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第332章 諾獎的評議

第332章 諾獎的評議


第332章  諾獎的評議

        史量才走后,李諭就開始動筆寫這篇諾貝爾獎的介紹文章。

        物理獎的貝克勒爾及居里夫婦自然是重中之重。

        1903年的化學獎是阿倫尼烏斯,他是電離理論的開創者,就是化學里氯化鈉溶液會分解成氯離子與鈉離子什么的。

        其實從這個獲獎也可以看出來,諾貝爾評委會是相信原子論的。

        雖然現在還沒有最確鑿的證據,不過這個獎項也能說明問題。

        而且阿倫尼烏斯還是瑞典本國人。

        至于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給了一名丹麥的醫生芬森,他發明了“光療”,就是紫外線療法。

        和平獎是英國的一位議員克里默,推廣國際仲裁的。

        這些人介紹到國內是個好事。

        一方面能提振女權士氣,一方面也可以讓人們知道什么叫做仲裁,這可是個很好的法律武器,對于未觸及刑法的民間糾紛以及企業糾紛很好用。

        李諭寫著文章時,呂碧城和近衛昭雪、鳳鈴坐著小汽車回來了。

        趙謙負責搬運,然后呂碧城一件件給李諭看買來的東西。

        “有了這臺鬧鐘,你總不會再愁起不來床了,它也不會像公雞一樣叫得那么早。”

        李諭笑道:“要是家里養公雞,敢吵醒我當天就把它燉了吃。這臺鐘表花了多少錢?”

        呂碧城說:“60元,真不便宜,要不是鳳鈴會講價,還要更貴。”

        的確有點貴,實際價值肯定沒有這么多,不過物以稀為貴,沒啥辦法。

        表的價格降下來還要一二十年。

        呂碧城又說:“還有這些清潔西服用的,以及啞鈴,頭一次知道鍛煉身體還要用這個。”

        李諭伸伸胳膊:“它們可以鍛煉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有用得很。”

        呂碧城問道:“什么雞?你不是不要公雞嗎?”

        李諭說:“哪天買個人體解剖圖,我可以給你好好說說。”

        呂碧城吸了一口涼氣:“人體解剖?誰要看那個?多嚇人!”

        近衛昭雪插了一句:“我在讀書時有聽老師講過,這些都是上肢的重要肌群,難道伱的這些肌肉都很強壯?”

        李諭得意道:“當然,我穿越來這兩年太無聊了,沒有WiFi,于是經常鍛煉,腹肌都練出來六塊了。”

        近衛昭雪說:“那你比一些官兵將領都要厲害了!但是,傳閱是什么?瓦菲又是什么?”

        李諭隨口說:“就是缺少娛樂的意思。”

        近衛昭雪默念了一下,說:“英文?”

        李諭說:“對的。”

        近衛昭雪納悶道:“我怎么沒有聽過。”

        李諭笑道:“都是科技產物,你沒聽過很正常。”

        “昭雪看來還要多多繼續學習,”近衛昭雪又拿出自己選購的牙膏,“以后你清潔牙齒可以用它。”

        “牙膏?”李諭已經兩年沒刷牙了,雖然堅持漱口,不過此前那么多年的習慣,現在陡然放下也不太適應。

        近衛昭雪看李諭感興趣,立刻跟進道:“刷牙是非常有效的口腔清潔方式,對牙齦也有好處。”

        李諭說:“有點意思,今晚我就試試。”

        二十世紀初,普通人的牙齒健康問題其實很嚴峻,尤其是西方。這和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關系很大。

        在美國的南北戰爭時期,前線士兵的每把槍都要裝至少1發彈藥。這時,士兵們必須用牙齒撕下包住火藥和子彈的堅固包裝紙。然而,許多即將成為士兵的年輕人,卻沒有撕碎這張紙所需的三對整齊牙齒!

