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回國(四)
冬天的重慶,天氣也有些冷,坐在吉普車上感受著那凜冽的寒風,也讓李恪不禁縮了縮衣領。在緬甸,此時溫度雖然不如夏季那么熱,但溫度也不低,不過一下飛機,李恪就有點不適應重慶的溫度。
雖然是冬天,不過李恪還是看到沿途的百姓臉上少了一些麻木,緬甸的兩次大捷讓這些冰冷已久的心注入了一絲溫暖,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糟糕的經濟條件,讓西南地區的百姓生存越來越困難,除了一小部分去緬甸謀生,更多的還是不愿意離開故土。
即便是美國政府提供數億美元的資金援助,但是孔祥熙并沒有讓后方的經濟有所好轉,貪污問題層出不窮,反而讓經濟更加低迷,大量的民族工商業經營不下去。
對于老蔣依然重用孔祥熙,李恪很是不滿,他就不信老蔣看不到整個社會的經濟情況,再讓孔祥熙這么下去,也不知道會糜爛成什么樣子。當然要想改變著一切,并不是換一個孔祥熙就能改變的,不過想來老蔣也沒有那么大的魄力。
隨著車隊抵達黃山別墅,李恪也就沒去想其他事情,他倒想看看老蔣待會的表演。
或許是知道李恪今天回來,等李恪來到黃山別墅的時候,何應欽、陳誠等人早已在這里等候,不過看到是小蔣把李恪接過來的,幾人表情也有些驚訝。他們只是接到老蔣要求開會的消息,并不知道是小蔣去接的李恪,雖然之前都猜到了老蔣的打算,不過沒想到這么快。
特別是陳誠,在他看來,他才是老蔣的接班人,看到老蔣把小蔣推到前臺,心里沒有失望是騙人的。不過他很快調整好了心態,就算是對老蔣的做法不滿,他也不能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而且此時的小蔣羽翼未豐,何應欽和李恪才是他最大的敵人。
“興華,你可算回來了。”
李恪剛下車就看見站在門口的老蔣親自上前迎接,何應欽等人緊隨其后,而小蔣則是站在一旁并沒有參與幾人的事情。
“校長,怎敢勞煩你親自在門口等候。”李恪連忙答道。
“你是有功之人,緬甸兩次大戰,消滅日軍超過20萬人,打出了我們中國的國威和軍隊的軍威,也讓子文跟美國人談判的事情底氣十足。
而且你不僅率軍消滅了那么多日軍,還打通了滇緬通道,讓我們有了一條穩定的外援通道,不用再受英國人的掣肘。所以我必須親自來迎接你。”老蔣笑著道,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真的夸獎李恪。
李恪回來之前,緬甸的戰事已經結束了,至于若開以及緬東南的日軍,遠征軍因為要休整暫時并沒有進攻。之前的臘戌一戰,以及剛剛結束的緬中反攻,日軍成建制損失在遠征軍手上的就有6個師團,算上其他師團的傷亡,20萬軍隊肯定有。內部都知道消滅了20多萬日軍,但對外公布則是消滅40萬日軍,這也是為什么李恪在民眾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的原因。
不算八路軍和新四軍,方面基本上以敗仗為主,即便是僥幸打贏了一兩場戰役,損失也極大,戰果卻很小。跟李恪一下消滅了幾十萬日軍相比,高下立判。
對于老蔣的這話,要是換成其他人可能還真信了,但李恪卻沒當真,要是他這就信了,那他早就被老蔣玩死了。
“校長過譽了,這都是校長指揮有方以及下面的將士浴血奮戰的功勞。”李恪‘謙虛’了一下。
老蔣也沒細想李恪這句話的意思,而是笑著拉著李恪,示意其進屋。一行人來到書房,分別坐下后,老蔣才繼續說道,“興華,此次讓你回來的打算,之前也跟你說過。現在國內的局勢并不好,外有gcd在華北不斷擴張,內有各種地方勢力的蠢蠢欲動,我們需要一場勝仗來正明。
緬甸的勝利畢竟是在國外,我們需要的是一場國內的勝利。我和敬之、健生他們商量過,收復武漢是最好的選擇,還有你說的廣州也可以加進去。”
“校長,其實我建議先收復廣州,然后再圖武漢。”李恪想了一會兒建議道。
“先廣州,后武漢?”老蔣有些詫異,“能說說原因嗎?”
