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我要做太孫朱允熥朱元璋 > 第647章 驚天消息……

第647章 驚天消息……


  百姓們聽了倭奴國使臣的哭訴,一時間心有戚戚焉。

  同時逐漸的在心中明白一個道理:大明身為宗主國,為番邦小國主持公道是應(yīng)該的……

  用一句職責(zé)所在,都毫不為過!

  畢竟別國供奉大明為上國,極為恭順,為的不就是得到庇護嗎?

  再說了,太平年景藩屬小國都要向上國朝貢,且不說超過貿(mào)易誰獲利多,單單用“朝貢”二字,就把大明推上了寶座!

  可作為小弟的藩屬國有難,你這個做老大哥、做主上的能不管不問?

  這臉就能拉得下來?

  所以在龜山的話中,就把大明和倭奴國的從屬關(guān)系講的非常清楚,讓人覺得大明出兵是應(yīng)該的!

  所以聽完龜山的話,百姓之中就引起了一些議論,“他說的對呀,咱們大明身為宗主國,總不能見死不救啊?”

  “不管怎么說倭奴國都是大明的番邦,要是置之不理……嗨!這叫什么事!”

  “出現(xiàn)謀逆叛亂的情況,大明出兵才是合理的,這才是天朝上國的氣度嘛!”

  “真要是不出兵,那被其他小國知道了,還不得嘲笑咱們?”

  “就是!這可是事關(guān)大明尊嚴的事!而且咱們大明出兵援助他們,是該做的呀……”

  聽到臺下百姓的議論之聲,方孝孺神色淡然的向前走了幾步,目光直視著龜山說道:“你所說的叛亂究竟是怎么回事,想必你再清楚不過了!”

  方孝孺知道不能在倭奴國誰才是叛亂的問題上過多糾纏,因為這件事只會把自己帶進泥溝里面!

  現(xiàn)在南朝向大明派出了使臣,早就得到了大明官方的認同,

  并且大明周報還有邸報當(dāng)中也多次提及這件事,再加上龜山來到大明之后一系列無下限的表演,

  又是展示窮困潦倒,又是向大明朝臣們下拜行禮,又是在京城四處奔走求爺爺告奶奶的……

  這么做縱然使得倭奴國臉上無光,可是大明百姓看著心里高興啊!

  就像誰罵它,就是咱們的朋友一樣……

  因此百姓早已認同南朝才是倭奴國的正統(tǒng)。

  所以明知道這場戰(zhàn)爭是由南朝挑起的,但是方孝孺此時也無可奈何,人心所向,民意如此,他也很難扭轉(zhuǎn)……

  于是另辟蹊徑說道:“既然你們倭奴國身為大明藩屬,那我來問問你,為何你們縱容倭寇前來大明劫掠?為何憑著強盜的行徑?”

  “這難道就是藩屬小國,對待宗主國該有的態(tài)度嗎!”

  此時龜山一臉痛苦,極其懊惱的說道:“閣下容稟,關(guān)于倭寇一事下臣不敢隱瞞,但是之所以出現(xiàn)倭寇劫掠大明一事,我們南朝也是極其痛恨的!”

  接著便轉(zhuǎn)向臺下的百姓道:“諸位上過百姓,因為北邊的那些叛逆亂臣勢力雄厚,我們南朝被其壓制的苦不堪言,實在無法約束那些不法之徒……”

  “而據(jù)我所知,海上的倭寇幾乎都是出自北邊的叛逆,他們也正是因為從大明獲取了財物,實力也才壯大起來……”

  “再說了,我們南朝早就已經(jīng)窮困不堪,為了抵御叛逆賊子的兵馬侵害,成年男丁死的死傷的傷,全都在作戰(zhàn),哪有財力和人手跨洋渡海遠赴大明啊……”

  反正把鍋甩給北朝就行了!

  現(xiàn)在自己才是正牌的使臣,北朝的人又不在,想怎么甩鍋都行!

  所以龜山就把這一切的責(zé)任都推給了北朝。

  同時也讓人隱隱約約覺得,北邊叛逆的勢力擴大,多多少少也和大明脫不了關(guān)系……

  這為自己請求出兵,又增加了一點砝碼。

  方孝孺吸了一口氣,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他可沒有統(tǒng)計過那些倭寇的身份籍貫!

  不過方孝孺并沒有慌張,而是清了清喉嚨,繼續(xù)說道:“我大明須當(dāng)奉行王道,出兵疆域之外,并非得福之道,況且一旦出兵,必將勞民傷財,耗費無數(shù),只不過是空耗國力罷了……”

  “方先生此言差矣!”

  方孝孺的話還沒有說完,就再次被打斷了。

  方孝孺朝臺下望去,見一人身著皮甲,手按著腰中的配刀,面色剛毅。

  “原來是魏國公,魏國公既然有話,不妨上來直說!”

  一聽是大明的當(dāng)朝國公,而且不少百姓還知道魏國公是皇后的兄長,這身份就大了!

