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順流逆流
“不知道在那天邊可會有盡頭”
“只知道逝去光陰不會再回頭”
“每一串淚水”
“伴每一個夢想”
“不知不覺間流走”
一首《順流逆流》歌曲反復(fù)的從手機(jī)里吟唱著,旁邊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吳昊聽著這首百聽不厭的歌曲,望著天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這個十二歲的少年就像是一個經(jīng)歷了幾十年人間滄桑的老人一樣,跟隨著音樂一起吟唱這首早已傳唱世間的《順流逆流》。
昨天在家中,吳昊不知為何突然之間很是傷感,母親問他為何如此,吳昊心底泛起一絲悲苦,哭著說道:
“其實人這一輩子就是虛無,人終會走到生命的盡頭,所以你活著無論做什么?你總會死。”
母親這幾年已經(jīng)被吳昊這種異于同齡人的言語被震驚了無數(shù)次,他本該是像其他同齡孩子一樣陽光燦爛、童真無邪。
但是自己的兒子好像自從他父親去世后就像變了一個人。
母親劉雪每次聽到從兒子口中說出的那些與同齡人年齡不符的言語,內(nèi)心都很痛苦。
她一直認(rèn)為是吳昊父親的去世對吳昊造成了心靈的創(chuàng)傷,才讓本該青春浪漫的兒子變得如此消極。
母親劉雪想了片刻,耐心的對兒子說道:
“我們不知道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人生活著幾十年只是一個過程。”
“身為人他有使命,他有責(zé)任,每個階段你就要做人生中該做的事情,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或者有些人生下來就像行尸走肉般的活著,就只是一副軀殼,你有靈魂的,你有思想的,你有意識的,你有責(zé)任的,你有使命的,生命是傳承的。”
“如果按照你說的,那么消極,那么悲觀,人就不用生下來,或者不用再活下去。”
“其實你說的也對,可是嗎,如果人真的死不了,那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人生有意義。”
“因為你自己做的所有事情,帶給你的都不是利益,是帶給社會的,等于你就像是一只羊,羔羊,你活著,就是只為了給社會提供好處。”
“你在給這個社會提供好處,你這一輩子不就實現(xiàn)了你的價值嗎?”
“聽我說,比如人死了,那又不是實體,因為人只要死了,那就是一種虛無,什么都是虛無,但如果人活著就是實體。”
“孔子死了沒有?
“死了啊”。
“他的思想我們在用嗎?”
“在用啊”。
“他給社會留下東西了嗎?他的人生有意義嗎?”
“他的人生有意義,但他給自己留下了什么東西?”
“流傳千古啊”
“那你覺得這是一種虛無還是實體呢?”
“你可以認(rèn)為它是虛無,但它是實實在在存在,人的思想是看不見的,但是一定是存在的。”
“一個念頭是存在的,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什么?不是光,是念!是你的一念!快樂也好,痛苦也好。”
“那為什么可觀測的宇宙只有那么大呢?意念不是很快嗎?宇宙中最快的嗎?那你為什么不直接用意念去測量呢?”
“所以我告訴你那是虛的,因為你肉眼看不見。”
母子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了半天,吳昊最后仍然落寞的說道:“人世間所有的一切終究都是虛無。”
(https://www.dzxsw.cc/book/13550313/3040646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