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要有禮貌
天色不錯,雖然沒有變暖的跡象,可看樣子幾天內(nèi)也不會下雪,向北前進(jìn)的這十八位猛將悍卒正騎著馬,交流各自對韃子的認(rèn)知。
還有八人則分布在前后東西四側(cè)幾百步的區(qū)域,探查敵情,防止與建奴哨騎碰上而不自知。
“若是大股韃子出動,其牛錄內(nèi)一般是四十韃子攜步弓,由兩到三個拔什庫管理,另有四十韃子攜馬弓,由四到八名拔什庫管轄,運(yùn)送鈹箭的包衣是牛錄共同財產(chǎn),既給騎射韃子送箭,也給步射韃子送箭。
穿札甲的白巴牙喇一個牛錄內(nèi)常設(shè)八到十人,設(shè)有一名拔什庫,通常最險惡的活由這些巴牙喇干,比如套兩層甲爬城頭,冒著火銃搬走拒馬等。”
黃龍給李將軍等人詳細(xì)講解自己所知的建奴情報。
“你一個江西人,跑到遼西當(dāng)營兵,還能對建奴有如此詳細(xì)的了解,實在是難得。”
出城時此人主動請戰(zhàn),李昊就對其印象頗佳,得知其名為黃龍后,便懷疑此人是崇禎六年那個與后金激戰(zhàn)而死的東江總兵黃龍,深入交談后,已有九分的肯定。
“不過我還有疑問,一個牛錄有百名披甲韃子,為什么還有十人左右不在大股部隊里,他們?nèi)ジ墒裁戳耍俊?br />
李昊發(fā)問。
黃龍指了指他們這群人,“便是像我等一樣,行襲掠、察探之事。往往獨自成一隊,其名額由四五韃子到八九韃子不等,牛錄額真不能指揮這些韃子,指揮他們的是所謂的領(lǐng)哨。
一般來講,一個旗內(nèi)有兩個領(lǐng)哨,喚作左翼領(lǐng)哨和右翼領(lǐng)哨,鑲藍(lán)旗和正黃旗這兩個丁口大旗,還有前鋒領(lǐng)哨和后翼領(lǐng)哨。能充作領(lǐng)哨的都是老奴的親戚,或者韃子大將的兄弟子侄。”
名為祖寬的祖家家丁補(bǔ)充了幾點:“這哨騎韃子和馬弓韃子往往是海西部韃子,因為海西部與蒙古部落往來頻繁,自身也牧羊牧馬,馬術(shù)較高,可以騎射。
步射韃子往往出身建州,還有部分鹿皮韃子,是老奴從山林子里帶出來的,兇暴殘忍、死戰(zhàn)不退,但馬上功夫就差了很多,盾車就是老奴專門為這些步射韃子打造的防御戰(zhàn)車。”
這又是個悍將,李昊也知道他的名字,對其印象還不錯。
祖寬和祖大壽的祖家沒有關(guān)系,他和寧遠(yuǎn)祖家不是親戚,純粹是恰好同姓才跑去給祖大壽當(dāng)仆人,前兩年才變成家丁。
此人于崇禎年間被調(diào)入關(guān)內(nèi),先后打孔有德、農(nóng)民義軍,和大凌河之戰(zhàn)時投降后金的那批祖家將糾纏不深。
“鹿皮韃子,和魚皮韃子一波人吧?他們的首領(lǐng)是索倫三部的博穆博果爾?”
