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英果類我
一支三百余人的兵馬,帶著十幾車物品一路南下,朝著京城而去。
只見這只兵馬人數(shù)雖然不多,但陣容非常齊整,一個個士卒默默不言,臉上表情堅毅,無不透露出來精兵強將的姿態(tài)。
他們一路由北向南,已經(jīng)走了很多天了,不過身上卻沒有任何疲憊之態(tài),反而因為距離京城越近,也越發(fā)顯得更加精神。
在天空中飄揚的旗幟之上,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燕”字。
坐在馬車?yán)铮嗤踔扉Φ拿冀强偸菐е膽n愁。
燕王王妃徐妙云看出丈夫有些憂慮,便試著問道:“殿下,我們馬上就到京城了,為何殿下看上去心事重重,不知道臣妾能否為殿下分憂?”
朱棣臉上擠出一抹笑容說道,“沒事,我只是擔(dān)心離開了北平,如果蒙古人趁機騷擾邊境,會不會猝不及防,導(dǎo)致邊關(guān)危機,百姓遭殃……”
徐妙云說道:“殿下,出發(fā)的時候你都已經(jīng)做過部署了,就算是蒙古人真的想要挑起事端也足能夠應(yīng)對,殿下就不必多操心了……”
朱棣當(dāng)然不會告訴他自己為何憂愁,只是點點頭說道,“你說的也是……既然做了安排就要相信屬下的能耐,這大冷的天,蒙古人也不會犯邊吧……”
徐妙云安慰說道:“那殿下就更不用擔(dān)心了,邊境的將士們和蒙古人多次交戰(zhàn),又有殿下的周密安排肯定不會有事的……殿下,我們回京是先到王府,還是先去皇宮拜見父皇?”
“你們先回王府吧,我去拜見父皇就可以了,這一路舟車勞頓很是顛簸,也難為你了……”
“殿下說哪里的話,臣妾身為王妃,跟隨殿下回京也是當(dāng)有之義,哎對了,父皇的壽辰安排在什么時候?”
朱棣回答說道,“父皇并不準(zhǔn)備大事操辦,估計也是讓尚膳監(jiān)做著飯飯菜,一家人團(tuán)聚團(tuán)聚,就當(dāng)是過壽了吧。”
徐妙云笑道:“估計如何操辦也是要聽皇太孫殿下的安排吧?臣妾聽說是太孫請命,父皇這才準(zhǔn)許諸位親王回京的。”
聽到這話朱棣有些煩躁,“應(yīng)該是吧,不過既然是父皇的壽辰,那自然是以父皇為主!一切都還要聽父皇的!”
徐妙云扳著手指頭說道:“殿下,不管怎么說都是父皇的壽辰,咱們就帶這么些點東西……是不是有些太寒酸了?”
朱棣揮揮手,皺著眉頭說道:“這些東西都是用我的俸祿置辦的,我可沒有盤剝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呵呵……”
徐妙云笑出聲來,斜眼看著自己的夫君說道:“又沒有誰說你盤剝百姓,你這么生氣干嘛……”
“我沒生氣……”
朱棣搖搖頭,想要把里面的煩躁之氣驅(qū)散。
徐妙云叮囑說道:“殿下,到了京城見到諸位親王可不能這么說話,你要這么說別人就會覺得你是在指桑罵槐,那可是要得罪人了!”
“既要恭賀父皇大壽,又要慶賀皇太孫殿下的冊封大典,沒有像樣的東西怎么拿得出手,這樣吧,等到京城我再置買一些禮物。”
“不用了!”
朱棣有些煩悶的說道:“不管怎么說我都是他的叔叔輩兒,這輩分不能亂!
既然父皇冊封他為皇太孫,那我們們表示一點心意也就是了,用不著大張旗鼓。”
“好好好……都依你還不成嗎,既然你不愿意花錢那就不花了,不過可別讓人說咱們摳門兒吝嗇……”徐妙云沒有辦法,只好順從丈夫的意思。
朱棣又想到了什么,轉(zhuǎn)頭對妻子說道:“給家里準(zhǔn)備的禮物都備好了嗎?你多少年都沒有回家了,回頭我讓人去你家把他們都請過來,讓他們好好陪你說說話。”
徐妙云的臉上立刻露出對娘家的思念,還有即將見面的喜悅,不過還是說道:“算了吧,我那弟弟輝祖是什么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
燕王府的大門朝哪邊開他恐怕都不知道!你還指望他過來陪我說話?我都不敢想!還是我回去吧……”
朱棣笑笑說道:“你弟弟輝祖就是性格太執(zhí)拗了,一家人也要這么避諱,避諱太過就成迂腐了!又不是私下結(jié)交,怕什么!”
徐妙云急忙解釋說道:“你也別多想,我弟弟就那性格,八匹馬都拉不回來他的倔脾氣!他可不是只對你這樣,從小到大我都習(xí)慣了!”
朱棣點點頭說道:“我知道,那我就讓人帶著禮物隨你回去。”
“多謝殿下!”
朱棣的眼睛又望向了車窗外面,只見前方隱隱約約露出一座巨大城池的輪廓,只是離得太遠(yuǎn),看不真切。
此時朱棣的眼神里面有些落寞,可更多的還是堅韌之氣!
馬上就回到京城了,馬上就會和皇太孫殿下見面了
不知道那個自己以前并沒有注意到的侄兒,現(xiàn)在成長的如何了!