  所以百姓們立刻打起了精神。

  徐輝祖也不客氣,還沒有等他話落音就邁步登臺,走上臺之后便朝著方孝孺拱手行了一禮,方孝孺也抱拳行禮。

  方孝孺問道:“剛才魏國公說在下的話差矣,還請指教一二!”

  徐輝祖?zhèn)攘藗?cè)身子,斜眼瞥了他一眼,“方先生,你方才說大明出兵倭奴國是勞民傷財,空耗國力,不知道我聽的是否真切?”

  “魏國公府的不錯,這確實是在下的話!”

  徐輝祖點點頭,開口問道:“那我倒要問問方先生了,大明如果派出兵馬幫助倭奴國平定叛亂,需要派出多少兵馬?需要多少軍裝被褥?

  需要多少刀劍火藥?好吧好吧需要準備多少戰(zhàn)船?需要耗費多少物資錢糧?這些方先生都清楚嗎?”

  “這個……”

  方孝孺被被他問的一滯,趕緊道:“打仗是你們武將的事!這點老夫并不清楚!不過想來必不會少!”

  徐輝祖沒有搭理他,而是繼續(xù)問道:“那我再問問方先生,我大明為了防備倭寇,設(shè)置了多少衛(wèi)所,。”

  “從屬多少兵馬,每年軍費消耗有多少,這些可是政務(wù),方先生你又知道嗎?”

  方孝孺不由得臉上微紅,不過仍然保持住了鎮(zhèn)定,“在下遠在漢中擔(dān)任教諭,這些乃是朝廷兵部的事,在下即便是想知道,也沒有途徑!”

  “哼!你倒是一問三不知!”

  徐輝祖冷哼一聲說道:“那我來告訴你!”

  眼睛掃了一眼方孝孺,看著臺下烏泱泱的百姓,高聲道:“我大明若是出兵倭奴國助其剿滅叛亂,派出十萬兵馬足矣!”

  “而這十萬兵馬去到倭奴國,便可以迅速幫助南朝穩(wěn)定局勢,這樣一來根本就不用再從大明運送糧草輜重,便可以就地取糧,

  再加上刀劍被服等物的消耗,一年下來一百三十萬兩銀子就綽綽有余了!”

  方孝孺立即說道:“一百三十萬兩白銀難道還少嗎!魏國公還真是財大氣粗啊,真不愧是當(dāng)朝國公,把大明的錢財說的如同兒戲一般!”

  “一百三十萬兩很多嗎?”

  徐輝祖看著他像看傻子一樣,反問了一句。

  “哦,我倒是忘了,方先生既然不通軍務(wù),也不通政務(wù)……那我就給方先生算一筆賬!”

  徐輝祖說道:“在大明立國之初,沿海衛(wèi)所并不多,可是后來由于倭寇猖獗,我大明迫不得已,只好設(shè)置衛(wèi)所與海邊,從洪武二十年開始,浙江沿海大部分衛(wèi)所陸續(xù)建立,

  洪武二十一年,福建大部分衛(wèi)所也相繼建立,洪武二十七年,在廣東沿海又建立了大批衛(wèi)所,后來在山東沿海地也建立了大批衛(wèi)所……”

  “到目前為止,我大明沿海共有衛(wèi)五十八個、所九十九個、巡檢司三百五十三個、烽堠百九十七個、堡一百九十個、

  墩三百一十三個、水寨五十八個、臺四十八座、營二十三個、塘鋪二十四個,城七座。”

  “整個沿海海防兵力約四十萬,戰(zhàn)船千艘左右!”

  徐輝祖盯著方孝孺,目光灼灼的問道:“我來告訴你,單單是這四十萬兵馬一年的軍費開支就達到了三百七十萬兩白銀!”

  “你來告訴我,花費一百三十萬兩徹底解決倭寇的問題劃算,還是每年都消耗三四百萬兩白銀劃算?”

  “這就是你所謂的勞民傷財?空耗國力!簡直愚不可及!”

  聽到這里,方孝孺臉上一陣青一陣紅,各種顏色輪番上演,簡直比川劇變臉還要精彩!

  一百三十萬兩,和三百七十萬兩,傻子都能分得出來!

  而且一個是一勞永逸,一個是每年都要消耗這么多……

  徐輝祖從懷里掏出一份奏章,說道:“這是去年從遼東到廣東布政使司沿海衛(wèi)所的軍費開支明細,這一筆筆錢糧都記錄在案,方先生若是不信,取來看了便知!”

  看著他手中的那份奏章,方孝孺神色有些黯然,搖了搖頭,終究沒有接過來觀看。

  因為在如此大庭廣眾之下,當(dāng)著皇帝和天下百姓的面,他一個當(dāng)朝國公是不敢胡說八道的。

  “如果大明出兵倭奴國,單單是軍費一年就可以省下來兩百五十萬兩白銀!十年就是兩千五百萬兩!”