明朝人對女真三大部的叫法讓李昊感到很頭疼,往往一個區(qū)域有一個區(qū)域的叫法,相互不統(tǒng)一。
“也是,也不是,索倫人確實也被叫做鹿皮韃子,因為身披鹿皮,可索倫人里有一小部分也披魚皮。另外,索倫人東邊還有一伙韃子,他們才是正宗的魚皮韃子,只穿魚皮。”
曹文詔給李將軍解釋。
“反正不是建州韃子唄。”李昊記下了這個知識點。
“干爹,來韃子了~”
正在此時,吳三桂騎著馬從后方趕了上來。
他在眾將士跟前停下,喘了一口氣后回稟:“干爹,后方來了一伙韃子,全速北上,瞅著有上百,馬匹應(yīng)該有兩百多匹,全是白甲巴牙喇,距離咱只有七八百步。”
眾人所處的位置是驛道附近,兩側(cè)都是大空地,樹木早就被砍光了,附近地勢高點只有西側(cè)的一處山包。
“來得好,今天起碼要砍兩波韃子,這是一波,塔山堡里面還有一波。咱先去那處山包頂上待著,你們準(zhǔn)備火銃和武器,再墊一點吃的。”
李昊當(dāng)即做出了判斷,命人把馱馬往山包上趕。
四個方向的偵察騎兵也被收攏回來。
瞅著這幫人,李將軍自己都有點樂。
大小曹、吳三桂、祖寬、黃龍,關(guān)外的莽夫都快聚齊了。
為了防止這群人貿(mào)然沖上去,李昊特地強(qiáng)調(diào):“小規(guī)模野戰(zhàn),軍紀(jì)要嚴(yán)!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策馬沖鋒。只有我放短三眼銃,你們才能準(zhǔn)備沖到一百步以內(nèi)。”
這二十五位猛將悍卒此刻都在馬下歇息休整,聽到李將軍的命令后,齊聲應(yīng)下,然后做喂馬、吃喝拉撒、檢查火銃的活,為即將到來的大戰(zhàn)做充分的準(zhǔn)備。
韃子的馬確實好,比李昊這伙人的戰(zhàn)馬要好很多,正常行軍的速度比明軍快不少。
山包上的眾人隔著四五百步都能看到札甲的反光,即使有李昊這樣的猛將坐鎮(zhèn),移動的馬群和由遠(yuǎn)及近的馬蹄聲還是給眾人造成不小的心理壓迫。
轟隆隆!
超過兩百匹馬在小山包前停了下來,此時雙方相距一百五十步左右。
韃子沒有第一時間發(fā)動沖鋒,而是下馬換乘,期間進(jìn)行短暫的修整。
為首的韃子卻獨自一人,持續(xù)往山包上策馬前進(jìn)。
“來的居然是此韃子。”
“好像是圖魯什!”
曹文詔和黃龍同時驚呼出聲,兩人隨后相視一笑。
李昊有點疑惑,“這韃子很有名嗎?”
大曹給眾人解釋:“這是鑲黃旗的一個領(lǐng)哨,在東江那邊非常有名氣。此獠喜好單挑,經(jīng)常帶著十幾二十個韃子在遼南四衛(wèi)巡邏,與東江的弟兄們碰上后,他往往要求東江弟兄出個人和他在兩軍陣前單干,贏了他就放東江弟兄們走。”
“因此東江的人碰上這人后,就派個人出去和他單挑,然后剩下的人四散而逃,在分出勝負(fù)前,此韃子手下也不會追趕。”
黃龍也說了自己知道的細(xì)節(jié)。
李昊明白了,這韃子的名氣是這么來的。
“漢子,聽說伱名為李昊,我尊敬你為明國的盡忠之舉,可如今不比以前,明國皇帝不干正事,大臣窩里死斗,不值得你這樣的漢子效忠。這樣吧,我給你一個和我單挑的機(jī)會,要是贏了我,我就允許你投降,為我后金效忠,要是輸了,就讓我?guī)ё哳^顱,如何?”
這圖魯什的漢話居然講的十分流利,和遼東漢民沒有口音上的區(qū)別。
李昊哈哈一笑,“求之不得。”
這世間居然還有放著上百弓手不用,跑過來和他單挑的二愣子。
“好!我看你也是個豪爽人,咱就不東拉西扯了,你和我都用腰刀互砍,為了防止有人騎馬逃脫,咱倆下馬打,你覺得怎么樣?”
