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對異族的禮法!
鄭和忙道:“奴婢這就去安排。”
等鄭和走后,朱元璋才看著張美人,有些動容道:“咱妹子死了,這后宮也沒個管事的,咱一大老爺們也不能常常管著這里,倒讓這群沒卵子的東西上天了。”
“你也是的,有了委屈,實在不行找人給咱遞個話不成?都現在了還怕別人?”
張美人有些感動,梗咽道:“皇爺,妾身不怕任何人,妾身只是不想給皇爺添亂。”
朱元璋聽后有些動容,想了想,從懷中摸出一個小瓷瓶:“咱送給你的。”
“說是啥香水,前些日子一直忙,也忘了給你們。”
“擦身上的,你試試。”
張美人有些狐疑的打開,一股濃香四下溢出。
“好香吶!”
張美人眼中泛著綠光,顯然喜愛急了。“謝謝皇爺,妾身好生喜歡!”
她小心翼翼抹了一些香水在脖頸、手臂等處。
“皇爺,你聞聞。”
朱元璋湊過去,吸溜吸溜鼻子,突然有種久違的老樹發新芽沖動,眼神漸漸有些火光。
“皇爺?”
張美人低聲叫了一句。
看著風韻猶存的張美人,老爺子突然興致勃發起來。
嗯。
……
天空在淅淅瀝瀝下著小雨。
帖木兒汗國的使臣在鴻臚寺休息。
同時,禮部需要將帖木兒汗國帶來的朝貢禮品進行清點歸庫。
這不是重中之重。
這在期間,禮部需要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讓會同館的通事來翻譯蒙古文的供奉朝書。
因為語言的不通,明朝這個志在囊括四夷的國家,自然會培養一批批通事,用以翻譯蒙古、日本、三佛齊、呂宋等一些非漢化國家的文字語言。
外交是一道復雜的程序,朝貢的過程更是需要一層層嚴格的篩選,首先對方要炮制出勘和文書三扇三份,一扇給邊關,一扇給朝廷,還有一扇留給自己;
第一次上貢之后,朝貢的貿易體系就以勘和文書為憑,下次在朝貢,就需要在勘和文書上填寫朝貢禮品、隨行人員等復雜的程序。
而國朝也會給予其三天的貿易期,讓其在會同館開市三日,這三日朝廷會指定國朝商賈,來和對方貿易使團進行交易。
如果有利可圖,國朝再會斟酌會不會在邊關開貿易互市。
朱元璋忽然要明日召見帖木兒汗國使臣,老爺子一句話,這一夜禮部和會同館卻忙的不可開交。
終于熬到第二日凌晨,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朱元璋宣見。
昨夜三分雨,今早十分晴。
朝霞撕裂黑暗的天空,一輪巨大的旭日從東方漸漸升起,照耀在神州大地。
五更兩點,應天正門中華門城樓中的大鼓,開始向全城報曉。
激昂的鼓聲從皇宮正門向四面八方漣漪般蕩漾開來,隨后,東西南北各條大街上的鼓樓依次響起,鼓聲分五波,要敲足八百下,在一陣陣鐘鼓聲中,皇宮大門、皇城大門,各進
出城門陸續開啟。
嗚嗚嗚~
宮中開始鳴鼓、吹號,這號是蒙古人的牛皮制成,吹起來嗚咽低沉,震撼人心。
當初不可一世的蒙古貴族才能享受的鐘鼓歌聲,如今成了他們的亡國喪鐘,也成了漢家人人可聽的樂曲。
朝廷這么安排,自然表示對蒙古人的蔑視。
禮部的每一個外交動作,都是體現我大國禮儀,以及對番國的震懾,外交無小事,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位!
