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要做太孫朱允熥朱元璋 > 第480章 安排

第480章 安排


  聽到秦王朱樉薨逝的消息,朱元璋的臉上泛起了幾許哀愁,但并沒有表現出來過度傷痛。
  作為一個父親,他已經經歷過幾個兒子的離世,因此多少也能看得開了,雖然傷心,卻不過度。
  過了一會兒才問道:“是怎么死的?”
  朱允熥回答說道:“在平定西番叛亂之后,回程露營的時候寒氣入體,受了風邪,后來突然加重,因此薨逝的……”
  他并沒有直接說出真正的原因,除了徒然惹得朱元璋痛心之外,根本于事無補。
  朱元璋點了點頭,他或許知道這不是自己兒子死亡的原因,可人已經死了,儲君又有意遮蓋,他又何必糾纏呢。
  “你就安排善后事宜吧,派人前去處理即可。”
  “是,皇爺爺,孫兒遵命!”
  朱元璋沒有在說什么,起身朝著菜地而去,似乎那里有拔不完的草,鋤不完的地……
  看著朱元璋那落寞的身影,在那寬闊的脊背上,朱允熥突然發現似乎有些老態龍鐘,原本挺拔的腰身也不再筆直了……
  “殿下……”
  回到文華殿,朱允熥坐在椅子上,面對幾位心腹大臣的勸阻自己不要前往西安,朱允熥這次并沒有堅持。
  齊泰隱晦的說如果皇太孫親自前往的話,到時候將會非常為難。
  朱允熥明白他的意思,自己的二叔在西安府做那么些壞事,雖然這兩年收斂許多,可之前的那些惡行卻是個事實。
  自己作為儲君而去,遇到百姓喊冤該當如何處置?
  如果秉公處置,勢必要追究秦王的責任,可他人已經死了,再說自己作為一個晚輩,難道還能審判責罰死去的長輩?難道還能將他鞭尸不成?
  可如果不這樣做,別人又會覺得自己偏袒親族,這對自己的威望不利!
  而如果派其他人去,就能夠游刃有余了!
  他們可以對百姓作出補償,可以捉拿處置秦王府的舊人歸案,總之比自己去要方便的多。
  因此朱允熥道:“既然如此,那孤王就只能遙祭了,唉……沒有自己終究沒有自己親自前去,顯得赤誠啊……”
  眾人寬慰一番,朱允熥收起了臉上的悲傷,問道:“關于謚號,你們可有商議?”
  眾人彼此看了看,都靜靜的沒有說話。
  因為謚號這件事是指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評價的文字,始于西周。
  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只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謚號來進行概括。
  總的來說,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
  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謚號。謚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按照秦王的所作所為來看,應該是一個惡謚,最起碼也會是一個下謚,即批評類的謚號。
  例如朱元璋的兒子朱檀,為了追求長生不老,就殘害百姓,因服金石藥過度而薨,年二十歲,朱元璋以其荒誕不經,就給了一個“荒”的謚號,歷史上稱為魯荒王。
  朱允熥眉頭一皺,不悅的問道:“秦王謚號乃是一件大事,你們這么久就沒有商議個所以然嗎?任亨泰,你是禮部的,你來說!”
  任亨泰心里發苦,謚號是對一個人蓋棺定論的,是要在歷史上留名的,魯王那時候是朱元璋做主給了他一個惡謚,
  現在禮部來定親王的謚號,多少有些架在火上烤的意思。
  “殿下,臣等以為當從煬、厲、荒、幽、靈等中選擇……”
  見朱允熥皺著眉頭,只好繼續說道:“煬,乃是好內遠禮曰煬,暴慢無禮、殺戮無辜曰厲,荒乃是“好樂怠政、外內從亂。壅遏不通曰“幽”,亂而不損曰“靈”。”
  朱允熥不滿的說道:“這些都是下謚、惡謚,難道就不能取一個美謚嗎?!”
  不等眾人反駁,朱允熥又立即說道:“秦王駐守關中多年,一直為大明抵御西番,攻打蒙古,屢次為大明出戰,均大獲全勝,大漲朝廷威儀!
  有了秦王,關中地區才可以太平無事,爾等才可以在京城高枕無憂,這些難道不是秦王的功勞嗎!爾等就如此視而不見嗎?!”
