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五雷五行輔陰陽
葉瑾天拍了拍洛戰天肩膀,讓其先忙自身的考核,緩緩轉過身來。只見此人儀表堂堂,袍服雪白,一塵不染,高高在上,貴族氣質一覽便知。身后跟隨六人,各個器宇軒昂,衣著華麗,年歲十六七八出頭,跟洛戰天差不了多少。
身旁另一只前行隊伍中的求道者低聲道:“這可是大漢國淮南王王子昌第三子王奕,為人霸道、囂張,這位仁兄,還是隱忍些。”
王奕望見葉瑾天轉過身來,卻依然讓洛戰天往前邁步,不由眉頭一皺,其身后一男子上前指點葉瑾天,嘲笑道:“你這大叔,這把年紀沒有三五之數亦有三十之歲,仙途已然迷茫。王兄天資聰慧,一表人才,看上此位,不過予我等片刻功夫,爾等怎可如此無禮!”
葉瑾天淡淡一笑,沒想與他人計較,只想讓洛戰天先行,然后再自己讓出位置。以他這般閱歷,已經看淡許多,在他自己看來無需同小輩們爭斗什么,只是他知曉洛戰天的秉性,若是容他留下,沒斗個七勞八損,也會打個滿地找牙。故淡淡一笑,朝七人道:“請!”
而淮南王三世子王奕卻不甚滿意,此刻已然見到洛戰天上升至明心門,臨行前居然朝他們幾人挑起左邊嘴角,一絲淡淡地嘲笑,溢于言表。
在王奕眼里如同藐視般地嘲笑,讓其怒火中燒。年少氣盛,更不論一個本就二世祖般的世子,臉面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淮南王對王奕能夠來到五雷仙門參加授徒儀式本就抱著試試的態度,自己兒子如何,老子最是明白。
在王奕眼中葉瑾天這般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然態度,讓他心中一股不忿更是火上澆油。
葉瑾天微笑伸手,做出請的姿勢,雖然知道洛戰天臨近門前的那絲挑釁的嘲笑不能善了此事,但還是淡定的望著王奕幾人。他本來就不是個怕事的主。
望著逐漸靠近打算包圍住自己的幾人,葉瑾天輕輕嘆了聲:“樹欲靜,而風不止啊!”一股無形的波動覆蓋向王奕七人。
在周圍圍觀眾人詫異的眼神中,王奕七人則滿臉幸福的手牽著手,圍成一個圈,跳著莫名銷魂的舞蹈,或扭動臀部,或抖動根本就沒有的胸部,著實有些不堪入目。
葉瑾天則瀟灑自如地腳踏青云上九天,明心之門滌凡塵。而王奕他們如此丟人現眼的舉措,對其將來影響如何就不是他所能操心的了。
陣法內八卦坎爻位上,一對年輕男女在低聲談論著。
“好強!子華,你覺得如何?”
“幻術對你我基本無效,可這位,這位大叔未曾修行筑基,便有這等可怕的靈魂境界,注定將來不是池中物。真可謂深山藏虎豹,田野藏麒麟,我等卻不可小瞧他人。”這位叫子華的男子面如冠玉,身姿挺拔,侃侃而談。
八卦各個爻位上不時響起幾聲低聲的談論……
總之這位“年歲不小的大叔”,倒是給各路俊杰記上了心頭。
……
葉瑾天腳踏浮云,僅微閉雙眼,便緩飄至明心門前,頭也不回地邁步而進。場景立刻幻化,葉瑾天只覺得自身猶如處于一片幻境之中,四周一片迷幻,凝神靜氣,一絲淡淡的莫名檀香飄來。
一聲淡淡威嚴的聲音忽左忽右,明滅不定,道:“求道者,姓名!”
“葉瑾天!”葉瑾天剛說完便有一絲淡淡的霧氣附著上來,一點點的纏繞上身。
“出處!”
“浮仙湖畔九仙村!”葉瑾天此時已經被冰涼的霧氣整體覆蓋,猶如冬天中的一個大胖雪人,腦中涼意習習。
盞茶功夫,威嚴聲音依舊:“九仙村葉瑾天,骨齡,下等,根骨,上上,綜合考評,合格。賜《雷衍之書》,參悟兩個時辰,后,入‘小五行陣’,參加體能考核。考核失敗者,進入‘還門陣’,自會傳送至大威雷山脈外。破壞陣門、陣基者,誅!”