“原因很簡單,這里的日軍兵力薄弱,其實要收復很容易。現在日軍因為同時在跟我們中國、美國以及蘇聯三國開戰,兵力已經嚴重不足,導致駐守廣東的軍隊并不多。以4戰區的兵力就足夠,要是求穩可以從九戰區抽調以兩支精銳部隊。
。。。。。”李恪慢慢解釋道。
駐守廣東附近的日軍是日軍第25軍,司令官是酒井隆。看似有一個軍,但兵力卻很薄弱,只有1個三單位師團和兩個獨立混成旅團,總兵力不到4萬人,算上偽軍可能接近10萬人。當然這不是日軍最慘的軍,最慘的是駐守婆羅洲的第37軍,部隊為兩個獨立守備隊,不到一萬人。
進攻武漢,跟進攻廣州不同。武漢作為‘九省通衢’的城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要是進攻武漢,除了要面臨武漢附近的日軍,其他地方的日軍也會增援,畢竟武漢一失,對日軍造成的不利影響不是丟失一個廣州能比的。
在和平時期,廣州的地理位置是要比武漢好,但在戰爭期間則不然。此時的廣州對于日軍來說,其實有點雞肋,想放棄又不想放棄,即便是丟失這里,日軍依然可以在海上封鎖廣州對外的聯系。所以要是中隊進攻廣州,日軍十有會主動放棄,以免損兵折將。即便是守住廣州,日軍在戰術上是贏了,但在戰略上卻輸了。
要是收復了廣州,中隊就不用在廣東保留大量的軍隊,也不用湘南留下大量軍隊防止日軍從南面發起進攻。而且相比于收復廣州,收復武漢的準備工作要做很多,不是一兩個月就能完成的。
所以李恪建議先廣州,后武漢。
白崇禧當即就表示支持,在這件事情上,他跟李恪的看法比較一致,這就是聰明人之間的共鳴。
老蔣點了點頭,“健生,要是收復廣州,你這邊有什么要求?”
廣東和廣西都屬于4戰區,也就是歸桂林行營管轄,所以便是白崇禧的分內之事。
“收復廣州的問題不大,不過我需要空中的支援。”白崇禧說道。
“這個沒問題,我會讓周至柔增強4戰區的空軍實力。”老蔣當即同意,這并不是什么為難的事。
“還有就是我需要一支精銳的部隊支援,一個軍足以。4戰區的兵力雖然比日軍多,但是之前被日軍數次擊敗,士氣不足,不適合擔任主攻,所需要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精銳部隊來帶領他們。
其實要是能從遠征軍抽調一個軍過來最合適,不過距離太遠。要是能把9戰區的74軍暫時給4戰區用一下就好了,相信有了74軍的加強,收復廣州就更容易了。”白崇禧也不客氣,直接就要74軍。
此時中隊的方面能打的部隊其實也不少,不過一半在6戰區和遠征軍,像什么第2軍、第5軍、第6軍、新1軍等,都是善戰之軍。現在的9戰區倒是有兩支比較能打的部隊,第18軍和第74軍。
前者不用說,陳誠的起家部隊,是中央軍裝備最好的那一批部隊之一,不過戰斗力趕74軍還是差了點。可以說這么說,74軍此時就是第9戰區最能打的部隊,沒有之一,白崇禧直接張口要74軍,也算是獅子大開口了。
“校長,74軍是9戰區的部隊,我覺得是否應該問問薛岳的意見?”陳誠反應很快,就想制止白崇禧想要74軍的打算。
74軍雖然不是陳誠土木系的部隊,但作為第9戰區最能打的部隊,陳誠不太想給白崇禧。
“校長,是該問問薛司令的意見,不過我覺得白部長的提議倒是可以。都說‘好鋼用在刀刃上’,74軍作為一支比較能打的部隊,總不能放著不用吧,要是陳部長舍不得,我可以讓18軍去支援4戰區。”李恪淡淡道。
