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浮仙湖旁九仙村
沙灘旁一座小巧的涼亭內,葉瑾天大字型地躺在正中央,不省人事。
“唰~~嘩啦啦~唰~嘩啦啦~”
一聲聲清脆的海浪就像不知疲倦的野馬,不停的在沙灘上奔騰,一次次地沖刷著金燦燦的沙灘。
大約盞茶功夫,昏迷了許久的葉瑾天終于轉醒,坐起身,抬眼處,一片迷蒙,茫然四顧,除了身前一片一望無際的湛藍海水和奔騰起舞的浪花,便是一片亂石堆積而成的石灘。
恍惚間,葉瑾天腦中閃過一些他從未見識過,卻似乎親身經(jīng)歷的畫面。
那是一個身著破爛衣裳的小娃,小臉紅彤彤,眼神清澈明亮,正一臉天真卻帶著羞澀膽怯,踩著腳上有兩個窟窿的小布鞋,小跑著跟在一位道骨仙風的老道身后。而那慈眉善目的老道微微笑著,手中拿著、脖子上掛著不少熱氣騰騰的饅頭在前路逗弄著小娃……
聞著四周清新潮濕的空氣,葉瑾天想起早前那經(jīng)歷的如夢似幻的痛楚,幽幽一嘆:“我,還活著?夢么?這是哪啊?”
當然,除了呼嘯而過的海風和歡快襲來的浪花,沒有人回答葉瑾天。沒來由地恨恨的甩了自己一巴掌,劇烈的疼痛告訴他,夢已醒。
葉瑾天再次觀望四下,石灘不高,怪石嶙峋,層層疊疊,約莫十來米,攀爬起來有點費勁。
石灘另一端還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湛藍大洋,不過卻沒有沙灘,海水直接沖刷著這面石灘,浪花四濺,一片澎湃。
而石灘卻是將這片海洋分割成兩邊,不過延續(xù)著石灘的走向,約莫三里外,逐漸有了土石,一抹綠意植被在遠方點綴,格外醒目,不知為何,葉瑾天目力有了很大提高。
一陣輕柔微風拂面,葉瑾天雙眼微瞇,一目了然,停止了本想沿著石灘走向植被的想法。
在這一邊石灘距離葉瑾天不遠的海邊,有一塊較大坑坑洼洼的灰褐巖體,在其之上赫然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谋P坐一老者。老者渾然同石灘融為一體般,以致于如此之近而使葉瑾天都未發(fā)覺。
一蓑一笠一張椅,獨面孤洋垂釣魚。
老者身旁左側置著一魚簍,一副淡然自得的模樣,似乎閉目沉思,神游太虛。
老者年約七旬,歲月在其額前留下的皺紋如刀刻,兩鬢斑白,垂著一寸白如雪的白發(fā),尖尖的下巴上飄著一縷山羊胡,似乎連葉瑾天走到巖石腳下都不曾發(fā)覺。
葉瑾天剛剛拱手而起,話語還卡在嘴邊,就見到老者微陷眼眶的雙眼咋一睜開,渾濁的雙眼帶著喜意:“哈!終是上鉤啦,好一條錦桂鱈魚!小弟兄,真乃老夫福星也,今日收獲不小啊!”
葉瑾天見到那條所謂的錦桂鱈魚,卡在嘴里的話更是問不出口。
此魚長約一尺,魚頭一抹印記,猶如小巧秀氣的桂花,魚鱗緊密細致,如錦般精致,魚肚下似雪般潔白。看到如此美麗的魚兒,葉瑾天也是呆住了。
被老者觀看著,葉瑾天還是問了一句他自己關心的問題:“老伯,請問這是哪里?這是什么海?”