……
這幾天朱元璋的心情很好。
人年齡大了,就喜歡看到兒孫滿堂,承歡膝下。
作為一個皇帝,尤其是把家人看得比較重的皇帝,朱元璋此時也和一個慈祥而又有威嚴(yán)的父親一樣,滿心喜悅的陸續(xù)接見兒子們。
有的藩王是聯(lián)袂求見,有的則是迫不及待的獨自前去拜見。
有的也會帶上自己的兒子,去讓朱元璋認(rèn)識認(rèn)識,如果能夠得到一個名字,那就太好了!
“兒臣拜見父皇!愿父皇圣安!”
來到謹(jǐn)身殿,朱棣跪下行禮說道。
“快起來,不必行禮了,快給燕王搬把椅子。”朱元璋高興的說道。
“多謝父皇!”
朱棣行禮之后,便坐到太監(jiān)搬著椅子上,并沒有太多拘束。
朱元璋詢問說道:“北平邊防布置的如何?蒙人不敢這個時候犯邊吧。”
朱棣回答說道:“回稟父皇,北邊草原上下起了大雪,根據(jù)線報這些時日以來那里天氣都不好,今年蒙古人恐怕會凍死一些牛羊,他們這個時候肯定會想方設(shè)法保住牲口。”
“如果發(fā)動戰(zhàn)爭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死多少牲畜呢,并且兒臣一路上也沒有接到蒙古人異動的消息,所以還請父皇放心,北邊絕不會有事!”
朱元璋點點頭,極為滿意的說道:“好,咱本來還擔(dān)心蒙古人趁機劫掠邊境,有你這話咱就放心了!”
又問道:“給你看北邊的蒙古人現(xiàn)在狀況如何?有沒有恢復(fù)元氣的跡象?”
朱棣眉頭微皺回答說道:“父皇,經(jīng)過朝廷多方征戰(zhàn),蒙古部族已經(jīng)元氣大傷,現(xiàn)在分為三部分,兀良哈部現(xiàn)在還算安生,沒有什么大的問題……”
“其余兩部分和大明的關(guān)系時好時壞,在邊境上也多有摩擦,在蒙古人內(nèi)部有些人心向大明,不愿再起刀兵,可有些人卻狼子野心,一心想要回師南下,重建元朝榮光……”
朱棣偷偷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又接著說道:“現(xiàn)在鬼力赤和阿魯臺控制的北元,占據(jù)蒙古高原,再加上他們向來以正統(tǒng)自居,也想要吞并瓦剌部,一旦被他們得逞,后果不堪設(shè)想啊……”
朱元璋也眉頭緊皺,說道:“是啊,如果朝廷援助瓦剌部,又怕養(yǎng)虎為患,給敵人增添實力,可要是不援助,又怕他們真的被吞并了……”
“那到時候就沒有人能夠牽制北元,一旦讓他們肆無忌憚的積蓄實力,他們必然會揮師南下!”
朱元璋同朱棣就蒙古人的事情又談?wù)摿嗽S久。
畢竟在朱元璋的兒子當(dāng)中,燕王朱棣是最能打的,而且是和蒙古人交戰(zhàn)次數(shù)最多的,況且了戰(zhàn)績也很不錯。
朱棣其實是最像朱元璋的。
朱標(biāo)以仁慈著稱,當(dāng)然并不否認(rèn)他的手段,可他的長處也是治理內(nèi)政,對于領(lǐng)兵打仗一道并沒有多少涉獵。
有人說朱棣在歷史上因為多次出征蒙古,把朱元璋留下的財政積蓄全部都給霍霍完了。
而且說要不是他的兒子朱高熾和孫子朱瞻基,整出一個“仁宣之治”,又給大明回了一口血,明朝肯定就敗朱棣手里了。
就像有人說漢武帝把文景之治留下的錢糧給打沒了,而且窮兵黷武,把西漢打得衰弱異常。
可要知道蒙古人的威脅太大了,戰(zhàn)爭是不得不打的!
你不打別人別人就會來打你!
而且一味的忍讓,等對方重新積蓄力量,回到黃金家族盛況的時候,遭殃的還是大明百姓!
而且如果那個時候再打,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人命,多少的財力物力!
朱元璋就是一個馬背上得天下的開國皇帝,在這點上朱棣和他非常相像。
甚至用一句“英果類我”也絕不夸張!
如果在歷史上燕王朱棣真的排行老二,那么朱元璋極有可能立他做太子!
朱元璋抬頭看了看天色,說道:“你回來還沒有見過允熥吧?”
朱棣原本激昂的興致,瞬間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回稟父皇,兒臣回到京城之后立刻就前來拜見父皇了,還沒有來得及去東宮。”
“嗯”朱元璋點點頭笑著說道:“你去見見他吧,你們叔侄好好敘敘話。”
“是,兒臣也正想前往東宮,那兒臣就告退了,改日再來看望父皇。”
朱棣恭恭敬敬的行禮退一下,可是在他的心里就像堵了一塊大石頭一般,讓人心里沉甸甸的。
可是他仍然面上沒有任何表情,不動聲色的出了大殿。
“殿下,我們現(xiàn)在回府嗎?”等在殿外的丘福詢問說道。
“走吧,我們?nèi)|宮……不能失了禮數(shù)……”說著就朝東宮而去。
作為朱棣身邊的部下和兼職護(hù)衛(wèi),丘福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他心情的沉重,可是也沒有說什么。
說了又能如何呢?
(https://www.dzxsw.cc/book/13557624/7162034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