雖然李恪的正式任命沒下來,但老蔣都說了讓他指揮第6、第9兩個戰區,薛岳都得聽他的,他都沒意見,早已不指揮第9戰區的陳誠就有點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意思。
聽李恪讓18軍去,陳誠就閉口不言了,對李恪恨得直咬牙。
“第9戰區后面也是興華指揮,既然興華都沒意見,那就讓74軍去吧。”老蔣此時不想管李恪和陳誠的矛盾,反正都是他的部隊,派誰去都一樣,而且他對74軍也很看好。
“校長,我覺得還可以讓遠征軍在云南做出進攻越南的姿態,牽制越南的日軍,以免其增援廣州。”李恪建議道。
白崇禧感激道,雖然日軍增援的可能性不大,但李恪能當面支持他,他自然很感激。
“這個我會給遠征軍那邊說一聲。”老蔣點了點頭說道,“那興華你這邊呢?你也說了,武漢不比廣州,你有什么條件?除了你全權指揮指揮之外。”
“其他的倒沒什么要求,以第6、第9兩個戰區的實力,加上作戰計劃沒問題,收復武漢問題并不大。”這倒不是李恪狂妄,而是第6、第9兩個戰區的總兵力超過百萬,而駐守武漢、南昌等地的日軍第11軍總兵力只有20多萬,差距太大了,就算是算上日軍第13軍,總兵力也就40萬出頭的樣子。可日軍總不能把這40萬都用于防守武漢吧,所以李恪不是很擔心。
李恪沒管幾人的反應,而是繼續說道,“校長,不知道對于收復武漢之后的事情,校長有沒有考慮過。”
“收復武漢之后?”老蔣沒想到李恪問這個事,“到時候按照跟美國的約定,派出一部分部隊去幫助美軍作戰。而我們的任務就整編軍隊,然后等整編好軍隊再反攻。”
這下輪到李恪驚訝了,便確認道,“校長的意思是即便是收復武漢后,也不準備反攻華東、華北甚至東北?”
“肯定要反攻,不過不能著急。”老蔣說話有些吞吞吐吐,“遠征軍能在緬甸打勝仗,為什么國內的軍隊不行,都是一樣的部隊。但有一點不同,那就是遠征軍的裝備,所以我決定武漢收復后著重進行部隊的整編。
要是立即反攻,剛整編好一支部隊就消耗了,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那樣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把全部軍隊整編完。”
老蔣的意思,李恪算是聽明白了,就是要把全部軍隊整編完才反攻。現在中隊比抗戰之初可要多了不少,不算八路軍和新四軍超編的部分,300萬肯定是有的。要整編完300萬軍隊,這得到猴年馬月去,估計等你整編完,抗戰都結束了。
老蔣之所以打算這么做,估計是看到日軍失敗是必然的,就不想把自己的部隊白白損失了,想坐看美蘇擊敗日軍,然后他坐收成果就是。大不了答應派去協助美軍作戰的部隊派出去就是,但想要讓他派更多,顯然不可能。
對于老蔣的目光短淺,李恪也是無語了,忍不住勸道,“校長,一支軍隊靠訓練是變不成強軍的,必須經歷過戰場的檢驗。損失是肯定有的,但現在日軍實力大減,即便是有損失,也不會很大,而這點損失換來的卻是一支善戰之兵,很賺。
而且還有一點,我們要是一支保持現狀,若是日本在美蘇的進攻下投降,國內的局勢會是什么樣子?”
(https://www.dzxsw.cc/book/134521/711458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