“海?哈哈哈,小弟兄此言差矣!此乃東極浮仙湖,并非你所言之海!”老者盯著葉瑾天上下打量,繼續(xù)道,“小弟兄已昏迷半日,老夫今日來浮仙湖垂釣,便看你昏迷于沙灘邊陲,遂將你挪至涼亭,若你再未醒來,老朽這身老骨頭可要遭殃咯~”言外之意,葉瑾天若一時半會未能醒來,老者將背他離開此地。
葉瑾天聞言對老者就是深深一揖,可還是疑惑道:“東極?浮仙湖?這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居、居然是一個湖?這東極到底為何地?敢問老伯如何稱呼?”葉瑾天拱手道。
老者身為土生土長于浮仙湖畔之人,看著外人對自己家鄉(xiāng)如此驚嘆和感慨,還是很受用的,呵呵笑道:“老夫姓韓,單名一個三字,村人都稱呼老夫為韓三爺。”
在葉瑾天驚訝地張著o型嘴巴,瞪著眼睛的表情之中,韓三居然一手抓著小椅子,一手抓著魚簍,就這么從將近三米多高的巖石上一躍而下,輕盈而自然,矯健而靈敏,一點都不像一位七旬老者該有的老態(tài)龍鐘。
韓三一副自來熟的朝葉瑾天招招手,健朗豪邁地哈哈大笑道:“來來,小弟兄,老夫今日難得釣到好魚,心情舒暢,你我邊走邊聊。”
本來葉瑾天還想上前幫忙韓三拿漁具跟椅子,誰知韓三寶貝的不得了,一下都不讓葉瑾天碰,卻一副健談得跟葉瑾天聊個不停。
葉瑾天從韓三口中得知,此地乃東勝神洲之東—東極。東極地域遼闊,以億萬里計。單單葉瑾天所見那無邊浮仙湖,長六百里,寬五百里,大致相當于我華夏兩個臺灣省面積,而其在東極中,卻只是滄海一粟。
不過,浮仙湖雖然不是東極最大之湖泊,卻是東極最為著名的。不僅僅是因為它地處漢國、楚國、秦國三國交匯處,更是因為它曾出過“仙”。
“浮仙湖中畫中仙,誤入凡塵心未眠。苦歷八百一十劫,羽化凡塵升金仙。”
這是韓三口中一直念叨的詩句,跟韓三走出不到三里地,他已經(jīng)自豪的說了不下五遍。
韓三的熱情真是讓葉瑾天大喊吃不消,不過,東極的大概地理定位,葉瑾天還是從韓三口中打探到。
東極之上有四大古國,西北大漢國,國力強盛,國富民強,占據(jù)東極將近大半領土。同西南部楚國,東南部秦國,東北部魯國交界。浮仙湖位于漢、楚、秦三國交界處,秦國卻位于楚、魯兩國中間,秦魯兩國面臨浩瀚無垠的東海。而葉瑾天便是處在漢國浮仙湖畔。
這四大古國雖皇權至上,中央集權,但是各大古國中都有一些修行界的門派涉足,盤根錯節(jié),渾水很深。
葉瑾天也是詢問韓三,而韓三卻是曾經(jīng)大漢國,某一著名修行門派中外門子弟,只是資質欠佳,修行未成而歸鄉(xiāng)養(yǎng)老。這就是韓三年逾古稀卻健步如飛,身手敏捷之原因所在。這也就是問韓三才會知道如此之多,韓三村中其他村人也就聽他口中述說而已。
葉瑾天自撫仙湖旁醒來,腦中還是一片渾噩,感覺自己似乎忘記了一些極其重要之情,不過從韓三爺口中得知修行一消息,卻也點燃了他回歸故里的希望,他想回家,他渴望回家,他想見到自己的父親,兒子!
“修煉的仙人或者可以幫助自己回家!”
所以一路下來,葉瑾天問的問題全都是關于修行方面的問題,不過,韓三卻是打著太極,說著一些略微占著邊際的話題,讓得葉瑾天心癢難耐。
不過,葉瑾天也不急,看出韓三那古道熱腸的性子,就這么跟著他一路回村,兩人一路暢所欲言,聊得倒也開心無比。
一老一少兩人都體力不錯,健步如飛,踏出雜亂的石灘,穿過一片茂盛的原始森林,繞過一段又一段蜿蜒曲折的山澗小路,一段古意岸然的滄桑古道便躍進眼簾。
要不是有熟悉山道的韓三帶路,葉瑾天還真不知道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到人煙之地。
官道坦坦蕩蕩,四平八穩(wěn),可并行六輛馬車。大漢國,國立強盛,做到村村通大道,可窺一斑。
“三爺,咱這九仙村還有多遠啊,您看我這肚子都叫喚的不行了,要不咱先把您簍子里的小魚兒剁波剁波,祭祭五臟廟先!”葉瑾天打趣道。
從韓三口中得知,其嘴上一直念叨的村子,名為九仙村。顧名思義,據(jù)傳說,八萬年前村中曾先后出過九名飛升仙界的仙人,聞名東極一時。九仙村坐落于大威雷山脈腳下,隸屬大漢國古青州齊郡南陽縣。
經(jīng)過這一路來相伴而行,韓三覺得葉瑾天十分對自己的脾氣,知道葉瑾天在開玩笑,佯怒道:“小天,你可曉得這條錦桂鱈魚的價值!雖然老夫不在意這點閑錢。哼~惡鬼轉世也沒你這種急法,再趕三里路便到了!”