  齊泰道:“殿下,秦王的功勞朝廷都看在眼里,可謚號并非只念及功勞,所做所行,各方各面,都要顧及周全,
  如此訂出來謚號才能夠服眾,才能夠讓西安府,乃至整個關中地區的百姓信服。”
  楊靖也說道:“是啊殿下,朝廷所給出的謚號,如果不能正確評價其人的一生,那對朝廷的威嚴來說也是一個打擊,縱然是美譽,也難以服眾啊……”
  朱允熥說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縱然秦王之前有一些過失,可這兩年他也悔改了,做了不少善待百姓的好事,這些總不能忽略吧?
  縱然得不到一個美謚,可一個平謚還是可以的。”
  平謚,多為同情類的謚號,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
  可即便是平謚,幾位心腹也不同意,爭執一番以后,朱允熥明顯有些不滿了,“那好,就按你們所說的!謚號為幽就是了!”
  “壅遏不通曰幽。”的意思是:獨斷專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難以溝通。其中,“壅”意為堵塞,“遏”為阻止。
  這個謚號雖然也不好,可代表的意義明顯要比其他的下謚更好一點。
  在歷史上親王的謚號是“愍”。
  按照《謚法》曰:在國逢難曰愍(逢兵寇之事);使民折傷曰愍(苛政賊害);在國連憂曰愍(仍多大喪);禍亂方作曰愍。
  朱允熥并不在意秦王是不是能得到一個好的謚號,可自己身為晚輩,總是要站在親情的角度為長輩“爭取”一下的,以表達自己親親相隱之情。
  朱允熥又吩咐道:“楊靖,齊泰、鐵鉉,你們三人前往西安,為秦王治喪;任亨泰,你們禮部即刻抽調人手寫出祭文,不可耽擱!”
  “是!臣等遵命!”幾人趕緊行禮領命。
  齊泰躊躇了一下,問道:“殿下,不知秦王府中之人,該當如何處置?”
  朱允熥眼睛掃過眾人,說道:“秦王為國爭戰,卻不料身染疾病而死,此乃秦王府屬官之過失,應該予以嚴查!你們到了西安之后,立即著手此事!一經查處,絕不姑息!”
  處置王府屬官,一來是給秦王的死音定在疾病上,他們照管不力,當然應該予以嚴懲。
  二來也是為了給關中百姓一個交代!
  縱然秦王做了許多惡事,可那些王府屬官就沒有責任嗎?
  底下的人就沒有仗著秦王的權勢為非作歹嗎?
  如果說秦王是主謀,那他們就是幫兇!
  即便不是所有人都參與了惡事,也肯定有人趁機禍害百姓!
  朱允熥并沒有讓他們把秦王府的所有屬官全都處置,而是查明之后,這里面的意思就已經很明白了,真正忠義之士是不會受到牽連的!
  刑部尚書楊靖斟酌著說道:“殿下,秦王府除了屬官之外,還有其他人,該當如何安置,還請殿下明示。”
  朱允熥知道他所說的是誰,便說道:“令秦王長子朱尚炳繼承秦王之位,令他好好侍奉母親,愛護百姓,勤于政務,善良用事,不可懈怠!”
  “是,臣等遵命!”
  聽到這話,幾人心里也有了著落,作為朝臣,最難處置的就是王妃等內眷。
  秦王朱樉的正妃是元朝河南王擴廓帖木兒,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王保保的妹妹,名字叫觀音奴,朱樉薨了以后,王氏亦殉葬,謚愍烈。
  洪武四年九月初七日,朱元璋為了招降王保保,把觀音奴許配給自己的次子秦王朱樉。
  當時觀音奴的外祖父阿魯溫剛死不久,但朱元璋接受禮部尚書陶凱的建議,堅持讓秦王成親,在冊文稱觀音奴屬于“名家賢女”,要求她“謹遵婦道,以助我邦家”。
  觀音奴與秦王夫妻不睦,未有子女,秦王“聽信偏妃鄧氏,就是衛國公鄧愈的女兒,將正妃王氏處于別所,“每日以敝器送飯與食。飲食等物,時新果木,皆非潔靜,有同幽囚”。
  偏妃鄧氏因妒忌被朱元璋責備并自縊身死。自此之后,朱元璋“再三省諭”秦王“以禮相待正妃王氏”,而秦王“不聽父教,仍將王氏幽囚宮中。”
  傳說金老先生筆下的趙敏,原型就是觀音奴。
  她雖然是個外邦女子,可也恰如朱元璋所說的“謹守婦道”,只是終其一生不得秦王的喜愛,最后落了個殉葬而死的下場,尤為可惜。
  朱允熥讓秦王的兒子孝敬母親,就是不想她悲慘而死。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歷史上老朱家好幾代人都流行殉葬,這可是開歷史的倒車,
  也是明朝前幾任皇帝被人詬病了一點,所以朱允熥才下令的。
  關于治喪,還有一些復雜的流程和儀式,不過這些就不是朱允熥操心的了。
  幾位心腹退下之后,朱允熥思索了一番,道:“來人,去請長興侯耿炳文!”