帖木兒漢國以太師迭力必失為首的使臣,此時正單膝跪在皇極午門外。
午門敞開。
不過只是側門。
中門是外邦沒資格敞開和享受到的待遇,凡遇祭祀山川河流祖宗社稷等大禮儀時,大明的午門才會朝皇帝敞開。
隨著激昂的號角聲,五軍都督府所有軍兵,筆挺的站在正殿奉天殿外。
李景隆大手一揮,上千名五軍都督府軍兵呼啦散開,肅殺的站在大理石廣場兩列。
而后,一群身穿朱色飛魚服的錦衣力士,魚貫而來,將奉天殿外圍著水泄不通。
“傳使覲見。”
尖銳的響聲,從奉天殿內響起。
而后,一陣陣鋪天蓋地的響聲,從奉天殿傳到數里外的午門。
身穿緋紅官袍的禮部郎中為首,左右是會同館的通譯,而后是禮部教導禮儀的禮部主事,最后才是五名帖木兒汗國使臣。
他們隊伍整齊,每一步跨步該多大,都有嚴格的規矩。
越過午門之后。
前方便是一望無際的皇宮內城廣場。
廣場上,五軍都督府的軍兵筆挺站著,神態威儀,面龐肅殺。帖木兒太師迭力必失和四名蒙古人默然的環視這一切,
當這么恢弘的場面映入到他們眼中,五人皆被大明的一切給深深震撼著!
這里的皇宮莊嚴恢弘,這里的經濟強過他們征服的任何一個國家,這里的人口,更是多到令他們仰視。
很難想象一個帝國的中心城市,竟能囊括近乎于二百多萬的人口。
更很難想象大明的皇宮建筑等,各方面工藝高超到這個地步。
他們追逐的瓷器,在大明只是擺設裝扮。
他們追逐的黃金,在大明午門外的包釘上隨處可見。
迭力必失激蕩的走在皇宮,眼中泛著綠光。
有朝一日,我帖木兒大汗若是征服到了這里……想及此,迭力必失眼中帶著無限神往。
這次和大明的外交,帖木兒大汗的戰略意圖就是窺探明帝國的虛實強弱。
和西方國家不同,在帖木兒帝國以西,無論是奧斯曼還是拜占庭,還是波斯,他們都那么的接近,唯獨這萬里疆域之外的明帝國。
他們沒有把握,也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這次外交,帖木兒給迭力必失的大方向就是示弱,向大明示弱,虛與委蛇!
帖木兒大帝此時已經單方面扣押波斯薩菲帝國的使臣,單方面宣布對波斯開戰,帝國的鐵騎和火槍,已經開始在西方戰場攪動風云!
波斯被打下來,中東地區的控制權將徹底易主,帖木兒也將擁有更遼闊的防守、進攻疆域,以及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利益。
帖木兒放眼的是,四海九州!先征服歐洲大陸,在將帝國的騎兵推向東方戰場,一舉拿下明帝國,此后,以達到統一全球的目的!
這是帖木兒帝國的軍事戰略長遠計劃!
………………
奉天殿上。
朱元璋頭戴冕璃玉冠,身穿黑、紅皇袍,袍上以金絲繡九龍翱翔,意在吞滅四海!
老人今年花甲之年,在面對帖木兒使臣,那高高在上的氣勢似乎變的更加強烈!
朱元璋就是這樣的帝王,遇弱則強,遇強更強!
大殿內文武百官左右站定,臉上帶著桀驁,帶著自豪。
以帖木兒帝國太師,迭力必失為首的五名帖木兒使臣,已經在太監的唱禮下進入奉天殿。
“一拜!”
禮部侍郎出列,高聲唱禮。
迭力必失等五名使臣單手放在胸口,彎腰給朱元璋行蒙古禮。
“二拜!”
“三拜!”
等禮部引導完畢。
迭力必失才高呼道:“外臣帖木兒汗國太師迭力必失拜見大明天子萬歲。”
朱元璋威儀的揮起手:“平身。”
迭力必失恭敬的掏出國書,高聲念道:“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統一四海,仁德洪布,恩養庶類,萬國欣仰。”
“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運數,為億兆之主。”
“光明廣大,昭若天鏡,無有遠近,咸照臨之。”
“臣帖木兒僻在萬里之外,恭聞圣德寬大,超越萬古。自古所無之福,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國,皇帝皆服之。”
“遠方絕域,昏昧之地,皆清明之。老者無不安樂,少者無不長遂,善者無不蒙福,惡者無不知懼。”
“今又特蒙施恩遠國,凡商賈之來中華者,使觀覽都邑、城池,富貴雄壯,如出昏暗之中,忽睹天日,何幸如之!”
“又承敕書恩撫勞問,使站驛相通,道路無壅,遠國之人咸得其濟。”
“欽仰圣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中豁然光明。臣國中部落,聞茲德音,歡舞感戴。臣無以報恩,惟仰天祝頌圣壽福祿,如天地永永無極。”
這一片極盡諂媚的國書,頓時令朝野上下人心大震。
無論是藍玉為首的武將,還是詹徽領銜的文將,面上都泛出高傲的笑容。
這是功勛,
是遠在萬里之外的國家,對大明的認同和附庸!