果不其然,走了兩里來地,便望見前方炊煙裊裊,一個不是很大的村落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看著韓三一臉笑意地朝村口走去,葉瑾天思鄉(xiāng)之情更甚。
葉瑾天愣愣神的望著臥在村口的一塊巨石,高不過兩米,長約八米,其上刻有三個大字,古意黯然。明明不懂這個世界的文字,葉瑾天卻是一眼便懂得其中之意:九仙村!
無蒼勁有力、鐵畫銀鉤,卻給人一股寧靜淡泊的心境。
忽然,從石刻后冒出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孩,不過五六歲,圍著紅色小肚兜,朝著葉瑾天和韓三一揮稚嫩的手臂,似乎在施法,高呼一聲:“炸~”
“虎子,什么時辰了,還東西晃蕩,速速回家吃飯!”韓三佯怒,作勢欲抓。
虎子沒一點懼怕的意思,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小虎頭就往韓三手中的魚簍蹭:“韓爺爺,韓爺爺,有魚沒,有魚沒?”
韓三一臉笑意,擰著虎子的小鼻子,左右搖了搖,道:“乖,吃完晚飯來韓爺爺家喝魚湯。”
虎子一聽晚上有魚湯,兩眼一亮,一臉喜意,飛也似的往家飛奔而去,韓三搖了搖頭,依然一臉笑容,哈哈笑道:“慢點,慢點,記得叫上另外幾個小滑頭!”
遠遠地飄來一聲稚聲,“知道咯~”
葉瑾天跟著韓三緩緩走進九仙村,村落不大,卻十分干凈,四周房屋規(guī)劃有序,井井有條。雞鳴犬叫,孩童嬉戲,籬落疏疏,笛聲渺渺。
葉瑾天跟在韓三身后緩緩邁著步伐,時不時的有幾個孩童或者村民同韓三打著招呼,“韓三爺~”“韓爺爺~”可見韓三在村中人緣很是不錯。
三繞兩轉,一幢小巧簡單的小瓦房映入眼簾。瓦房不大,七米來高,雙層。一排外墻將瓦房圍護中間,外墻門后長著一排綠葉茵茵的小樹直達瓦房。房前小院清雅簡約,一張石桌四張椅,飽經(jīng)風霜,墻上掛著一些植被青藤,簡單而自然,恬靜卻不單調。
兩人剛進圍墻前門,房中便小跑出來一可愛孩童,扎著兩頭小辮子,隨著她地跑動,在腦后晃動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仿佛會說話,朝著韓三奔了過來:“爺爺,爺爺,您歸來啦!飯已做好,就等您那。”葉瑾天知道,這是跟韓三相依為命的小孫女韓穎,今年才七歲。
韓三放下手中漁具,三兩步上前,抱起韓穎,臉上刀刻般的皺紋都舒展開了,慈笑道:“乖,小穎,叫小天叔叔!”
韓穎一臉疑惑的看著葉瑾天,怯怯道了聲:“小天叔叔!”
葉瑾天看著真切,韓三孫女倆平平淡淡、簡簡單單的生活,瞬間觸動了他心中的那個弦,他最最渴望的親情,一時間竟然呆住,一股強烈的沖動在心間澎湃,喃喃低語著:“我要回家,我必須回家!”
“爺爺,小天叔叔如何了,是否是你們常言的‘走火入魔’?”韓穎連忙搖晃著韓三下巴的小山羊胡。
韓三不咸不淡的搖了搖頭,道:“無妨,穎兒,暫且讓小天叔叔站著發(fā)會兒呆,我們先進去,你猜猜今天爺爺釣到何物?錦桂鱈魚啊!”韓三得意十足。
而韓穎則滿臉興奮,“哇,爺爺最棒,晚上大家又可一起玩耍了。”看著韓三皺眉,立馬改口,“哦,不,是一起討論了,是討論。”小丫頭一副不小心說漏嘴的樣子,可愛十足。
待得葉瑾天走進門來,韓三同韓穎剛剛擺好桌上食物,三菜一湯,一葷兩素,味香俱全。
韓三朝葉瑾天招了招手,微笑道:“來來來,小天,用飯了。”
韓三家中的桌子為矮桌,約莫一尺有余,韓穎已經(jīng)跪坐在桌前,饞嘴地盯著桌上的食物。葉瑾天也沒客氣,入席后,同韓三孫女倆道了聲謝,便吃起桌上的食物來。
……
(https://www.dzxsw.cc/book/13447867/300572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