隨著一段不可抗拒的言語,身周霧氣消退,依然一片迷幻。葉瑾天席地盤膝,雙目緊閉,莊嚴肅穆。一股靈識灌頂而入,直達腦際。此刻葉瑾天正在接受《雷衍之書》的開篇要義,大道之門正在朝他打開。
一直以來,葉瑾天的鍛煉只能算是世俗界的一些粗略修身,還算不上修行。只是其基礎還算夯實,為將來修道筑基打下良好基礎。
“何為‘修真’!修,為修煉,真,為求得真我,去偽存真為‘修真’。宇宙至極,五元素構陰陽,陰陽定五行。五行變化,盛衰更替,五行生滅,演化世界,其乃天道之變化。而人體亦為一宇宙,觀宙宇陰陽,演化人體五行修煉,洞察天道,逆天而行。”
“五氣朝元,一塵不染,能靜能清,是曰無漏。肝乃東魂之木,東方木雷于肝宮;肺乃西魄之金,西方山雷在肺宮;心乃南神之火,南方火雷在心宮;腎乃北精之水,北方水雷在腎宮;脾至中宮之上。中央土雷在脾宮!五雷分屬五臟,會聚為一。”
開遍一段要義便將葉瑾天的強烈好奇心帶進其中,修真大門緩緩朝其打開。
“何為‘陰陽’!陽的性質為明亮炎熱,其基礎性的形象物質體現為火,陰的性質為黑暗寒冷,其基礎性的形象物質體現為水。陰與陽之間的不斷相互衍變,生四象,演八卦。可見五行全部由水與火兩種性質為基礎,在通過相互衍變而成。”
“水,為生命之源以生木,木為生命之精,木燃為火,火乃文明之始,火焚木后為土,大地乃生命根基,大地藏氣,氣上九霄化為雨。”
《雷衍之書》所闡述的便是宙宇五行之中,水與火如何變幻五行,升華衍變,開啟人體五行寶藏的開篇導書,亦是五雷仙門入門弟子筑基之篇。
葉瑾天猶如沙漠中饑渴的旅人,認真研讀琢磨著《雷衍之書》,連元嬰真君紀無塵都驚訝的靈魂力量瞬間調動而起,一股蒙蒙莫名的感覺從其左眼襲向大腦,口中一遍一遍的默念著:
“神卷仙風,金光開天。滴露芬芳,萬物生機。碧水清泉,玄冰萬載。燃盡浮華,天火塌陷。葉落風寂,天闊地博。飄渺輕輕,怡然自若。升騰云霧,仙海蹉跎。吾心悠悠,靈隱蒙蒙。風云變幻,化龍覆天。”
……
“《雷衍之書》如此快便悟道!”早先由紀無塵吩咐關注葉瑾天的嬴宇凡望著身前的水鏡術驚道。
《雷衍之書》乃五雷仙門筑道根基,即便流傳甚廣,亦少有人能參透其中玄奧。而葉瑾天居然能瞬間入道,這份悟性著實可怕。
由于紀無塵的囑咐,贏宇凡也略微關注著葉瑾天,其先前在明心門前的舉動已經落入其眼,只是覺得葉瑾天還算沉穩出色,再加上先前其骨齡測試結果,雖然根骨極佳,卻因骨齡,在他心中已然有數。可卻見著葉瑾天如此可怕之悟性,心中波瀾又起,瞬間翻手取出傳訊令:“師叔祖,我負責之南區,今現一人,名葉瑾天,悟性奇高,《雷衍之書》瞬間入道,此子已被紀師叔關注。弟子,觀其較適合我們這一脈,宇凡報!”
五雷仙門內門之間競爭亦相對激烈,出現一些出類拔萃的弟子,經常會有爭搶拉攏的情況。不過,大多為良性競爭,在弟子自愿的前提下,使弟子更好得根據自身條件有力發展。
嬴宇凡,乃五雷仙門“六大閣”中“雷霆閣”弟子。“雷霆閣”注重雷靈根以及五行之外其他屬性體質于雷法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
嬴宇凡見其師叔祖暫未回復,便未在意,繼續注視著其他水鏡,他的職責已盡到,后續的都需靠他身后長輩如何決斷。
……
葉瑾天盤膝而坐,凝神靜氣,氣沉丹田,吐故納新,氣息悠揚綿長。按照《雷衍之書》上的引導,一套吸氣吐納觀想的運氣之法逐漸烙印進葉瑾天心海。身周一絲絲淡淡的靈氣在葉瑾天體表進進出出,搬運出其體內的雜質,并且在其丹田中有著一絲奇癢之感,讓人想伸手去撓撓。
隨著葉瑾天不斷的吐納運氣,其體內渾濁雜質緩緩不斷地排除,而其肉體也逐漸發生著細微的變化,整個人精氣神都漸漸攀上頂點。兩個時辰轉瞬即過,而葉瑾天居然沒有一絲倦怠之意。
很準時,葉瑾天自然而然睜開雙目,左眼一絲淡淡紫芒一閃即逝。神清氣爽,活力十足。葉瑾天望著身前出現的一面光墻,一股靈光灌頂而來:“求道者,葉瑾天摸骨考核悟《雷衍之書》過關,入‘小五行陣’!本考核以考驗求道者體能為主,因求道者自身潛力,負重于五行陣中徒步十里。過小五行陣者,入洞天福地‘瑯環天’,進行下一輪考核,考核失敗者,入‘還門陣’,自會傳送至大威雷山脈外。破壞陣門、陣基者,誅!”