這代表了他們卓越的功勛,也代表了朱元璋的偉大成就,更代表了大明的天威橫斷萬古!
然而。
當詹徽和藍玉等人,看向朱元璋的時候。
他們心頭卻是一顫。
坐在皇位上的老爺子眼神諱莫如深,臉上也沒露出絲絲喜色。
這和昨天的態度截然相反!
朱元璋瞇著眼,看著帖木兒帝國的迭力必失,沉聲道:“平身吧。”
“既是兩國之外交,你國附禮而來,朕心甚慰。”
“你帖木兒汗國遠在萬里之外,爾國可否太平?可有戰爭?子民可否安居樂業?”朱元璋笑的有些玩味。
迭力必失躬身道:“謝大明皇帝關心,我小國尚且太平,子民也安居樂業。”
朱元璋哦了一聲:“國雖小,亦有吞五湖四海之志也未嘗不可?”
此言一出,百官心頭更是大驚。
老爺子這是在說什么?
你可是一國之主,哪能說如此出格的話。
迭力必失忙著彎腰道:“吾國雖小,但志在和平。”
朱元璋似笑非笑:“嗯。”
接待使臣的朝會,沒有維持太長時間。
退朝之后,朱元璋將藍玉、李原、詹徽給留了下來。
老爺子臉色依舊凝重。
帖木兒帝國使臣在示弱,他看的出來,如大孫說的那樣,一個遠在萬里之外的國家,那邊發生什么事,大明就是瞎子,就是聾子!
迭力必失說帖木兒汗國愛好和平,扯淡呢!
朱元璋打心底不信。
如此一來,這次帖木兒汗國的出使大明,就顯得更加用意非淺了。
“藍玉。”
“臣在!”
藍玉也有些好奇,他總覺得老爺子今日有些古怪。
“明天你組織一場接待使臣宴。”
頓了頓,朱元璋道:“帶上咱大孫,一起過去!”
帶上朱雄英過去!
簡單的六個字,老爺子說的中氣十足。
藍玉和詹徽皆是一愣,不過兩人很快豁然開朗,隨后兩人神色皆是大振。
接待外邦來使,這釋放出來的政zhi意味實在太明顯了。
因為這是皇明儲君需要做的事!
之前來使臣的時候,外邦使臣都是太子朱標接見的!
如今。
這分明是在鍛煉朱雄英的外交能力,鍛煉一個合格帝王該有的魄力!
不過他們這次卻想的不全對,老爺子并不全是這個目的,他更多的是,想讓朱雄英對帖木兒帝國有個判斷。
爺孫的對話,朱元璋都沒來得及和藍玉等人說。
這群北元人,可不是當初捕魚兒海逃走的蒙古貴族。
他們在歐洲大陸發展了上百年,現在究竟實力如何,朱元璋心里都沒底。
大孫說過,如果他們想入侵大明當如何?
朱元璋被問住了。
兵書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可朱元璋對對方的底細是兩眼一抹黑。
明帝國的戰略防御都在北疆,誰也不曾想到萬里之外的歐洲國家,會有一天主動進攻大明。
這太遙遠了。
遙遠到桀驁的明人已經忘了,絲綢之路有一段,是不屬于大明的,是被西方國家控制的!
朱元璋絕不是一個自信到自負的帝王,戰略上藐視,戰斗上重視,永遠是朱元璋對外軍事用兵成功的關鍵。
不管是不是他親孫子和他說了那樣的話,換做任何一個平頭老百姓問朱元璋,朱元璋都會無比重視起來。
三人行必有我師,許多書本上的知識,朱元璋不但讀,還身踐力行。
藍玉和詹徽有些振奮的同時,禮部侍郎李原就顯得有些滿頭問號。
朱雄英他知道的,壽州之困,無煙煤等等這些事,似乎都和皇孫殿下有關。
可外交啊!
這是國家大事!
老爺子讓其參與外交?
如今太子朱標還在,何必讓皇長孫參加?
滿心的疑惑都充斥在李原的心中,不過看老爺子陰沉的面部表情,李侍郎也不敢尋老爺子的晦氣。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3481460/363658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