  “有這么多錢,大明能夠做多少利國利民的事,能夠疏通多少水渠,能夠灌溉多少糧田!能夠使多少荒蕪的土地變成魚米之鄉(xiāng)!能夠救助多少孤寡老人!”

  “把錢用在這些有益于天下百姓的事情上,難道不比耗費在被動防守上面強嗎?”

  聽完了徐輝祖的解說,瞬間再百姓中間引起極大的議論!

  “對啊!這么多錢節(jié)省下來那可真是天大的數(shù)字!”

  “哎喲呵,這么多錢!大明能做多少事啊!這都要用在咱們身上,那可真是享了大福!”

  “可不是嘛!這個國公爺說的對呀,干嘛把錢消耗在那上面呢,這不是沒事找抽抽嘛!”

  “誰說不是呢!朝廷有錢了,就不會對咱們百姓增加賦稅,還說去還是對咱們有益呀!”

  “不錯,看來那個書生就會說一些大話,動不動就之乎者也的,原來什么都不懂啊!”

  “呸!這也是個死讀書的!這么有力的好事兒他都能反對,之前我還覺得他說的有道理……真是臊的慌!”

  “打嘴仗這么厲害,原來啥都不懂!就這還敢登臺呢!丟人現(xiàn)眼!”

  “出兵!一定要出兵!不說別的,單單是節(jié)省下來的這些錢就該出兵!”

  “對呀,誰要是反對,那不是敗家的混賬玩意兒嗎!”

  耳朵當(dāng)中聽著底下百姓的議論之聲,還有時不時對于自己的辱罵……

  “難道自己真的錯了不成?”

  一時之間方孝孺陷入了自我懷疑當(dāng)中。

  他為人雖然迂腐那些,可迂腐并不代表傻!

  這樣的軍費消耗擺在這里,誰都明白如何選擇才是對大明最為有利的!

  勞民傷財、空耗國力?

  現(xiàn)在如果守成不出,才是真正的勞民傷財呀!

  這是怎么回事?

  正常出兵打仗不是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錢財嗎?不是都需要使用很多的民夫嗎?

  怎么到了倭奴國這里,出兵攻打,反而還能為大明節(jié)省軍費了?

  站在高臺上,再那么頃刻之間,方孝孺在腦海中飛速運轉(zhuǎn),他想想明白這其中的關(guān)節(jié)。

  可是由于自己實在沒有接觸過軍事行伍上的事,也沒有在六部任職,所以所知非常有限……

  “方先生,方先生……”

  解縉看到方孝孺一時之間有些失神,趕緊低聲提醒,唯恐他在臺上露了怯。

  “嗯……”

  方孝孺反應(yīng)了過來,深吸了一口氣,重新調(diào)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和心境。

  自己沒有錯!

  圣人的教導(dǎo)沒有錯!

  書籍之上,字字真言,圣人的言語歷歷在目!

  絕對沒有任何錯誤之處!

  自己踐行圣人教導(dǎo),又有何錯?!

  看著臺下一個個看著自己如同看瘟神一樣的眼神,方孝孺咬緊了牙關(guān),高聲疾呼道:“雖然大明能夠節(jié)省一部分錢糧,可那并非長久之道!諸位,請聽我一言!”

  方孝孺奮力把百姓們的議論之聲壓了下去,繼續(xù)道:“大明出兵疆域之外,此乃兇險之事,就是有違天和!”

  “這不是奉行王道的仁德王朝所該有的!不是禮儀之邦該為的……”

  站在剛才角落里的倭奴國使臣龜山,面色僵硬的看著方孝孺,他當(dāng)真是敬佩對方的勇氣!

  都已經(jīng)快引起民憤了,就這還要狡辯?

  徐輝祖不由得搖了搖頭,對這種頑固不化的人,有時候講道理都講不通!

  自己的差事已了,也懶得再搭理他,便轉(zhuǎn)身朝臺下走去。

  誰知還沒有等他走下臺階,就聽到方孝孺釋放了一個驚天消息:

  “據(jù)我所知,自從倭奴國使臣來到大明請求出兵,皇帝陛下有出兵打算之后,太上皇便一病不起了!”

  “這就是有違天和,這就是上天在示警!”


  (https://www.dzxsw.cc/book/13557624/7514307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垦利县| 福清市| 白朗县| 特克斯县| 彭阳县| 彭泽县| 班玛县| 乌海市| 大方县| 满洲里市| 永丰县| 陕西省| 泽州县| 郯城县| 凤凰县| 富民县| 竹北市| 灌云县| 鹤壁市| 金溪县| 西昌市| 鹿邑县| 泗水县| 安平县| 瓮安县| 香格里拉县| 沙湾县| 台南市| 兴文县| 安阳县| 涿州市| 屏东县| 咸丰县| 山东省| 金阳县| 铁岭县| 天峻县| 翼城县| 武山县| 柳江县| 安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