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定約
一封用竹簡寫成的上書多達百余簡,重十余斤言辭之中都是激烈諫言如當中寫道:氣為國之根本,民氣正則國強盛,民氣頹則國黯弱,今魏國大敗,非我秦人之力,賀固可賀, 何當大酺?今我巴蜀剛剛穩定,我民不已本國之勝為喜,卻以他國覆滅狂喜,豈非民氣之羞也?君當責我國人,須惕厲自省,可雪恥圖強,竊喜他勝, 徒滅心志也,
對于張儀的看法, 梁元也覺的很有道理的,但看問題不能只看表象,而要看本質,不錯秦國這幾年先是大破六國,接著攻占巴蜀,又消滅魏國這一樁樁,哪件都是值的舉行大酺,可是老秦人卻只是因為魏國覆滅而歡喜。
其實,它的本質就秦戰六國時,老秦國民的生活水平屬于非常窮困,而攻占巴蜀后,老國民的生活水平略有提升,百姓的活水平經過斷累積終于有了點積蓄,正所謂飽暖思櫻欲, 這才想到并且有膽提出了大的建議。
實際上,不是老秦人不知道惕厲自省, 而是積蓄在心里的情緒終于達到了一個臨界點,需要舒緩和釋放, 對此,梁元也動筆張儀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回信,將其中的本質和自己的觀點洋洋灑酒的寫出來,并且引申出了在治國方面的一些見解試圖通過這樣的移默化,將張儀那種重農抑商的思維模式扭轉過來,并卻明確的說明,此次舉行大酺,絕不是慶祝魏國被消滅,而且在舉辦形式上也并非就是吃吃喝喝,而是由一套完整的策劃。
根據梁元和景監商量的策劃,此次大將會放在年的八月,主要的項目是祭祀商貿活和運動會,祀是傳統項目自然不需多說而運動會這個娛樂項目也不必贅言,至于商貿活動則是準備在新國都咸陽舉辦一場史無前例大商會,秦國將會邀請天下各國的商賈來秦貿易交流,當然,能不能請動個商賈商們愿不愿來秦, 自然是另外一個問題。
梁元給張儀的這封信果然說服了張儀,并且張儀將回信摘選, 征得他的同意后以國君書的形式下發全國, 讓老秦的民眾知道國君用意舉辦大的用意不在慶賀世仇覆滅,而是為了紀念在歷次國難中陣亡的大秦勇士以及讓下人瞧瞧,老秦人終于翻身了。
與此同時,秦國與楚國的和談也陷入僵局。
和談期間,楚宣王幾次三番以抱恙為由將會談從日會推諉為三日一會,而后又推為五日一會,對于秦國提出的和談條件也是推說還在商談,就在嬴渠梁和周顯王都想要班師回朝之時,上大夫江乙便會痛哭流涕的出來挽留,并且明示暗示的表示自己一定會促成這次和談,只望秦孝公和周顯王能耐心多留幾日,他說服楚宣王,時間一拖,就足足拖了七日,也就是秦孝公和周顯王兩人抵達宛城的第七日,一身肥肉的楚宣王終于拖著“病體”來見。
這一次,江乙早早就命人從新整理了會場,自然不能再搞小聰明自取其辱了,于是秦孝公背西而坐,而周顯王北而坐,楚宣王則背東南而坐。
秦楚十約以羊皮譽抄擺在會盟大帳之內:“秦楚聯盟,盟約有十一劃定邊界,休止兵戈,軍事聯盟,共抗強敵,通商貿易,互通有無,設立口岸,開放商戶,設使館,秦楚友睦,修建船!馳車同軌,賠償軍費兩國修和,常駐使節,外交豁免,交通軍械事互助,兩國聯姻秦楚修好。”
而后,秦孝公便和楚宣王就這十條盟約細細商議討論,這第一條是:劃定界,休止兵戈。
秦國原先提,由于目下秦國已經兼并巴蜀,因此要和楚國重新劃定國界,根據秦國提供的的圖,新的秦楚國界將以楚國的夷陵房陵作為秦楚之間的新國界,對于這一條,楚宣王表抗議接受,但北西房陵以北的巴蜀雖然已經被秦國實際控制,可那里還有楚人居住,一些的主人手中尚有地契,是以希望秦國能承認那些楚人對土地的所有權,這點秦孝公爽快的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這些楚人若是愿意,可以把土地賣給秦國,然后歸反楚國,否則,些楚人便自動歸化為秦人,需受秦國法律管制。
軍事聯盟,共抗強敵,秦國要求秦楚兩國建立一個為期五年的軍事攻守同盟,在同盟期內兩國不的互相攻擊,若一國遭受他國進攻,同盟國須的無償無條件的出兵援助,五年期滿后,視情況續訂盟約或解除,這點雙方都沒有什么異議,直接通過。
通商貿易,互通有無,秦楚兩國應該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以支持商人進行商業貿易,所謂的最惠國待遇既是指兩國商人來往兩國進行商業貿易時,可免收一切稅費。
設立口岸,開放商戶,秦國要求在楚國的都宛城壽春松陽四城設立通商口岸,允許秦國商人在此四城設立商,享有免稅待遇,同理,秦國也將向楚國商人開放城咸陽成都四城,楚國商人也享有相應的待遇,對于此點,楚宣王在深思熟慮之后,要求秦國除掉對楚國的商人開放武關和函谷關這兩處關之外,還應該將巴蜀進入秦中腹的的關向楚國的商人開放,這樣楚國商人便能夠有一條新的貿易路線,楚宣王提出這個條件按理說應該是不能被秦國接受,可沒想到的時候,在梁元的示意下,嬴渠梁卻是想也沒想便答應下來,并且提出,只要秦楚友睦,凡日后秦馳道所達之處,楚國商人盡可抵達。
互設使館,秦楚睦,秦國提出,秦楚兩國需派出至少達到“三公”級別的高級政前往兩國的都城設立正式使館,增進兩國的高層信息交流,這點雙方都沒有什么異議。
修建船,馳同軌,秦國要求,楚國須在長江沿岸設立和修建便于通航的船,方便兩國的航運交通,并且求兩國重新設定馳道的車軌間距,以便兩國的車輛可以在對方的馳上通行,對于此點,經過詳細的研究后,兩國決定摒棄周制,采用新的車規間距,按早楚王的提議,兩國應以天圓的方的經意之數來核定新規,周制的車規是洛數為準,指居中的“五”是天的以五為尊,車距便為五尺,而梁元提出今后兩國貿易往來將會增加,而軌小則車便小,軌大則車便大,應當將車規問距增加道六尺。楚王對此自然沒有異議。
(https://www.dzxsw.cc/book/13455016/7010358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