  “是,奴婢遵命!”
  耿炳文今日在五軍都督府任職,當宮里的太監讓他入文華殿的時候,他有些疑惑不解。
  隨著太監來到文華殿,行禮道:“末將耿炳文,拜見皇太孫殿下,殿下萬安!”
  “長興侯平身,來人賜座!”
  “多謝殿下!”
  耿炳文坐下之后,朱允熥見他一身皮甲,便問道:“長興侯平常也是不離甲胄嗎?”
  耿炳文臉上有些尷尬,清了清喉嚨說道:“回稟殿下,這幾日末將要去軍營里面練兵,還要視察幾處衛所,因此換上了甲胄,
  在將士們人面前還是身穿軍中衣裳來得痛快,也能督促將士,免于懈怠……”
  朱允熥點點頭說道:“長興侯公忠體國,難能可貴啊,耿睿有長興侯這樣一位父親,將來必然能夠光耀門楣,為朝廷棟梁的。”
  耿炳文謙虛的連忙說道:“殿下謬贊了,犬子文不成武不就,沒有任何可取之處,若不是殿下垂青,選在身邊調教,現在還不知道浪蕩到何種境地呢,
  殿下知遇之恩,提拔之情,莫將沒齒難忘!”
  朱允熥揮揮手說道:“長興侯言重了,那也是耿睿有所才華,才能被孤王認識罷了,長興侯,洪武二十五年,你率兵平定陜西徽州妖人之亂,不知你對西北局勢有何了解?”
  耿炳文一愣,不過他很快調整的狀態,回答說道:“回稟殿下,末將只是一點愚見……”
  “朝廷所制定的聯絡西番而御“北虜”的策略,末將以為甚好,不過僅僅是靠軍事勢力鎮壓“西番”是不可能的實現的,而能讓這一戰略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便是茶葉……
  此前朝廷就用茶葉換取他們的戰馬,以補充馬匹的不足,“西番”各族位于西北地區,氣候干燥,果蔬一類食物在那邊不宜存活,
  所以他們的主要食物便是各種動物的肉以及奶,這一類食物一旦長期食用容易造成積食,難以化用的情況,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身體疾病,所以他們需要食用茶葉,因此對茶葉的需求也非常大……”
  “此外對于生活在偏遠地區又缺少物質的游牧部族來說,茶葉不僅可以當作一種食物來食用,還可以當作藥物來使用,因此茶葉在他們一些人口中就成了圣藥,所以他們的生活離不開茶葉……朝廷也和他們進行茶馬貿易……”
  耿炳文不愧是一元老將。
  說起來頭頭是道,雖然并不能夠推陳出新,可說的很多都在點子上,也是切實可用的。
  其實在明朝的時候,茶葉已經漸漸流入各游牧部族,并成為了他們生活不可取代之物,并有“夷人不可一日無茶以生”的傳言流出。
  朱元璋就曾經說道:“豈為利哉,制馭夷狄,不得不然也”,從此之后,茶馬貿易的目的就已經從易馬轉變成了馭番。
  就算各游牧部族深知這一政策對其的不利之處,但是迫于自己本身對于茶葉的依賴性,也只能接受。


  (https://www.dzxsw.cc/book/13557624/70075955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临澧县| 秦安县| 田东县| 正安县| 芦山县| 沈丘县| 成都市| 陈巴尔虎旗| 将乐县| 蒙城县| 精河县| 宁海县| 独山县| 公主岭市| 澄迈县| 石嘴山市| 鄂托克前旗| 洪江市| 资阳市| 长岛县| 青神县| 兰溪市| 崇义县| 湘乡市| 冕宁县| 弥渡县| 临夏市| 淳化县| 紫阳县| 类乌齐县| 伊吾县| 平江县| 吴江市| 无锡市| 涞源县| 乡宁县| 烟台市| 太仆寺旗| 阿拉善右旗| 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