        在北軍服役的少數牙科醫生對士兵們的牙齒狀況感到絕望。

        即便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招募兵役志愿者的美軍仍然面臨著與南北戰爭時相同的問題:一些看起來健康的志愿者因為缺乏吃軍隊較硬的干糧所需的三對健康牙齒而被取消資格。

        從后世人的角度看,有點令人難以置信,但當時人們的牙齒狀況確實不太好。

        有歷史學家說過:“為了能咬東西,必須要有6顆牙齒,但百年前的很多人連這個最基本的條件都不具備。”

        近衛昭雪看李諭對牙膏的興趣很大,心中非常高興。她當然知道牙齒健康對人體多么重要,有道是病從口入,口腔醫學本來就是重中之重。

        李諭當天晚上就準備用這個牙膏刷刷牙。

        雖然這支牙刷看起來很一般,不過總好過漱口。

        但剛涂上牙膏,刷了刷就感覺非常不舒服。

        因為這時候牙膏的原料明顯很落后,李諭翻到牙膏表面的說明書,上面介紹牙膏是用白堊土、肥皂和各種液體混合制成。

        難怪使用后有油膩的感覺,令人很不爽。

        李諭頓時有點喪失刷牙的動力,實在是產品太失敗了!

        第二天,吃早飯時近衛昭雪找到李諭,問道:“有沒有用那支奧地利產的牙膏?”

        李諭說:“并不好用,它的改進空間實在太大了,我甚至睡覺時就想好了如何改進,有時間還可以出個專利。”

        近衛昭雪納悶道:“已經是最新的產品了,你莫非還能造出來比奧地利產牙膏更好的?”

        李諭想了想:“很簡單,有空你再去買幾支回來,趁著虞和欽還在,應該能搞出成果。”

        近衛昭雪問道:“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李諭笑道:“不過是個小小的工藝改進,沒什么大不了。”

        近衛昭雪只得照做,從洋行又買回幾支牙膏。

        李諭隨即拿著牙膏找到虞和欽,“又有新任務了。”

        虞和欽擅長試驗,但理論基礎目前還很弱,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書本上已經做過無數遍的試驗。如果沒有目標,他不太知道該做什么創新。

        虞和欽曉得李諭大腦堪稱怪物,只要是他提出的任務,肯定是造新玩意。而且在他眼里,化學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能造出來前所未有的東西。

        虞和欽問道:“麻煩嗎?”

        “不麻煩!”李諭指著牙膏說,“改進它。”

        “牙膏?”虞和欽在上海時見過牙膏,好奇道:“怎么改進?”

        “你先用它刷刷牙。”李諭說。

        幾分鐘后,刷完牙的虞和欽感覺嘴里就像涂滿了油,怎么漱口都無法緩解。

        “牙膏就這樣?”虞和欽問道。

        李諭笑道:“所以我們可以改進,保證潔牙效果的同時,還可以不再這么油膩。”

        虞和欽為難道:“還說不麻煩,這不知道要試驗多少種材料。”

        李諭說:“有我在,你肯定不用試驗很多材料,只試驗不同的配比就足夠。因為我們只需要將核心材料改成碳酸氫鈣便可,至于油膩的肥皂,則完全摒棄。”

        虞和欽將信將疑:“這么簡單?”

        李諭說:“就這么簡單!”

        有了大體方向,試驗做起來就是很快了。

        虞和欽可以按照不同配比同時做很多出來,用不了太久就可以找到合適的配方。因為國內早就有了一些老舊的牙粉的配方。

        而李諭的初衷無非就是再申請個專利,到時候可以繼續像此前的拉鏈、膨脹螺絲、不銹鋼等收專利使用費。

        不過這件相似的小舉動想不到卻留下了不少未來的“隱患”。

        ——

        兩天后,史量才把李諭寫好的文章經過潤色修改后發表在了《申報》上。

        由于內容詳實,很快《大公報》等重要報紙也進行了轉載。

        秋瑾看到后非常興奮,當天就找到了呂碧城。

        這二位女俠都是最早的女權倡導者。

        “你有看到嗎!碧城!李諭參與的這篇報道寫得太讓人振奮了!”秋瑾拿著報紙激動道。

        呂碧城說:“我看到了。”

        秋瑾繼續說:“當今世界,科學界最高的獎項,竟然頒發給了一個女人!而且最高的文學獎如此歌頌女人的地位!你看看這位獲得文學獎的劇作,哪里是戲,根本就是赤裸裸的人生!”

        史量才從英國記者朋友那兒,要到了這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挑戰的手套》,還把其中的重點章節摘錄了出來。

        秋瑾忍不住念起來:

        “男主阿爾弗:我向李斯小姐求婚的時候,是因為我全心全意地愛她,只愛她一個人!至于過去的事,我堅信,我應該負責的是她今后的生活。

        李斯太太:可是,如果是一個女人,在同樣的處境下,說出同樣的話,誰會相信她?