葉瑾天一愣,原來摸骨考核的深意居然需領悟《雷衍之書》,隨即自信一笑,坦然邁步而入“小五行陣”。
但是,葉瑾天想錯一點,《雷衍之書》奧義深藏,五雷仙門摸骨考核所謂的“悟”,只體現略顯慧根的求道者,理解到“水”“火”“陰”“陽”之意,便可算過關,如葉瑾天這般開篇頓悟之人可謂少之又少。不過,卻并非唯一。
蒼天厚土,無望無邊,淳厚博大,承載萬物。葉瑾天已經徒步行走于“土行陣”路途五里,隨著其越往深處行走,身上的重力也逐步增加。讓葉瑾天有種回到當日古墓之中的幻覺,雖然此處朗朗乾坤,廣袤無垠,可逐漸增加的重力,卻使葉瑾天止不住的便會回想起那改變他一生的陰森墓室。
回家的渴望,親情的召喚。葉瑾天毅然邁著堅定的步伐朝前行進,他是個執著的人,認定之事,非做不可,不然亦不會如此決斷踏仙途。他是個有毅力的人,哪怕死,也要死在尋路歸鄉的途中,不然也不會如此堅定著心中之信念。
“六里!”葉瑾天狐疑地低估道,自從他走過六里路程之后,伴隨著天空一聲霹靂炸雷,重力便一直維持在這個“度”,從未增加過,這個“度”與當時在墓室中他經歷的重力相差甚遠。
“這就是我的潛力?”葉瑾天淡然一笑,望著身后十里,重拾心情,扭頭邁進身前一道光門。
郁郁蔥蔥,涼風習習,松濤陣陣,青草悠悠。葉瑾天徒步在一片生機勃勃的叢林中,周身隨著增加的重力,絲毫都未曾影響到其此刻的大好心情。葉瑾天體內不自覺的便運轉起《雷衍之書》中悟出的吐納觀想之法,忍耐著丹田中的奇癢,步履輕盈。
“六里?又是六里!”葉瑾天無奈道,在“木陣”中又是徒步至六里處,又一道霹靂炸空,重力依然維持,不再增加。葉瑾天無喜無憂,邁進身前一道光門,場景立幻。
刀叢劍冢,槍林矛窟,寒光冷冽,氣息厚重而內斂。五行之中,金,屬氣,而非金屬,氣息內斂,外表厚重。氣出而成霧,飛升上天而成云。
葉瑾天徒步刀光劍影中,閱盡人間兵器,仿佛隔空經歷了一場曠世大戰。刀山火海去,槍林彈雨回,無形的氣場,內斂的場域,早已使其大汗淋漓。陣中重力似乎對其無效,不知不覺中,已然走過十里。
隨著第三道轟天霹靂,依然于六里之處轟然炸響,重力便不再增加,似乎那“雷聲”便是葉瑾天的一個標志。光門依舊,求道之人依舊,場景立幻。
煙波浩渺,碧波蕩漾,浟湙瀲滟,浮天無岸。水性寒涼,包和四方,滋養萬物,潤物無聲。葉瑾天蕩波遨游,振奮雙臂,水波粼粼,遇風起浪,能剛陽能柔和,體內氣息自轉。
無謂風浪無謂雨,求道之心堅如鐵。
習慣了六里處不在增加的壓力和驚雷,葉瑾天淡然面對最后一道光門,“火陣,來吧!”
……
“難道~”水鏡術前的嬴宇凡驚恐略帶疑惑,“金木水土居然都是六里一八后,不在增加重力!若火行也如此,那豈不是天生道胎!可于六里一八處為何皆有雷則體現?”嬴宇凡如若受到驚嚇的兔子,天生道胎,數十萬年來都未曾出世,已然成為傳說,只有一些典籍簡略記載。不過于葉瑾天上空體現的“雷道法聲”,卻又說明其應為雷靈根。
也難怪嬴宇凡如此失態,道胎之體,修行速度一日千里,天生近道,與道合。太古洪荒曾先后出現七大道胎,統御五洲太古洪荒半部古史,舉世無敵,威壓天下。
……
(https://www.dzxsw.cc/book/13447867/300572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