圖魯什再次大喊。
雁翎制式的腰刀比較細(xì)長,拿來砍人頭還行,破甲沒有多大效果。
黃龍在一旁提醒道:“將軍,此韃子的甲是單做的,比正常布面甲厚很多,東江那邊的兄弟都吃過這個虧。”
“還是定制款?”
李昊有點心動了,他身上這套甲是大路貨,還沒時間定制甲胄。
他于是朝著圖魯什大喊:“我不用腰刀,我用柴刀如何?”
他本來想用大斧快速砍死這頭韃子,然后沖過去和那群巴牙喇死戰(zhàn),如今看上了他的定制甲,就不能這么暴力了。
用柴刀砍脖子,能讓身甲保留完整。
“好極!快來,咱倆一決生死。”
圖魯什心中大喜,他早就知道明將李昊善使大斧,因此提出腰刀互砍,沒想到對面這癡傻明將居然答應(yīng)了。
李將軍于是吩咐眾人:“你們乖乖待在這里,等我砍死那群巴牙喇,招呼你們,才能過來,明白嗎?”
這些猛將悍卒面面相覷,但礙于李將軍的威望,只得回道:“明白。”
于是李昊翻身上馬,又借了柄曹變蛟的大刀,背在身上,策馬緩步向前。
大小曹和他們的家丁所使用的大刀,并不是后世影視劇里衙役們腰上挎著的牛尾型制大刀,而是刀身加寬的雁翎腰刀,刀尖比較方正,和唐陌刀有點類似,只是刀柄短一些。
圖魯什也再次策馬靠近,雙方在相距三十步的地方下馬,然后徒步接近。
“漢子,你們的李大詩人有句古話,叫做胡無人,漢道昌。可如今在關(guān)外,是我后金昌,那應(yīng)該是你們漢無人。可偏偏出了你這樣的人物,我覺得你和那李成梁一樣,是我女真人,不如這樣,咱倆就此拜個把子,互認(rèn)作兄弟如何?”
鐵盔之上套了件狐皮帽的圖魯什緩慢朝著他嘴里的明將走進(jìn),可越走,心里越嘀咕。
因為他能看清的這明將的眼神了。
圖魯什殺過很多漢民,他在漢民眼里看到過恐懼、看到過驚悚、看到過絕望,也看到過剛毅、視死如歸的決絕、殺不了敵人的憤恨,唯獨沒有看到過眼前這個明將的眼神。
他一時之間說不出來這種眼神詭異在什么地方,只覺得心里發(fā)毛,于是萌生退意,停在相距五步的地方不動了。
他也不敢回頭跑,那樣會把后背交出來,死的更快。
李昊則大踏步向前,進(jìn)入韃子腰刀攻擊范圍后,笑著說道:“說謝謝!”
圖魯什心知今天逃不掉這仗,于是緊握手中的刀,一邊朝著李昊大砍,一邊問道:“為什么要我說謝謝?”
身上的重甲給了他自信,對方手里的柴刀還短一點,看上去根本沒有多大可能砍穿自己的鐵甲。
為了不破壞身甲,李昊只朝著此韃子的脖頸處攻擊。
雙方相距一步,掄著刀互砍,這個過程中,誰也沒有再說話,直到四刀過后,圖魯什帶著不敢相信的眼神倒在了地上。
“要有禮貌,說謝謝,我送你個禮物。”
圖魯什捂著脖子,艱難地吐出一句“謝謝。”
生命的最終時刻,他終于想起來,為什么眼前這個明將的眼神這么詭異。
野外的大虎餓了的時候,也是這么看人的。
僅僅是個眼神,就能透露出強(qiáng)烈的饑餓感,唯有殺戮和進(jìn)食,才能抑制住這種饑餓。
“我送你下地府吧!”
說完,李昊先彎腰摘了此韃子的真皮帽子,然后用柴刀從這韃子的眼睛處刺入。
大小曹等人高呼一聲,為李將軍喝彩,山包下的巴牙喇們則有點騷動,顯然,主將死后,他們準(zhǔn)備列陣了。
PS:三千字大章,求推薦票求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3374398/3636602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