        男主:我得承認我從來沒有考慮過李斯太太剛才提出的問題,因為根本不可能有這種事情。一個愛惜榮譽的男人要是對女人過去的經歷不是十分清楚,他決不會挑她做妻子的。決不會的!

        李斯太太反問:那么一個愛惜榮譽的女人呢,阿爾弗?

        男主:哦,那是另一回事。

        阿爾弗說出這句話以后。才感到自己理屈了。”

        秋瑾有些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流,對呂碧城說:“原來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如此多的變化,如果沒有看到這篇報道,我甚至一無所知。女人可以做男人在做的科學研究,還是最優秀的那種。也可以獲得最基本的尊重!”

        呂碧城有些猜測出秋瑾的想法:“秋瑾姐姐,難道你想?”

        秋瑾說:“服部小姐說的沒錯,李諭先生說的也沒有錯,行萬里路!如果連眼前那片汪洋大海都跨不過去,還算什么萬里路!”

        呂碧城說:“你要出國?”

        秋瑾堅定地點了點頭:“是的,我要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再也不要做一只井底之蛙!”

        呂碧城已經跟著李諭去過日本、歐洲、美國,她自然知道出國的好處,此時又看到秋瑾堅定的眼光,所以沒有阻攔:“姐姐,我支持你!我會趕緊找李諭打聽一下,有什么安全的落腳之處。”

        ——

        英國,倫敦。

        開爾文勛爵收到了來自瑞典諾貝爾委員會的邀請,希望他寫一份關于李諭的專家報告,針對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提名。

        由于此次諾獎提名的內容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拓展以及熱力學第三定律提出,所以選擇熱力學大佬開爾文勛爵沒有任何問題。

        誰叫他也是李諭的提名人哪。

        開爾文勛爵樂得辦這件事,李諭的成長幾乎是他一步步見證的,巴不得看到一個“落后的清國人獲得諾獎”這樣很有戲劇效果的畫面。

        開爾文勛爵已經這么大歲數,太希望有生之年多見證一點奇跡的發生。

        他對李諭的了解也高于大部分其他同時期的歐洲學者,所以立刻洋洋灑灑寫出了數千字的專家報告。

        開爾文勛爵作為目前英國學術界泰山北斗級別的存在,親筆簽名的專家報告意義非凡。

        諾貝爾委員會收到開爾文勛爵的專家報告后,十分重視,很快開會進行研討。

        當年遞交的人選有不少,但諾貝爾評委會的確很想讓李諭獲得物理獎。

        列夫勒斬釘截鐵說:“我想今年讓李諭拿物理獎并沒有什么異議。”

        有人說:“但英國的瑞利爵爺同樣很有成果,他對于氬氣的發現也值得一枚諾貝爾獎章。”

        接著有人說:“拉姆齊同樣值得一枚獎章!”

        歷史上19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就是英國的瑞利爵爺,理由是發現了氬氣。

        不過瑞利是與拉姆齊一起發現的氬氣,并且實際的操作其實拉姆齊做得更多。

        而拉姆齊則與瑞利爵爺同時獲得了1904年當年的諾獎,但拉姆齊獲得的是化學獎。

        也就是說,19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實際上是重復發放,都是為了表彰氬氣的發現。

        這在諾貝爾獎歷史上倒是一段佳話,因為瑞利與拉姆齊并沒有搞學術競爭,而是共同研究。

        與之相對應的,萊納德對倫琴關于X射線的發明權爭搶,則成了反面例子。

        去年剛剛拿到化學獎的阿倫尼烏斯也是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院士,他站出來說:“就像去年的物理獎一樣,我想瑞利爵爺與拉姆齊先生可以同時分享化學獎。”

        其他人問道:“這樣會不會讓瑞利爵爺感覺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因為獎金被平分。”

        阿倫尼烏斯說:“作為已經獲得諾獎的我,應該是很有發言權,我很嚴肅地說,對于一位科學家而言,獎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枚獎章!”

        列夫勒同樣贊同阿倫尼烏斯的觀點:“這是完美的方案。用李諭博弈論中的話說,就是雙贏!”

        于是諾貝爾評委會暫且敲定了方案:由李諭獲得物理獎;而瑞利爵爺與拉姆齊一起獲得化學獎。


  (https://www.dzxsw.cc/book/13290934/1379893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