今她來了,總得改一改這樣的風氣。
畢竟,蕭望月不是肖氏,她還要完成系統的極品改造計劃呢。
孟氏這時也沖著李氏使了個眼色。
她還把她拉過去,小聲說道:“大嫂肯下地了,這是個好事。認清自己好吃懶做,那也不容易。你就教教她!就是得當心著些,別把明年的口糧給毀了!”
李氏便一點頭,認真的教蕭望月做農活來。
用鋤頭挖土豆那得斜著挖下去,不然就切到埋在泥巴里的土豆了。
雖說糧食終歸是糧食,哪怕就算被鋤頭挖成兩半了,那照樣能吃。
裝在竹簍里帶回去,用井水洗洗,煮熟了和好的一個味兒。
可看著那圓滾滾的土豆,被切成兩半,粘著泥,讓鋤頭給帶出來,終究讓人不舒服。
“那老二家的,我先試試,做的不好,也不準笑話我!
蕭望月按照李氏教的法子,一鋤頭下去,果然帶出了大串完好無缺的土豆,看著十分喜人。
怪不得莊戶人,嘴上嫌秋收累,可還是最喜歡秋收。
“喲,咱們大嫂學的還挺快的!”
孟氏也驚訝于蕭望月的聰明,她記得大嫂從前可笨了呢。
別說是挖土豆,就是土豆苗子和雜草她都分不清。
然而這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嫂,手中農活卻是越做越順。就連姜二郎,和姜三郎,這樣做慣農活的老手,也都覺得蕭望月做的好。
姜阿松帶著姜綿來送水的時候,略略的吃了一驚。
他們的娘,是真的在地里踏踏實實的干農活。
“哥哥,你看娘還沖著我們笑呢!她在地里干一天活,準是渴了!”
姜棉從陶罐里倒出一碗水,兩只小手捧了,打算送給蕭望月。
地頭的土是不平整的,姜棉今年才六歲,手短腿短,人還沒三塊豆腐碼在一塊高。
潑潑灑灑,是費了好大的勁,才把那碗水端到蕭望月面前。
“娘親,你喝水,我和哥哥從井里剛打出來的,喝下去就不熱了!”
姜棉軟軟糯糯的說道。
蕭望月覺得這小棉襖真是貼心極了。
她接過了水碗,又把姜棉摟在懷里,先親一口,再喝水,并且夸獎道:“這水真甜!”
姜棉開心的都把眼睛瞇了起來:“娘親最好了!”
姜阿松本想說點什么,可頭卻不合時宜的痛了起來。便撅起小嘴,在旁邊抱了兩只小手,哼哼唧唧的不高興。
地里的農活一直做到傍晚,天色暗了下來。
姜家人扛著鋤頭,結束了一天的勞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抵就是這么回事了。
蕭望月干了一天的農活,足足挖出了三大簍子的土豆,算起來有七十多斤了。
孟氏和李氏手腳快,兩個人配合著掰苞米,一天下來也有一百五斤。
姜二郎和姜三郎,作為家里做農活的主力,一天就收了兩百斤的糧食。
油燈底下,李氏算了一下:“今年收成不錯,要比往年多打幾石的糧食?稍奂疫@兩畝地,產的再多也有個數,再忙活個兩三天,也就齊活了!”
(https://www.dzxsw.cc/book/13575279/3636604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